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

第734部分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734部分

小说: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从今以后,他不再是大明的总兵了,而是朕大顺的总兵官。

    然后,李过,你亲自跑一趟大同,传递朕的命令,然后再安排几名将领,接管大同兵权,慢慢架空姜瓖。”

    “是,皇上,末将遵旨。”李过领旨道。

    随着刘宗敏拿下大同之后,李自成也率领大顺军主力,离开宁武关,没有再去大同。

    而是途径朔州,随即朝东北方向行军,直奔山阴一带而去。

    当李过抵达大同,传达完李自成的命令后,安排好大同那边的事务,便随着刘宗敏的大军离开大同,杀奔应州,准备和李自成汇合。

    接下来,战事的进展,更是让李自成难以相信的顺利。

    大顺军沿途所过,遇到的抵抗微乎其微,更有大量明朝官员,主动开城投降。

    就这样,李自成有了仅仅一周多点的时间,就从朔州,接连攻占山阴,应州,蔚州,一直打到了居庸关。

    这一路下来,大顺军更像是在进行一场行军,而不是征战,根本就没有遇到其他明军的抵抗。

    八月十五日,抵达居庸关下的李自成,得知此时居庸关内,此时有着昌平总兵唐通的数万明军驻扎,有太监杜之秩担任监军。

    本来李自成认为,在居庸关这里,或许会有一场硬仗,可结果呢。

    总兵唐通和监军太监杜之秩,竟然不战而降,主动打开居庸关,这让李自成惊愕的同时也是大喜。

    随即,李自成率领大顺军主力,立即进驻昌平,此时他们距离大明京城不过区区几十里的路程了。

    而他同时,李自成会下的大将刘芳亮率领的南路军,也在南面攻入真定府,由南往北打过来。

    甚至,刘芳亮在南面也已经并不血刃的那些真定府,一大批朝廷高官,主动向刘芳亮投降。

    此时,这些愿意主动投降大顺军的大明官员,其实都已经觉得大明此时大势已去,提前抱上李自成的大腿了。

    到了这个时候,李自成已经感觉胜券在握,可是他麾下将领宋献策,李过等人却忧心忡忡。

    “军师啊,咱们马上就要打进大明京城了,你们怎么一个个都不怎么高兴呢?”

    李自成察觉到宋献策几人的异常,开口询问道。

    “这……,末将心里不安。”

    宋献策犹犹豫豫的说道。

    不是宋献策不想说出心中的忧虑,实在是他担心惹怒李自成。

    自从李自成称帝之后,那身份可就以前他们造反起义当流寇时,可就不一样了。

    李自成也是越来越有皇帝的模样,变得更加威严,宋献策等将领说法也得越发谨慎。

    “军师啊,有什么话就直说,不用吞吞吐吐的,就算说错了,朕也恕你无罪。”

    还好,李自成对于他麾下这些老臣子们,还算仁厚,如此说道。

    “那末将可就说了。

    陛下,咱们现在打到昌平,距离大明京城只剩一步之遥。

    可是,到目前为止,咱们都没有看到大明最后两支劲旅的身影,一个便是山海关吴三桂的关宁铁骑、

    另外一支,就是李子霄麾下的‘白蛇军’。

    此时的大明京城看似近在咫尺,可是在末将看来,却更像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如果我们在进攻大明京城的时候,吴三桂和李子霄率军来援,一个弄不好,就容易满盘皆输啊!

    俗话说,一口吃不出个胖子,就算让皇上打下了大明京城,到时候这天下也难以完全落入皇上手中。

    至少,吴三桂和李子霄手里的兵马和地盘,他们是绝对不会交出来的。

    到那时,杀死大明皇帝崇祯的咱们,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

    这一战打到这里,我们攻占的地盘已经足够多了,但基本上却没消化。

    再看看李子霄这几年的做派,一直都是稳扎稳打,以李子霄此时手里的力量,想要攻占大明京城,他早两年就做到。

    可是,他却没做,而是披着大明侯爷的名号,占领了河南和江北。

    甚至,以李子霄的实力,明显能攻占更多地盘,却没有做,一心将河南经营好。

    那不是李子霄傻,而是他明白,占领再多地盘,如果不消化掉,将占领地盘上的人口,土地利用起来,那也是没有用的。

    侯爷,咱们大顺军此时看上去光彩,可是根基相比起李子霄来说,太浅了。

    所以,此时微臣斗胆向皇上进言,不如暂停进军,派人到大明京城,向崇祯谈和吧。

    只要我们能威逼崇祯,将大西北割让给咱们,这一战就值了。

    大明京城打不打下来,对咱们实际没多大好处,皇上可忘记丞相临走前的交代了嘛?”

    宋献策的这番话说完后,李自成陷入了沉思,下面那些顺军将领们,也纷纷议论起来。

    “不行,我反对。

    咱们都已经打到这里来了,还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干吗。

    就直接杀进大明京城,宰了崇祯那老儿,让皇上也坐坐那龙椅,住住那大明皇宫。

    到时候,天下谁敢不从,咱们就灭了谁。”

    对于宋献策此时讲出和崇祯和谈的话来,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就是刘宗敏。

    对于李自成来说,此时他们都已经打到昌平了,再让他放弃进攻大明京城,他心里确实有些不甘心。

    但李自成仔细考虑宋献策的话后,也觉得非常有道理,并且李子霄也没忘记出发前,牛金星对他的叮嘱。

    思来想去半天,李自成才终于发话:“好,朕同意军师的意见,可以考虑和崇祯和谈。

    不过,朕不要在西北割地为王,朕既然称帝了,朕就是大顺皇帝,和他大明皇帝崇祯平起平坐。

    想要朕不进攻大明京城可以,崇祯需要割让这个西北,也就是陕西和山西两地给朕,并要犒赏朕大军三百万两白银。

    如果崇祯答应朕的这两个要求,朕就退兵,与其缔结停战盟约。”

    李自成这个时候,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此时大明西北这边,只有一个陕西,还没有甘肃,此时的陕西,基本上就是后世陕西和甘肃两省。

    至于李自成为什么不要西面的朵甘思宣慰司呢,也就是后世的青海一带。

    因为,在李自成看来,那完全就是一处不毛之地,连人口都养不了几个,要了也没用。

    不得不说,明末小冰河时代气候本来就冷,青海那地方的环境,比后世更恶劣,也难怪李自成看不上眼。

    那边,唯一有价值的地方,也就够河西走廊了,不过此时的河西走廊就归属陕西。

    要不是此时河南已经被李子霄占领,李自成甚至还想将河南也要过来。

    听到李自成有和谈的意愿,宋献策也是一阵欣喜,并且觉得李自成提出的要求,并不太过分。

    毕竟,此时陕西和山西,其实已经完全被他们大顺军打下来了。

    就算崇祯不给,山西和陕西也同样是他们的,这个时候,如果崇祯明知的话,多半会答应这个要求。

    不过,唯一让宋献策感到不安的,就是李子霄要以大顺皇帝的身份,与崇祯缔结盟约。

    也就等于变相的让崇祯承认了李自成称帝,建立大顺国的事实,正式让山西和陕西两地,脱离大明的统治。

    “皇上,那就派人去将您提出的要求,告诉给崇祯皇帝吧。

    不知皇上可有合适的人选了吗?”

    宋献策对李自成问道。

    “嗯,就让之前投降咱们的那个什么监军太监杜之秩去吧。

    他本就是崇祯的人,对大明京城的情况也最为熟悉,让他去最合适不过了。”

    李自成笑着说道。

    其实,李自成派杜之秩这个老太监,充当李自成他们这次入京城和崇祯和谈的使者,还有更深的意思。

    杜之秩之前可是崇祯宫内几大太监总管之一,也算是深得崇祯信任,可现在却主动投降李自成。

    李自成这就是要告诉崇祯,你看看连你身边的人,都主动投降我了,你这边还是多少人是甘心为你卖命的。

    你身边的人心都散了,还拿什么和我斗。

    你要是识趣的话,最好答应我提出的要求,不然我发兵攻城,没人会愿意为你卖命死守的。

    李自成这是有着间接羞辱崇祯,警告崇祯的意思在里面。

第856章 朕,不迁都()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最新章节!

    856朕,不迁都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订阅!!

    “什么?让我回京城!我不回去。”

    当散会后,宋献策按照李自成的命令,找到太监杜之秩,向他说了李自成让他返回京城,向崇祯传达他开出条件的事情。

    结果,杜之秩也是万万没想到,李自成竟然给他安排这样一个活,当场就直摇头拒绝。

    开玩笑,老子现在都投降你们了,不仅献出了居庸关,还连带着将昌平总兵唐通,也一起拉着投降你们了。

    这个时候,崇祯恐怕早就恨死我了,恨不得将我大卸八块,我现在回去不是找死嘛!

    当初,唐通之所以投降李自成,就是因为杜之秩向李自成献出了居庸关,让唐通无险可守,无奈投降。

    要不然,唐通手握数万明军,又有居庸关之险,不一定会向李自成的大顺军投降。

    看到杜之秩竟然拒绝这项任务,宋献策心里发出一阵冷笑:你丫的一个归降者,皇上没杀你,优待你,就已经很不错了。

    现在给你什么任务,你特么都得接着,你有挑三拣四的资格吗?

    宋献策心里是这么想的,但嘴上可不能这么说,而是露出笑容,安抚杜之秩说道:“杜公公放心,你既然已经投靠我们,自然就是我大顺的人。

    这一次,你所代表的也是我大顺派去和崇祯和谈的使者,代表的乃是我大顺皇帝,以及我大顺几十万大军。

    你觉得,就算是崇祯恨你,他敢轻易杀你吗?”

    杜之秩被宋献策这么一说,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啊!

    他现在可是李自成的人,现在返回京城代表的可是李自成的大顺军,向崇祯提出和谈条件的。

    就算是崇祯恨他,也不敢拿他怎么样,否则到时候城外大顺军几十万兵马一攻城,大明可就要亡了呀!

    想到这里杜之秩的脸色,也终于好看了些。

    旁边的宋献策看到杜之秩脸色缓和,就知道自己的劝说有了效果,再加一把火说道:“还有,皇上说了。

    只要杜公公接下这个任务,最终不管和谈成不成功,都会赏赐公公一万两白银,作为奖励。

    如果公公能力促这次和谈成功,事后,皇上赏赐公公五万两银子作为奖励。”

    杜之秩听到宋献策这番话后,终于脸上露出笑容,说道:“多谢皇上慷慨,既然皇上如此赏识杂家,杂家也不能不知好歹不是。

    好,这个使者杂家做了,杂家就再回一趟京城,正好杂家在京城还有些家当,看看是否有机会一起带出来。”

    “那就有劳杜公公了。”

    宋献策虚伪的笑着,看着此时露出财迷模样的杜之秩,他心里别提有多恶心和厌恶了。

    不过,宋献策可不是刘宗敏,乃是一个城府颇深的家伙,喜怒不显于色。

    即便,此时宋献策对于杜之秩这种人不喜,甚至是厌恶。

    可是,他也知道,此时杜之秩对他们是有用的。

    既然人家对自己有用,就算自己心里再怎么厌恶对方,他也会笑脸相迎。

    或许等哪天,杜之秩对他们没用了,到时候该杀就杀掉,省的看着闹心。

    “杜公公,这是皇上开出的条件,你先看看。”

    随即,宋献策将一份奏章递给杜之秩,杜之秩打开看起来。

    宋献策继续说道:“总结起来,皇上的要求主要有三点,一是让大明皇帝崇祯承认我大顺皇帝,双方以平等的地位,缔结盟约。

    二,大明须将西北的山西和陕西两地,割让给我大顺。

    三,大明要提供三百两银子,犒赏我大顺将士。

    皇上的要求不多,总共就这三条,只要崇祯答应,并履约,皇上也必然守信。

    到时候,双方缔结盟约,我大顺几十万将士便会撤军返回陕西,就此停战。”

    “这……”

    这个时候,杜之秩也看完了奏章,发现上面写的基本上和宋献策说的差不多。

    李自成所提出的和谈要求,就这三点。

    可是,杜之秩此时心里却本能的觉得,李自成提出的这三条要求,崇祯恐怕一条都不会答应的。

    杜之秩作为崇祯宫内几大太监头目之一,身份与杜勋差不多,或许也就仅次于王承恩了。

    杜之秩也是能轻易见到崇祯的人,对于崇祯的脾性也是极为了解。

    杜之秩知道,崇祯的性格极为刚烈,宁可死,不可辱。

    而李自成提出的这三项和谈条件,全都太苛刻了,以崇祯刚烈的性格,很难答应的。

    “宋将军,这三项要求是不是太苛刻了,就怕圣上,不对,是大明狗皇帝不会答应啊!

    宋将军有所不知,前段时间有传言,说鞑子曾经派使者入宫和崇祯和谈。

    甚至,鞑子开出的要求并不苛刻,但都被崇祯一口否决了。

    崇祯曾经说过,大明和敌人,不和谈。

    而现在,皇上提出的这三项和谈要求,比当初鞑子和谈条件,不知苛刻了多少倍,杂家担心崇祯不会答应啊!”

    杜之秩小心翼翼的提醒宋献策,说道。

    “奥?还有这种事情,鞑子曾经派人和崇祯和谈,崇祯还拒绝了?这倒是挺让人意外的。”

    宋献策听到杜之秩如此说后,也是一阵惊讶。

    “难怪,我们都已经打到昌平了,都没见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从山海关支援过来。

    难道是崇祯并没有召回吴三桂,一直将他留在山海关,就是为了挡住鞑子,不让鞑子入关?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该说崇祯傻呢,还是该敬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