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者 >

第189部分

穿越者-第189部分

小说: 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想当出头鸟,只要放虎归山,近江城今夜就得大乱,他们倒未必全都投降满清,但肯定不会服方承龙这个不及弱冠之间的孩子。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兵为将有,朝廷也无力拨付军饷,养活军队全靠主将的本领,刘良佐是军伍出身,靠镇压闯贼升上来的战将,他能压得住手下人,全凭一身好武艺和说一不二的霸气,在战场上刘良佐算得上一员悍将,寻常人等近不得身,没想到连刀都没拔出来,就被人像宰狗一样杀了,刘彦直给他们造成的威慑可想而知,但这种威慑力的有效期不会太久。

    无论多厉害的人,也架不住人海战术,军官们寻思着只要把队伍拉出来,还能扳回一局,他们都是武人,心里藏不住事儿,脸上表情更是毫不掩饰,脚下更是迈步朝门口走去。

    小方太嫩,压不住局面,刘彦直又开口了:“都住嘴,我让你们回去了么,谁再往门口走半步,我手中刀不客气。”

    “擅杀朝廷大将,你是何人?”有人不服气的问道。

    “我是何人?”刘彦直冷笑一声,腾空而起,在半空中悬浮着俯视众人,这回大家真怕了,方承龙居然请了个妖人回来!

    “上仙是从天庭而来,特来助我们抵御多铎大军的!”方承龙趁机喝道,加重大家的敬畏心理。

    “贫道是从京师而来,带着崇祯爷的诏书来的,重整河山,列为封侯拜将,指日可待!”刘彦直一通胡说八道,把个方承龙都听的头皮发麻,心说这位爷您也太能侃了吧。

    其实刘彦直是故意用大量信息充塞众将的大脑,让他们没有时间认真考虑,这和诈骗集团利用电话骗人钱财的套路是一样的,他露的这两手已经将众人镇住,先入为主,不管胡扯些什么都是成立的。

    “三公子,叫大家进屋商量守城事宜。”刘彦直使了个眼色,方承龙会意,点了几个人的名字,都是刘良佐手下亲信大将,这几个人不敢不从,硬着头皮走进大堂,室内还躺着五具清军使节的无头尸体,血流满地,让人很不舒服。

    刘彦直从空中降下来,进入正堂,返身关上门,不大工夫和方承龙并肩出来了,神色都轻松了不少,借着微弱烛光,院子里的幸存者依稀看到血从台阶上淌下来。

    毋庸置疑,进去的人全被杀了。

    “刘良佐和他爪牙都已经除掉,诸位放心,方某绝不滥杀一人。”方承龙大大方方承认,环视众人,拱手施礼,“今夜血流成河,只为保我汉家衣冠,望诸位能成全方某的这一颗报国之心。”

    众将早就吓傻了,哪还敢说半个不字,若是他们中真有血性男儿,也不会随着刘良佐降清了,如今来了个比刘良佐凶恶十倍的猛人,他们自然不敢忤逆。

    雪夜下的近江,暗流涌动,一场叛乱被悄然平息,刘良佐做梦也没想到,会折在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手上,他的尸体依然躺在总兵府的院子里,这里原本是淮江漕运总督衙门,去年底才被刘良佐占据,没过几个月就成了他的丧身之所。

    外面一阵喧哗,是党爱国拿着兵符带着两千义勇赶过来了,援兵既到,危机全面解除,众人商量着要让方承龙统帅全城兵马,三公子断然拒绝。

    “我年纪轻,担不起大任,当个参谋将军还行,元帅必须德高望重之人。”方承龙将目光投射在党爱国身上,“先生可当之。”

    大敌当前,党爱国当仁不让:“也罢,我就暂代主帅一职,只是这排兵布阵……”

    方承龙道:“我来参赞军务便是。”

    他们初来乍到,对近江城的基本情况一无所知,对军队将令粮秣敌情也完全不了解,更别说带兵打仗了,干自己擅长的活儿,把专业问题交给专业人士去办才是聪明的选择。

    接下来,方承龙重新委任了一些副将、参将、游击,明朝军队早期采用卫所制,军官级别是百户千户指挥使之类,后期卫所崩坏,军户逃亡,各地督抚募兵成军,军官称之为守备、都司、游击、参将,最高军职是总兵,到了晚明时期,军制更加混乱,总兵、副将跟不要钱一样乱封,活像1949年的中国,遍地都是临危受命的将军,手底下有几百号土匪就能得到少将的委任状。

    刘良佐号称麾下十万人马,事实上远没那么多,满打满算一万战兵,两万民夫,加上裹挟的工匠、妇女,总数不超五万,其中大部驻扎在凤阳府,在近江的只有五千战兵而已,这些人马被方承龙一口吞下,加上原本的六千兵马,手中也有了过万的兵员。

    方承龙调度有方,刘彦直等人看了敬佩不已,党爱国道:“历史上是有这一号人物的,方承龙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方孝严是进士出身,做过南京兵部侍郎,年老致仕还乡,方家在近江颇有名望,方三公子虽然是庶出,但颇得父亲宠爱,自幼熟读兵书战策,喜好排兵布阵,文采也不差,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是方家的千里驹,他师从钱谦益,和郑成功是同窗,号称江右少年,多铎进兵江南,方家举兵抗清,只一天就兵败身死,方承龙和夏完淳是齐名的人物。”

    “这小伙杀伐果断,我看好他。”刘彦直道,“在馆驿他横剑自刎也是做戏给我看的,算准了我会出手相助,而且他不迂腐,脑筋很活络,若是条件齐备,得了天下也未可知。”

    姬宇乾也道:“看出来了,有点李世民的意思,现在就看他爹是不是李渊了,毕竟三公子太年轻,积累还不够。”

    外面又有人来,一队挎刀的家丁挑着灯笼在前面开路,灯笼罩上写着“方府”字样,后面是一顶四人抬轿子,到了近前,轿子里下来一人,头戴貂皮暖耳,身穿羊绒鹤氅,四十岁年纪。

    方三公子很高兴,上前行礼:“大哥,小弟处置的可算得当?”那副表情活像考了一百分在长辈面前显摆的儿子,还是小学阶段的。

    方大老爷面如止水,到底是当过御史的人,面对黑压压一片兵将完全压得住场面,寥寥几句话抚慰众将,带着三弟进了后堂,谈了一会儿出来,依旧上了轿子去了,临行前远远看了看刘彦直党爱国等人几眼。

    方承龙满面愧色,找到党爱国说,父亲大人有令,让自家大哥担任主帅……

    “无妨,我本来也是应急暂代。”党爱国笑道,心中却有些不悦。

    方承龙向他们介绍了一下城内的基本概况,大军压境,知府举家逃亡,但衙门六房吏员都在,可以维持城市的正常运转,粮草也够这些兵马半年食用,护城河里有活水,城里有水井,有荒地可以种菜,有水路可以通往南京,只要军民一心,依托坚城守上一年半载不成问题。

    “我军有战船五十艘,可运兵至敌后骚扰,北兵不习水战,这是杀手锏之一。”方承龙谈起排兵布阵来就进入了状态,完全不像十八岁的少年。

    “另一个杀手锏是城外不知道刘良佐已死,此獠必定已经和多铎有书信来往,我们可以诈降诱多铎入城,活捉了敌酋,攻势自然瓦解。”方承龙侃侃而谈,“只是清军使节已经死了,想请君入瓮,还得花费一番心思。”

    “多铎未必上当,他没必要以身犯险。”刘彦直道,“打探敌情的活儿,就交给我吧,三公子帮我们找几套铠甲来。”

    ……

    次日,天终于放晴,穿越小组四人站在城墙上,看天地银装素裹,山河壮美,淮江冰封,万籁俱寂,心中顿生豪气。

    “今天,我们将会亲身经历一场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党爱国道,“姬总你当心点,离得太近会误中流矢的。”

    姬宇乾的一双眼睛就是摄录装置,他的所见所闻,都会传导到记忆体中,回到基准时空中,上载至游戏机服务器,光是这场战役开发成的游戏,就价值几十亿。

    他们都穿上了明军衣甲,高顶宽沿六瓣铁盔上插着黄色盔旗,身披对襟鱼鳞罩甲,胸前一面熟铜护心镜,双臂裹精钢臂缚,下面是绣着云蟒的战裙和皮靴,腰悬佩刀,一身行头足有五六十斤重,走路都不利索了,但是穿上心里踏实。

    军士们在城墙上奔走忙碌,预备滚木礌石,大铁锅里烧着茅房里掏出来的屎尿,这东西叫金汁,烧得沸腾了浇下去,烫伤之后很难治疗,往往感染而死,是守城的利器,只是加热之后味道实在难闻。

    “臭味飘过去,傻子都知道城里在预备什么大餐,就这还想玩诈降?”刘彦直道。

    远处传来呵斥声:“谁让你们现在就烧金汁的?赶紧把火熄了。”是方承龙带着亲兵巡城来了。

    烧锅的是个民壮,傻愣愣顶撞道:“是少将军吩咐的,小的不敢不从。”

    方承龙道:“我晓得了,你先把火熄了。”

    关璐纳闷道:“他不就是少将军么?哪还有什么少将军?”

    “诺,真正的少将军来了。”党爱国一努嘴,只见城墙另一侧走过来一帮人,为首之人年轻英俊,玉树临风,年纪和方承龙相仿。

    “那位大概是方家的长房长孙。”党爱国道。

第三十二章 男儿行() 
两伙人迎上去,那少将军果然称方承龙为三叔,神色间并无倨傲之色,反而甚为恭敬,方承龙交代了几句,拍拍少将军的肩膀,便带人过来了,沿途不时和兵卒们闲聊几句,谈笑风生,丝毫没有大战来临之际的紧张恐惧。

    “方家都是人才。”党爱国感慨道,南明弘光小朝廷腐朽不堪,文臣武将鼠目寸光,卑劣怯懦,只顾争权内斗,清兵来了就投降,朝廷大员们都糜烂至此,方家算不上名门望族,只是一般致仕官员而已,竟能散尽家财举招募义勇抗清,就凭这一点,方承龙,方家老太爷,老大,少将军,全都是值得敬佩的好汉子。

    “我看他们是想效仿唐国公旧事,野心勃勃啊。”姬宇乾冷笑道。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中原,唐国公李渊在太原起兵,最终消灭各路割据反王,统一天下,建立了大唐王朝,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李渊的几个儿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后人只知李世民,不知李建成,其实太子建成也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彼时李家和此时的方家有不少相同之处,都有一群大好儿郎,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那方承龙就是李世民。”关璐笑道,“我看好他。”

    “那可未必。”党爱国摇头,“他还嫩,在家族里的地位也未必稳固,稍有行差踏错,就会被竞争对手干下去,长房就是他最大的对手,庶出嘛,资源肯定比不过老大。”

    “但是他有我们。”刘彦直道,“等于开了金手指,只要我们愿意,送他一个天下也不是难事,只是……”

    说话间,方承龙已经过来了,正色抱拳施礼:“见过各位英雄。”

    刘彦直拿出一张纸上,上面用炭笔画着清军大营驻地,他解说道:“翠微山下是多铎的大营,根据帐篷的数量估算大约有三万人马,十里之外是吴三桂的大营,规模比多铎的营盘要大两倍,两座大营互为犄角,另外他们在翠微山上设了炮台,想必是意图阻断水路。”

    方承龙如获至宝,将此图细细看了三遍,啧啧连声,赞叹图画的详实,凭他手下的探马是绝对探不到如此详细军情,这是实话,论打仗,明军和清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多铎的侦骑放出去几十里远,个个弓马娴熟,明军探马凑不上去,谈何侦察。

    “现在就缺一个下书人,以刘良佐的降书顺表诱骗多铎入城,只要除了敌酋,近江危机可解。”方承龙热切的眼光看着刘彦直,想请他出马,又不好意思直说。

    “诈降这一招对老奸巨猾的多铎来说基本没用。”刘彦直毫不客气道,“他对刘良佐也未必信任,对其他人就更没有信任可言了,清军不是一盘散沙,即便杀掉多铎,他手下人也会立刻接替位置,率军攻城,血洗近江,三公子以为凭临时拼凑起来的一万人马,能够挡得住清军十万铁骑么。”

    方承龙沉默片刻道:“挡得一时是一时,扬州史阁部的援兵指日可待,近有高杰、刘泽清、黄得功三位总兵在敌后策应,远有武昌左良玉,四川张献忠,江南久攻不下,清军腹背受敌,必然回兵。”

    见他信心满满的样子,谁也不忍出言打击,明末的局面错综复杂,汉人有无数次机会翻盘,无奈气数已尽,即便有郑成功、李定国这样的豪杰力挽狂澜,最终一个老大帝国还是沦丧与鞑子之手,满清八旗入关时不过十万人而已,就能吞下整个中原,不是他们太强,而是汉人不团结。

    马道上跑来一名旗牌官,手拿令旗气喘吁吁,向方承龙传令,说是义军元帅升堂,召集众将议事,特地交代三公子将四位义士带去。

    义军帅府设在总兵府,也就是近江府衙,三通鼓敲完,军官们集合完毕,排列两旁,高坐堂上的正是方家老大,他头戴乌纱,身穿大红官袍,威风凛凛,明代武将地位低微,远不及文官,何况刘良佐已死,没人能和当过御史的方承斌抗衡。

    方御史是进士出身,才高八斗,更擅长争权夺势,他召集众将无非是借着御敌的名义重新洗牌,将三弟的胜利果实夺过去,也不知道他昨夜私下里进行了什么勾当,那帮刘良佐手下的军官见风使舵,全都投到方老大账下,方承龙招募的义勇也被收归元帅统一调度。

    “承龙,给你五百精兵,出城侦察,不得有误。”方老大丢出一支令箭来,脸色温和,风轻云淡。

    刘彦直差点爆了,就给五百人马,还出城侦察,那不是找死么,他刚想发作,被党爱国以眼神制止。

    方承龙面色不改,捡起令箭道:“遵命!”

    方承斌给其他军官也都分派了任务,四门皆有守将负责,预备队则交给少将军方子豪率领,抡排兵布阵和蛊惑人心,方老大的本事也不差,可见方家一门都是良才。

    方承龙领了将令要走,刘彦直等人也跟着离开,方老大笑吟吟道:“四位义士请留步,稍待后堂奉茶,老夫有话相谈。”

    傻子都知道方老大要笼络人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