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超级帝国 >

第238部分

重生超级帝国-第238部分

小说: 重生超级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狗屁的不安全,你没见马尼拉东面两百公里左右有个岛吗?我们不会在岛上修建机场,并且派驻部队啊?凭我们的实力,哪个不开眼的敢来打我们的首都?再说了,说句不好听的,又有谁能打的过我们?”

    刘三炮也丝毫不甘示弱,反正他是看上马尼拉了,说起理由来也是一套一套的,根本不带含糊的。

    “我觉得放在一个不太小的岛屿上作为首都最合适,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首都的安全,至于地点,我们可以选择在我们国土中间的地方,这样四周都是我们的国土,自然不怕没有足够预警的时间。”

    炮兵司令唐平饶挠了挠脑袋,看着这两位挣的面红耳赤,自己也有点不敢掺和进去,生怕战火烧到自己身上,于是乎,唐平饶以退为进,从最安全的角度上给他们选择了个地方。

    反正具体是哪里他也没说,让他们自己选去,自己只不过是提个意见而已,仅凭这点,他们也别想将战火引到自己身上。

    “不行,谁知道岛屿会不会沉没,我们可不敢拿首都的安全来开玩笑,迁都可是很费劲儿的,尽可能的一次性搞定。”

    这次出声拒绝的是苏道。

    其实苏道也很想找个岛屿作为首都,上面只建设一些国家的政府机关以及相配套的居住房子,同时在配以少量的商业街,说白了也就是杂货店之类的。

    将岛上的居民全部移迁到别的地方,上面只留下国家公务员以及军队成员,这样可以避免政治中心和商业中心重叠,造成不必要的人群拥挤,导致交通,住房,环境等较难治理的事情发生。

    但是这只是个想法罢了,且不说南亚地区的环境因素,每年单单是台风就足以让人难受的,而且国家机关还要每天都上班,说句不好听的,苏道是怕万一出点什么事,部队连救援的时间都没有。

    而且很多岛屿都在慢慢的下沉,这点是苏道在后世就知道的,苏道可不敢在首都问题开玩笑,至于那些小岛,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苏道倒是不介意将他们划分给一些功劳较大的将领,或者个人。

    “我觉得新加坡不错。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这里原本的经济条件就不错,如果我们将这里作为首都的话。可以将行政区和市区划分开,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行政区的一些流动人口不会太多,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麻烦。

    第二,这里位于马六甲海峡的东部出口处,对于经济的建设也有着比较重大的意义。

    第三,安全问题我觉得我们可以不用有太多的考虑,因为我们可以在阿切设置炮台以及瞭望台,密切观察过往船只,一旦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我们可以及时作出应对措施。

    第四,这里属于赤道无风地带,不用太过于担心因为一些环境等因素带来的损失。有利于我们的行政管理。”

    李承轩想了下,还是决定将自己的意见说出来。

    说实话,关于这个首都的驻地,李承轩可是做过一些工作的,这只不过是他当时的猜测而已,所以也就提前关注了下,没想到这还成真了。

    “还有没有其他的地方?”

    苏道紧紧的皱着眉头,开口询问道。

    正是因为在首都驻地的问题上让苏道觉得有些为难,所以才会召开这个会议的,没想到这些人刚一来就开始大吵大闹。为了自己的意见而吵得不可开交。

    虽然他们的话都有一定的道理。可那毕竟不是儿戏。每一个地方看似都可以作为首都的所在地,可又不太适合。这才是最让苏道迷茫的地方。

    就好比新加坡,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苏道对于新加坡的印象还算是不错的,而且新加坡独立成为了国家,也是首都所在地,并没有发生什么恐怖活动,但是放在苏道这里就不太肯定了,毕竟他们是外族统治,什么事情都有发生例外的可能。

    新加坡作为经济中心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他有马六甲海峡的船运作为依靠,可作为首都的话,苏道还是觉得有些不太合适。就是因为这里太过于繁忙了,很多船只都是直接穿过新加坡市的,如此以来,安全性就更加不敢保证。

    若是采用海军管控的话,又势必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左思右想,苏道也没能想出个如意的地方。

    看着今天这架势,这个会议估计算是白开了,若是军事会议那还好说,可现在让这一帮大老粗们去研究新首都的所在地,还真是难为他们了。

    随后,苏道一连拍掉了几个新首都所在地的候选城市之后,会议就这么进入了简短的休息时间,而苏道对于首都的挑剔,也让这些高级将领们第一次体验到了苏道的难缠。

    而且在他们的思想中,首都就应该是全国最繁华,最热闹,最有钱的地方,所以很多人在选择的时候,都是将那些经济比较好,有钱人比较多的地方当做首都的候选城市。

    可谁想到这一选择方案竟跟苏道的想法完全相背驰,也难怪这群大老粗们说出来的地方不对苏道的胃口,双方的想法根本就不在一个频率上,要是能对上了那才叫怪呢。

    简短的休会过后,苏道直接将自己的意思告诉了众人,这一次大家虽然略有些不满,认为首都是作为权利的象征,理应处于闹市之中,否则的话怎么能彰显出国家的实力?

    不过苏道既然发话了,大家虽然有些不满,但也不敢多说什么,于是乎,这一次大家开始有目的的去寻找那些适合作为首都的地方。

    很快的,有人便将目光锁定在了新加坡东南部,位于宾坦岛南边的特兰岛上。这里似乎很符合苏道的要求,看似与世隔绝,但却隔的不远,从岛上到新加坡也就不到两百公里,坐飞机的话也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抵达。

    而且周围没有航线,水域也比较浅,大型船只无法靠近,到时候用一些小炮艇就能封锁死周边的海域,再不济他们还可以修建一座跨海大桥,将特兰岛与大陆连接起来。

    总之,这里距离经济中心只有不到两百公里,作为首都的所在地也可以随时掌控新加坡的局势,同样的也方便了那些机关人员休假的时候外出购物什么的。

    最后,就连苏道也觉得这个建议似乎不错,而且特兰岛这个地方也不算太大,防守起来也不算太吃力。虽然看似距离航道并不远,危险随时都在,但相比较起新加坡来说,安全压力还是要小很多。

    再说了,苏道的野心又不止这么一点,在未来的几年内,他的版图还是要继续扩张的,所以将首度选择在特兰岛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百八十四章 :移民问题() 
定下了首都的所选地之后,苏道也没敢继续把这个会开下去,而是直接选择了散会。下面的内容一旦说出来,天知道这帮小子会说出怎样让苏道难以接受的答案。

    反正他们商量不商量也都无所谓,苏道心中已经有了基本的想法,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剩余的程序就按照苏道的想法来办。

    接下来的事情倒是简单了许多,特兰岛上的原住民被迁移了出去,政府负责帮他们找到一处新的家园,并且分配一定的土地,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若是不走的话,那就对不起了,虽然咱这国家还没有建立,但你要想赖在首都行政区不走,咱可是要强拆的。

    一个礼拜的时间,整个特兰岛被清理一空,上面除了军队以外,再无其他原住民,工兵们似乎成了最忙碌的部队,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加班加班,一边修建机场,一边修建码头,另外则是修筑国家政府机关大楼。

    而原先的那些住宅,则被保留了下来,经过统计之后,届时会分发给一些机关干部当做住地,当然了,这可不是永久性的,一旦岗位调动或者离职什么的,房屋是要收回的。

    “老萧,移民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会议结束之后,苏道单独留下了萧近山和吴忠国,距离建国的日子也是越来越近,一些事情苏道也不得不关注一下。

    而移民,则是苏道最为关注的事情,没有一定比例的华夏人。苏道的辉煌也只能是一二十年,等手中的这些士兵老去以后。没有人可以顶替他们的位置,那么这个庞大的国家将会随之崩溃。

    无国防便无国。这个道理苏道还是明白的,而第一批移民的对象,就是那些关内士兵的亲属,不怕来的人多,就怕你不来。

    至于东北地区士兵的亲属,目前也只是通知了一声,愿意去的提前赶往锦州或者兴城,到了之后部队会管吃的,直到将你送到南洋之后。给你划分了土地,拥有了住宅,并且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之后才会完全撤出。

    不愿意去的也不要紧,反正往南洋移民的工作主要在南边,东北这边的话,苏道倒是没有太在意,而且这些人迟早是要跟着苏道走的,南边的环境他们可能不太适应,但是北边的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这也是苏道为什么不在东北大举移民的原因。全部移走了,以后北边怎么办?总不能只有军队没有民众吧?

    “情况不太好,毕竟这里是他们生长的家乡,很少有人愿意举家背井离乡的。现在据各地码头报上来的人数。老老少少加起来大概只有不到二十万人抵达了码头,而且后劲儿也不是很足。”

    萧近山恨不得将眉头皱成一条线,虽然已经身为中将。可他却越来越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

    先前是策反基层干部,干了几个月之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现在到了移民,还是这样。而苏道给他制定的目标是最低一千万人,现在一个月过去了,却只有二十万人,照这速度的话,估计移民一千万人至少需要五六年的时间。

    “士兵们的反应呢?”

    听到这个答案之后,苏道心头猛然一紧,没想到情况竟然这么严重,二十万人虽然看上去很多,可实际上却没多少,现在连军队都有三百多万了,估计南洋地区的华人加一块也没有军队的人数多。

    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兵多民少,最后只会有一个结果,衰落,而他们亲手缔造出的强大帝国,也极有可能落入他人之手,没有足够的民众基础,苏道就不可能长久的统治南洋。

    “情况早就通知下去了,部队的反响也不是很高,只有很小一部分士兵表示愿意尽力去说服家人,让他们全部移民,很多士兵都还在纠结,不知道该怎么办。”

    萧近山将下面的情况说了出来。

    举家移民跟从军打仗可不一样,从军的话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以参加,可这移民,可是关乎到一大家子人的事情,谁也不敢轻易做主,再说了,这才推翻清朝多久?大多数百姓心中还有着一些封建思想,移民的话,他们也未必会觉得是好事。

    这样一来,萧近山的工作倒是越来越难做,移民是要让他们长久的生活在哪里,靠抓是行不通的,他们不可能时时刻刻的去盯着那些人,万一他们中途跑了又怎么办?

    所以如何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去移民,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也关乎到他们日后的统治是否牢固的问题所在。

    “这样,拟一道命令下去,愿意说服家人移民,并且成功移民的,除了先前的移民奖励以外,部队一次性奖励给士兵个人两千元。

    要求士兵必须要在三个月内向部队汇报是否同意移民,或者是否有移民意向。三个月后凡是没有汇报的,或者已经确定不会移民的,就将这些士兵从现役部队中调出。

    凡是有移民意向,但是六个月内未完成移民的,也暂时调出现役部队,在预备役部队中待够半年时间,家属仍未移民的,予以退役,并给予一定的退役奖金。

    对于那些在移民中起到重大作用,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部队将保证优先将其送入军校深造,并且移民人数达到十人以上的给予每人三百元现金奖励。”

    解决眼前的困状,除了许以重利以外,苏道没有别的办法。

    而苏道也不敢保证到底有多少人不愿意移民,生怕会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所以目前而言,他也只能采取暂时将其调到预备役的决定,若是人数不多,那一切好说。

    若是进入预备役的人数太多。那就需要采取其他的方法了。虽然苏道是铁了心的要让那些不愿意移民的士兵退役,可却不是现在。一旦有大量的士兵退役,势必会给苏道带来巨大的灾难。

    其他国家也不可能不管不问。甚至趁火打劫也说不准,而调入预备役的话,苏道就有至少有半年以上的准备时间,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将这些人重新补充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进入预备役的士兵人数不是太多的情况下,要是一口气调走一百万或者**十万的现役士兵,那他上哪补充兵力去?

    所以现在的做法,一方面是许以重利,希望士兵可以说服他们的家人。同时以退役为借口给他们点压力,二是试探一下愿意死心塌地跟着自己的到底有多少人,也好让苏道的心里有个底气。

    “好吧,希望这样能起到效果。”

    萧近山无奈的点了点头,对于这种情况,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本来还打算等过段时间若是依然如此的话,在向苏道提出采用第二套方案,现在苏道直接提出了另外一套方案。他也只能试试了。

    “那建国的时间是否推移?”

    吴忠国苦笑着摇了摇头,其实他是想说实在不行的话,可以先将东北的民众给迁移过去。

    毕竟苏道已经在这里统治了两年的时间,并且赶跑了日本人。这一点东北百姓是有目共睹的,大家对于远征军的爱戴也都能感受的到,如果苏道要离开。并且愿意带着他们一起走,应该会有不少人也愿意跟着苏道走的。

    只是看来苏道没有这个意思。所以吴忠国也就只能先将话给憋回了肚子里,或许苏道是有别的考虑也说不定。

    反正吴忠国的心里很确定。如果他们要是在东北移民的话,人数肯定不会太少,甚至可以说,东北的民众已经对远征军产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