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武周狂歌 >

第19部分

武周狂歌-第19部分

小说: 武周狂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方磬提着昏迷的应乾于雪上疾驰,他脚下虚点雪面,一跃数丈,轻捷的飒然风姿显得极是飘逸。

    这般携着应乾进了舟龙小镇,方磬立于镇口驰道,透过漫天纷飞的雪片望向白皑皑的小镇,镇上不见人影,屋舍门店俱是闭着门户,想来这般大的雪,自是没人出来遭罪受冻。

    方磬嘴里呼着热气,看向手里提着的应乾,暗运内息在应乾的脖颈处探了一下,只觉应乾气息微弱,已是到了极限。

    “这般坚忍,确是个可造之才。”

    方磬轻声自语,这些天来,应乾就算再疲再饿,也未曾向他求告过一句,这不禁让他对应乾有些赞赏。

    其实最开始挟持应乾时,方磬对于应乾是抱着“这孩子天赋不凡,不能让他跟着傅云天误入歧途”的想法,但后来在小院中相处了一段时日后,他发现应乾寡言少语,性格冷僻,且身上还隐隐散发着戾气,这戾气虽不甚重,却利锐如锋!

    这让方磬心中生出了不好的预感,他总觉得应乾这孩子将来会成为这世间的一个祸害。

    虽然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这样的担忧显的没有必要,也很荒谬,但方磬这个人就是这么极端,且他每次看到应乾那双空洞无神的眸子,他内心的这种忧虑便会加剧,这期间方磬也曾想过将应乾带到穆武书院,在穆武书院的调教下应乾会走上正道,可一想到穆武书院这些年来也出过几个败类,他的心中又不安起来。

    因此在小院中呆的那几日,方磬对应乾的杀机越来越重,以贯彻大仁大忍之道为行为准则的他,把应乾当成了一个威胁未来的不安定因素,而若是杀个孩子就能让未来少一个魔头,方磬会毫不犹豫的动手,这对于他来说,连小忍都是算不上的。

    只是唯一的顾虑,方磬自己也不能确定心中的担忧是否正确,毕竟他的这份担忧还有反面,那就是应乾将来有可能走上正途,成为仁义无双的一代俊杰,若是如此,他现下杀了应乾岂不等同杀了将来的正道豪侠?

    所以,在这般顾虑之下,方磬在小院里一直没有对应乾动手。

    到得近几日,他带着应乾连日奔波,一路上饥寒交迫,应乾却能苦苦忍受,从不向他告饶,如此坚忍的心性,让方磬对应乾更为的看重。

    而赶路的这些天,方磬也想明白了,既然短时间内不好做出正确的判断,那就等将来再说,他计划忙完手头的这件事,把应乾带到穆武书院,然后在穆武书院里对应乾做长时间的观察,若是应乾能在成长的过程中走上正道,自是幸事一件,如若不然,他会亲手将应乾解决掉。

    在作出这个决定后,方磬对应乾息了杀心,自然也没打算让应乾在这持续九天不食不歇的奔波中死掉。

    此时提着应乾,方磬闪身进到镇内,在镇内的道上行不过百丈,来到一处小楼外,这小楼的门牌上写着“龙舟客栈”四个大字。

    方磬上前敲了敲门,不多时,酒馆里传来话声“来啦,来啦。”一个小二从内将门打开,顶着外面刮进屋的风雪,大呼道:“客官快进来说话。”待方磬进到客栈,那小二忙将店门关上,插上门闩:“客观是住店还是打尖?”

    “来碗米粥,一壶热酒,再加盘牛肉。”

    方磬吩咐下去,侧目打量,却见这客栈前堂摆了六张酒桌,靠近堂内火炉的三张酒桌上坐了人,其中一桌三人,一桌两人,都穿着布衣,看那模样像是往来的过道百姓。

    而剩下的那一桌,桌上摆了盘甜糕,坐着位腰佩长剑的男子,这男子正襟危坐,衣着灰袍,约莫四十来岁,长着张国字脸,面目憨厚老实。他身侧还坐了个女孩,女孩嘴里吃着甜糕,穿着粉袄,头上戴着棉帽,脑后扎有两个小辫,红扑扑的嫩脸甚是可爱,看上去不过五六岁。

    方磬进屋时,这三桌人都朝他看来,那两桌身穿布衣的人只是诧异的扫了眼他手里提着的应乾,便自顾自的低下头喝酒聊天,倒是那佩剑的男子,见方磬身上不沾片雪,惊异的对着方磬打量了一番。

    方磬寻到空桌坐下,将应乾放趴在身侧的长凳上,而后抄起应乾的右手,渡入一股精纯内力,这股内力顺着经脉游转至应乾的丹田,在丹田中化作丝丝热力散入周身百骸,不一会,应乾眼皮动了动,缓缓睁开眼来。

    见应乾醒了,方磬收回手,这时小二拿来酒碗,又提了壶热酒,托了盘切片的牛肉到桌上,道:“客官,米粥正在热,马上就好。”

    方磬颔首挥退小二,倒酒入杯,微微抿了一口。

    应乾无力的趴在凳上,意识模糊的抬起头,看向喝酒的方磬。

    “你无我这般功力,长时间未进食,吃不得酒肉。”

    方磬似在自语,端起酒碗抿了两口,而后喝的一口比一口多,最后畅快的举杯一饮而尽,举筷吃起盘中的牛肉。

    “这是哪里?”

    应乾无力趴着,气若游丝。

    “离陇南还有一段路,吃完这顿饭还要接着赶路。”

    方磬轻吟说着,似在自语,应乾闭上眼,悠悠的呼着气,没再说话。

    过了片刻,小二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米粥,方磬伸手接过,看向无力趴倒的应乾,犹豫了一下,拿起碗里的木勺舀起米粥喂与应乾喝:“张嘴,喝粥。”

    应乾睁开眼,看着递到嘴边盛着米粥的木勺,显得有些诧异,却听方磬冷声道:“还不快喝?不然等会在路上死掉,我直接把你埋到雪里去。”

    应乾听后忙张开嘴来,奈何勺里的米粥太热,触到米粥后被烫的脖子往后缩,方磬皱眉哼道:“真是麻烦。”无奈将勺子里的米粥吹凉,再送到应乾嘴边。

第32章 昆仑门人() 
店外呼啸着风雪,客栈内,火炉里烧红的柴禾发出噼啪的炸响,两桌穿着布衣的客人吃着酒,小声聊着天,另一桌灰袍男子端坐桌前,似乎在等着什么,坐在他旁边的小女孩无忧无虑,不停去拿盘子里的甜糕吃。

    半晌稍过,方磬喂了应乾半碗米粥,凝眉问道:“怎么样,可还好些?”

    应乾吃了热食,脑中渐渐清醒,身子也恢复了些气力,轻轻应了一声,撑着胳膊勉力坐起身来,方磬将手里剩下的半碗米粥放在桌上,示意应乾自己动手。

    便在这时,客栈门外传来踏雪之声,有人敲起了店门。

    “店家,快快开门来!”

    随着这声暴喝,蓬蓬蓬的一阵响,客栈木门被砸的剧震,与此同时,门外响起另一人的声音。

    “费师弟,你叫得什么?快住手了!”

    这声呵斥之后,敲门声没了,客栈里的小二惊疑的跑到门前,拿下门闩打开门来,却见门外站了四人,俱是头顶蓑笠,腰佩长剑,穿着锦丝白袍。

    这四人里,领头之人唇上蓄着短须,身长八尺,神情刚毅,年过四十,站在他身旁的那人体形壮硕,浓眉虎目,三十五岁左右。

    在这两人身后,还跟着一男一女两个孩童,男孩眉轩目朗长的灵逸俊秀,女孩杏眸娇颜生的清丽娇纯,都是十一二岁的年纪。

    那开门的小二见了四人身上穿着的锦丝白袍,眼中一亮,不顾门外吹来的风雪,躬身抱拳,露出惊媚之色:“昆仑侠士大驾光临,小店蓬荜生辉,侠士们快请入内就坐。”

    话音落下,客栈里坐着的几桌人齐齐看向门外,那两桌穿着布衣的客人垂首低语了起来。

    “看那衣着,真是昆仑派内门子弟的雪袖银丝袍。”

    “这般大的雪,昆仑派的侠士跑这儿干嘛。”

    “不是明摆着的吗,每年年关将近,昆仑派的人都会到陇南招收甘陕以及蜀中有潜力的孩子,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一准是为了这事朝陇南去的。”

    在这番压低的议论中,应乾埋头喝着碗里的米粥,方磬端着酒碗轻抿,冷眼扫向门口。

    而另一桌那带着女娃的灰袍男子见了到来的昆仑四人,起身拉着身边吃着甜糕的女娃,抱拳迎了上去,道:“严麟兄,银川一别,好久不见啊!”

    昆仑四人进店后正各自取下斗笠掸着身上的雪花,领头的蓄须男子听闻这声问候,抬眸见了灰袍男子,忙回礼抱拳:“好久不见,时隔多年,沈融兄风采依旧啊。”

    “哪里哪里,严麟兄客气,你这一路奔波劳苦,咱们坐下再说,请!”

    “请!”

    两人各道了对方姓名,寻到桌前相对坐下,之后昆仑四人中跟着严麟的那名壮硕男子同桌坐下,走在最后面、模样好看的男孩女孩站到了严麟的身后,未敢就座。

    一旁被沈融牵着手的小女孩,她见了四个生人显得有些害怕,捏着衣角乖巧的站在沈融身旁,连桌上的甜糕都不敢吃了。

    也便在几人入座后,先前客栈里议论的那两桌客人怕被他们听到言语,纷纷闭了口不再多言,与此同时,门口处的小二将店门闩好,返身行来,对着严麟谄笑:“侠士们住店么?可要点些什么?”

    “替我们准备四间上房,另外烈酒好肉管足了上!若是怠慢了爷,小心你的头,听到…”

    小二话音一落,严麟身旁的壮硕男子立马暴喝出声,只是话说到一半,猛见严麟冷眼瞪着自己,不由咽了口吐沫,放低了声音,道:“那个…反正好酒好菜都给爷端上来,自不会差你的银子。”小二忙点头哈腰,应声忙活去了。

    桌上的严麟面色有些尴尬,指着壮硕男子对沈融介绍道:“沈兄莫怪,这位是我师弟费鸣虎,他自幼呆在山门,性躁易怒,不通礼数,此番我奉掌教之命到陇南招收弟子,他非要跟着我,且掌教也想让他下山为山门出些力,我便把他带下山来了。”

    沈融哦了一声,客气的道:“早听闻昆仑派有一位费姓的刚猛豪士,今日能在此得见,乃是沈某之幸。”说着话,对着费鸣虎恭敬抱拳,却不料费鸣虎瞅了他一眼,兴致泛泛的摆着手,懒得和他应对。

    严麟见状有些下不来台,强笑着对面色微僵的沈融道:“沈兄出身名门,不必和我这粗鄙师弟一般见识,咱们说正事吧,这孩子可是沈兄信里说到的沈甜儿?”严麟说到最后,抬手指向沈融身旁的小女孩。

    沈融道:“不错,她便是我的侄女,三年前她父母…也就是我的二弟和弟媳,两人走镖遇了险,弟媳不幸糟难,二弟也受了重伤行动不便。自那以后,这孩子便由我的内人抚养,如今她年满五岁到了习武的年纪,二弟寻我商量,想让我给她找个厉害的师门,我这思来想去,就想到了严兄你。”说到最后,沈融隔着棉帽摸着小女孩的脑袋,对严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严麟了然的点着头,朝那小女孩招了招手,柔声道:“孩子,过来。”

    小女孩低着头有些害怕,她偏头看向沈融,见沈融微笑着对她点头示意,这才踱步朝严麟走了过去。

    待小女孩来到近前,严麟捋起雪色长袖,伸出手来捏了捏小女孩的肩膀,又拉起她的手探了探脉象,最后点了点头,道:“是个习武的好苗子。”

    沈融面色一喜,道:“严兄,那…成了?”

    严麟点头道:“这孩子根骨不错,脉理也平顺,很适合修炼昆仑的剑法武功,由我替她作保可以进到昆仑内门。”

    沈融听了这话,难掩心中的欢喜,对小女孩道:“甜儿,快给严伯伯跪下磕头。”

    “唉,不急。”严麟笑着摆手:“等将来我把她带到昆仑,连着掌教长老一并拜过吧。”

    小女孩茫然的睁着大眼,对眼前的状况不明所以,沈融却是神情激动的对严麟抱拳道:“严兄的这份恩情,我银川沈家记下了。”说着话,伸手入怀,掏出三张千两的银票,道:“这三千两是甜儿入门的拜师礼,还望严兄笑纳。”

    这话一出,客栈里霎时传来倒吸凉气的声音,那两桌穿着布衣的客人瞧见这么大张的银票俱是瞠目。

    而严麟和费鸣虎神色如常,似乎三千两的入门拜师礼在他们眼里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第33章 神剑仁音() 
“沈融兄,拜师礼我可以收下,但恩情两个字你可别对我说,不是我不想让你欠我人情,而是你这侄女资质上佳,即便没有我这层关系,她也能进到昆仑内门,所以不存在人情一说,相反,我还要谢谢你为我昆仑送来这么一个好苗子呢。”

    严麟笑着解释,孔融却坚持道:“严麟兄哪里的话,如今八大派收徒甚严,想进其中任何一派的内门都是难如登天,您能在昆仑替甜儿作保,这本身便是一分恩情了。”一边说话,一边将手里的银票放到桌面,推到了严麟面前。

    严麟微微挑眉,面上带笑,不着痕迹地将银票拿起收入怀中,道:“沈融兄严重了,举手之劳而已,不足挂齿。”

    话声刚落,客栈里的小二端来酒菜上桌,严麟和沈融又客套了几句,相互招呼着,让沈甜儿和站在严麟身后那对模样好看的男孩女孩一并坐到桌上用餐。

    “沈兄,这两个孩子是掌教的亲传子弟,他姓卫,名凡笙,她姓乔,名沐馨。”饭桌上喝着酒,严麟指着随他而来的那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给沈融介绍:“他们二人可是掌教最喜爱的弟子,此番我下山办事,掌教想让他们出来见见世面,便让我顺带着把他们一并带下山来了。”

    沈融闻言,看向那两个孩子,点头夸道:“轩庭玉面,杏眸娇颜,看这面相便是有福之人,既是昆仑掌教的亲传弟子,想来他日必是人中翘楚了。”

    严麟听了这话,不由得畅怀轻笑,那叫卫凡笙的男孩却是翻了个白眼,他低头吃着饭菜,饶有兴趣的看向坐在一旁乖巧的吃着甜糕的沈甜儿,蓦然对着畅笑的严麟问了一句:“严师叔,这位沈妹妹的资质比卢秀师弟如何?”

    这声问话落下,饭桌上一静,卫凡笙身旁名叫乔沐馨的女孩偷偷看向严麟,却见严麟笑容僵住,愣着神,似是不知如何作答。

    便在这时,一旁喝酒的费鸣虎笑着接过了话,道:“以卢小鬼的资质,便是寻遍八大派,把一院二教三寺翻个底朝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