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寒渊有珠 >

第11部分

寒渊有珠-第11部分

小说: 寒渊有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不是脑子有没有病的选择题,恐怕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她有用处,俗称利用价值,这位“无血无肉无脸”的仙君心里也藏着一个算盘,在她埋头苦算时,正对着她打得啪/啪作响。

    那么问题来了,筹码是什么?

    她掂了掂手里的珠子,忽觉事情变得很有趣,如若他开出的条件不太过分,她能捞到的好处也是不少。

    看来要与无脸仙君好生谈谈了。

    正掂着,不想手心里的珠子缓缓亮起,光晕铺满这方天地,如水波一般漾开涟漪,光芒摇曳散去后,现出遥光仙君的身影,不是站立着的,而是无声无息躺倒在灰色雾气中。

    安宁怔了一下,救完自己就晕了?

    遥光仙君雾气迷蒙的身影只略微闪了闪,不消片刻,又被珠子重新吸了回去。

    安宁挑了一下眉,心道,竟还有这种诡异操作。而后她微微一笑,计上心来。

    再度摇了摇珠子,摇出无脸仙君的虚像,她随手一挥,寒气于掌心凝结,地面一片雪色,冰冻三尺。

    她微笑着,坐回干草堆之上,托腮凝视。

    这般,更好看住此人。

    *

    遥光醒来的时间要比他自己预计的晚一些,周身冰寒,不似在珠子里,他皱了皱眉,方觉不对。

    他如被封印在某处一般,手脚都被固定住,一动不能动。

    冰冷的气息环绕在周围,他的眼角不自觉的抽搐了一下,这女子当真不可理喻,她把他用冰冻了起来,活生生放进一个实心的冰棺里。

    “咦,你醒了?”一个女子声音从他身侧传来,微讶道。

    他闭了眼,欲以法力破冰,又听那女子道:“仙君若想胜算大一些,就老实一点。”

    遥光不动了,余光看那女子,还是鹅黄的衣裳,娇俏的容颜,只眼睛里点缀着讽刺的颜色。

    安宁皮笑肉不笑,这仙君这样老实,可见自己猜得不错,此人救自己绝不是无缘由的,她想了想,忽而伸手拍了拍面前的冰块。

    冰上随即添了几道裂纹,越扩越大,露出遥光仙君除了眼睛能看清,其余隐在雾气里的一张脸来。

    她确实在凿冰,不过不是拉他出来,因为凿开的范围仅限脸而已。

    “你想如此说话?”遥光不着急出来了,只瞥着她淡淡道了一句。

    安宁笑了笑,道:“仙君这般姿态,小女子很有安全感,故而委屈您老人家了。”

    遥光冷哼了一声。

    “可是后悔救了我?”

    遥光冷笑不语。

    安宁将面部肌肉调整到了合适的位置,尽量摆出友好的笑容,道:“这么对救命恩人非我所愿,只是不问清楚了,小女子放不下心来。”

    遥光眸中光芒轻闪,等着她下一句话。

    “仙君修道还是修佛?”

    遥光淡漠言道:“道。”

    “佛门有割肉喂鹰的典故,不知你们道家有什么,但想来也差不了许多,你救过我多次,谢是要谢的,不过在我看来,你非佛祖,我非鹰,可对?”

    遥光不打算否认,救她确有私心,此刻这女子开门见山,手段虽不大好看,但也正给了两人机会谈上一谈,于是他道:“不错。”

    “你是何身份?”

    “北斗破军星君。”

    “为何困在珠子里?”

    “与敌纠缠,一时不查。”

    “要往何处去?”

    “西海寻肉身。”

    两人话音落定,安宁思绪在脑海里转开,自己要往西找内丹,无脸仙君也是往西去,难不成是因为顺路?不对。

    “需要我做什么?”

    “一同去西海。”

    安宁眯了一下眼睛,听无脸仙君继续道:“你没了内丹,需要珠子保命,而你想找的内丹,去向与我同路,而我同样离不开这珠子,更不可能以魂魄驱使珠子飞到西海,需人送我到西海。”

    “我有什么好处?”安宁直言道。

    遥光道:“待我恢复仙身,你可随我去仙界。”

    安宁一怔。

    “你既能一路继续寻内丹,也能免去修仙飞升之苦,直登仙界,入仙籍,如何?”

    不得不说,买卖诱人,回报丰厚,正是她想要的。

    安宁一笑,也不多说,在冰棺上一拍,素白的冰渣子散了一地,遥光仙君从冰层里飘出,他周身的雾气比两人初遇时更浓,从头到脚捂得严实,安宁对他的长相没有半分好奇,只静待在一旁。

    细细回想方才所说,安宁又剥出两点疑惑,道:“世间修真之人甚多,你若亮明身份,必有人相助,为何找上我来?”

    遥光闻言,却是深深看了她一眼,这一眼穿梭在浓雾缝隙间,看得她颇有些心惊肉跳。

    “你气息特殊。”

    “什么?”没想到他会这么说,安宁诧异了一下,道。

    “珠子放在你这里,我元气恢复得便快一些。”

    安宁不得不又讶异了一回,原来自己竟还是个药引子,有这等妙用。

    “为何?”

    “不知。”遥光回答的格外简单,眸光从她身上掠过,意味不明,有道是前路漫漫,不妨慢慢探究。

    “还有一事。”

    遥光淡然点头,道:“你说。”

    “送你去西海便能入仙籍,听来太过容易,令人很难相信。故而这一路,可还有需要我做的?”

    两人对视之间,她眼神警惕,他眼睛隐在滚滚浓雾之后,眸中明暗交替,变化万千。

第21章 斋醮作法() 
事实证明,女子的感觉是多么正确。轻飘飘的一声“有”,背后隐藏着无脸仙君极其险恶的用心。

    但这桩买卖最后还是成交了,虽路上可能会耽误些时间,毕竟机会难得。

    太阳再次从云上露出头时,安宁被遥光支配到镇子上喝茶,从清早直喝到巳时末,听戏听足了四个时辰。

    第五壶茶水上来的时候,茶楼里的戏讲到一出“浪子终回头”方落了板,道了声下回分解,安宁托腮坐在桌旁,委实觉得“莫强求该回头”的是无脸仙君。

    她微咳了一声,为了路上少一点难度,顺利达成目标,打算劝一劝同在一条绳上的那只蚂蚱。

    “听闻那神器你们仙界找了数万年,都没个影子,仙君这般难为自己,天帝他老人家知道么?”

    遥光仙君呆在她腰间珠子里,悠然自得的歇息,目中无人的冷哼。

    不错,除了带他去西海,另一个条件,便是顺道寻一寻失落已久的上古神器,据无脸仙君所说,神器很神。

    位置不明,只有仙界的人能感应到所在的地界,范围方圆千里。形状不明,内含神力但不拘风格,可能是块山石,也可能是根朽木综上所述,与“不可能找到”乃是不同的说法,同一个意思。

    “况且,何不找到肉身,上了仙界,再想办法?”

    无脸仙君回答的很干脆:“顺路。”

    见他一意孤行,安宁心情不是很顺畅。

    那厢,忽而又听他话锋一转,说起另一桩事,道:“午时锣声起,员外府开坛作法,你带我过去。”

    去凑那热闹作甚?

    无脸仙君道:“查神器下落。”

    “这么短距离你不能自己飞过去?”

    无脸仙君大言不惭的道:“累。”

    安宁冷笑了一声,自两人达成买卖,她越来越觉得这位仙君待她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诸如使唤她更勤快些等等。

    “挟恩图报非君子所为。”

    遥光仙君笑了一声,幽幽接道:“以怨报德是尔族传统?”

    安宁心里翻了个白眼,她自在惯了,如今被人管控得浑身不舒坦,几丝怨怒攀上心头又被她强扯下去,想想九重天上的光景,想想仙界的亭台楼阁。

    遥光不说清楚,安宁自是猜不到此事与神器有何联系,她晃着茶杯,一气儿晃到了太阳当头,听完了另两出不大精彩的新戏,熬到锣鼓喧天闹将开,方才起身从楼上走下去。

    员外府大门敞开,人群听着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凑到一起,在门口窃窃私语。安宁挤在人流里,觉得眼前这户人家眼熟得很,可不就是昨夜她潜入的第一处宅院么。

    “门口看不清楚。”某人发话道。

    安宁十分惫懒,心道无脸仙君也太多事了,随口道:“仙君自去屋檐上观景吧,小女子在此处等你就是了。”

    仙君语气很淡,没有理会她的敷衍之语,只道:“太上老君是个惯会炼丹的,一颗仙丹千年灵力。”

    这就是常说的加码了。

    安宁的身子不由僵了一僵,随即她深深呼吸,将面部肌肉摆放的一丝不差,道:“看来阁下是真的很累。”

    遥光仙君冷哼一声,若不是因救她出去,与狍鸮大战一场,他还不至于虚弱至此。

    员外府正门附近种着不少大树,正适合围观取用,安宁闪身飞上树枝,躲在茂密的树冠子里面。

    见门外人头攒动,门里人也不少,老爷夫人丫鬟小厮围了整个前院。

    “老爷夫人,道长来了。”一小厮快步上前道。

    憨肚老爷和他那夫人相搀扶着看过去,一人身着法衣从侧方施施然走来,那法衣不是寻常的道服,乃是斋醮科仪所用的天仙洞衣,紫衣上金丝银线绣着仙鹤祥云,如一团紫气向东来。

    头一次观摩道家科仪,安宁好生欣赏了一番,视线才从法衣转到那道长面容之上,这一看,她眉头卷起条山川来。

    人生无处不相逢。

    那道长脸面白净,两个酒窝最是好认,身后跟着一青衣女子,青衣女子手里拽了根绳子,牵着一白衣男子,这一紫一青一白,搭配在一起格外碍眼。

    沂山苏浔,竟在这里又碰到此人了。

    “道长,我们是否现在开始?”员外已等了许久,见人来了,搓了搓手,急问道。

    苏浔看了眼天色,煞有介事的道:“午时阳气登顶,青天白云,最宜开坛作法。”

    员外眼中有喜色,拉住身边夫人,示意道:“那就赶快,快请。”

    一转眼又看到全身被捆绑住的白衣男子,他迟疑了一下,作为知法守法的好员外,退后前禁不住一问,道:“敢问道长,这是?”

    苏浔一笑,笑容高深莫测,难以言喻,道:“吾之坐骑。”

    众人哗然,员外看向苏浔的目光陡然变了,先前是客气,如今添了十二分敬畏,他的手抖了抖,胡子颤了颤,瞠目结舌道:“这、这是,仙人呐。”

    尾音山路十八弯,险些就要给仙人苏浔跪下。

    苏浔仙人嘴角飞快朝耳根一咧,又忙不迭收回,不动如山。

    门外之人惊叹于仙人法术之高超,坐骑面貌之俊美,纷纷向院中投去敬仰的目光。那坐骑被符篆封住嘴,眼睛通红。

    安宁坐在树枝上,百无聊赖且看此人胡吹。

    午时,小厮布置好作法所用物什,敲响钟声,缓慢而富有节奏,一连数次,人群安静下来。

    两丈高台之上,摆着一张供桌,供桌上一方青铜小鼎,内插三根香,其后是供品,最先踏上前来的,是两个不知从哪里找来的身着道服的男子,他们一人捧着师刀,一人拿着三清圣铃,在两侧的云锣前站定。

    “斋醮法事,静,鸣法鼓!”一人高喊一声。

    鼓声里,苏浔整了整衣襟,手执牙笏缓缓走到高台中央。

    没想到还挺像那么回事的,安宁重新打量了这苏浔几眼。

    一身紫衣的苏浔道长双手捧笏,遥拜天庭,又以左手持盂,右手拿着新绿的杨柳枝,沾了盂中圣水,遍洒醮坛。象征着普施甘露,济度亡魂。两侧男子敲钟击磬,念诵吟唱。

    苏浔又从身侧抽出了一柄木剑,剑身古朴,刻着九颗星子,星子排列很讲究,从剑柄延至剑身中央,弯成勺形。

    他折手一挥,供桌上的香短了一截,香灰不落。两个侍立的男子放下手中法器,从台子下抬上来一个古怪的物件,远处看是一个用木头交搭而成的圆球,上下左右径长三尺,每一块木头上面都缠着许多红线,每一根红线上都挂着许多铜钱,碰撞在一起发出“叮叮”的响声。

    两人把木框围成的球搁置在一个木架子上,苏浔左手抱笏,右手捻起指来。随着他口中念出一串法诀,那木球之内霍然亮起一道红色的光芒,核心处闪闪烁烁,木球在架子上动了一动,竟然凭空飘了起来,线上的铜钱也开始微微颤动。

    众人屏住呼吸,看木球越升越高,所有的红线线头离开了球体表面,像伞骨一样伸展开。

    苏浔低喝一声:“走你!”

    数道红线以迅雷之速冲西面去了,有几根挂于树藤上,有些拴在了几丈外的房梁上,还有一些根本不知去了何处。

    这红线的长度也是匪夷所思。

    耳边铜钱叮叮的声音响而不绝,苏浔指尖微光连闪。

    安宁腰侧热了一下,转头看遥光仙君从珠子里飘出来,立在一根细细的枝丫上。

    他面上浓雾翻腾,偶尔能看见眸光深沉的眼睛。

    越来越多的红线向后院蹿去,有几根晃荡的厉害,力道之大几乎要将木球醮台晃散架,苏浔一把握住,在手上缠了几圈。

    铜钱一个一个滑向后院,不断发出脆响,红线绷紧,苏浔用力一拽,一根线便绷断了,他脸色微微有些发白,再次发力,红线接二连三的断裂。

    在旁一眼不眨注视他的青衣女子,将白衣男子拴在柱子上,飞身上前,她右手一抛,袖口钻出几条红线补上了苏浔的位置。

    “这是在钓鱼?”安宁问道。

    遥光仙君看了她一眼,默然一刻,道:“差不多罢。”

    斋醮台上两人费死老劲,忙忙碌碌,台下众人却是一头雾水,员外和他夫人尤其急切。

    “这位道长,如何了,我儿可有救?”员外道。

    苏浔正全心全力控制红绳,哪有工夫理会他,随口道:“快了快了。”

    员外慌忙点头,道:“好,好。”退到一侧不敢多言。

    一阵狂风飞沙走石,院子里突起一阵喧哗声,几个丫鬟飞奔而至,上气不接下气的道:“老爷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