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

第15部分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第15部分

小说: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饭店不大一共四间屋,都是筒子屋,区别就是外间屋桌子大,里面屋更精致一些,估计是包间。外面就摆了四五张桌子,那年代,能上得起饭店的并不多。因为过了饭点,现在饭店里没有人吃饭,三人就拣了靠门的一张桌子坐下,桌子上面铺着白底蓝花的塑料布,瞅着挺干净。服务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妇女,一看来吃饭的是一家三口,就问道:“今天几位同志想来点啥?”。

    杜爹知道自家闺女喜欢吃袍子肉,自家媳妇喜欢吃鱼,“来个狍子肉,酸菜鱼,两碗甩袖汤,再来上五个馒头”。

    服务员嘴里就跟崩豆似的算账:“狍子肉五毛一盘;酸菜鱼六毛钱一湓;甩袖汤一毛五一碗,两碗三毛;馒头五分一个,二两粮票,五个共两毛五,再加一斤粮票。一共是一块一毛五分钱,再加上一斤的粮票”。

    报完帐的服务员一愣,明显是一家之主的男人随手就掏出一张大团结,人民币十元和一斤饭票,心里想这一家三口看着穿的不怎么样,没想到还挺有钱,一掏就是一张大团结。

    芽儿也愣了,两菜一汤竟然才一块两毛钱,四十年后还不够买一根油条的。现在的人民币也太□了吧?

    现在饭店里没有吃饭的人,上菜也快的很。不大一会,热气腾腾的甩袖汤就上来了,大瓷碗,碗口比芽儿的脑瓜还大;金黄的蛋花,里面还飘着翠绿的菠菜,黑油油的木耳,到碗底一捞,还有瘦肉丝呢。芽儿想这一毛五花的绝对值了。据说做这汤的时候,先把鸡蛋打到碗里搅好了,然后等汤开锅之后,用淀粉勾芡,再将碗里的鸡蛋液甩到汤里,故此名曰“甩袖汤”。

    杜爹用小碗给芽儿盛了一小碗,让她先垫吧垫吧,自家的小宝贝可是饿坏了。紧接着馒头和狍子肉也上来了,狍子肉也足有一斤多,再配上辣椒油,辣乎乎,香喷喷,看的芽儿口水都流了出来,馒头都有芽儿的脑袋那么大,又白又软。最后上的是酸菜鱼,用的是两斤的大草鱼,满满一盆子。

    一家三口人都饿坏了,看到饭菜都上齐了,也顾不上说话,呼呼噜噜一阵猛吃,到最后三人把点的菜吃的干干净净,杜爹竟然觉得才吃了八成饱。

    吃饱喝足的一家三口心满意足的走出了青山饭店,趁着上厕所的工夫把从废品收购站带回来的那袋子的废纸和那些小人书也都让芽儿收进空间里,要不然带着那些东西逛街都不方便。其实现在的县城也没有什么好逛的,除了百货商店就没有其它的店铺。杜爹骑着自行车带着杜妈和芽儿又杀回百货商店,决定要好好的出一次血,多买一些东西回去。

    杜爹和杜妈早就合计好了,要给家人都扯上几尺布做身新衣服,奶奶的是青色的,爷爷杜爹和小叔的是灰色的,两个哥哥蓝色的,杜妈和芽儿是碎花的。芽儿空间里也有布匹,但都是一些绫罗绸缎,质量也都太好了,实在是不能拿出来用,太引人注意了,只能从商店扯了。买上几斤糖果给孩子们当零食,再买上几斤糕点给爷爷奶奶,家里的毛巾也该换了,煤油也要打上几斤,再给自家小闺女买上些山楂片。零零碎碎的买了一大堆的东西,掏钱的时候杜妈都有点心疼,后悔买这么多了。虽说今年家里的收入不错,但是也不能这么花啊。当杜妈看到提在手里的大包小包又平衡了,反正到最后都是用在自家人身上,不吃亏。

    一家三口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出了百货商店,看时间也不早了,现在天黑的早,要赶紧回去了。回去的时候芽儿还是坐在前面,杜妈坐后面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出了县城,路上基本上没有什么行人了。芽儿看杜妈抱着那些东西实在辛苦,而且杜爹也累,就叫杜爹停下车子,“爹爹,我把东西收起来吧,这样子妈妈太累。等到村口的时候再把这些东西和那些书拿出来。”。

    就这样三人算是轻装回家。中午饱饱的吃了一顿,又完成了买课本的任务,还没有花钱,杜爹心里高兴,蹬起自行车来觉得特别有劲。回去的时候竟然比来的时候还快,但是紧赶慢赶,到村口的时候天也已经黑了下来。

    杜爹赶紧停下车子,芽儿也从空间里拿出那些课本和文具,还有买的那大包小包的东西。从村头回家的路上要路过村长家,村长这会正惦记着买书的事呢。虽说上学的事情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但是没有课本和文具也都是扯淡。听见路上有动静,就估摸着是杜爹他们回来了。这不,三人正从村长家门口过,就看见村长拉开大门。

    “建国,课本和文具买回来了没有?我这一天都惦记着这件事呢”。

    “村长,我办事情你还不放心。都买回来了,还没有花钱,都是我从废品收购站弄回来的,具体的我明天再给你说说。”,杜爹兴奋的答道,一点都没有想起来在百货商店听见没有课本时候的一脸沮丧。

    “行,那你们赶紧回家吧,还没有吃饭吧。明天早上我再去找你”,听到买到课本了,村长放下心来,痛快的放行。

    回到家时,家人都已经吃过晚饭了。两个哥哥眼巴巴的盯着门口,看见三人回来,嗷的一声就冲着杜妈手里的东西冲了过去。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为什么不告诉他们,为什么不带他们一起去。

    “行了,别念叨了,看看给你们买了什么东西。”,杜妈把满满一袋子的课本递给两个哥哥让他们抬进屋子。

    “大哥,大嫂,你们是不是买到课本啦?”,关系到自己这个老师能不能当的成,小叔也开始不淡定起来,看见两个哥哥抬着一袋子东西,好像很重的样子,不由得问到。

    “是啊,弄到了,还没有花钱呢。一会等我吃完饭再跟你说说怎么回事”。

    杜奶奶一看三人回来了,手里忙活着给他们盛饭,嘴里还念叨着杜爹,“你们带着芽儿去,也不知道早点回来。饿坏了我的乖孙女怎么办?”。

    杜爹草草吃过饭,因为他等不及想要跟家人好好的显摆一下自己今天的丰功伟绩。

    “我们上午到了县城,结果售货员告诉我们没有课本,当时可是把我们愁坏了。正准备下楼的时候一位老大爷告诉我们说废品收购站里肯定有不少课本。我们就想着碰碰运气,去了废品站,说是给孩子找小人书的,然后给了看门的一块钱就进去了。里面的课本可是不少,就是废品太多,找起来麻烦,而且害怕被人发现喽”,杜爹歇了一口气,喝口水继续。

    “不过就是这样,我们也找到两三百本课本呢,还都是新书呢。从一年级到初中的课本都有,每个年级都能凑上十五六套,要是两个人一套的话,足够用了。等下次有时间我们再去看看,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些。”。

    两个哥哥已经等不及,把袋子里的课本倒了出来,翻翻这本,看看那本,虽然都不认识,但是兴奋的不得了。小哥又看到杜妈刚刚放下的大包小包问到,“妈,这些包袱里面是什么,也是课本吗”。

    “不是,里面是给大家买的布料,还有给爷爷奶奶买的蛋糕,给你们买的糖果。给尝尝糖果甜不?”,杜妈从包袱里掏出几块糖果递给两个儿子。

    芽儿看见杜妈买的布料想起来,空间里的那些绫罗绸缎什么的是不能拿出来,但当时自己购买的那批物资里面,有不少衣服和鞋子都是能现在用的。当时买的时候就考虑到是给山里的老乡买的,都是结实耐劳的普通款式。现在看来虽然有些现代,但是还能说得过去。

    “小叔,这是妈妈给你买的衣服和鞋子,听售货员的阿姨说,连首都的领导们也都这样穿呢。”,芽儿假装从包袱里掏实际上从空间里拿出一套灰色中山装和一双普通款式的皮鞋递给小叔叔。这双鞋子还是当时准备送给王大哥的,结果忘了给他了,正好小叔的号码跟王大哥的一样。接着又从空间里拿出两套黑色的中山装和两双老北京布鞋,“这些是爹爹和爷爷的”。

    爷爷见自己还能穿上中山装,这可都是大干部穿的衣服,乐的忍不住又想拿起烟袋抽上一口,手还没有碰到烟袋,就被芽儿瞪了一眼,不由得讪笑道,“芽儿,爷爷可是有听你的话,没有再吸了,这次只是闻闻,真的只是闻闻。”。

    芽儿见还没有奶奶和杜妈的,但是空间里的那些女装实在是不适合这个年代,就从库房里拿出两只金手镯分别递给奶奶和杜妈,“这是给奶奶和妈妈的。”。杜奶奶和杜妈也知道芽儿肯定是从空间里拿出来的,都含笑接过来。是女人都喜欢首饰,虽说干活的时候不能带,但平时看看也是好的。

    两个哥哥见众人都有礼物,竟然没有自己的不乐意了,“芽儿,爹和娘给俺们两个买的啥,怎么就没有俺们两个的”。

    看着两个哥哥一副不乐意的样子,拿出两个魔方还有几本小人书递给他们,又细细的给他们说了魔方的玩法,两人才有阴转晴,嘀嘀咕咕的忙着解魔方去了。

    这天晚上杜家的灯一直亮到很晚,时不时有笑声从窗口传出来,向夜空传达着一家人的快乐和幸福。

开学喽() 
第二天芽儿一家还在吃着早饭,村长就急匆匆的过来了。身后面跟着一溜马上就要上学的娃子,再后面就是那些家长们了。

    杜爹一看村民们差不多都来自己家了,也顾不上吃饭,又连说带比划的把昨天在县城的经过加工一番告诉众人。昨天晚上杜爹和爷爷都商定好了,不光课本是从废品站里弄来的,连芽儿从空间里拿出来的那些本子和铅笔也说是从废品站弄来的。反正连课本都扔到废品收购站了,作业本铅笔什么的也没有用了,也被扔到废品收购站就没有什么奇怪的。

    乡亲们听了杜爹的话,哪里顾的上细节啊,只记住了课本和学习用品都弄到了,是从废品收购站弄来的,只花了三块钱。本来都还想着一套课本再加上文具什么的还不得要五六块钱啊,现在不用花钱就能分到这些,谁还管从哪里弄来的呢。

    杜爹把那一袋子的课本倒了出来,小叔和王强,张民,赵丰他们四人按照年级把这些课本进行了整理。最后统计了一下,大多数都是小学的课本,每个年级的课本差不多都有二十多套,初中课本的比较少,每个年级才几套,里面竟然还有一套从高一到高三的课本。让他们四人不由得喜出望外。现在不能念书了,但是为了教好这群小娃子们,自己也要充实一下自己,要是教不好到时候就丢人了,正好有整套的高中课本,有空的时候可以自学一下,多学习一下总是没有坏处的。

    村长帮着小叔他们把课本分下去,两人一套。现在娃子们的水平都一样,都要从一年级开始上课,就先发一年级的课本。当然等一段时间后,根据进度不同,可能会有二三年级,课本也到时候再分配。剩下的那些课本就先放到芽儿家里,毕竟小叔是老师,书又是杜爹弄回来的。然后就是分学习用品了,种类不多,就是作业本和铅笔。一人两根铅笔,五本作业本。看着分到手里的课本和作业本,乐的那群娃子都合不拢嘴。后来又见芽儿从屋子里抱出来一摞的小人书,更是忍耐不住尖叫出来,有那手快的,赶紧把自己相中的小人书拿到手里。那些下手慢的就不乐意了,一群娃子们就吵吵起来。

    村长一看这群无法无天的娃子们,也头疼的很,只好再次叮嘱他们,

    “你们这群野孩子,现在能上学不容易,你们杜叔弄来这些课本和铅笔也不容易,咱们都要省着点用,谁都不能在课本上乱写乱画。这些课本将来你们弟弟妹妹们还要继续用呢。至于这些小人书呢,这些是你们芽儿妹子淘换来的,她说让你们看你们才能看,谁都不能抢,知道不?”。

    听了村长的话,那群孩子们都两眼放光的看着芽儿,就怕芽儿不让他们看了。芽儿看到村长这个老狐狸把难题推给自己,很是无奈。本来自己是想把这些小人书贡献给村子里的孩子们的,现在只好自己解决了。

    “哥哥姐姐们想看这些小人书的话都可以到我家里来拿。但是十天后都必须还回来,不还回来的话,芽儿就不继续借其它的小人书给你们看。”,芽儿笑眯眯的看着他们说道。

    听见芽儿这么说,那群娃子们也放心了,只要能随便看就行,放在谁家里都无所谓。

    课本也有了,课桌也准备好了,现在是时候定个好日子,正式开学了。乡下人讲究这些,干什么事之前都要看看日子,结婚看日子就不用说了,连盖房子,搬新家之类的也讲究个好日子讨个好彩头,更不要说开学这件全村的大事了。

    五爷爷查了一下老黄历,把开学的日子定在后天的上午八点,说后天是个好日子易开张。接下来的两天小叔他们也忙的不轻,几个赶鸭子上架的老师都还只是初中生,还都是学生呢,现在让他们教学生都未免底气有些不足,这两天都抓紧时间备课呢。小叔很夸张,竟然在家里让芽儿兄妹三人当学生,自己拿着教案试讲了一遍,还不停的问兄妹三人讲的怎么样,声音大不大,说的清楚不清楚,听得明不明白。

    芽儿也对这个时代的课本比较好奇,就翻看了一下。小学课本只有语文和算术。语文书的封面都是主席头像,首页也是主席语录。里面的内容很多也都是文摘的内容,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算术书也都比较简单,都是一些加减乘除,最难的也是一些周长面积的计算,相对自己小时候的课本来内容少且简单。

    到了开学的那一天,村子里的孩子们都个个背着自家娘,搬着小板凳,雄赳赳气昂昂挺着小胸脯,就跟即将上战场的战士一样。临时充作学校的村支部已经围满了人,村长还特意把以前吃大锅饭的时候用的铃铛给找了出来,挂在院子里的那颗大树上当做教学铃用。随着上课铃声叮叮当叮叮当的响起来,那群娃子们都跟小牛犊子似的,一个比一个快的跑进教室,外面的大人看着孩子们就要上课了,声音也都低了下来,就怕吵到里面的那群孩子,这里面的娃子们可是全村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