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

第402部分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402部分

小说: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家里那些破碗瓢盆,加起来估计都没有这些粮食和棉衣值钱,当然要迁移了。

    相对于,之前白龙军承诺到了金州给的,眼前给的从,才是最实在的,也是最能打动百姓的。

    而对于那些中产百姓来说,他们虽然能够温饱,但是此时在大势所趋之下,他们也只能跟着迁移了。

    毕竟,对他们来说,迁移走后,家中的财产也是要带上的,白龙军也不会抢夺他们这点财产,对他们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唯一一片哀嚎的,就是城中那些地主大户们了,现在他们想反悔都来不及了,一队队白龙军士卒冲进他们府中,查抄走了一切。

    主要查抄粮食,银子和棉布,其余的余下就余下了。

    在这种时候,刘重果断的牺牲城内那些地主大户,来拉拢绝大多数底层和中产百姓。

    如此一来,迁移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不然的话,如果永宁城内的百姓真的集体不配合,刘重的坚壁清野计划,可就真的没法执行了。

    永宁城内的绝大多数百姓,十年前都是大明百姓,此时他们都还说着汉语,穿着汉服。

    对于这些百姓,如果不到万不得已,刘重不希望看到对他们采用强硬手段。

    哪怕他们现在名义上,算是鞑子的百姓,属于敌国百姓,可只要他们肯迁移,不留下给鞑子做奴才,他们就立马是自己人。

    毕竟,在战争中,这些百姓能选择的不多,他们终究是弱势群体,需要军队的保护为主。

    之前他们接受鞑子的统治,也仅仅是为了活下去而已,没什么可以追究的。

    不过,既然他们现在愿意继续做大明百姓,最起码的配合总得有的,迁移金州是必须的。

    (本章完)

第476章 重要消息() 
476扫荡行动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了!晚上还一章。】

    数万的永宁百姓涌出城外,在城门口刘重设有一处分粮站,但凡从城内出来的百姓,都可以到这里来领取粮食。

    “来来,女人,小孩和妇孺每人三斤粮食,成年男丁凭借辫子,可以换五斤粮食,都排好队啊!”

    这里的粮食,就是普通的米面,而不是红薯,所以给的比较少。

    但就是这三五斤粮食,如果每日这些百姓用熬稀粥的那种方式,足以让他们撑住大半个月的。

    而等到了金州,那里有陆远海运过来的十几万石的红薯,足以养活迁移过去的这些百姓。

    在城门口,一个白龙军士卒大声吼着,周围十几个白龙军士卒维持秩序。

    只见,一个个拖家带口出了城的永宁百姓,那些成年男丁都会剪掉自己脑袋后面那根老鼠尾巴,来到白龙军的发粮处领取粮食。

    永宁被鞑子占领十几年,这里的百姓早就在鞑子的逼迫下剃发了,男子都留着一根猪尾巴。

    现在,刘重就是要他们的剪掉猪尾巴,重新做回大明百姓。

    过来的百姓,不管是妇孺孩童,还是成年男子,每人都能分到粮食和一套棉衣,这些都是白龙军从城内几家大户搜刮出来的。

    因为有了粮食和棉衣,永宁城内百姓迁移还是比较配合的,敢惹事的,全被白龙军处决了。

    随着所有百姓撤出了永宁城,白龙军更是一把火,烧掉了全城,既然他们暂时无法占领这里,也绝不留给鞑子。

    剪鞭子,烧城,这两项措施执行后,基本上就让那些永宁百姓,彻底绝了留恋这里的心思,此时他唯有迁移到金州了。

    如此一来,刘重也就不担心,这些永宁百姓不迁走了。

    随后,刘重在留下一名心腹将领,率领五百士卒,负责这些永宁百姓的迁移。

    自己的率领剩下士卒,连夜赶往南面三十多里外的复州。

    结果等到第二天中午,复州城门上,就插上了大明的旗帜和白龙军的军旗。

    刘重率军攻破复州城的过程,可谓是相当的轻松。

    白龙军对着复州城头上,轰了几枚霰榴后,就把包括那门十二磅加榴炮在内的,几十门火炮推到城下,对着复州城门一阵猛轰。

    整整几十门火炮,在毫无干扰之下,轰击了半个时辰,终于就把复州的城门,给轰塌了。

    幸好复州的城墙不算是多么坚固,再加上鞑子城墙上的那几门老旧火炮,对于白龙军来说,完全就是摆设。

    白龙军的炮兵在城外,可以毫无顾忌的,不但的装填、开炮,用了半个时辰,算是轰开打复州城门。

    说到底,还是白龙军带来的火炮口径太小了,就算是十二磅加榴炮用来攻城,也有点不太能看,就更别说那六八磅的火炮了。

    这些火炮野战强,但要说到攻城,还是那些大口径的火炮,甚至是臼炮,来得爽。

    不过,没办法,此时刘重也只能凑合着用了,他现在就欺负鞑子手里没有能对他们反击的火炮,否则复州城没这么轻松拿下的。

    复州城门被轰塌后,‘镇辽’军团步兵护着火枪兵,一路从倒塌的城门口,杀了进去。

    犀利的燧发枪,配上大量的虎蹲、佛郎机等轻量小火炮,打的城里的鞑子和汉奸兵,叫苦不迭。

    复州在鞑子的地盘中,并不算是紧邻大明的前线。

    特别是在鞑子消灭了毛文龙的东江镇后,鞑子的沿海便安稳起来,没有了后顾之忧。

    可今天,鞑子绝想不到,会有一强大的明军,从海上杀来。

    鞑子驻扎在复州城内兵马,远不如永宁城中的多,大约也就二百多个鞑子,加上其它蒙汉包衣八百来人。

    而且前不久,皇太极又从复州抽调了一百名鞑子兵和两百名蒙古兵北上,赶往锦州了,结果此时城里的守军,只剩下五百来人。

    当白龙军用大炮轰开城门后,那些鞑子和蒙古兵倒是拼命抵抗。

    而那五百汉奸兵在遭遇白龙军火枪营的一轮毁灭性打击后,果断的选择了投降。

    当复州城内的鞑子和蒙古兵,被全部歼灭后,复州城完好的落入了白龙军的手中。

    “幸好复州城内鞑子兵少,咱们破城速度也够快,他们甚至连仓库中的粮食和布匹,都没来的及烧掉,这下就便宜咱们了。”

    一名副将走过来,大笑着向刘重禀报道。

    “是嘛,那就好,待会咱们迁移复州百姓时,这些粮食和布匹刚好用上。”刘重点点头。

    “不过,将军,复州城内那些仓库里也没多少粮食,顶多有个千把石而已。”

    一名后勤军官拿着刚整理的账册,对刘重禀报道:“这复州可远没有永宁富裕啊!”

    “有多少算多少,立即组织百姓搬迁,还是老办法,直接在城外分给迁移的百姓,也省了咱们搬运回去了。

    不过,既然城内仓库里的粮食和棉布不够,我们就只能再从城内那些地主的大户手里凑了。”刘重冷静的说道。

    “对了,将军,复州这里还有一处鞑子的牧场,刚刚咱们的人占领了这处牧场,在里面找到了数百匹战马,还有很多母马和小马驹呢!”

    “什么?太好了,传令下来,将这些战马全部带回金州,对了,一定要保护好那些母马和小马驹。”

    “是。”

    白龙军缺少战马,这点刘重自然知道,所以他才如此看重这次占据的这处牧场,所缴获的战马。

    虽然复州没有永宁富裕,但有刘重拿下复州,收获也是巨大的。

    一方面是人口,复州的人口也不少,足有好几万人,刘重是准备,全部迁移到金州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这些战马了,特别是复州牧场内,那些母马,更是李子霄一直希望得到的。

    因为有了这些没有被阉割的母马,他们才可以组建自己的牧场,繁殖自己的战马。

    要知道,一直以来,鞑子都禁止对关内交易战马,就更别说母马了,那是一根毛都不能流进关内。

    “我们短短几天,接连破了旅顺港、南关堡、金州城、永宁城和复州城。

    耿仲明向北估计逃到盖州去了,想必鞑子很快就要知道这里的情况,不过段时间内,鞑子大股兵马估计是赶不过来了。

    因为锦州那边快要打起来了,这个时候皇太极不会派鞑子过来的,但估计会有少股鞑子过来。

    留给咱们的时间,还算充足,抓紧时间,趁这次机会,咱们派兵把复州、永宁两地,来次彻底的大扫荡。

    彻底的迁走这两地的所有百姓,给鞑子来一个彻底的坚壁清野。”刘重提议道。

    “将军,咱们不去打盖州了?”有人问道。

    “盖州距离复州足有百里之远,现在耿仲明估计早已经逃到盖州,盖州的鞑子应该有了防备。

    咱们再赶过去,就不知道能不能打下盖州,与其贪多嚼不烂,反不如先将咱们打下的复州和永宁两地消化掉。”

    “没错,我支持将军的决定,盖州太远了,先吃下复州和永宁,迁移走这里所有的百姓,盖州要不要打,等等看再说吧。”

    有将领附议道。

    “嗯,你们下去执行吧,记得多派些哨骑出去,撒到三十里以外去,时刻盯着北面鞑子的动静。

    抓紧时间扫荡吧,迁移政策还是和永宁城一样,分给迁移百姓粮食和棉衣。

    第一队去抄复州城几家大户的家,能带走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通通烧掉,一点也不要留给鞑子。

    你们记住,愿意迁移的百姓,就是我大明百姓,那些执意不肯迁移的百姓,就是鞑子的奴才。

    大将军说过,对待自己的百姓,咱们要和蔼可亲,对待敌人的百姓就不用这么多客气了。”

    刘重对着手下诸将领,叮嘱道。

    “是,将军,属下明白。”众人齐声应道。

    而就在这个时候,耿仲明确实已经逃到了盖州,将永宁失守的消息,也带到了盖州,引起鞑子的震动。

    盖州城,已经在辽东半岛北部了,也是辽东半岛上比较重要的一座城池,一处战略要地,鞑子派了重兵把守。

    盖州的鞑子没有轻举妄动,立即派人给此时已经抵达西平堡的皇太极送信,告知皇太极此时辽东半岛的情况。

    离开沈阳的皇太极,此时已经抵达西平堡,准备继续前往广宁,指挥鞑子在锦州的战事。

    此时,锦州的局势越来越凝重,因为鞑子建设义州,咄咄逼人的架势,明军正不断增兵这里。

    同样的,皇太极看到时机差不多要到了,也在调兵遣将,准备和明军在松锦这里打一场。

    因为,按照皇太极的战略预想,与其让他们鞑子率军打进关内,反倒不如将明军主力吸引出关外。

    如此,在松锦这一带作战,明军的本土优势就彻底消除了。

    只是,万万让皇太极没想到的是,眼看他在锦州的布局,就要完成了,马上到了收网的时候了。

    却不曾想,他们的后院在这个时候失火了。

    “废物,全都是一群废物,扎克丹废物,耿仲明也是废物,永宁城内三千多人马,竟然让人半天就攻破了,奇耻大辱啊!”

    西平堡的皇太极,看到盖州鞑子送来的情报后,雷霆震怒,大声咆哮道。

    (本章完)

第477章 重锦州,轻辽东、刘重欲图盖州() 
477重要消息

    【今天的第二章奉上,求求收藏订阅,拜托了!!】

    等到李子霄返回耽罗岛时,时间已经到了崇祯十四年(1642年)一月三日。

    李子霄刚刚返回耽罗岛两天后,辽海就封海了。

    而同时,刚刚回到耽罗岛的李子霄,接连收到好几条重大的消息,每一条都震撼人心。

    其中第一,李自成攻陷洛阳的消息。

    “将军,那闯贼真的打下洛阳了?”罗超不敢置信的问道。

    “恩。”反倒是李子霄没有太多惊讶。

    而且,李子霄将手里有关洛阳陷落的情报,递给罗超等人,几个白龙军将领便凑到一起看起来。

    而李子霄反而重点看得,是手里留下的,附在‘洛阳陷落’情报之后的一张小纸条。

    小纸条上只有一句话:大将军,威不辱使命,一切顺利。

    李子霄看完这张纸条上的话后,脸上露出笑意,然后伸手将其撕成碎片,他当然明白戚威话中的意思。

    随即,李子霄又打开第二道信封,里面是另外一份张富贵送来的情报。

    李子霄看完之后,脸色有些阴沉。

    “大将军,怎么了?”周大柱走过来,看到李子霄脸色不太好,小心的问道。

    “你们自己看。”李子霄将情报,递给周大柱。

    “好胆,狗皇帝这是想逼咱们造反吧!”周大柱看完之后,一阵怒吼。

    原来,第二份情报上,写的是崇祯在十天前,正式册封卫宏和戚威两人,为忠毅将军和忠勇将军,勋阶直接和李子霄平起平坐了。

    其实,崇祯任命两人都为副总兵,一个镇守汝州,一个镇守扬州。

    而之前,崇祯曾经下令,让李子霄带兵北上,接受派蓟辽总督洪承畴的指挥,开赴锦州,准备与鞑子决战。

    李子霄不傻,他怎么可能去趟那趟浑水呢,最后这次松锦会战的结果,他可是非常清楚的。

    在这场会战中,洪承畴带着一群猪队友,哪怕是洪承畴领兵能力很强,也被这些猪队友坑的鼻青脸肿,最后明军惨败。

    李子霄与其上松锦凑合,他还不如自己单干,另辟蹊径,作为一支偏师。

    趁着鞑子举全国之力,在锦州和明军决战之机,找准鞑子的软肋,狠狠给他来一下子。

    其实,崇祯给李子霄下命令的时候,李子霄就已经不在徐州了,镇国将军府里的那个,不过是他的替身而已。

    钱广元等人就按照李子霄之前交代的,以李子霄重病为借口,以及白龙军主力在汝州,抗击闯贼为理由,没有接受崇祯的命令。

    这让崇祯对李子霄极为不满,但也没有再下达命令。

    不过,随后在朝中以陈新甲为首的一批大臣,却趁机弹劾李子霄不尊圣令,依兵自重,已生叛逆之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