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

第663部分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663部分

小说: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李子霄的脸上露出冷笑。

    就在李子霄这边早就暗中,为鞑子入关筹备的时候,关外皇太极此时也在秘密筹划秋季南下的事宜。

    崇祯十五年七月初,盛京深夜,崇政殿书房。

    此时,皇太极的书房内,挤满了现任满清的众多文武重臣。

    包括代善、多尔衮、阿济格,济尔哈朗,多铎,豪格,以及汉奸范文程,宁完我等人都在。

    这些人把皇太极原本就不大的书房,挤得是满满当当的。

    “咳咳!”

    坐在御椅的皇太极,习惯性的咳嗽着,吃力的挪动了一下肥胖的身子,扫视众人,然后开口说道:“诸位爱卿,这次将你们召集而来。

    朕是想问问你们,关于咱们今年的‘南狩’行动,你们各旗的武器、铠甲、粮草、物资,可都准备齐了?”

    阿济格最先站了出来,说道:“启禀皇上,各部的粮草、物资、甲胄等,正在紧急筹备当中。

    不过,今年收成不好,各部族人都比较困难,一次性筹集供给十几万大军所需数月的粮草,对各部都是极大的负担。

    还望皇上多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一定尽快筹集完成,绝不耽误今年的‘南狩’行动。”

    但皇太极却摇摇头,说道:“不行,你们各部要加紧速度,咱们必须趁着汉人没有防备,并且赶到入冬之前,趁其不备一举南下,才能收获奇效。

    否则,一旦等到入冬,天寒地冻,咱们入关更不方便,而且要是等汉人反应过来,万一再打成僵持战,这样对咱们大清是极为不利的。

    咱们这次还是要像以往那样,以快打慢,避开山海关,迅速南下入关,打明军一个搓手不急。

    赶到明朝皇帝各路勤王大军赶到京师之前,我们迅速劫掠一番,重新出关。

    咱们现在需要更多的人口,才能耕种更多土地,采矿,冶铁也需要人手,所以此次南下入关,依旧以劫掠人口为主。

    主要目标是大明的山西,以及山东两地。”

    皇太极也很清楚,此时的大明河北地区,被他们前几次大规模劫掠,早已经破烂不堪,没多少人口、财富可掠夺了。

    所以,这一次皇太极准备兵分两路,一路西进山西,一路南下山东,这两地都是他们之前没太深入过的,油水还很足。

    “皇上所言有理,臣弟请求进攻山东,这次我要打下济南。”

    一旁的正白旗旗主多尔衮,这个时候也站起来,激昂的说道,主动请战率领南路军。

    多尔衮可没曾忘记,四年前,他在山东境内遭遇白龙军,多铎被俘,李子霄逼得他放弃进攻济南的那件事。

    这一次,多尔衮准备再攻济南,一定要将其打下来,弥补上次的遗憾。

    另外,他知道山东距离李子霄的驻扎地不远,到时候李子霄极有可能会率军迎战他们。

    这一次多尔衮也是为了洗刷耻辱,击败李子霄而去的。

    “皇上,臣弟也请战,我的镶白旗愿意南下山东。”多尔衮说完后,多铎便忍不住也站起来。

    相比起多尔衮来说,多铎对于这次南下山东,更是势在必得,他更加忘不了四年前被李子霄俘虏的耻辱。

    “好,朕准了,入山东的南路军,就以你们两白旗为主力,朕再让镶蓝旗,和蒙古两红旗,镶白旗配合你们。

    再加上,正红,正白,镶黄三旗的汉军,组成你们南路军,由多尔衮为统帅,多铎为副帅,济尔哈朗为副帅。”

    皇太极看到多尔衮和多铎如此请战,他没有不同意的理由。

    本来,这一次多尔衮就是皇太极心目中,两路入关劫掠大军的统帅之一,现在他主动要求统帅南路军,和皇太极想的一样。

    同时,多尔衮和多铎的两白旗,向来都是一起行动的,将他们分开也不太现实。

    当然,皇太极也知道多尔衮和多铎的心思,他也有意成全他们,皇太极相信,这次南下多尔衮应该不会再跟他耍小心思了。

    这一次皇太极召集这么多满清大臣回来,本来就是要确定南下两路军统帅和组成人马的,不然后面没时间了。

    多尔衮的南路军,包括三旗鞑子,三旗蒙古军,三旗汉军,兵力足有八万余人。

    “皇上,那入山西的一路军,由谁统帅呢?”范文程在旁边问道。

    “西路军这次,朕准备交给阿济格统帅,豪格和杜度为副帅,率领镶黄旗,正红旗,和正蓝旗。

    以及蒙古两黄旗,正白旗,还有汉军的两蓝旗和镶红旗,由北面长城入关,向西劫掠山西。”

    “是,皇上。”阿济格听后,也是一阵欣喜,立即领命。

    阿济格的西路军,差不多也有七万余人,两路大军加起来,这次鞑子入关的兵马,就已经达到十五万。

    这几乎已经占到了,此时鞑子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了,要知道此时鞑子全国兵力,也不过才二十二万来人。

    这还是因为这两年,鞑子在白龙军手里吃了不少亏,让皇太极连续数次扩编汉八旗队伍,使得鞑子兵力增长迅速。

    皇太极不可能,将所有兵马都派去南下入关,他需要留下足够的兵力守住老窝。

    皇太极可不想,去年李子霄渡海而来,带兵打到盛京城下的一幕再出现。

    虽然去年李子霄只带了两千人打到盛京城,对盛京城的鞑子,也没造成多大损失,但仅仅是俘虏了大玉儿这一项,就已经让皇太极难以接受了。

    所以,这一次皇太极考虑的很充分,不会再给李子霄钻空子。

    “现如今夏收刚刚结束,正是筹集粮草物资的最佳时候,我要你们各部,在两个月之内,完成所有物资的筹集和兵力的动员。

    九月份,各部人马就要按照朕的命令,陆续前往集合地点,九月下旬,入关。

    想父皇以十三副铠甲起家,能发展到现在,克服了多少困难,咱们现在再困难,能有父皇那时候困难吗?

    各部的粮食先供应军队用,等我们这次入关,那里的汉人有的是粮食供我们去抢。

    等我们带回满车的粮食,再加倍还给族人,不仅有粮食,还有女人,有真金白银,绫罗绸缎。”

    皇太极的话,引起鞑子将领们的大笑,他们回忆起以前数次入关,每次都收获颇丰,对于这一次他们也更加期待。

    豪格更是大声笑,道:“父皇说的没错,咱们缺什么,到汉人那里抢就是了嘛!

    想当初太祖能以十三副铠甲,创下如今偌大的基业,靠的还不就是咱们满人的勇猛,以及从汉人那里的一次次掠夺嘛!

    父皇放心,儿臣回去之后,便将府上的粮食拿出来,一定保证在期限内,筹集齐所需粮草。”

    “好。”皇太极赞赏的看了豪格一眼。

    “皇上放心,我们等一定尽力相助各位亲王贝勒们,尽快筹集大军所需物资,绝不耽误皇上的‘南狩’计划。”

    旁边的范文程和宁完我这几个汉奸大臣们,此时也赶紧站出来,对皇太极表决心。

    随着这场深夜在皇太极书房的会议结束后,多尔衮,阿济格等鞑子将领便重新返回他们的人马。

    而他手下的各部也加快了粮草物资的筹集,而这下子可就要苦了关外的那些汉人百姓们。

    鞑子大军出征所需的粮草,多数都是要有这些汉人百姓提

第778章 私兵,溃败() 
    778私兵,溃败

    今天的第二章奉上,求订阅!!

    “将军,赌什么?”旁边那名明将,不解的问道。

    “本将赌,咱们的将士至少能坚守半日时间。

    本将赌,南面的李伯爵应该会很快就率军来援的,到时候我们便可和李爵爷的人马,前后夹击鞑子。

    这一战,我们未必不能成功。”

    洪承畴沉声说道。

    “将军,这样是不是太冒险了。”还是有明将质疑道。

    “冒险?打仗还能有不冒险的,要是想不冒险,干脆和女人一样,留在家中看孩子好了,还领军打什么仗!”

    洪承畴盯着那个明军将领,冷声呵斥道。

    “是,将军教训的是。”那个明军将领羞愧的低下了脑袋。

    “放心,本将也不是全没准备,给陶将军传令,让他率领两万人马,在南面山岭入口,挡住清兵。

    其余人马继续进攻清军车队,一定要将这些钱粮夺下了。

    只要夺下这批钱粮,就是立下大功,到时候圣上必有重赏!”

    洪承畴下达命令,也不忘激励一下手下将领。

    其实,洪承畴打着一战,何尝不是为了自己呢。

    因为有了卢象升等人的保荐,崇祯手下也没有大将可用,才重新启用洪承畴,此时洪承畴也急着做出成绩,证明自己的价值。

    寒风口,乃是处在两座山岭之间的一条通道,两侧山岭足有七八百米高,蔓延数百里。

    这样的地形,也非常适合明军伏击,要不然洪承畴也不会选择这里伏击清兵。

    轰隆隆!

    远处的马蹄声越来越响,多铎率领回援的鞑子骑兵,已经顺着官道冲入山岭内。

    嘭嘭嘭!

    只听着几声闷响,冲在最前面的一些鞑子骑兵,在高速奔驰中,马失前蹄,直接栽倒,将鞑子骑兵抛了出去。

    “律律律!停下!”

    多铎看到前面鞑子骑兵的惨状,赶紧勒住战马,示意后面的鞑子骑兵停下。

    “王爷,前面有大量陷马坑,还被挖了好几条的大沟,咱们骑兵过不去。”

    一名鞑子骑兵,赶过来对多铎说道。

    “不好,有明军!”

    还没等多铎开口说话,旁边的一名鞑子骑兵将领,就大声喊道。

    随即,多铎抬头一看,只见两侧山岭上,冒出大量明军弓箭手,正在张弓搭箭朝着他们射来。

    嗖嗖嗖!

    密集的箭雨射向鞑子骑兵,当场将不少鞑子骑兵射落马下。

    “明军有埋伏,先撤!”

    多铎望着两侧山岭上,冒出的大量明军弓箭手,果断的下达撤退命令。

    “王爷,前面路被明军封锁了,我们过不去?怎么办?”

    一名鞑子牛录京章对多铎询问道。

    “派人传令给睿亲王,告诉咱们这边的情况。

    这里的地形不适合我们骑兵冲锋,等睿亲王他们率步卒赶上来再说,希望图索他们能多坚持一会儿。”

    多铎脸色阴沉的,说道。

    没过多久,多尔衮率领的清军主力人马,也赶到了这里。

    通过多铎派回去士卒,多尔衮已经知道这里的情况,到了这里之后,二话不说,多尔衮便派遣清兵步卒,沿着山岭杀了上去。

    “将军,清军杀上来了。”

    一名明军士卒慌慌张张的冲上山岭,对着一名明军游击将军,喊道。

    “慌什么,所有人跟本将来,杀鞑子!”

    那名明军游击将军面色冷酷,并没有惊慌之色,抽出自己的长刀,戴上头盔,率领明军士卒迎着清兵杀过去。

    “杀啊!”

    那名们明军游击将军十分悍勇,亲自率领五千多明军士卒,在一侧山岭上,与杀上来的清兵士卒激战!

    明朝这边,也不是所有官员和将军,都是酒囊饭袋,胆小怕死,也有不少忠于大明,不畏死亡,敢为国战死的将领。

    只能说,这样的大明将领此时属于凤毛麟角,特别是高级将领,更是少的可怜,倒是不少中下级明将,还敢打敢拼。

    “杀!”

    很快,返回的清军三万余步卒主力,便沿着两侧山岭杀上去,但却遭到明军的顽强抵抗。

    同时,在两侧山岭步卒与明军战斗的时候,清军骑兵也开始填上道路上挖出的陷马坑和壕沟,好让他们骑兵通过。

    “将军,清狗疯了,陶将军快要顶不住了,请求支援。”

    不到半个时辰,一名浑身染血的明军士卒,就踉踉跄跄冲到洪承畴身前单膝跪下,大声喊道。

    洪承畴听到这个消息,脸色微变,眼睛朝着北面望去,只见此时那边三万余明军,正与几千清兵厮杀。

    数倍于对方的兵力,却迟迟拿不下这些清兵,那些钱粮车队依旧掌握在清军手里。

    双方将士围绕着,那些装着钱粮物资的大车之间厮杀,战况激烈。

    清兵人数虽少,却精锐善战,往往三四个明军士卒围着一个清兵杀,半天才能拿下来。

    其中,有几队鞑子白甲兵组成的精锐清兵,更是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没有明军可以挡住他们。

    “哎!”

    看到北面的战斗,洪承畴叹息一声,随后对着那个明军士卒,冷漠的说道:“你回去告诉陶元,挡不住也得挡,没有本将的命令,不许撤退。”

    “是,将军!”那个明军士卒咬牙应道,返身离去、。

    “李子霄啊李子霄,你倒是快点来啊,你要是再不来,本将可就挡不住了。”

    此时,洪承畴在心里念叨着,双手都在微颤,期待李子霄率领白龙军及时杀过来。

    “杀啊!”

    噗嗤!

    一队队清兵怒吼着,如一匹匹野狼般,眼睛里冒着凶光,扑杀向山岭上的明军,将大量明军士卒砍翻。

    很快,左右两侧山岭上的近两万明军,就被清兵一路冲杀,迅速朝山岭北面溃败。

    一旦发生溃败明军,便会产生连锁反应,一个明兵逃,立即便会有第二个跟上,很快就会引发大溃败。

    “救命啊,这些鞑子太厉害了,根本打不过,逃啊!”

    最先发生溃败的是东面山岭上的明军,一万余明军被后面的清兵追的满山岭乱窜。

    清兵无情的杀戮,吓破了那些明军的胆,再也不敢留下来战斗了。

    倒是东侧山岭上的清兵,却遭遇到了一队明军的顽强阻挡,迟迟没有杀过去。

    “杀,跟老子杀光清狗!”

    一名明军游击将军手里挥舞着一柄大砍刀,舞的虎虎生风,力道奇大,基本上没有清兵能挡住他几刀。

    此时,这名明军游击将军正带着数百明军精锐,一路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