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

第323部分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第323部分

小说: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会;正给轮椅上的老者把脉的芽儿;就被老者的家人和勤务员当成草菅人命的黄毛丫头;冷嗖嗖的眼刀子不要命的往芽儿身上掷;眼神里是明晃晃的质疑和谴责。

    要不是他们刚才都听的清楚;确实是屋子里这几位老中医开口让这个黄毛丫头也把把脉的;他们早把人赶出了。

    能到这种高规格疗养院疗养的;确实都是非富即贵的人物。但是;别忘了;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个三灾八难的。身体不舒服了生病了;就得找医生。

    而屋子里这几位老中医;人家可不是普通的医生。说句夸张一点的;这些老中医都是隐世的世外高人;一般很少能请得动他们再次出山。要不是这次医学研讨会;说不定这些老中医们还在哪个世外桃源过着闲云野鹤的修行生活呢。

    最关键的是;这么多中医圣手齐聚一堂;相信什么样的疑难杂症都能够药到病除。这世上;不乏消息灵通的。最近这段时间;向来清冷的疗养院可是有点人满为患。

    所以;不看僧面看佛面;他们再不甘心;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个黄毛丫头把老者当成练手的小白鼠。

    不过;相比稍显不平的家人;倒是轮椅上的老者态度十分随和自然;积极配合芽儿这个未出茅庐的毛脚小大夫的检查。

    过来给老者会诊的几位老中医;都是仁心仁术;当然不是就这么把病人交到小姑娘的手里。可是;他们都承了小姑娘的情。要知道;那薄薄几十页的行医笔记;经过这些天的研讨和辩证;每人都可以说是获益良多。

    不过;即使承了小姑娘的情;尽管有中医界老资格的宋老他们作保证;可是;小姑娘真要学他们的拿手绝活;首先得手底下见真章。

    芽儿敛气凝神给老者寻脉问诊;几位老中医的眼睛也没离开过芽儿的手。不说别的;最起码小姑娘寻脉的姿势相当老道;应该不是初次把脉。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几位老中医面露赞许。不过;芽儿的表情却略显凝重。老者面色红润;脉象从容和缓;不浮不沉;腿部又没受过外伤;怎么会突然不良于行?

    “老爷子;能让我看看您的腿吗”芽儿向几位老中医摇摇头;继续征求老者的意见。

    在勤务员出声阻止之前;老者已经配合应道;“当然!小姑娘你是医生;你说了算!”

    于是;老者家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小姑娘把老者的裤腿撩起来;在老者的小腿上又捏又敲;时不时问两句;最后还拿出几根三寸长的银针;在老者腿上又刺又扎;把老者家人给心疼的。

    于是;看向芽儿的神色更加不友善;就连几位老中医也受到牵连。

    几位老中医摸摸鼻子;黄老先开了口;“杜丫头;让我也给这位同志把把脉!”

    众人当然能理解病人家人的心情;不过;病真要是这么好治的话;早就治好了;还用得着跑到这里醉翁之意不在酒等他们。

    再说了;他们只是想看看小姑娘到底有几分本事;可不是专门难为小姑娘的。不说小姑娘能不能找到病因;只看小姑娘刚才出手那几针刺穴的精准;就知道小姑娘真有两把刷子。

    见黄神针之称的老中医终于出手了;老者家人的神色才好了一些。不过;还没等脸上放晴;一颗心很快又随着黄老神色越来越凝重和连连摇头而吊到嗓子眼上。

    如果说;刚才那小姑娘神情凝重;他们还能安慰自个是小姑娘学艺不精;羞涩难当。可是;如果连黄老也是这幅表情;难道说……

    黄老若有所思;放下老者的手腕;冲旁边几位老友道;“老王;老卫;你们也瞧瞧!”

    接下来;几位有名的国医圣手也都是如出一辙的凝重表情。老者家人甚至都不敢问上一句;倒是老者豁达的很;“没事!看了这么多医生;都瞧不出来咋回事!要我说;只要还能吃能喝;这腿看不看的好都没啥!”

    正悄声辩证的几位老中医听老者这么说;神色缓和不少;佩服老者的乐观。抬头又见小姑娘这会也是若有所思的表情;不由笑道;“杜丫头;怎么;瞧出病根了?”

    芽儿答非所问;“我想再给老人家把一次脉!”

    “行!”黄老他们一听;知道小姑娘好像心里有底;当然不会拦着。要不是他们都有几十年的行医经验;卫老更是碰到过类似的情况;他们也不敢这么快确诊。

    老者的家人;刚才那一颗心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的。这回;再看芽儿把脉的时候;不再是刚才勉为其难的表情了;反而多了一份小心翼翼的期待。

    把脉的时间说长不长;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不过;芽儿接下来却问了一个在老者家人听来是牛头不对马嘴的问题;“老爷子;您以前是不是头部受过伤?”

    “啊?是受过伤!”老者先是一愣;尽管不明所以;还是回答了这个问题;不过;老者很快反应过来;兴奋道;“我说;小姑娘;真行啊;把脉连这都能把出来。那可是几十年前的事了;一不小心偏脑门被小鬼子射进了一颗枪子!”

    “那老爷子;您前些日子腿突然不良于行的时候;是不是当时头部也伴有刺痛?就在您当年头部受伤的地方!”神经一直紧绷的芽儿;自是没发觉紧抿的嘴角有上翘的迹象。

    “对!”老者听芽儿这么问;手忍不住连拍轮椅扶手;声调略显高亢道;“脑袋是疼来着。只不过;当时光顾着腿了;还以为是差点摔个大马趴脑袋发懵来着!现在想起来;那可不是什么脑袋发懵;那疼;怎么形容来着;对;就跟被马蜂蜇了似的。就是现在;有时候还会痛上一下。不过;当年碗大的窟窿都没嫌疼;这点疼更不算什么;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小丫头;看不出来啊;小小年纪真有两把刷子!”老者神情激动。

    而老者的家人现在再看芽儿;只能在心里跟自个说一句;人不可貌相。

    旁边几位老中医;见小姑娘真的这么快就找到病根了;不由抚须点头;是啊;绝对称得上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他们不服老不行喽!

    不过;“杜丫头;既然你瞧出病根了;那你会怎么给这位同志治?”谁都愿意识马的伯乐;看到好苗子当然就想用心栽培。

    “上下兼施!针灸加足疗。老爷子头部的旧伤才是根本!……”能得到几位老中医的认可;芽儿难得侃侃而谈了一回。只不过;后面的那些君臣佐使;对老者和老者家人;即使是好歹也算了解中医皮毛的史蒂芬和史密斯二人来讲;晦涩难懂的不亚于天书。

    几位老中医却听得是满脸后生可畏的欣慰;实在是后生可畏啊!宋老他们真是交了狗屎运;竟然抢到这么一个好苗子。

    “杜丫头;在头部施针不比其它。可是;我已经封针多年;所以;我问你;如果你来施针;能有几分把握?”几位老中医当中;黄老对针灸最有发言权。可惜;岁月不饶人。

    “八分把握!”水满则溢;医生从来不会轻易说自己有百分百的把握。

    “八分把握?”黄老不由点头;即使是在自己最鼎盛的年纪;也只敢说有九分把握。不过;人命关天;黄老突然发现监护人好像也不太好当。

    倒是轮椅上的老者;接着开了口;“八分就八分!医生不是神仙;我相信小姑娘!”

    老者看来也是在家说一不二的大家长;陪着的两位年轻人见老者态度坚决;虽然还是更信任看着就是一派世外高人风范的黄老;不过;也没敢开腔。

    黄老自是知道护着的小鸟崽子飞不高;直接替芽儿应了下来;“那好!杜丫头;既然这样;这位同志就交给你啦!晚上回好好准备;咱们明天再过施针。放心;我一直跟着!”

    “好!”芽儿知道几位老中医的用意;当然不会推辞。不过;是得好好准备准备。

    此刻;老者和老者家人;心也彻底落到实处。怎么治;他们不关心;他们只知道腿能治而且能治得好;这就可以了。不过;他们也该回好好准备准备;最起码得吃饱睡足。

    唯有史蒂芬和史密斯二人;依旧困惑不解。那些君臣佐使;对他们来讲;就是无字天书。

    黄老他们;这些天接触下来;倒是很喜欢这俩老外对医学的严谨态度;没少给两人讲中医;这会;也不例外;“上行下通;经络通畅才能百病不生!”

    黄老用略带闽南方言的普通话讲经络通畅;对史蒂芬两人来讲;稍微有点困难。

    倒是芽儿明白外国人的理解方式;“刚才那位老同志不良于行的根本;在于他头部的旧伤。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是治标不治本!”

    作者有话要说:精神萎靡中!

    等咱亲戚走了;再等俺的小宇宙爆发吧!~~~~~~~~

    l

375章() 
自己觉得自己家的孩子好不算数;得别人也觉得好;那才是真的好。尽管在宋老他们眼里;小姑娘是一块值得用心雕琢定会绽放华彩的璞玉;但是;刚开始的时候;那些有名望的老中医们都还是持保留态度。

    然后;芽儿跟着黄老他们会了一次诊;凭借自己的表现;意料之中的得到黄老他们的认可。原来小姑娘不仅仅是在前些天医理辨证时表现出来的理论知识丰富又扎实;就连寻脉问诊的本事也已经颇具章法。

    最起码;当年他们在小姑娘这个年纪的时候;就没人家小姑娘厉害。不难想象;假以时日;小姑娘绝对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成就不可限量。

    于是;经由黄老他们之口;那些仁心圣手的老中医们最常干的事;就是带小姑娘一起会诊。一来是通过会诊指点小姑娘几招;二来是想挖掘出小姑娘身上更多的潜能。

    这些老中医;性格或许淡泊名利;或许随性而为;或许狂放不羁;但性子有一点却很相像;那就是老派文人的清高。作为中医上的前辈和生活中的长辈;他们既然都承了小姑娘的一份情;肯定是要还回的。

    而小姑娘又是一颗学医的好苗子;那有什么比指点小姑娘几招更恰当的呢!

    机会难得;有这么多国宝级的中医圣手倾囊相授;芽儿能做的唯有用心二字。用心领悟;用心掌握;还有用嘴问。要知道;这些老中医提点的每一句;都一笔无形的知识财富。

    在学医上本来就有绝高的天分和悟性的芽儿;遇到这些仁心仁术的老中医的用心提点和他们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行医经验;犹如破茧成蝶;迅速成长着蜕变着;褪了锋芒毕露的华丽外衣;整个人突然沉淀下来。

    宋老他们见到小徒弟的蜕变;相当的与有荣焉。即使整天有人抢他们徒弟;即使小徒弟整天不见人影更别说再给他们端茶磨墨了;也照样与有荣焉。

    如果说此次中医界华山论剑;初出茅庐的芽儿是最大的赢家的话;那么;远道而来的史蒂芬和史密斯两人;则是大开眼界。两人再次亲眼见证了中医的博大精深;见证到中医的神奇深奥;见证到中医民间的藏龙卧虎。

    中医看在西方人眼里是迷信;但事实上却是朴素的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不起眼的中草药的药到病除;细细银针的妙手回春;就连在人身上简单的揉揉捏捏;也可以疏通经络祛邪扶正。还有那些鹤发童颜的老中医;每天早上练的怪模怪样的五禽戏;听说也有强身健体之效。

    中医所有的一切;看在两人眼里;都是神奇而且不可思议的。如果说;芽儿在国外留学时;给史蒂芬和史密斯他们掀开了中医神奇的冰山一角;那么;他们此次中国行;看到的感受到的;却是中医的浩瀚星空。

    不枉此行;是史蒂芬二人找到的最恰当的来形容他们这些天的感触的形容词。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时间似水流年渐渐划入炎炎初夏时;也到了分别的时间。

    众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这么多天相处下来;对唯一的小姑娘既有着对长辈对晚辈的喜爱;也有着前辈对晚辈那种后生可畏的欣赏。三人行必有我师;他们指点了小姑娘不少;可他们何尝没从小姑娘再次感受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

    再想想行医箱里薄薄几十页的手抄本;获益匪浅的不仅仅是小姑娘;他们也是受益良多。

    道别前;芽儿再次收到这些德高望重的前辈的馈赠;或是他们的行医笔记;或是行医心得;又或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配方。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都凝结着这些老中医这么多年行医以来他们对中医的感悟。

    “怎么样;杜丫头;我那里做客算了!我那里可是有一个专门练习银针之术的小铜人!”可能是悟性上的问题;黄老的那些入门弟子医术虽然不差;但是;在针灸之术上却没有能比的上芽儿的天分的。所以;黄老一直想把小姑娘拐走给自己当徒弟。

    芽儿听的倒是很意动;不过;已经从黄老这里学到那么多;芽儿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心虚了。再说了;这些天学到的足够自己消化沉淀一段时间;学医最忌讳的就是拔苗助长;心浮气躁同样也要不得。

    不过;没等芽儿开口拒绝;宋老他们先开口了;“可别!黄老;请帖都发出了;她家里还等着她赶紧回堕呢!你要真有这个打算;徒弟我们让你一半!等你什么时候用空;让这丫头登门拜访你!”

    黄老正在心里琢磨;怎么开口从宋老他们手里抢这个徒弟。看宋老他们对小姑娘的稀罕劲;肯定要费上一番功夫;没想到竟然听到这么一句!

    黄老“啊?”了一声;嘴巴半天没合上;很是破坏了他闲云野鹤的气度。

    不仅黄老惊讶;旁边众人也很吃惊;小姑娘脸嫩;看着比他们孙子辈都小;竟然要堕了。“杜丫头不是才十九岁吗?年龄不够吧!”现在不是以前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有婚姻法了。不过;到底是哪家小子竟然有这么好的福气;眼光比他们还毒辣;早早把小姑娘定下了。

    “宋老;对方多大年纪了?能不能配得上杜丫头?”

    “就是;一般的青年俊杰可配不上这丫头!”

    谁也不会想到;一群鹤发童颜的老爷子;竟然也有这份八卦的闲情。

    芽儿还没来得及害羞;卖足关子的宋老他们已经跟一众老爷子八卦起芽儿青梅竹马的故事;害的芽儿留也不是走也不是。

    不过;不可以否认的是;芽儿归心似箭却是真的。学会相思;就害相思;芽儿记得很清楚;自己已经有两个多月没见到那人的人影了。

    可生活;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最会给没有准备的人带来不一样的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