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

第32部分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第32部分

小说: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小芽儿,不要害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要相信党,这只是一小部分人是坏才这样的,将来一定会好起来的”,李清源也在旁边不断的安慰芽儿,生怕孩子被刚才的事情给吓坏喽。不过,很明显,李清源很是没有安慰孩子的经验。听听他安慰孩子的话,哪里是四岁孩子能听得懂的,不过李清源明显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嘴里还不断的给芽儿讲国内形势,要相信党,将来一定是光明的。

    虽然今天见到的一切给芽儿带来很大的冲击,但她也知道这是这个年代的人必须经历的,在时代洪流面前,个人之力是无法改变的。既然是无能为力,芽儿也不会过多的纠结于这件事情,顶多是给自己提了一个醒,以后再说话做事之前一定要考虑到这个年代的特殊性。只要自己的亲人们能够平平安安的,其余的一切她只能冷眼旁观了。

    “嗯,芽儿不害怕。爷爷奶奶也不好害怕哦,芽儿一定会保护你们的”,芽儿挺了挺圆咕隆咚的小腰,拍拍自己的小胸脯保证道。

    “好,以后爷爷奶奶就靠小芽儿保护了,不过在这之前爷爷奶奶先保护小芽儿好不好”,李清源、王雅芝夫妇被芽儿的傲娇小模样给逗乐了。夫妻二人经历过生离死别、经历过硝烟弥漫的战火,类似的事情也经历过很多,对今天的事情倒是触动不大,只是为那家里的两个孩子感到可怜,为那两位夫妇感到可惜。

    不过,今天的事情倒是给他们提了个醒。自己家里可是也有不少所谓的“反动书籍”和“资本主义”物品的,万一要是被人给告了密,到时候要是来一群红卫兵抄家的话,估计他俩也会像今天的那两位夫妇一样。看看可爱的小芽儿,这来之不易的天伦之乐他们可不想失再去,得想个法子处理好那些东西,东西再珍贵也没有平安喜乐来的重要。请使用网址

两处的晚饭() 
下定决心的的李爷爷和王奶奶,也放下压在心中几年的重担。时间不早了,给宝贝孙女做晚饭去喽,千万不能饿着小宝贝。

    王奶奶在灶台上忙活,李爷爷就揽着不愿意出去的小芽儿坐在下面烧火,简陋的小厨房虽然抵挡不住瑟瑟秋风,但有一种别样的温情,祖孙三人脸上都洋溢着淡淡的笑意。

    晚饭很简单,新贴的杂面饼子,小火细熬的大米粥,清炒大白菜,王奶奶还特意给芽儿炖了一碗鸡蛋羹,其中大米和鸡蛋都是今天杜妈从家里带来的。

    芽儿知道这个年代的吃国家粮的城镇居民,每个月的口粮都是有定额的,一个月也就二三十斤的口粮,想要天天吃白面馒头那是天方夜谭,能填饱肚子就算不错了。芽儿估计今天中午的那顿白面馒头,不知道这老两口省了多长时间才省出来的。还有那几盘子的鸡、鱼、肉,是不是把他们今年肉类的定额都吃光了,不知道他们过年的时候还能不能吃上肉呢。

    嗯,下次再来县城的时候,一定要爹爹多带一些米、面、鸡蛋、蘑菇木耳什么的过来,再送只山鸡野兔子什么的。这个年代,米面粮油、还有那些副食品都是按人头限量供应的,就是拿着钱也买不到,想来李爷爷他们的日子过得也很清苦呢。

    晚饭简单,做起来也快,不到半个小时祖孙三人就开始吃饭了。芽儿把那碗鸡蛋羹,分成三份,一人两口就吃完了,但是也美的老两口不行,这小芽儿果真是个可爱孝顺的孩子。这边三个人乐呵呵的吃着晚饭,清河湾芽儿家可就是狂风暴雨、雷电交加了。为啥,还不是因为芽儿没有回家这件事给闹的。

    杜爹他们四口人,紧赶慢赶,晚饭的时候才到了家里。今天一天,杜爷爷、杜奶奶也都惦记着这件事呢,见他们这个时候才回来就知道今天这门亲戚是认下了。放下心来的老两口回到屋子准备一会就吃饭。可是等杜爹都送牛车回来了,还是不见芽儿,心里开始着急。而那边六个傻小子嘴里吃着奶糖,拿着几瓶罐头还在不停的研究,浩宇、皓轩哥俩则绞尽脑汁地给四位表兄弟描述着罐头是如何好吃,罐头水如何如何的甜。

    等杜爹嗫嗫地说芽儿今天认了干爷爷,这两天还要住在干爷爷家里的时候,杜爷爷立马怒了,刚才还在心里还琢磨着宝贝孙女怎么还没过过来,以前可是一进院子就冲进来喊自己的。听杜爹这么一说,怒了,噼里啪啦的一阵教训,吓得杜爹、杜妈、浩宇、皓轩四口人一声不敢吭,老老实实的站着,这可是家里的太上皇呢,太上皇发火,只有听着的份。

    杜爷爷从杜爹不跟他商量就说认亲戚,到没经过他同意就把芽儿“送人”,再到随便就把芽儿放到别人家,一件件的开始训,每一件事都不和杜爷爷的心意。

    当然把芽儿“送人”的说法,是杜爷爷自己理解的。因为芽儿认的是干爷爷,在杜爷爷看来就相当于别人分走了自己一半的孙女,老头心里就不高兴了,芽儿以后就不光叫自己爷爷了,心里能舒坦吗。尤其是这个当爹的竟然把芽儿放到刚认的干爷爷家里,杜老头怎么能放心,万一把乖孙女拐走怎么办,小孙女又是人见人爱的,谁见着都想领到自己家里去呢。

    杜奶奶则考虑的是,芽儿第一次住别人家,会不会认床,睡得舒不舒服,会不会冻着,吃不吃的惯她干爷爷家里的饭。再说了儿媳妇平时都是细心的很,怎么这次孩子都没有带换洗的衣服,就把孩子扔在那里了,自己怎么能放得下心来。

    小叔和张泽远也是有些担心芽儿,毕竟那干爷爷也是刚刚认的,觉得杜爹这件事办的太不令人满意了,故而也没有人替杜爹说说情。江海四兄弟则想着,好不容易才来外婆家住几天,还没有来得及领着芽儿好好的玩呢,芽儿就被大舅送到别人家里住了,这会见杜爹挨骂,心里竟然有点幸灾乐祸,看大舅下次还敢不敢让芽儿住别人家,害的他们都没法亲到可爱的小妹妹了。

    杜爷爷训了半个多点,心里的火气才消了一些,也知道这个大儿子一直是大大咧咧的,心又软的很,再一看大儿媳妇也乖乖的站着听训呢,也就不再好意思继续训下去,杜爹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对杜妈这个儿媳妇,杜爷爷一直是比较满意的,既孝顺老人,又关爱孩子,人也勤快,对杜爹的几个兄弟姊妹也都照顾的很,很有长嫂的风范,而且从来不斤斤计较,跟邻居村民们相处的都好。所以杜爷爷虽然对自己的儿子、女儿和孙子、外孙们严厉的很,对杜妈倒是比较和气。杜爹也因为有了杜妈这个好媳妇,平时少挨了不少骂。

    杜奶奶早早的就做好了晚饭,等杜爷爷训完杜爹一家人才开始吃饭。几个小子看着那几瓶罐头眼馋的很,还没有吃过那个罐头是什么味呢。几个人眼巴巴的瞅着罐头,小模样那叫一个可怜兮兮,杜奶奶看的也有些心疼,就大方的同意让他们开一瓶尝尝。吃到了浓郁香甜的水果罐头,乐的几个小子直到睡觉的时候嘴巴都没有合上。

    吃饭的时候,见几个小子吃罐头吃的欢,大人们都是一口都没有舍得吃。小叔自认为自己长大了,不能跟侄子外甥们抢吃的了,也是一口没夹,虽然前两年没少干跟侄子们抢饭的事。杜妈一直把这个年纪最小的小叔子当成自家孩子看,年纪跟自己大儿子差不多,实在是看不过那几个皮小子抢来抢去的,直接用勺子给小叔舀了一勺子,让他尝上一尝,要不然一会连渣都剩不下。

    至于剩下的那三瓶罐头,杜奶奶都收了起来,想着到时候让几个外孙捎回家去,两个闺女一家一瓶,让怀孕的闺女们也都尝一尝,至于剩下的那一瓶,就让大儿媳妇过年的时候给亲家捎过去。

    吃饭的时候,杜爹又把今天认亲的经过详详细细的跟大伙讲了一遍。一家人也都了解了李清源家的情况,也了解李清源两口的心情,对杜爹的做法倒是没有再继续批评,大伙都知道杜爹别看着长得五大三粗的,却是一家人里心最软的。

    虽然是理解杜爹的做法,杜奶奶仍免不了唠叨两声,芽儿长这么大,可是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从来没有在外面住过呢。老太太就担心小芽儿吃不好,睡不好的。这时杜爹、杜妈两个人才想起来芽儿压根就没有带换洗的衣服。虽说乡下孩子几天、十几天不换洗衣服是常有的事,但他们可都知道芽儿从小就爱干净,外面的厚衣服还好一些,里面穿的小衣服两三天就要换下来洗一洗的,连两个儿子在芽儿的影响下都比村里的孩子干净的多。虽然担心,但是也不好明天就大喇喇的去把芽儿接回来啊,算了,还是等两天再说吧。

    饭后,六个男孩子拿着那个罐头瓶去了他们自己的屋子。听浩宇、皓轩说的罐头水如何如何比罐头都好吃,罐头他们都尝过了,确实好吃很,比新鲜的果子还好吃。所以哥几个吃晚饭的时候都没有舍得喝里面的罐头水,准备回炕上慢慢喝,细细的尝一尝是不是真的比罐头都好吃呢。至于他们品尝的结果如何,没有人特意去问他们。但是,据说这天晚上,罐头瓶可是被他们涮了两三次。

    那边,小叔也拉着张泽远去了他的屋子,现在他可正自学高中一年级的课本呢,但上面他可有好多问题都不明白呢。以前张大哥没来清河湾的时候,自己每次都被这些不明白的问题憋得难受,村里的社员都是大老粗,也不知道问谁。张大哥一来,倒是解决了自己的难题了。这么有学问的人一定不能放过,而且无论什么问题张大哥都能给自己讲的清清楚楚,是自己最佩服的人了。现在张泽远在小叔心中的位置已经超过杜爹,快赶上杜爷爷了。

    村里的另外几个小老师也时不时的来问张泽远问题。他们现在可都是村里的小老师呢,要是不抓紧学习,解答不了村里那群小学生的问题,到时候可就丢人了。所以几个小老师,每个人都劲头十足的学习着呢。现在有了免费的老师,他们可不会放过的。

    杜爹、杜妈见人都各忙各的事去了,才把王奶奶送的其他东西都拿出来给杜爷爷、杜奶奶他们看。老两口明显也被王奶奶他们送的东西吓一跳,这些东西可都是老物件,值钱的很呐。杜奶奶又听杜妈把李清源老两口的态度细细的描述一番,知道对方确实是重视这门亲戚的,也就放下心来。

    杜爷爷也想着下次杜爹他们再去县城的时候,就给对方多捎一些米面、鸡蛋什么的,也是自家的一分心意,这年头这些东西可比钱有用的多。

    布票什么的杜奶奶自己收了起来,剩下的那些东西就让杜妈自己收着,放好,藏的严实一点。还不忘让杜妈再叮嘱叮嘱两个孙子别到处乱说,省的惹了祸。杜妈也考虑到了这些,早想着这些东西等闺女回来了,都让闺女放到她的宝贝里,那里才是真正的安全呢。至于两个儿子,在来家的路上已经叮嘱了好几次了。现在那俩个傻小子上了几天学,倒是比以前长了不少心眼,也知道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自己倒是是能放心的。嗯,耳坠和手表都是不能随便带的,一会要藏好,将来也能给芽儿当陪嫁呢,手表如果没有票可是买不到的,杜妈美滋滋的想。不得不说,杜妈,你想得实在是太远了,你们家芽儿才四岁。

李爷爷家的“违禁物品”() 
这顿晚饭吃的,虽然是一边云淡风轻、风和日丽,一边狂风暴雨、雷电交加,但吃过晚饭两处的人却都不约而同的忙活开了。

    清河湾,杜妈收拾好碗筷回到房间,就打开放在炕尾的柜子,把上次芽儿送给自己用小手绢包着的金手镯拿出来,里面还有一副银耳坠,是当年杜妈结婚的时候芽儿外婆送她的压箱底,这些年一直放着呢。杜妈把珍珠耳坠跟这些东西放在一起,用手绢包好,又重新放到柜子的最里面,将来这些东西都留给儿媳妇和芽儿。

    县城李爷爷家,三人吃过晚饭,李爷爷跟王奶奶也忙活开了。两人掀起来炕上的被子,把炕上的木板揭开,原来竟然是假炕,炕里竟然是暗藏乾坤。假炕里面放着两个大箱子,箱子里都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各种大头著作,线状珍本,外国文学和一些字画卷轴。老两口一样样的挨个检查,每一本都有着他们美好的回忆,还有一些还是家人拼死保留下来的,他们实在是不舍得毁掉这些书籍。

    以前只有他们老两口的时候还好说,不被搜走最好,真被人发现了,挨批就挨批吧,他们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但是现在他们有了乖孙女,刚刚才开始享受这难得的天伦之乐,如果这些东西被发现,就会毁掉他们来之不易的幸福,他们不愿承担这样的后果。

    最后,老两口还是把外国文学、那些可能会被视为是“封、资、修”(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书籍都一一挑了出来,最后两柜子的书只剩下区区二十几本是安全的。

    坐在凳子上的芽儿,看着老两口的动作,有些好奇,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爷爷,奶奶你们为什么要挑这些书出来。今天那些人就烧了好些书呢,爷爷奶奶赶紧的把这些都藏好吧,要是让他们知道了也会烧掉的”。

    李清源、王雅芝倒是十分好奇芽儿竟然对今天的事情明白的那么彻底,“爷爷奶奶把这些书挑出来,一会咱们在家里偷偷的毁掉,要不然被那些人知道的话,他们也回来爷爷奶奶家里捣乱的,到时候爷爷奶奶就见不到小芽儿了”。老两口十分舍不得那些书籍,那可是他们收藏多年的心血呢,谁都不舍得毁掉自己的心血,但是他们却只能这么做。经历过纷飞的战火、经历过生离死别,两位老人把一切都看透了,人只有好好活着才有希望,其他的相比而言都不那么重要了。这些书籍相对现在的平静和幸福,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芽儿一听李爷爷王奶奶竟然要亲自毁掉这么多的书籍,自然也是十分不舍得。而且从老两口的微红的眼眶也能猜得到他们也是万分不舍多的。

    “爷爷奶奶,不要烧掉这些书,我们村子里的孩子想还看不到的。你们要是害怕被人发现的话,要不就等爹来的时候把这些书都藏到我们家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