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者 >

第210部分

穿越者-第210部分

小说: 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代实行分餐制,吃饭的时候每人面前一个小桌子,席地而坐,餐具以漆器和早期瓷器为主,形制上还带着青铜器的痕迹,比如粗瓷做的鼎之类,大家正准备动筷子,门外一群骑兵路过,掀起阵阵尘烟,骑士们的帽子上插着鲜艳的稚鸡翎子,腰挎横刀,身背长弓,踏歌而行,不可一世。

    “是执金吾,不用管他们。”中年人道,“被皇帝惯坏了的一帮贵戚子弟。”

    刘彦直没言语,低头喝酒吃肉,酒水并非寡淡的米酒,而是浓烈的发酵马奶酒,刚一入口就呛了嗓子。

    中年人捋着胡子大笑:“没喝过吧,这是胡人的酒。”

    刘彦直这才注意到,当垆卖酒的是个美艳的胡姬,褐色头发白皙皮肤,鼻梁高高,难不成匈奴人长这个样?

    中年人酒量很好,连饮了数杯,起身做赋:““且夫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

    一番吟诵后,刘彦直昏昏欲睡,他几乎一个字也听不懂,中年人大有对牛弹琴之感。

    “司马大人,我也送您一首诗吧。”刘彦直道,中年人并未自我介绍,那俩个歌姬一直称他为司马大人,刘彦直也跟着这样叫了。

    “哦,且听彦直兄赋诗。”司马大人来了兴趣。

    刘彦直干咳一声,迅速想到了一首短小精悍的七言诗,虽然差了时代,但非常应景。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一首数百年后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少年行》吟诵完毕,司马大人就傻眼了,在他听来这不过是最简单的白话文,与华丽的长赋不可相提并论,但怎么听来就是那么的精悍,那么的贴切,那么的美呢。

    这哪是傻子,分明是个扮猪吃老虎的当世大才子!

    “拿我的琴来!”司马大人兴致大发,随行女子急忙回车里取来琴匣,擦拭桌子,摆上古琴,琴体漆黑,隐约透着幽绿,宛如藤蔓攀附着古木,司马大人试试琴音,开始即兴弹奏,摇头晃脑唱着刚才刘彦直剽窃的《少年行》,唱了一遍又一遍,刘彦直听的头昏脑涨,别人却都甘之如饴。

    刘彦直施了一礼道:“司马大人,谢谢你的款待,我该走了,咱们后会有期。”说罢不等对方回应,径直去了。

    待他走的远了,司马大人还在回味这首诗,通篇都能理解,唯独五陵二字不解,他当然不会明白,五陵指的是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长陵,安陵、阳凌、茂陵,平陵,都在长安左近,此时还没建全,当然没这个典故。

    “彦直兄……”司马大人正欲求解,哪儿还找得到人。

    刘彦直独自在上林苑游玩,其实此时的上林苑规模还不够大,只是在秦朝的旧苑基础上刚开始施工建造宫室而已。

    走了半个时辰,先前那队执金吾再次呼啸而来,这回看的清楚了,数十名黑马骑士中只有一匹通体雪白的神骏,马上骑士英姿勃发,头戴金冠,手持猎弓,马鞍下挂着野兔、狐狸、稚鸡等猎物,年轻的骑士瞥了刘彦直一眼,眼神没有停留,纵马扬鞭疾驰而去。

    刘彦直利用剩余的时间游遍了长安,他游的心不在焉,一心念着卫少儿,他不敢相信霍去病的诞生和自己有关,史上说卫少儿与平阳县衙的小吏霍仲孺私通生下了霍去病,平阳县的小吏不可能在长安的公主府出现,也许这是以后的事情,昨夜仅仅是露水姻缘罢了。

    他心乱如麻,尽力说服自己,他在清末留下林素母子,已经够牵肠挂肚了,再在西汉留下一个私生子,而且这个儿子英年早逝,二十四岁就去世了,作为父亲,怎么可能熟视无睹。

    在纠结中,刘彦直踏上归途,在四十八小时的期限内飞回了翠微山,穿越小组的成员们正在野炊,刘汉东猎了一匹狼,党爱国给他们做了一道《楚辞》中描绘的周代菜肴,网油烤狗肝,没有狗肝就用狼肝代替,烤的外焦里嫩,香气扑鼻。

    见刘彦直回来,众人顾不上吃野味,急着询问他此行经历,刘彦直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汇报一遍,听的大家咋舌不已。

    “这么说……霍去病这么厉害不是因为龙珠里的DNA,是因为遗传了你的一些超能力。”党爱国凝神皱眉,陷入思索。

    众人看着刘彦直的眼神变得怜悯起来,有个绝世英雄的儿子并不能让做父亲的感到欣慰,因为尽不到一天做父亲的责任,连姓也要冠别人家的,而且儿子早亡,这说明刘彦直的基因有问题,寿数也不会长。

    姬宇乾岔开话题道:“对了,你后来遇到的那个人,应该不是什么司马,汉代的大司马是非常高的武职,所以此人应该姓司马,他念的是《上林赋》,弹的是绿绮琴,所以他一定是司马相如。”

第六十四章 三国群英传() 
对于穿越者来说,一个司马相如已经不足以引发心理震撼,刘彦直都成了霍去病的生父,他们的世界观早被颠覆,见怪不怪了。

    再说刘彦直心里有数,他在上林苑见到的那个白马骑士,搞不好就是汉武大帝刘彻哩,与之相比,听过司马相如吟诵上林赋,弹奏绿绮琴就不算什么了。

    西汉时期的任务已经完成,下一站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时期,刘彦直心有不甘,想再见一面卫少儿和霍去病,被党爱国劝阻。

    “以后会有机会的,我们还有使命。”党爱国拍拍刘彦直的肩膀道,“人之常情,我理解,但这次不行,会影响到我们的计划。”

    刘彦直只得同意,大家收拾行装,抖擞精神,进入穿越舱,准备前往历史上最激荡人心的三国时代。

    上次穿越,党爱国在宋代的汴梁城购买了一些书籍,从其中一本书上看到了关于东汉末年陨石雨的记载,加之汉末是道教兴起的年代,著名的黄巾起义就是太平道教主张角发动的,三国时期更是充斥异人术士的诡异时期,南华老仙、于吉、张角、管辂、左慈等,所以党爱国怀疑汉末有一大批龙珠降临地球。

    加之姬宇乾的游戏机需要的素材,所以时间锚点定位在东汉建安十三年秋,也就是公元208年,这一年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合战胜了曹操八十万大军,是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无数文学影视作品描绘了这次战役,所以是必选的时间节点。

    ……

    抵达时间锚点,坐在最外侧的刘彦直正要打开打开舱门,忽然听到外面有敲击的声音,大家顿时紧张起来,上回穿越到清军营地的心理阴影依然没有散去,东汉末年战乱频繁,搞不好外面又是一群军队,大家纷纷准备好武器,枪械打开保险,刘彦直念道:“一,二,三,开!”

    舱门打开,一张惊愕的面孔呈现在他面前,是个穿着破衣烂衫的男子,满脸菜色,手里拿着一根削尖的树棍,显然被舱内的人吓到了,愣了半秒钟,丢下树棍转身就跑,远处有一群同样衣衫褴褛的人,也跟着逃散了。

    大家急忙出舱查看,翠微山顶的树木远不如西汉时期那么繁茂,而且树皮都被剥光,露出白森森的树干,茅草倒是一人多高,往下看,是赤地千里,荒无人烟。

    茅草丛中似乎藏了人,雷猛拿了自动步枪出来,打算扫上一梭子,刚扣动扳机,枪口被刘彦直一把抬高,子弹都射向了空中,巨大的枪声回荡在山谷间,茅草丛中的人落荒而逃,跑得更远了。

    “一帮流民而已,构不成威胁。”刘彦直道。

    雷猛悻悻然收了枪,巧合的是,流民们逃跑的方向正是无路可走的悬崖,党爱国便说抓几个人过来询问一下情况。

    刘彦直带着雷猛过去了,五分钟后回来,对党爱国道:“教授,你最好亲自去看看。”

    党爱国不明所以,过去一看,悬崖边的茅草丛中居然藏满了人,其中老弱妇孺就占了一半,足有上千人之多,刘彦直说的没错,这是流民,但不是一帮,而是一大批。

    流民们神色惶然,惊恐中带着麻木,妇女们低下了头,小孩子们止住了哭泣,青壮男人们虽然手上有镰刀、木棍和少量的猎弓,横刀,但没人敢站出来说半个字。

    党爱国沉默了,他不知道如何应付这个局面,如何帮助这些可怜的人。

    “救救他们吧。”身后传来关璐微微颤抖的声音,“还有吃奶的孩子呢。”

    战争频繁,十室九空,这些流民流离失所,靠树皮草根为食,隆冬将至,他们衣衫单薄,再下一场雪,这千把人至少要死一半。

    人都有恻隐之心,何况是来自于文明社会的现代人,党爱国叹口气道:“把食物分一些给他们,起码让老人和孩子吃一顿饱的吧。”

    关璐道:“吃了这顿,没了下顿怎么办,救人救到底,我们应该帮他们重返家园。”

    党爱国就让雷猛去将这批难民中的长者找来问话,片刻之后雷猛就带来了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党爱国和他们进行了一番沟通,得知这些人是从近江郡逃出来的,三个月前曹军大举进犯,近江郡是属于荆州牧管辖下的区域,首当其冲面对曹军兵锋。

    刘表死后,次子刘棕在母亲蔡氏一族的支持下主持荆州大局,不战而降,偏巧近江郡的郡守是个铮铮铁骨的硬汉,不愿降曹,带领全城军民抵抗曹军月余,最终粮尽矢绝,郡守自尽,百姓突围逃难,被曹军追杀了一路,几万人只剩下这一千余人。

    “仙人,救救我们吧。”三位老者颤巍巍下跪,他们把穿越小组的成员们当成了仙人下凡,东汉末年仙人遍地都是,不稀奇,老百姓见到离谱的事儿也习以为常。

    这下党爱国犯难了,曹军已经进驻近江城,难不成靠这几个人打下近江,就算打下来,那谁来防守?早晚还是沦为案板上的鱼肉。

    唯一的办法是迁移到安全的地方,他想了想道:“老人家,曹贼残暴不仁,近江是回不去了,我听说刘皇叔乃汉室宗亲,为人仁厚,不如我带你们去他治下,也好过上太平日子。”

    三位老者走投无路,党爱国说什么是什么,哪有挑三拣四的道理,也不用进行什么民主表决,他们三人就能代替所有难民做出,跟仙人走,去投奔刘皇叔。

    党爱国道:“跟我们走的话,你们必须听从号令指挥,不然寸步难行。”

    老者们诺诺称是。

    事实证明,人到了绝境,潜力会被无限发掘出来,这千余难民的纪律性和吃苦耐劳出乎大家的想象,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在雷猛和刘汉东这俩退伍军人的指挥下,难民分为两部分,老弱妇孺以及有战斗力的青壮年,后者组织起来分为两队,担任护卫、侦察等职责。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下山,那边刘彦直也藏好了穿越舱。

    刚下了翠微山,远处烟尘滚滚而来,是一支曹军骑兵杀了过来,难民们吓得魂不附体,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无数乡亲就是死在曹军骑兵的屠刀之下,他们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

    曹军骑兵身披铠甲,手持明晃晃的横刀,黑压压一片冲了过来,马蹄敲击着地面如同擂鼓,头盔上的白色翎毛随着骑士身体的颠簸此起彼伏。

    党爱国从容下令:“开火!”

    雷猛和刘汉东各持一支自动步枪开始扫射,在八百米距离外就倾泻着子弹,骑兵速度太快,他们可不敢放近了再打,各自打光两个弹匣之后,这一股百余人的游骑就被打残了,满地都是死伤的战马和士兵,残存者调转马头,飞也似的逃了。

    姬宇乾带领青壮们上前,缴获曹军的兵器铠甲,十几个青壮挥舞着环首刀,砍下大块的马肉,当场支起篝火来烧烤,党爱国也不阻止,他判断曹军的主力应该在荆州一线,近江这边只是偏师而已,就算倾巢出动也能对付。

    眼下他考虑的是,要不要顺势拉起一支队伍来,这年头手底下没些兵马,见了刘皇叔、诸葛亮什么的,都没脸搭讪。

第六十五章 战斗在东汉末年() 
党爱国用五分钟做出决定:攻打近江郡。

    六个穿越者,再加上三百名没受过训练,没杀过人的青壮,就想攻打一座大军据守的坚城,简直痴人说梦,但是党爱国有这个底气。

    攻打近江的理由很充分,赤地千里,无处就食,拖带着一千多张嘴,还没走到刘皇叔的地盘上就得饿死,所以必须从近江城获取粮草被服,不然后面一切行动都无法继续。

    忽悠这帮难民回头去攻城可不容易,他们被曹军吓破了胆,逃跑都来不及,怎敢回去找死,直到刘彦直跳上云头露了一手,乡亲们才欢欣鼓舞,有神仙撑腰,怕毛!

    东汉末年的近江城距离翠微山不过四十里,曹军的游骑折损过半,残兵逃回大营禀告主将,领军的曹将急忙擂鼓点兵,亲自率军前往进剿。

    党爱国的原则是今日事今日毕,夜长梦多,今天就把近江拿下!他留下五十名青壮保护老幼,带着二百五十名连盔甲兵器都装备不全的壮丁直接杀将过去,一口气走了二十里路,远远的就看到曹军过来了。

    两军隔了三百步站定,摆开阵型准备开战。

    这是一场东汉末年典型的剿匪战争,一边是三千朝廷官军,一边是流民组成的草寇,大战在即,双方都在打量着对手,估算着待会儿要发生的事情。

    刘彦直曾在明末和清军打过仗,对于冷兵器时期的战争并不陌生,但现在看来,一千四百年的差距还真是蛮大的。

    明末的军队已经大量使用火器,所以长杆兵器装备的较少,士兵多佩腰刀,盔甲吸收了大量西域特色,以布面缀金属钉的软甲和连环锁子甲为主,头盔上还插着颜色不同的认旗,旗鼓也比汉朝要复杂繁琐许多。

    汉代末期的军队,装备的是中国传统型铠甲,样式比秦始皇兵马俑里的甲略微进化,基本上以黑色为主,长条形铁片用红色的丝绦编缀起来,头盔同样用小铁片编缀,有资格穿成套铠甲的都是军官,士兵身上只有类似于护住上身的坎肩式步兵甲,兵器基本以戟和戈为主,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