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者 >

第297部分

穿越者-第297部分

小说: 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璐把刘彦直拉到没人的地方质问他:“他不是你亲儿子么,你舍得把你的骨肉往火坑里推?”

    刘彦直说:“我去的时候,他正准备自杀,你看他的眼神,满眼都是生无可恋,我送他去那里其实也是为了给他治病,只有战场才能疗他的伤。”

    “可是太危险了,以他的性格很难拉起一支队伍,就算拉起来了,也很难撑过三个月。”

    “对于武将来说,马革裹尸未尝不是最好的结局。”刘彦直淡然一笑,“战死沙场就是他最好的归宿。”

    “好吧,我说不过你。”关璐回头望一眼年轻的霍去病,咂舌道,“年纪轻轻,怪可惜的。”

    ……

    霍去病连同他的装备被发送到公元1282年的某天,这是姬宇乾离开他建立的大周后的日期,近江城正被元军围困,苦苦支撑。

    刘彦直也随同前来,父子二人在山巅望着远处的战场,忍不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城内是汉人,围城的是鞑子。”刘彦直介绍说,“这是另一个世界,只属于你的世界。”

    “我需要一匹战马。”霍去病冷静的说,从他眼神中闪烁的火焰可以看出,他开始进入状态了。

    刘彦直下山片刻,带了两匹鞍具齐备的战马上来,得胜钩上还挂着长枪和箭壶,两人翻身上马,徐徐下山,山脚下就是元军的连营所在,父子俩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猛夹马腹,纵马疾驰,向辕门冲去。

    这儿是元军连营大后方,足足十万元军在围攻近江,谁也没料到区区两个敌人就敢闯营,短暂的惊慌后,一队骑兵上马围堵二人,还没近身就被霍去病尽数射落马下。

    俗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二将在元军四十里连营中如入无人之境,走哪儿杀哪儿,元军大多数都是投降的金军和南宋军队,战斗意志薄弱,遇到硬茬子就怂,两人冲到哪儿,哪儿的元军就潮水一般往后退,偶尔有一两支暗箭飞来,也被刘彦直轻而易举的拨开。

    霍去病杀的兴起,仿佛回到了横扫匈奴的时代,他一马当先,枪挑箭射,一路上不知道杀了多少挡路的元兵元将,顺带着烧了十几座草料堆,五个粮草堆栈点,点燃的帐篷更是不计其数。

    城头上的周军兵将正在发愁,忽然看到围城元军大营中到处冒起黑烟,还以为是来了援军,但又不敢开城门杀出去里应外合,苦苦等了半个时辰,才看到一员将浑身浴血的杀到城下。

    “来将通名。”城头上喊道。

    “吾乃……刘去病是也!”那将迟疑了一下,朗声回答。

    姬宇乾走后,起义军没了主心骨,谁也不敢擅自放这个陌生人进来,商议了半天也拿不定主意,这时候元军追了过来,这回来的都是正宗的蒙古人,一个个膀大腰圆,骑着蒙古马,穿着厚重的铠甲,挥舞着弯刀围攻上来。

    霍去病精神抖擞,摘下长枪,单枪匹马迎着蒙古兵冲过去,他早已抱着必死之心,满腹委屈,满腔压抑,只有在战场上才能得到畅快淋漓的发泄,每当长枪刺入敌人的胸膛,羽箭射中敌人的面门,他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命的质感,活着的意义。

    蒙古人自打进了中原,就没遇到过这么强悍的敌人,宋军虽然战斗力不弱,但长于守城,用各种器械和远程武器打击敌人,在野战中可谓百战百败,长期和弱敌交战,蒙古人的战斗力也下降的厉害,一百多名精兵竟然不能杀掉敌人,反被挑落马下十几名。

    城头上的起义军看的真切,这可丝毫做不得假,他们士气大振,用战鼓给霍去病助威,咚咚的鼓声和飘扬的旗帜让霍去病心中熟悉而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此刻他完全恢复了最佳状态,不再是饱受政治斗争摧残的孤独青年,而是封狼居胥的中华第一战神。

    忽然鼓声戛然而止,义军头目们指着元军大阵中的青罗伞盖惊讶道:“伯颜来了!”

    伯颜是忽必烈的重臣,灭南宋的大将,他的名气在中原能止小儿夜啼,可见宋人对其畏惧程度,作为平叛元帅,伯颜本来是极有信心在一个月内灭掉叛军的,可是事实证明,三个月他都打不下一个近江城,这帮造反的家伙可比南宋朝廷军队难对付多了,今天还突然冒出来两个人闯营,十万元军硬是没能拦住,硬是让人家冲到城下。

    “不是有两个人么,另一个呢?”伞盖下的伯颜问身旁的将军。

    将军摇头:“不清楚,许是被儿郎们射杀了吧。”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伯颜板起面孔道,再看远处一箭之地那位将军,虽然留着胡须,但能看出年纪不大,最多二十来岁,白马银枪,生得一副好相貌。

    伯颜不是曹操,虽有爱才之心,也不会在战场上对敌人怜悯,他环顾左右:“谁去帮本帅将此贼的首级取了。”

    一名蒙古千夫长自告奋勇,取了弓箭纵马而出,蒙古人向来以骑射功夫见长,在高速疾驰的马背上射箭依然能百发百中,这也是他们在野战中战无不胜的主要原因,蒙古弓是复合弓,虽然小但蓄能极强,初速高,射程远,偏巧这名千夫长还是一名射雕手,在军中射技属于万里挑一的那种。

    千夫长向霍去病疾驰而去,忽然张弓搭箭射了出去,箭如流星赶月,惊得城头上一阵大叫,霍去病本想发箭回射,但是一摸箭壶,空了,情急之下头一偏,箭矢从他额旁飞过,却被他抓住了箭尾,迅速搭在弓弦上瞄也不瞄就发了出去。

    这一箭力道更足,初速更快,因为这张弓不简单,是用二十一世纪的工艺材料制造而成,弓弦是钢丝制成,弓臂上安装着滑轮,拉弓所需的力量小,但蓄能远超古代的常规弓弩。

    千夫长咽喉中箭,跌落马下,但霍去病马不停蹄,继续向伯颜的黄罗伞盖猛冲而去。

    城头上战鼓又起,大批义军涌上城头观战,为霍去病呐喊助威。

    伯颜大惊,他知道这回是遇上真正猛人了,汉人并不都是孬种,也有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勇士,但他不能动摇,他的伞盖和大纛半步都不能退,今天退了,士气就跌落再也升不回来了。

    霍去病冲青罗伞盖下的伯颜张开了弓,虽然他已经没箭了,但少年心性起了,决定调戏一下敌将。

    弓弦响处,伯颜竟然应声落马。

    左右急忙将伯颜抱上马,调头就跑,伞盖也丢了,大纛倒是没倒,但是太过笨重,被冲过来的霍去病挥剑斩断了旗杆。

    大纛轰然倒地,帅旗倒了,意味着主帅被人家灭了,战场上通讯全靠旗帜和鼓点,远处的元军不明就里,还以为伯颜挂了,立刻向后败走。

    近江城头,即使是最保守的将军也明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们打开城门,任由士气高涨的义军们杀出……

    元军溃退的退伍中,给伯颜腰眼上来了一发钢钉的刘彦直深藏功与名,悄悄离开了战场。

第十章 守株待警() 
元军中的南人占了多数,这些人并不真心实意为蒙古人卖命,趁着败退到处大喊伯颜死了,于是败退变成了溃退,十万元军成了一盘散沙,遍地都是跪地投降的俘虏,丢弃的辎重甲马无数,偶尔有些负隅顽抗的蒙古人聚成一团试图反击,还没等到义军就被自家的败兵冲散了。

    除了伯颜,没人能弹压住这种乱局,可惜伯颜身负重伤,自顾不暇,他也是一代名将,身手了得,虽然四十来岁了,单打独斗依旧能以一敌十,寻常人等近不得身,怎奈遇上刘彦直这种对手,在霍去病空拉弓弦的时候,一记暗器穿透三重铁甲打在他腰间,登时落马,不知道还以为伯颜成为惊弓之鸟呢。

    伯颜的亲兵们护着他一直退了八十里,才找地方安歇疗伤,八十里疾走对于吃苦耐劳的蒙古马来说也不容易,得亏他们每人都有三匹备用战马,轮换着骑才不至于把马累死,此时终于到了安全地带,马夫将战马们收拢,解下鞍具放它们休息吃草去了。

    随军郎中把伯颜放在平地上解开铠甲和丝绸战袍,发现受伤相当严重,腰间一片血肉模糊,到底是什么暗器能把主帅伤成这样,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这只是一枚钢钉,但刘彦直力道太足,钢钉的初速极高,顶得上一枚滑膛枪发射的子弹,若是伯颜没穿那么厚重的铠甲兴许不会伤得太重,大不了钢钉打个透明窟窿,但高速行进的钢钉遇到铁甲的阻碍立刻翻滚起来,几乎是横着打进伯颜的身体的,然后在他盆腔内乱翻,把盔甲战袍上的污渍也带进来,再加上一路颠簸,伤的那叫一个重,华佗来了都救不活他了。

    随军郎中用烈酒清理了创口,伯颜依旧在昏迷之中,亲兵们都是身经百战之人,明白主帅这回怕是不行了,身为贴身亲军,保护不力,他们个个都要受到严厉的责罚,与其抬着伯颜的尸首回去,还不如战死在沙场上。

    悲愤的亲兵们拿起兵器,正打算备马,没走几步就看到那白马银枪的将军追了过来,这可打出他们的意料,汉人讲究穷寇莫追,一则害怕中了埋伏,二则怕将敌人逼到狗急跳墙,困兽犹斗,那才是正宗打法,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啊。

    他们哪里知道霍去病什么来路,那可是大迂回,大纵深的军事战略战术始祖,蛮劲上来几天几夜不下马的穷追猛打,区区八十里路还是中原地区,不怕迷路不怕饿死渴死,放着溃败的敌人不追才叫奇怪。

    霍去病也是一路上换马追过来的,他盯着伯颜逃走的路线猛追,义军们劝不住他只好尾随而来,但他们跟不上霍去病的速度,早被远远抛在后面。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亲兵们一拥而上,以群狼挑战雄狮的架势群殴霍去病,自打进了中原,他们就没在野战中遇到过像样的对手,宋朝几百年的统治将中原人民血液中的尚武精神都剔除的差不多了,宋军守城战还行,野战不但缺马,更缺精锐士卒,所以每次都是蒙古骑兵居高临下的砍杀宋军步卒,或者远远的用弓箭乱射。

    伯颜的亲兵都是正宗蒙古人,拿的是弯刀钉头锤和短小精悍的骑弓,他们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悍不畏死的气势出来了。

    看到这幅阵势,霍去病非常欣慰,自打封狼居胥以来他没就上过阵杀过人,今天终于能过一把瘾了,一杆银枪舞动起来,如千树万树梨花开,蒙古兵比起一千多年前的匈奴祖宗来还是差了一点火候,无论是胆气还是武艺,战马冲过去之后,霍去病手中银枪的枪缨子浸透了人血,他枪枪刺中咽喉,简直人枪合一。

    回看来时的路,蒙古人倒了一地,霍去病勒马停下,抖起手中枪,缨子上的血漫天飞舞,溅到了刚苏醒的伯颜脸上。

    伯颜只是回光返照,他勉强睁开双眼,逆着刺眼的阳光看到一张剪影,横枪立马的少年将军,那将军插枪下马,利落无比,走到伯颜身边,俯身问他:“汝是伯颜?”带着陕西口音的汉人话。

    “你是谁?”伯颜挣扎着问道。

    那将军检查了伯颜的伤势,摇摇头:“没救了,看你将死的份上,本侯告诉汝实情,吾乃大汉皇帝驾下冠军侯、大司马、骠骑大将军……”

    话没说完,伯颜已经咽气了。

    “吾乃霍去病!”骠骑大将军还是将最后三个字念出来,这是他最后一次使用这个名字,他不愿意再做霍去病,他要换一个身份活着。

    以汉军的规矩,杀敌是要以首级来论功的,即使是大将军也不例外,霍去病拔出佩剑将伯颜的脑袋割下来挂在马脖子上,对着死不瞑目的脑袋说道:“败给霍去病,不辱没汝。”

    伯颜的眼帘还真的闭上了。

    霍去病丝毫不觉得疲劳,精力之旺盛让他自己都惊讶,就算是二十四岁正当年的小伙子,也不至于连续作战后大气不喘,这归功于来之前他服用的基因药物,不过他体力充沛,战马受不了了,只能暂且休息。

    过了一刻钟,义军后队终于赶上来了,他们骑着矮小的蒙古马,马背上放满了捡来的绸缎金银,一个个兴高采烈,霍去病看的直摇头,这种部下素质堪忧啊。

    “好汉,这是谁的人头?” 一名眼尖的义军看到了马脖子上血淋淋的脑袋。

    “伯颜的首级。”霍去病答道。

    众义军对视一眼,纷纷下拜:“好汉,真英雄也!”

    霍去病是被众星捧月一般请回近江的,此役义军大胜,十万元军溃败,丢弃的粮草辎重无数,义军不但解了围,还获得了巨量补给,士气大涨。

    义军上下都坚信这是刘去病带来的战果,并且深信刘去病是上苍派来拯救世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并不奇怪,此前他们被姬宇乾洗脑洗的差不多了,神神叨叨的就喜欢信这些玩意。

    其实霍去病清楚,此役大胜的因素很多,首先是敌军没有强烈的战斗意志,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汉人,蒙古人只占少数,所以军心容易摧垮,如果换成十万蒙古军,这一仗最多小胜而已,再就是刘彦直暗中帮忙,混在元军队伍中干掉不少领军将帅,把所有的抵抗都消弭于无形。

    他猜得没错,刘彦直不光对伯颜下了黑手,混战中只要有人振臂一呼组织抵抗,立刻被他用箭射死,所以元军才溃不成军。

    有伯颜的首级作为投名状,刘去病毫无疑问的成为姬宇乾走后的近江义军首领,他第一个命令就是抛弃城池,丢下各种坛坛罐罐,全军上马,机动作战。

    有人提出异议,队伍中没那么多会骑马的人,再说没了城池,蒙古人打过来怎么办?

    刘去病说,以后没有蒙古人打过来一说,只有我们打过去的道理。

    义军中帮派势力不少,有人不服刘去病,执意留下,刘去病也不强求,自己带着三千愿意追随他的人出城去了,从此成为席卷中原的一股狂飙,这是后话不提。

    ……

    刘彦直并没有立刻离开这里,他暗地里观察霍去病的举动,发现他可以克服自身弱点,放下身段和义军将士们打成一片,欣慰不已。

    想必此时基准时空里历史已经被改变,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