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者 >

第81部分

穿越者-第81部分

小说: 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星,但那是苏军的军徽,不是解放军的标志。

    穿越小组装备的轻武器根本对付不了武装直升机,在战场上,武装直升机就是所有地面力量的噩梦,不甘心束手待毙的刘彦直迅速端起步枪,连续扣动扳机,隔了三百米的距离,他能准确击中米24的座舱玻璃,但是步枪弹丝毫损伤不了防弹玻璃,苏联飞行员狞笑着按下了射击按钮。

    忽然一道亮光从附近射出,拐着弯冲向雌鹿,直升机慌忙做出机动规避动作,但是为时已晚,被便携式防空导弹击中,凌空爆炸,化作一团耀眼的火球。

    “是美国人援助的毒刺导弹。”党爱国说,“游击队就在附近,大家小心。”

    话音刚落,一群穿着土色伪装服的人跳了出来,枪口指向了他们。

    “你们是哪个部队的?”对方问道。

    “我们是北边退下来的守备部队,258团的。”党爱国答道,他考证过历史资料,258团是被苏军包了饺子的倒霉蛋,全军覆灭,死无对证。

    “证件呢?”对方丝毫也没有放松警惕,看他们的打扮,不像是记忆中的解放军叔叔,没有红帽徽,没有红领章,腰间的帆布s腰带分明是美军的越战装备,用的武器也五花八门,有用玻璃纤维弹匣的苏联造akm步枪,也有美援的m16步枪,还有一种弹匣上五角星的步枪,刺刀很长,枪身也长,分明是历史上失败的制式武器,63式自动步枪。

    党爱国拿出了军官证,证件仿造的很真,他的伪装身份是258团的文化教员,其他人都是士兵,虽然邢教授年龄大点,但也不奇怪,战争进行到第二年,兵员枯竭,只要是男人就得应征入伍。

    “你们是哪部分的?”党爱国问道,还掏出烟来套近乎。

    “我们是游击队。”对方答道,审视着他的证件,目光在五个人身上打转,看的他们浑身不舒服,明明心里没鬼,却总觉得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

    对方看完了证件,还给党爱国,并且向他敬礼:“258团打得艰苦,你们能突围出来真不容易。”

    “哪里哪里。”党爱国客气道,忽然脸色大变,他意识到要露馅,作为被打散的残兵,他们的精神状态和服装都未免太好了,脸不脏,头发不长,军装上没有血污汗渍摸爬滚打的痕迹,更重要的几个人的肤色都很健康,而在战争年代供应不足,大多数人都处于影响不良,面有菜色的状态。

    队长一声令下,游击队三十多支枪都瞄着他们,战士们手指搭在扳机上,一触即发。

    “连军装都这么新,你们想骗谁呢,说吧,是苏联人派你们来的吧,狗特务!”队长一巴掌扇在党爱国脸上,手劲极大,打得他牙齿都松动了。

    “我们不是特务。”党爱国徒劳的辩解着,根本没用,游击队最恨的就是汉奸伪军,他们勒令穿越小组的五个人放下枪,脱掉军装鞋子和装备。

    “都给老子跪下,一字排开。”一个留着络腮胡的游击队员喝道,抽出了缴获的马克洛夫手枪,“我代表祖国,代表人民,判处你们死刑,立即执行。”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includevirtual=〃/fragment/6/3236〃。qrcode{width:590px;margin:0auto;background:#fff;border:1pxsolidc;padding:5px5px;overflow:hidden;}。qrg{float:left;}。qrcodeul{margi:120px;font:14px/1。5〃microsoftyahei〃;paddi:15px;}。qrcodeli{list…style:square;margin…bottom:5px;padding…top:14px;}

    关注微信公众号“17k”(微信号_17k);《穿越者》最新章节随时随地轻松!连续签到即可获得免费特权;更多精彩活动敬请关注!

第二十九章 淮江大队() 
被这么多枪指着,再强悍的身手也白搭,此时最懊恼的就是于汉超,本以为能大展身手,没想到刚落地就成了俘虏,连审都不审就要枪毙,还不如留在原来的时空搬砖呢。

    在黑洞洞的枪口下,他们慢吞吞的放下武器,一边脱装备,一边想着怎么逃生,六七十年代的解放军装备很落后,和二战时期没什么差别,一条武装带扎在腰间,各种背包、水壶、手枪套、望远镜、弹药包左一条右一条挂在身上,一时半会还真解不下来。

    穿越站的道具中心工作人员非常负责,给他们预备的装具都是六十年代的产品,从军方仓库里倒腾出来的陈年旧货,洗涤熨烫后使用,一点看不出破绽,但太过完美就是破绽,被人识破都没地方讲理去。

    刘彦直察言观色,辨别着游击队里的重要人物,他打算瞅准机会,挟持人质,逃出生天,队长距离他太远,恐怕没扑上去就得挨上几枪,其余人等看起来都不是那么重要,忽然一个高个子进入他的视线,这家伙帽檐压得很低,但依然露出两鬓棕黄色的头发,再看他卷起袖子的健硕小臂,黄色的汗毛旺盛,分明不是亚洲人,那么就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是投诚的苏军,要么是美国人派来的顾问,总之都是比较重要的角色。

    帽檐下深邃的眼眸正瞧过来,和刘彦直四目相对,那双眼睛微微眯起,说了句话:“刀下留人。”很地道的普通话,不带一丝方言口音。

    “老林,不杀他们难道还养着他们?”络腮胡子愤愤不平,“咱们的口粮也不宽裕。”

    被称作老林的人走了过来,将解放帽稍稍往上抬了抬露出本来面目,原来真是个白人,而且是典型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种,而非斯拉夫人种,他盯着刘彦直看了一会,又走到党爱国面前,问他:“你们究竟是什么人,别用258团那种低劣的假话骗我,你们明明是从翠微山上下来的,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乘坐苏联人的直升机来的。”

    不等党爱国回答,老林就下了命令:“把他们带回去审问,我怀疑他们不是一般的伪军,是克格勃培训的高级特务。”

    队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点点头表示同意,于是队员们将五名俘虏,蒙上眼睛,反绑双手,分别押到了车上,这支游击队是半摩托化的部队,装备有北京吉普和缴获的苏联嘎斯吉普,还有长江750挎斗摩托车和加重永久自行车,所有车辆都用树枝做了掩护,遇到空袭立刻停下伪装成树林,从空中看下来很难发现。

    战争时期的道路损毁严重,坑坑洼洼,颠簸了许久,终于抵达目的地,游击队的根据地,一处偏僻的村落,俘虏被带进原先的生产队大院,此时他们的蒙眼布才被解开,但是绳子依旧紧紧绑在手上,游击队员恨透了汉奸,绳子都勒进肉里了。

    俘虏们是分别关押和审问的,刘彦直被单独关在一间屋里,看守刚把门关上,他就绷断了绳索,趴在门缝上观察起外面的情况。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原地区村庄,土坯茅草房屋占了多数,现在已经是傍晚时分,村里实行灯火管制,所有的窗户都用纸糊上了,门口有背着老式步枪的民兵在执勤,整个村子寂静无比,只有远远传来的犬吠声。

    所谓的牢房就是一间土屋,刘彦直一拳都能把墙打个洞,打晕门外的哨兵更是不费吹灰之力,甚至大杀四方,搅他个天翻地覆也不难,可是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同胞,抗击侵略者的勇士,他又怎么忍心下手。

    但是束手待毙更不行,穿越小组的身份很难解释清楚,战争时期,对于间谍的处理都是宁可杀错绝不放过的,所以他决定动手。

    游击队也没闲着,他们首先提审了俘虏中年龄最大,看起来意志最薄弱的邢教授,负责审问的是游击队的队长李卫东,他本是一名乡村中学教师,苏联人打过来之后,乡政府一帮人都投敌了,他拉着学生上山打游击,后来又加入了一部分溃散的败兵,组成了淮江游击大队,由于队伍中高中生的比例较多,知识文化水平高,所以打得有声有色,多次获得军委嘉奖,上级还给他们派来一个美国顾问,名字叫约翰。林奇,也就是所谓的老林了。

    老林也参与审问,他的汉语水平很高,军事素质更高,在他的教导下,游击队员们迅速掌握了毒刺导弹的使用,美国造an/prc…74b型电台和an/gra…71型脉冲编码设备的操作,但是抡起打游击的战略战术,还真没人能教得了中国人,上一辈革命者在抗日战争中留下的宝贵经验,对付苏联人一样有效。

    邢教授是知识分子,胆子小,一吓唬就全招了,但是他也是个懂的分寸的人,并没有说自己是穿越四十五年时光而来,只说自己不是军人,是科学家,准确的说是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的专家,来此是执行绝密任务。

    “具体什么任务,说了你们也不懂,当然了,你们就算杀了我,我也不会说。”老头很狡黠,明白不能竹筒倒豆子,那样反而会让别人不相信。

    李卫东是高中化学教师,老本行没丢下,他问了一些对于中学生来说高难度的化学问题,邢教授轻而易举的解答出来。

    “据我所知,生物化学研究所从上海迁往武汉大后方了。”约翰。林奇用铅笔在笔记本上画着,神色很专注,“你们的所长叫什么名字?”

    邢教授从容作答,四十五年前他确实在生化研究所工作过,记忆刻骨铭心,林奇问不住他。

    约翰。林奇名义上是美国民间志愿援华人员,实际上是中情局的特工,在加入cia之前,他是陆军第75步兵团的游骑兵上尉,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又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他在帮中国人对抗苏联,但他更主要的是为捍卫美国的利益。

    中国人的生物化学技术是仅有的领先美国的科技,作为中情局的特工,林奇对此非常敏感。

    他扭头对李卫东说:“我相信他们是自己人。”

    李卫东点点头,他也认为这几个人是执行秘密任务的同志,如果是苏联人的间谍,完全没必要在队伍里夹带一个老年生物化学科学家。

    “这样吧,老同志,我们打电话向上级核实一下你们的身份。”李卫东亲自上前解开邢教授的绑绳,“对不住,委屈您了。”

    邢教授揉着胳膊说:“赶紧把那几个活祖宗给放了吧,别惹出事儿来,那几个都是上级派给我的警卫员,身手可不一般。”

    李卫东来到门口,刚要喊通讯员,忽然从房顶上跳下来一个人,雪亮的军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架到了他的脖子上。

    “李队长,不好意思了,把我们的人放了,不然对你不客气。”拿刀的是刘彦直,五分钟前他拆下了大门,打晕了拿步枪的哨兵,那支抗战时期的三八大盖已经老旧不堪用了,但是刺刀依然锋利无比,被他摘了下来,这会儿正架在李队长脖子上。

    李卫东虽然是中学教师出身,但两年的腥风血雨已经将他磨练成坚强的战士,他丝毫无惧,谈笑风生:“果然是高手,别冲动,我知道你们是自己人,这就放人。”

    刘彦直用眼角余光看了一下邢教授,后者冲他点点头,于是他放下了军刺,但是却一把抽出了李卫东枪套里的斯捷切金冲锋手枪。

    “借我用用。”刘彦直道。

    李卫东大度的一笑,喊道:“通讯员,去把俘虏都带来吧,客气点,都是自己人。”

    被带来的只有党爱国,雷猛和于汉超都不见了踪影,区区牢房根本困不住他俩,只不过这两人没刘彦直这么敏锐,在第一时间就寻到了游击队的指挥部,他俩还各自藏在草丛里等待时机呢。

    误会解除,雷猛和于汉超也从藏身处出来了,大家欢聚一堂,桌上摆着茶缸和铝制饭盒,喝的是俄国伏特加,吃的是苏联军用罐头和美援的斯帕姆午餐肉。

    络腮胡子端起茶缸说:“不打不相识,别见怪哦,我这个人最恨汉奸,以往逮到伪军,都是直接枪毙,今天要不是老林,差点打死自己人。”

    他叫王强,是打散的正规军排长,现在是游击队的副队长,为人爽直,脾气暴躁,爱喝酒,更爱杀汉奸。

    大家都端起了茶缸,“干杯!”七八个军用茶缸碰在一起,伏特加刺鼻的酒精味弥漫在房间里。

    “你们是从哪儿过来的?”李卫东很不解的提出了疑问,“江面上都是苏联人的炮艇,陆路交通更是被他们封锁起来了,你们穿着军装带着枪,忽然就出现在翠微山上,难道是空降的?”

    “我们是乘潜艇过来的,不过出了事,潜艇沉了,海军战士们都牺牲了,他们用生命掩护了我们。”党爱国一脸沉痛,谎话张嘴就来。

    “下一步怎么打算。”李卫东道,“需要我们配合什么?”

    “我们要回武汉。”党爱国说,“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回去,事关重大。”

    “你们是不是带着什么情报啊?”王强半开玩笑的问道。

    李卫东瞪了他一眼:“保密条例没学过?不该问的不要问。”随后对党爱国说:“首长,我们淮江大队一定全力配合你们。”

    王强打个哈哈:“算我没说,来,走一个!”

    两瓶伏特加喝光,大家兴致正浓,李卫东说明天要转移,必须早休息,强令大家睡觉去,众人这才散去,各回各屋,穿越小组被安排到一间农舍休息,地上铺着金黄的稻草,睡着倒也舒服。

    夜深人静的时候,游击队的副队长王强拿出了一部机器,抽出长长的天线,开始发报。

第三十章 穿苏军制服的中国人() 
凌晨时分,刘彦直依然醒着,在这种环境下他根本无法安眠,忽然一阵极其轻微的引擎轰鸣声传入他的耳朵,他推醒党爱国:“有声音,像是直升机。”

    党爱国听了一会儿,说:“没听到,或许很远吧,谁知道苏联人在干什么。”

    刘彦直说:“越来越近了,是冲这边来的,不止一架,大约三十公里外。”

    党爱国对刘彦直的敏锐听觉深信不疑,他跳了起来,快速披上军装上衣往外走,刘彦直也推醒了其他人,穿越小组虽然是在游击队的地盘上休息,但依然轮流值班,当然邢教授除外,此时值班的是雷猛,他见状握紧了手中的木棍,虽然李卫东承认了他们是自己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