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者 >

第195部分

穿越者-第195部分

小说: 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宴席草草收场,穿越小组返回客栈,党爱国召集大家开会。

    “今年是公元1645年,顺治二年,弘光元年,如果历史进程不出太大意外的话,过不了多久,武昌的左良玉就会率军清君侧,明军内讧,左良玉病死,其部十万人降清,南明朝廷在五月份覆灭,朱由菘被俘,明年在北京处决,朱明气数已尽,就是真的神仙来了也救不了,我们还是坚持初衷,不要在这个错误的时间锚点久留,尽快找回穿越舱并修复,回到基准时空,继续我们的事业,这就是我的看法,谁赞成,谁反对?举手表决吧。”

    全员举手通过,本来他们还有些兴致协助南明政权北伐收复故土,但是最近接连发生的事情让他们失望透顶,大厦将倾,不是几个人能够支撑起来的。

    党爱国点点头:“大家齐心协力就好,我们也不能把宝都押在吴三桂身上,毛主席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彦直,这事儿多拜托你了。”

    刘彦直拱手道:“敢不从命。”

    党爱国笑道:“出来的久了,大家都向古人靠拢了,我都有些想家了。”

    ……

    次日一早,卢九德启程返京,来时风光无限,去时行色匆匆,望着官船的风帆消失在天尽头,方承斌叹道:“下一个来攻城的怕是黄得功了。”

    黄得功也是江北四镇之一,他的名声比其他三人略好,兵力也更强大,前两回杀刘、高二人都讨了巧 ,若是野地浪战,未必能成功,近江义勇把大清和大明两头都得罪了,夹缝中难以生存。

    党爱国也来相送,他却极其乐观,笑道:“方大人多虑了,南京封赏文书指日可待,不信咱们可以打个赌。”

    方承斌眼睛一亮:“怎么赌?”

    党爱国道:“ 若是南京派兵来攻,就是我输了,我保你近江一年无虞,若是南京来旨封赏,就是大人输了,赌注不要金银珠宝,只要些字画即可。”

    方承斌见他说的轻松,将信将疑,接了这个赌局。

    只隔了一日,卢九德的官船就又回来了,这回总管太监是春风满面,笑容可掬,甚至急不可耐的提出要求,在码头上就摆上香案,宣读圣旨。

    圣旨内容如同方承斌所盼望的那样,擢方承斌为江东巡抚兼副都御使,加兵部侍郎衔,给他的长子方子豪一个锦衣卫指挥使的前程,其余众将皆有封赏,从总兵到都司,见者有份,方家老三因为有举人的功名在身,被朝廷任命为近江府通判,掌管粮运、江防事宜,虽然只是六品文官,但比武职的地位要高得多。

    南明朝廷把乌纱帽不要钱一样乱扔,但是实打实的赏赐却一点没有,不过方承斌丝毫也不介意,此刻他欣喜若狂,恨不得抱着卢九德亲一口。

    “卢总管,快请进城歇息,下官仔细请教。”方承斌道,他很想知道,到底为什么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卢九德一摆手道:“免了,咱家还有要事在身,要去黄得功黄总兵那边走一遭。”

    方承斌意识到了什么,压低声音道:“卢总管,可是武昌有事?”

    卢九德苦笑:“巡抚大人明鉴,左良玉反了,兴兵二十万要沿江东下清君侧哩,江防就靠方大人和黄总兵顶着了。”

    方承斌倒吸一口凉气,长江上游的左良玉和南京掌权的马士英、阮大铖这一票人不对付他是知道的,没想到矛盾激化到刀兵相见的地步,大明朝的军队都忙着自相残杀,谁来抵御鞑子?

    原来卢九德还没回到南京,半道上就遇到朝廷来的使者,大敌当前,马士英等人逼迫着皇帝收回成命,招抚近江义勇,利用他们抵御左良玉大军东下,朱由菘虽然昏庸,但并不傻,性命攸关的情况下只能听从马士英、史可法的安排。

    卢九德二次来到近江,顺利完成了任务,辞别方承斌再赴黄得功处传旨,他风尘仆仆的走了,方承斌感慨一番后犯了愁,拿什么去给党爱国。

    方家是近江豪门,但因祖上是武将出身,家里枪棒教头不缺,但方氏儿郎们诗词书法上的造诣总是欠些火候,所以家里值钱的古画还真不多,即便有,也不舍得拿出来当赌注,反正事先党爱国也没具体指明要什么样的字画。

    期盼已久的朝廷封赏终于到了,近江城内一片欢腾,大伙儿都忙着扯绸缎做新官袍,方承斌从自家书房里拿了几卷字画,又去朋友处讨了一些,亲自送到客栈,此时客栈已经被四位仙人包下,住的倒也宽敞舒服。

    方承斌让家丁捧出一卷卷字画来,介绍道:“时间仓促,下官帮仙人收集了吴门四家的画作,另有董其昌的几幅山水,祝枝山写的一幅赤壁赋,还请仙人过目。

    吴门四家是文征明、沈周、唐伯虎、仇英,都是诗画双绝的大才子,董其昌更是明末有名的书画家,祝枝山的书法也是一绝,光这些拿到现代,拍出百亿不成问题,饶是党爱国这样见多识广的也不免为之动容。

    巡抚大人见党爱国神色有异,还以为他不满意,毕竟这些书画都是明人所做,董其昌死了没几年,书画虽然也值钱,但在仙人面前毕竟拿不出手,若是拿出王羲之、吴道子的真迹,那才算是上档次。

    “实在惭愧……”方承斌很不好意思,党爱国却极为满意,照单全收,又向他面授机宜,说不必担心叛军东进,因为左良玉的寿数已经尽了。

    党爱国装模作样的掐指一算:“左良玉还有不过一个月的阳寿,他将会死在战船上,死后众将秘不发丧,拥左梦庚为首领,左梦庚敌不过黄得功,最终会投降清军,所以左军兵锋不会抵达近江,方大人自然不用担忧。”

    方承斌深信不疑,又问方家子孙的前程,党爱国不记得历史上有关于方氏族人的记载,便故弄玄虚道:“别人的命数都已经定了,唯有方家儿郎的前途不可限量,路怎么走,就看你们自己了。”

    天机不可泄露,方承斌也不便再细细追问,这一句就够他回味的了。

    ……

    方承龙被朝廷任命为近江府通判,这个官位不是他想要的,三公子梦想封侯拜将,不愿当一个和案牍打交道的文官,他知道这是大哥从中作祟,故意安排自己做文官,其实他猜错了,方承斌压根就没提到他,这个通判的官职相当于充话费送的。

    方承斌当上了正三品的江东巡抚,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以统一指挥的名义先将本来划给三弟的人马全都收缴回去,真让承龙就任通判,负责粮运江防,近江是一座孤城,哪有什么粮运,江防也是虚有其名,搞得三公子心情郁闷,特地跑到客栈来找大哥喝酒。

    偌大的客栈只住了四位仙人,并无其他客人,方承龙依旧穿着团花素锦战袍,登门拜访,空荡荡的客栈内只有掌柜的百无聊赖拨着算盘,见三公子来了,满脸堆笑上前行礼:“通判大人驾到,小人给您磕头了。”

    巡抚方大人在四门都贴了布告,将这些新鲜出炉的官衔公诸于众,怕百姓不识字还安排了书生在布告旁讲解,现在全城人都知道三公子当上了通判,平头百姓和读书人是两个阶级,没出仕的布衣和官员又是两个阶级,三公子当上六品通判,不说鲤鱼跳龙门吧,也是可喜可贺的大好事,老百姓们都替他高兴。

    方承龙却一副没好气的样子,拂袖道:“罢了罢了,起来,快去通禀我大哥,另外再预备一壶酒。”

    掌柜的道:“仙人说了,三公子来了不用通禀,直接里边请,酒菜我这就给您预备着,保您满意。”

    方承龙抬步往里走,这家裕来客栈是近江城内最大最好的旅店,以往太平年间,多招待来各路南北客商和省城赶考的秀才们,现在到处打仗,乡试早就停了,客商也不敢冒险来往,客栈没了生意,门可罗雀,好在住进了四位仙人,仙人们的开销由方家负担,每日用度着实不少……等等,怎么楼上有琵琶弹奏之声?

    琵琶弹奏的如泣如诉,方承龙不由得听呆了,不知不觉上了小楼,隔着窗子看去,屋内有一绝色女子怀抱琵琶,一双玉手翻飞,,忽然从哀怨婉转变成了金戈铁马,十面埋伏。

    方承龙一见倾心。

第四十一章 真爱() 
一曲终了,方承龙忍不住击节赞叹:“真乃天籁之音也。”

    弹奏琵琶的正是陈圆圆,她弹的全神贯注,竟然没注意到窗外来了一名听众,抬眼望去,是个唇红齿白的少年郎,年纪不及弱冠,是个小弟弟,便嫣然一笑:“让公子见笑了。”

    这一笑当真是倾国倾城,方承龙骨头都酥了,强自稳定心神,暗道不对不对,客栈中分明住的是四位仙人,哪里又来的一名绝色美女,莫非是仙人变出来的?

    陈圆圆也有些纳闷,她平日足不出户,见到的除了那四人就只有丫鬟仆妇,今日忽然来了个俊美少年,百无聊赖之下,便随口问道:“公子从何而来?”

    方承龙施了一礼,自我介绍说是近江方承龙,老实说三公子的名号在近江府乃至江东省都是响当当的,但是放在整个江南横向比较,名次就不那么靠前了,江南的才子实在太多了,年少的有侯方域、冒辟疆,年老的有钱谦益,年富力强的有陈子龙,老中青全方位搭配,陈圆圆见多识广,别说江南的才子们,就是京城的崇祯皇帝,皇亲国戚,西北闯贼,武功盖世的关宁总兵,哪个没见识过,所以她只是淡淡的客气了一下:“哦,久仰。”

    陈圆圆对方承龙不感兴趣,但她实在找不到人聊天,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久了,从她被刘宗敏掳走那天开始,身畔就都是粗鲁武夫,被吴三桂抢回来之后,仅仅是西北方言变成了东北方言而已,她找不到人谈诗论道,找不到人切磋琴技,找不到人倾诉心声,哪怕仙人们也不行,那四个人都很奇怪,和时代格格不入,交流起来很困难。

    但方承龙不一样,他虽然也在南京呆过一段时间,但彼时年纪太小,家里管得又严,没机会去秦淮河上见识风月,只是耳闻过陈圆圆、柳如是、董小宛等名妓的风流艳事而已,回到近江府之后,闭门习武,更是没见过什么女人,如今得见陈圆圆,简直惊若天人,脚下哪里挪得动步子。

    “公子,进来坐吧。”陈圆圆心道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找个人聊聊吧,方承龙闻言大喜,进屋落座,畅谈起来,他的文采虽然比不上侯方域冒辟疆之流,但也是饱览诗书的才子,尤其喜欢辛稼轩的词,自己也作了几阙,聊了一会儿急于卖弄,陈圆圆屋里笔墨纸砚俱全,他铺开宣纸,美人磨墨,挥毫写了一首词,倒也有辛弃疾三分味道。

    陈圆圆见三公子腰间悬了一口宝剑,便问他可会舞剑。

    方承龙故意谦虚道:“吟诗舞剑那种不会,小可的剑是上阵杀人的。”

    陈圆圆奇道:“公子上过战阵?”

    方承龙道:“惭愧,就上过一次战场,斩杀了不过十余人而已。”

    陈圆圆在刘宗敏、吴三桂身边呆久了,也略微懂得一些战场上的事情,战斗中能斩首一级就算得上勇士了,能杀三四个人,那就是很勇悍的战将了,杀十余人,几乎是万人敌的角色了,当然这种战斗必须是势均力敌的对战,而不是屠戮手无寸铁的妇孺。

    “那妾身要称公子为将军了。”陈圆圆小手掩着嘴巴轻笑道,“不知道将军与何人对阵?”

    方承龙道:“数日前,小可率五十骑兵,在近江城下逆袭吴三桂大军,将他杀的落荒而逃,那十余颗首级就是那时斩获的。”

    陈圆圆心里咯噔一下,那日吴三桂兵败她是知道的,在她一介女流的心目中,天下最厉害的莫过于满清铁骑,其次就是关宁铁骑,再次是大顺闯贼,大明朝廷的军队要排在垫底的位置,没想到近江的明军如此骁勇善战,让她不得不对这个少年刮目相看。

    “怎么,小姐不相信?”方承龙见陈圆圆脸色有异,只当她以为自己吹牛,正要找点作证,忽听庭院中有人召唤,“通判大人,通判大人,酒菜预备妥当了。”

    “小可去去就回。”方承龙急忙告辞,陈圆圆惊讶道:“公子是近江府通判?”

    方承龙第一次为自己的文官身份感到骄傲,他故作不屑道:“朝廷给的官罢了,小可更愿意手持三尺青峰,跃马中原,杀尽贼人,还黎民百姓一个郎朗乾坤。”

    陈圆圆忽然有些感动,她才不在乎什么通判不通判,只是被这个不满二十岁的少年的纯真的豪情壮志所感动,她想说些什么,少年却匆匆去了,只留下一柄折扇。

    店家预备了酒菜却找不到三公子的人影了,大呼小叫一番,通判大人才快步下楼,面若敷粉的脸上有些红晕,吩咐店家却请仙人来吃酒,一颗心却还在小楼上,酒也吃的心不在蔫,吃完了酒告辞回府,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全是陈圆圆的影子。

    二更时分,方承龙忽然想起自己的折扇落在美女房中了,顿时大喜,也不顾天色已晚,穿戴停当,起码挎剑出门,城内宵禁,但是谁不认识三公子,一路通行无阻来到客栈,不想惊扰他人,索性将马拴在路边,翻墙进去,爬上二楼,却见屋内烛光摇曳,美人一手拿着自己的折扇,一手托腮,心驰神往。

    方承龙低低咳嗽一声:“小可冒昧了。”

    美人似乎早有预料,淡淡道:“门没锁。”

    ……

    百里外,关宁军大营,吴三桂面前跪着瑟瑟发抖的是信使曾洪,大将军看完信件,又问了曾洪几句,不似作伪,他斥退了曾洪,在账内来回踱步,对方要求用一件东西换陈圆圆,可那东西又是豫王爷多铎极为重视的,这让吴三桂很是犯难。

    吴三桂绝不会为了换取自己的爱妾向多铎开口,但他也绝不会放弃陈圆圆,这回掳走圆圆的不是刘宗敏那样的贼头,而是货真价实的仙人,吴三桂亲眼见到对方的勇武,所以他无法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只能妥协。

    思来想去,吴三桂狠狠一掌拍在帅案上,嘴角抽动,杀气四溢。

    一个时辰后,由吴三桂亲自带领的六百精骑悄悄出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