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超级帝国 >

第337部分

重生超级帝国-第337部分

小说: 重生超级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老头等人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其实他也就是不知道,这一辈子也没离开过村子一百里远的地方,他上哪知道锦西的情况?

    “在锦西,我们有三十六所小学,十五所中学,五所高中,还有两所大学,另外的军事高校我就不说了,毕竟那里都是为军队培养军官的地方。总之啊,您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去吧。

    您若是去过锦西或者是本土,估计今天就不会为这种事情担心了,在本土,咱们每一个县城都有至少两所学校,而且还全都是免费教育,中午管一顿饭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政府还会派卡车对学生进行接送,太远的话,学校也是提供住宿的。

    我们迁过去之后,政府会根据人口的密集程度,在相应的范围之内设立相应的学校数量,而且待遇与本土一样,都是采用免费教育方式,距离远的话,同样的也提供住宿。”

    中年男子一口气将学校的事情都给说了出来。

    本来他还以为这些事情大家都知道的,所以他也就不用在去多说什么,只需要将重点放在医疗和土地上就行了。

    其实现在不少人家都没有土地,更多的还是从地主手中承包土地,即便是在东北,经过了几年的打压,地主的数量锐减,更多的土地爷被分配到农民手中。

    但是土地的数量依然有限,一家人能有个五亩地就算是富裕人家了,所以他们开出一人一百亩地的条件,吸引人那是肯定的。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其一,苏联地域广阔,即便是一人分配一百亩的土地,也依然还剩下大量的土地无人耕种。

    其二,苏联地区的温度要比东北更低,而那里的农作物跟东北这边差不多,都是一年一熟,跟南方地区的一年两熟,三熟比起来无疑等于是减产。

    为了确保百姓不为粮食发愁,所以以土地的数量来换取农作物的收成,确保食物供给不会断层。

    但是另一个问题紧接着就出来了,地多了,意味着需要投入的人力也就多了,现在村子里大多数年轻人不是杳无音讯就是去参军了,耕地农活什么的大多都是老弱妇孺在做。

    一人一百亩地,这要是中起来的话还不把人给累死?所以苏道才会提出采用机械化耕种的方式。

    至于机械方面,那就更不用担心了,这些东西本来就不是什么复杂的工艺,虽然苏道也不懂,但是将现有的农具交给那些科研人员,让他们将这工具给安装到拖拉机上就行了。

    而拖拉机,这个就更不用担心了,生产起来更是省事的多,更加不用为发动机的问题而发愁。

    坦克上报废的发动机,经过修理之后就可以直接安装在拖拉机上,另外坦克厂也可以制造拖拉机。

    在后世,包括现在的苏联,很多制造坦克的工厂在此之前就是生产拖拉机的,而现在,东北所有的工厂都无法搬迁过去,所以就只能制造出新的设备,然后将设备给拉过去从新组装生产线。

    “哦,原来是这样,太好了,国家打算让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动?我们好准备一下,尽可能的不拖国家的后腿。”

    听到中年男子的解释,孙老头这下终于彻底的放心了。

    有地种,有学上,有病看,多好的待遇啊,活这一辈子,能够享受到这种待遇,即便是死了也无憾了。

    跟以前那种没人管的生活比起来,孙老头越来越发现,这以后的日子未免也太舒服了点。除了种地时会累一些,但是没关系啊,重要的是那是他们自己的地,累点总比饿肚子要好。

    可怜了孙老头还没明白机械化是什么意思,若不然的话,孙老头估计还会更加的兴奋。

    “这是地图,孙叔,您看下您想把新家安置在哪里?待会我把地点报上去,然后你们就可以收拾东西了,上面会派车来接咱们的。”

    中年男子拿出了一份苏联地图,但是上面却只有目前他们占领的区域,河流湖泊和山地什么的都标注的很清楚,让人一眼便能看出那里有什么。

    “这里,这里好,有湖,以后不用为浇地发愁。”

    孙老头大眼扫了下地图,直接伸手指向了贝加尔湖东侧,也就是伊尔库茨克北部大约几十公里的地方。

    那里城镇聚集比较密集,到时候去城里的话也不算是太远,加上紧邻湖泊,种地也方便的多。

    “额,孙叔,我不建议您选这里。还是这里比较好,而且距离东北也比较近。”

    中年男子脸色微微一变,旋即制止道,同时又指了下东部,一个叫结雅的地方,那里也有湖泊,虽然没有贝加尔湖那么大,但是周围的河流什么的也足够他们浇地用的。

    “为什么?那里有那么多的城市,以后出门交通不是方便一些嘛。”

    孙老头有些不舍的追问道,其实他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地方,距离城市近,周围还是一大片的平原,很适合安家。

    “孙叔,实不相瞒,我们曾经一战歼灭了苏军一百多万军队的事情您应该听过的,这场战役就是在那里进行的,现在那些城镇基本已经没有了。

    即便是有,也是空城,没人愿意居住,而且那里也发生过瘟疫,现在就连军队若不是有任务的话,都不愿意去那里驻军的,上面是不建议我们移民到那里去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lwxs520 ……》

第五百二十五章 :收复失地、中华崛起() 
当听到那里曾经死过上百万人,而且还引发过瘟疫的情况之后,孙老头也就不再争执什么了,一切的环境都没有自己的生命重要。

    在这个医疗并不发达的年代,瘟疫往往代表着死亡,没有人会为了那么一丁点的地理优势,而去只身进入瘟疫爆发区,那无疑是在对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这个村子的问题很快的便解决掉了,而刘令对此也显得格外重视,第一个村子的移民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一旦这个村子同意移民,并且从离开家门的那一刻开始,整个移民大潮就已经宣告开始。

    而得之第一个村子已经同意移民的消息之后,刘令也显得很是紧张,不敢有任何的耽搁,直接将这一消息汇报给了远在特兰岛的苏道。

    “好,太好了,有了第一个移民的村子,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的多了,告诉刘令,部队要做好准备工作,全力保障百姓的迁移安全,到了地方之后,各地驻军也要负责帮助百姓建设新的家园。”

    苏道在得知第一个村庄已经顺利移民的消息之后,更是高兴的拍手称赞。

    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加让他高兴的事情了,一旦有了百姓的入住,那么这片土地他就算是坐实了,就像当年的沙俄一样,非法侵占之后,立刻展开移民。

    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却不能否认,这一招还是十分有效的,虽然苏道可以不去在意别人的指责,但是,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需要一个借口,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而言。都是这样的。

    没有人会喜欢一个狂妄的领袖,没有任何的理由,说打就打,这不是在增强国家的实力,而是在毁灭这个国家。

    “对了,去通知老吴一下,让他组织个发布会。对外宣称中华帝国已收复前清时期被沙俄帝国占领的领土。”

    苏道显然是意识到了什么。除了采取实质性的动作以外,口水仗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而对外宣布这件事情,有利也有弊,但是在苏道看来。却是利大于弊。这样无疑会激起中华帝国百姓的斗志,但是同样的,也会激起苏联人民的抵抗意志。

    但是话又反过来了,激起了他们的抵抗意志,但是到了最后,他们却依然没有胜利,哪怕只是一场溃败,就能彻底的将其击垮。

    苏联已经被北集团军群歼灭了一百多万军队了,他们再也无法承受被歼灭第二个一百多万军队的事实。一旦出现这种状况。苏联人民都是昂扬又怎样?他们的部队已经不行了,失去了抵抗力了。

    所以,苏道这么做也是为了给前线的部队打打气,尽可能的让他们在接下来的这一战当中,打出自己的威风。彻底的将苏军给打败,让苏联放弃抵抗。

    接到苏道的指示,吴忠国也就将这件事情给吩咐到了外交部,像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外交部负责的事情,他一个首相,除了指挥外交部以外,更多的还是关注国内的民生问题。

    而在这种问题上,吴忠国多少有点也不愿意出头,因为这样的话,他总是觉得自己抢了苏道的风头,既然苏道不出来宣布,那吴忠国也不出来,就让外交官去宣布吧。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倒是没有太多的疑虑,上面怎么要求的,他们就怎么办,反正只是个发言人而已,又不是他能做主的。

    次日一大早,外交部便在新闻发布厅内举行了一场轰动全世界的新闻发布会,也正是这一次的新闻发布会,再一次推动了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而这一次,将会有更多的国家卷入这场战争,同时,也开辟了人类战争史上新的记录,在未来几十年之内,有人将这次战争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有人将其称之为全球大战。

    全球基本三分之二的国家都进入了战争状态,国际秩序也紧随着发生了改变,国际的重心,再一次重新回到了东方,而刚刚崛起数百年的西方,只经历了几百年的繁荣之后,便再一次的失去了权利的中心地位。

    新闻发布厅内,底下有数百位记者,有的拿着小本子准备记录,有的则背着照相机,打算将这一幕用相片的方式给记录下来,但却没有人料到,这一次中华帝国扔出的消息是多么的震撼。

    “诸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先讲明本次发布会的几点规定,本次发布会属于新闻发布性质,不设置提问环节,所以请各位记者朋友们做好笔记,同时也请大家克制一下,不要在会上提问任何问题。”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连磊站在发布台上,通过话筒将那洪亮的声音布满整个发布厅。

    而底下的记者也很是郁闷,不让提问的发布会,新闻虽然好写了很多,他们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反正你也没说,我写出来的也不能说是错误的。

    但是这样一来的话,给人猜测的空间就太大了,记者们很难捉到中华帝国的真正意图。虽然这符合新闻的价值最大化,但是,这却不是记者们想得到的答案。

    因为在这些记者当中,有很多人都是经过特训的,也就是说,在这些记者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间谍,不仅在中华帝国这里是这样,就连中华帝国派遣在外面的记者,也同样如此。

    没有一个国家会浪费一个这么好的机会的,而且以记者的身份安排间谍,还能得到法律的保护,何乐而不为?

    “诸位,今天我要宣布的事情,对于我们中华帝国来说,是件很好的事情,确切的说,我要宣布的事情有两件。下面我先说第一件事情,大家对于这件事情可能也有一些了解。

    没错,就是香港问题,通过我国政府和军队的不懈努力,现在终于将香港从英国手中收复了回来,现在香港已经成为了我中华帝国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时,鉴于英国政府之前强迫清政府签订割让协议的做法,我国政府对此保留诉讼的权利。”

    连磊先是将香港的事情给抬了出来,主要也是考虑到第二件事情太过于震撼,而香港的事情,就让他淹没在第二件事情之中吧。

    至于保留诉讼的权利,其实还是在为以后做准备,现在的中华帝国,没有加入任何的国际组织,上哪诉讼去?

    苏道是打算等战后,由中华帝国建立起新的国际秩序以及国际组织之后,在对英国提起诉讼,如此以来,规则就掌握在自己手中,英国人只有乖乖从了的份,哪像现在,即便他们提出了诉讼,也绝不可能胜诉的。

    “第二件事情,沙俄在近千年来不断的吞噬我国的领土,迫使我国在近千年以来,领土不断的被缩减,不断的被迫割让给沙俄帝国以及他的前朝。

    然而,现任苏联政府非但不对此做出道歉,并归还非法侵占我国的领土,反而还对我国实行非人道的战争,早些年的时候未经允许便在我国东北境内与日本国进行战争,这已经违反了国际法。

    另外,苏联还迫使中华民国,也就是中华帝国的前身,承认外蒙的独立,企图分裂我国,虽然现在外蒙已经收复,但是国家分裂已成事实,对此,中华帝国同样保留对苏联诉讼的权利。

    在此之后,苏联方面非但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在远东地区增派兵力,企图对我事力量实施打击,后我队迫于无奈开始进行反击,最终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现我军已逼近新西伯利亚地区,而按照历史上的版图,那里同样也是我国领土之一,但是鉴于现在我军还没有完全收复失地,所以我国皇帝陛下决定,先将已收复的区域重新划入我国版图。

    其他未收复的区域等日后收复了之后,在继续纳入我国版图。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新西伯利亚以东的所有地区,都是我中华帝国的领土。

    请各位记者朋友们注意,我们是收复失地,而非非法侵略,所以请各位记者朋友们在发稿的时候注意一下,否则的话,我国政府会对那些企图篡改历史的媒体进行制裁。

    好了,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最后,连磊很是满意的跟诸位记者们宣布发布会结束。

    而这一次的发布会,也是他自从担任发言人之后,第一次觉得很扬眉吐气的一次,他生长在被侵略的国家里,现在,他们不仅赶跑了侵略者,还收复了近千年来失去的领土。

    他们这一代人,必将是让所有华夏子孙们骄傲的一代人,而他们这一代人的功绩,也将永远被记录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

    而他们的功绩,早已超过了秦始皇,超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