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

第484部分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第484部分

小说: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年,已经在军方全面推广,完全可以替代市面上所有的外伤药品。在处理创伤上,药膏方便奇效,甚至都不需要护士进行专业处理。据保密资料,前两年全面自卫战的时候,很多同志都因为这小小一盒药膏而坚持到后方医院,可谓是保命良药。据说,都快被军人们当成秘密武器之一了。

    曹亦先没想到,小姑娘竟然那么没有防人之心,把药膏送给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学生。更没想到,m国人这么识货,唯一的附加条件竟然是这条。

    曹亦先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条件很诱人,一方面拿药膏来换又觉得肉疼。

    “那就答应对方的条件!”出乎曹亦先意料的是,d老回答的十分直接干脆。

    d老见曹亦先欲言又止,补充道:“小丫头前两天跟我汇报过这件事!现在有条件推广,药膏依旧是军方专用,是不是大材小用了?不过,小曹,记得一定要严格限制半成品中草药的出口量。那小丫头跟我说过,就是对方破译了药膏的精华所在,但是需要提取的几种药材只适合咱们国内的地理环境生长。”

    d老都解释到这份上了,曹亦先又不是笨人,顿时咧嘴笑了。就说那小丫头鬼精鬼精的,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想到小姑娘走一步看五步,曹亦先脑子里只有五个字,多智而近妖,小心翼翼的问道:“d老,您说那小丫头送药膏给那几位医学院的学生时,是不是就已经算到这一步?”

    d老一愣,随之模棱两可道:“这个问题或许只能问那小丫头自己了!”

    曹亦先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不由感慨道:“d老,没想到那小丫头竟然不声不响的下了这么一盘大棋。因为这小丫头,此次交流访问,国粹中医成了最大的赢家,虽然只是一小步。养生茶,养生酒,没有人比咱们的老祖宗更懂得保健养生的!”

    d老想到前几天小姑娘跟自己讲的那番话,低声道:“确实是一盘大棋!不仅仅是中医,假以时日还会带动整个经济民生!”

    曹亦先不知道那天晚上一老一少的对话,这会细细品磨老首长意有所指的话,也只能体味其中一二。养生茶之类的保健产品,完全可以带动一条产业链的兴起。

    曹亦先不是不想把这条产业链归到卫生部下,不过,曹亦先也清楚,m国这几家财阀集团看重的是小姑娘的名气和她手里的配方,而冲着小姑娘和老首长的关系,谁也不能谁也不敢打它的主意。

    这几天,那些位企业代表也只能干眼馋郭小海和冯凯他们,谁让人家有一个好妹妹!沾了芽儿的光,郭小海和冯凯可谓是此次交流访问的最大赢家。订单接到手软,合作伙伴也应接不暇,关键是还发掘了潜力无穷的商机!

    对外,郭小海和冯凯算是芽儿的半个代言人。这几天,俩人除了忙活自己的大摊子,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替芽儿收拾她惹出来的这摊子。当然,郭小海他们从国内搜刮芽儿的那些养生系列的东西早就分发一空。

    兄妹早就谈过养生保健这一行,郭小海更早就打过芽儿出品的养生茶的主意,只不过,兄妹俩都失算了,没想到m国人对养生保健的产品这么敏感。

    曹亦先跟d老汇报的时候,在外面奔波了一天打了一天嘴皮子仗的郭小海和冯凯俩人吃饱喝足,套上大衣专门到楼下大厅截这几天神出鬼没的宝贝妹妹!

    而芽儿,这会还在约瑟夫教授的办公室,正跟约瑟夫教授辞行。

    “约瑟夫教授,谢谢您这几天的招待!”

    “不!我想我应该谢谢你才是!”约瑟夫眨了眨眼睛,笑声犹如大提琴般低沉、厚重,多了一种扣人心弦的磁性,少了以往那种刺耳的金属质感。

    “只要教授您不怪我我让您以后少了逗人的乐趣就好!”芽儿摇摇头,或许再晚两年,哈佛大学关于幽灵教授的传说会变成王子教授的传说。带有一半欧洲血统的约瑟夫教授的的确确是一位英俊大叔。

    约瑟夫很配合的做了一个失望的表情,然后,突然正色道:“杜,明年暑假,记得准时飞过来!oh,no,我还是觉得你应该直接留在这里!”

    芽儿摇头失笑,同样的邀请约瑟夫教授这是再说第五遍了。如果不是早答应了翟哥哥,芽儿说不定真的会继续在这里深造两年。

    除了把脉问诊,手施银针外,芽儿当然也希望自己可以拿着主刀医生的专用手术刀站在手术台前。除了爱德华老先生这几例治愈的癌症病人外,芽儿也希望更多患者可以治愈。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自己得及时赶回去安抚自家可怜巴巴的老男人。

    老男人娶个媳妇真不容易,芽儿想自家翟哥哥了!

    史蒂芬教授很赞同约瑟夫的话,中西医的融合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不过,看看满脸娇羞沉浸在爱情幸福中的女孩儿,不由出声调侃道:“约瑟夫,如果你把杜留下,翟他肯定会杀过来的!因为你扣下了他的新娘。”<;od!”约瑟夫不可置信的看看史蒂芬教授,再看看不打算出声否认的女孩儿,是哪位幸运儿早早定下这位可爱的精灵!他是令所有男人都嫉妒的人!

    在波士顿前两天絮絮扬扬的一场冬雪后,冷空气从西大6吹往了东大6。同一时间,大洋彼岸的京城还是清晨时分,天色灰蒙蒙的,早晨起来时,已经飘起了零星的雪花。

    杜家五进大院的窗棂上早早被杜奶奶贴上了大红的剪纸,红的格外喜庆。被所有男人羡慕嫉妒恨的翟耀辉揉揉有些发痒的鼻尖,也想自己小媳妇了!

    那个远在国外耀眼的,芳华绽放的女孩儿是自己心爱的姑娘,自己呵护下的小丫头。翟耀辉想起来就觉得美,就像大夏天吃雪糕,大冷天喝口二锅头一样!

    灰蒙蒙的天色丝毫没影响翟耀辉的好心情,午前时分,大街小巷已经罩上一层浅雪,路上行人无不行色匆匆。京城火车站出站口,前来接站的人们又是搓手又是跺脚,哈着热气,冻的跟缩脖子鹌鹑似的,而翟耀辉一身剪裁简单浅灰色大衣,站在接站口就跟标枪似的。

    给仨孩子扣好从老家带过来的厚厚的狗皮帽子,胡添树和孟德柱两人扛上从专门从老家带来的土特产,拖家带口从火车站出来。俩人一眼就看到翟耀辉,不是翟耀辉站的多直,是常年冷若寒冰的老战友此刻哪怕站在风雪口处,人却仿佛徜徉在春暖花开般的幸福中间,实在是羡煞人也。

    〖

555() 
火车站外;晶莹剔透的雪粒零零星星从灰蒙蒙的天空落下;虽然不像东北的鹅毛大雪那般絮絮扬扬;但小风一吹,带来的阵阵寒意依旧能吹进人的骨头缝。

    站内站外,众人无不脚步匆匆;冻的耸着肩膀缩着脖子,就跟刚出窝的鹌鹑崽似的。偶尔寒风吹过,肯定是哆嗦一片。

    接站口外,犹如感觉不到寒意标枪一般的翟耀辉;和拖家带口的胡添树和孟德柱两家,老老少少都是羊皮大袄,狗皮帽子,还有不知什么皮子的皮靴子的关东客打扮;狗皮帽子下热气腾腾,仨孩子的小脸热的粉扑扑的,怎么看怎么温暖。

    虽然看着有些土气,可绝对是货真价实的保暖真皮子,放到二十一世纪,这一身打扮绝对是高端洋气上档次,非土豪穿不起!

    孟家老爷子戴着半截皮手套子的大手一左一右紧紧抓着虎子和小鹰俩小子,脖子上多围了一条大红围巾的英子拉着小鹰的另一只手,一步不落的跟在胡添树他们后面。

    胡添树和孟德柱俩壮年男人早热的把狗皮帽子摘下来拿在手里,一人扛着俩大包袱,虎子娘手里拖着俩有些褪色的军旅包,装着两家老少的替换衣服。

    老老少少顺着人流从接站口出来,没等胡添树他们开始四下寻摸人,翟耀辉已经上前一步接过虎子娘手里的俩军旅包,还能空出另一只大手挨个摸摸正好奇的东张西望的仨孩子的脑袋瓜子。

    半年前,英子还是又瘦又黑的黄毛小丫头,眼神倔强又自卑。这会,围着大红围巾的小姑娘脸上长了肉,白净了很多,连眼神也比以前晶亮。至于夏天的时候还只知道走哪都拽着姐姐衣角的小鹰,除了脸蛋上两抹皴红,早壮实的虎头虎脑,跟小虎子站一块,小哥俩跟亲兄弟俩似的。

    胡添树和孟德柱光顾着在人群中寻索那抹熟悉的军装绿了,没想到有人半路斜j□j来,抢走虎子娘的行李包,还准备拐自家的娃娃,俩东北汉子把大包袱往地上一扔,刚拉开架势,才发现是翟耀辉。

    俩人顺着摆开的架势,一人搂住翟耀辉的半边胳膊,哈哈笑着喊了一声,“老翟!”

    喊完人后,不着痕迹的往翟耀辉身后打量了一眼。

    仨孩子比俩大人直接多了,仰着小脸,眼睛乌溜溜的转,“翟叔叔,杜姐姐没来吗?”

    “你们杜阿姨这一段时间出国了,今天只有翟叔叔来接你们!”哪怕没穿那身绿军装,翟耀辉眉眼间依旧有些刚硬清冽,不过,跟孩子说话时,眼神明显多了两分温度。

    孟老爷子和胡添树媳妇明显松了一口气,本来说好的是孟德柱来检查腿上的旧伤的,结果拖家带口的都来了,一来检查旧伤,二来逛逛京城,三来就是参加小两口的婚礼。

    不过,孟老爷子他们比胡添树和孟德柱俩想的多,就怕太麻烦翟耀辉和芽儿。毕竟,人家小两口帮助自己两家帮的够多的了。

    翟耀辉假装没看见孟老爷子他们表情的异样,招呼道,“孟伯,嫂子,天冷,咱们赶紧回家吃饭!”

    仨孩子稀里糊涂的被翟耀辉拉着,满脸兴奋的打量着熙熙攘攘与那个东北边陲小县城截然不同的京城。不过,孟老爷子和胡添树媳妇都傻了眼,“哎?”去小翟家?就这么风尘仆仆的跑人家家吃饭?

    胡添树和孟德柱扛着大包袱快走了两步,“老翟,老翟,你直接把我们送到旅馆就行!让我们也洗漱洗漱,替换一身干净衣服,都坐了两三天火车了!中午咱们找小饭馆搓一顿,下午我们再去看你家老爷子和杜家老爷子他们!”

    要是一人俩人的也就算了,可拖家带口的就这么过去,俩人就是心粗也觉得过意不去。

    翟耀辉脚步一顿,稍有不悦的瞥了胡添树他们一眼,才半是解释半是通知道:“家里有现成的地方,这段时间就直接住家里!旅馆到底不方便,孟伯和仨孩子折腾不起!”

    哎!胡添树和孟德柱看着前面提走了两家的行李包,还拐走了仨娃的翟耀辉的背影,赶紧带着孟老爷子他们跟上。得叻,哥们说家里有住的地方那就先过去打搅两天!包袱里的那几条狍子腿,野猪腿别捂馊了!

    翟耀辉从车队借了一辆小型面包车来接人的,等老老少少都坐进去,再塞上胡添树和孟德柱扛过来的那四大包袱的山珍野味,满满当当。

    小鹰和虎子这俩野小子从出了车站眼睛就不够使的,骨碌碌乱转带着一股子活泛劲。胡添树和孟德柱一看这还了得,长胳膊一捞,一人一个赶紧抱住想往副驾驶座上爬的俩人。以这俩小子的皮实劲,孟老爷子他们不一定能抱的住。

    英子从小就懂事,梳着俩顺滑的小辫子脑袋蹭了蹭爸爸的大手,早乖巧的靠窗坐下,脸趴在车窗玻璃上,不错眼的看着衣着鲜亮的行人,和已经初显车水游龙的京城。

    七八十年代,京城对普通老百姓来讲有着莫名的吸引力。翟耀辉特意绕路过天…安…门,人民广场,走马观花的让孟老爷子他们先过过眼福。

    胡添树和孟德柱曾经在京区部队当过兵,就负责当半个解说员。孟德柱讲的是典故,胡添树爱逗孩子,偏偏讲什么北京烤鸭,艾窝窝,驴打滚,什么豌豆黄、京八件。胡添树把仨孩子馋的直吸溜口水,自己也馋的咽了一口唾沫。

    性情持重的孟德柱好笑的瞪了胡添树一眼,这小子,别看他说起京城的小吃如数家珍,事实上,一样也没吃过。当兵的时候,部队发的那点津贴连包烟都不舍得买,全攒着寄回家。就是年假回家时,买两包京城的点心回去,也没舍得尝一口!要说豁开馋瘾尝了一回新鲜,还是暑假的时候,芽儿和翟耀辉他们带过去的一点耐放的京城小吃。

    胡添树媳妇没少听丈夫在炕上跟自己念叨白在京城当了七年兵,竟然没舍得吃过一口京城的特色小吃。见男人馋的跟仨孩子似的直咽口水,操持家务不在细腻的手偷偷摸摸揣在腰里的鼓囊囊的钱包,好容易来一次京城,说啥也得让男人和孩子们尝遍京城的小吃。

    胡添树从北京烤鸭讲到天津麻花的时候,仨孩子肚子里的馋虫终于扛不住了,咕噜噜的连连抗议。

    眉间舒展,面色红润的孟老爷子敞开羊皮袄,靠着座背养神呢,听见仨孩子不停吸溜口水,啪的一声拍在胡添树肩膀上,一笑露出常年吸大烟袋熏得有些发黄的大牙,笑骂道:“你小子,就会欺负我仨孙子!”

    胡添树呲着牙,嘿嘿傻笑两声,这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过的滋润啊!

    翟耀辉从倒后镜看的一清二楚,昔日的战友们并没被岁月的磨砺磨去那一份真性情。替俩战友高兴的同时,不忍心开口安慰仨孩子,“咱们马上就到家了!家里老爷爷老奶奶们早给你们准备了好多好吃的!回家让你们吃个够!”

    仨孩子听了都抿着小嘴偷笑,多了一分大山里孩子的纯真,少了一分拘谨。

    胡添树和孟德柱俩人闻言,赶紧看看到哪里了,这一看不打紧,咋来后海这一带了!翟家老爷子住的肯定是军区大院,哪怕是翟伯父也该是政府大院,后海这一带都是高门大户的大宅院,翟家住在这里不怕打眼啊!

    孟老爷子他们和仨孩子看着周围一进进红墙灰瓦的四合院,古朴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夹杂车偶尔路过的自行车叮铃铃的车铃声,脖子上挂着钥匙放学回家的孩子,宁静祥和。

    翟耀辉没错过俩老战友脸上的差异,“你们弟妹家住在前面那条胡同!”

    啊?就连最稳重的孟德柱也愣了,去弟妹家?胡添树被媳妇在腰眼上捣了一胳膊拐子,才回过神来,“老翟,咱这是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