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武周狂歌 >

第6部分

武周狂歌-第6部分

小说: 武周狂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孔佳成躺在范氏的怀里,跟着范氏一起哭了。

    而在范氏身后数丈外,孔纯静静的站着,也许是经历了太多,如今孔纯面对死亡已是无惧了。

    至于哥哥,他睁着空洞的眸子盯着王管家的尸体,面色冰寒。

    黑暗的地道里,曹大侠复又笑了。

    “银票?金条?我杀了你,那些不都还是我的?至于你的身子,说实话,我没有什么兴趣……所以你别期望了,今天你和你的蠢儿子,是必死的。”

    面对女人的求饶,曹大侠享受着掌人生死的快感,方才因王管家自杀而提起的怒气消了不少。

    范氏彻底的死心了,她瘫倒在地不断的呜咽着,手里的烛台滚落在地,烛芯微弱的火芒闪烁了两下,终于灭了。

    霎时间,地道里,漆黑一片。

    “呵!能在黑暗中受死,也算是你们的福运了。”

    一声朗然剑鸣,曹大侠要动手了。

    然而便在这时,黑暗的地道里,亮起了两点金芒。

    是一双眼,哥哥的眼!

    孔纯偏过头,看着哥哥的金瞳,往日里那双虚无的眸子,此刻仿若神佛的眼睛。

    黑暗中,哥哥的金瞳是如此的显耀,范氏和孔佳成在绝望中看到这双眼都惊的呆了。

    而曹大侠愕然半晌后,骇然惊呼道:“那是……密宗四大禁?天眼通?天眼第一的阿那律眼?”

    “今天……”

    漠然的话语声悠悠传来,哥哥的目光从王管家的尸体上移开,落到了曹大侠的身上,缓声说着:“你要死。”

    话音平淡的不带丝毫杀气,似乎哥哥只是在叙说一件平常的小事。

    “你说什么?”曹大侠面色惊愕,接着过了一会,缓过神来,便是轻笑:“哦……你叫孔元一对吧,我记得你才八岁,竟然能修成传说中密宗的天眼通?真是吓我一跳,怪不得听说灵感寺的和尚要收你……”曹大侠咽了口吐沫,声音变得紧促:“你的确是个天才,也许用天才都不足以形容你,但很可惜,你还只是个孩子,你以为你真能杀得了我?”

    话音在地道里回荡,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答。

    那双金瞳在黑暗中是如此的无情冷酷。

    “好呀,既然你这么有自信,那便来试试吧!也让我见识下传说中密宗第一禁术的威力!”

    话音落下后,黑暗的地道里响起一声剑吟。

    而随着这声剑吟的落下,金瞳在黑暗中拉出两道金芒。

    哥哥动了!

    哥哥的身形从身边掠过,在孔纯耳边拉起了一阵风啸。

    抨!

    猛烈的金属撞击声,地道里的两人交手了,接着,黑暗中有两点金芒时隐时现,金芒闪动处,不时传来悠扬剑鸣与金属碰撞的铿锵声响。

    “傻小子,就凭你这点道行也敢和我斗,真是找死!”

    “咦?你竟然能看穿我这招剑术?”

    “怎么可能?你这……”

    “啊啊啊啊啊啊!我的眼!我的眼!”

    猛然间,曹大侠凄厉的惨叫声在地道里回响。

    “你这畜生!”

    凶兽般的狂吼,剑鸣声渐显杂乱。

    孔纯立于黑暗之中,看着不远处那如鬼火般游弋的两点金芒,聆听着那愤怒的咆哮与狂乱的剑鸣,只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崩塌。

    “啊啊啊!畜生,我要杀了你!杀了你!!!”

    发疯般的怒吼,霎时间,剑鸣声大作,地道里剑气纵横,激起土石飞沙,而那两点金芒没有丝毫畏惧,自如的穿梭于纵横的剑气内,飘忽不定。

    “畜生!你在哪里?!”

    “谁?谁在那里?畜生,是你?是你要逃出去?”

    黑暗的地道里突然响起锐利的剑啸,紧接着,传来女人的惨嚎。

    “佳成!快逃!快逃出去!”

    是范氏的声音。

    黑暗中,孔纯微侧着脑袋,聆听范氏痛苦的嘶嚎。

    很显然,范氏已经受伤了。

    然而疯狂的剑鸣声还在继续。

    “杀了你!杀了你!去死!去死!”

    十数次锐利的剑啸,范氏的嚎叫声没了。

    范氏应该死了。

    “小畜生和我斗?让你死!让你死!哈哈哈哈哈哈……还有谁?还有谁?”

    疯魔一般的声音响彻地道,撕的人耳鼓生疼。

    便在这时,两点金芒在空中刹那闪耀!

    蓬!

    一声畅然血啸,紧接着,噗通一声响,黑暗的地道陷入死寂。

    孔纯失神的看着前方,嗅着呛鼻的血腥气味,只觉黑暗中那两点金芒是如此的闪耀。

    不觉间,伴随着轻微的脚步声,哥哥来到近前。

    “结束了。”

    话语传入耳中的那一刻。

    一股难言的情感在心中徜徉,孔纯全身颤抖,眼中的泪,如断线的珠串流啊流。

    模糊的视线中,那双金色的眸子一片虚无。

    ……

    那夜,哥哥带着孔纯爬出地道。

    重见天日时,已是初晨。

    犹记得那时,红日悬在东方,绚烂日光浸在哥哥遍是鲜血的脸上,哥哥手握着染血的短匕,仰着头,看着天,满脸的沉静。

    “从今日起,我不再姓孔。”

    哥哥开口了。

    站在哥哥身旁的孔纯身心焦悴,他痴痴的看着东方初升的红日,对日而跪。

    “我生来当为烈日,而日常悬于空。我的名字……”

    哥哥昂首看着东方红日,伸手抹去脸上的血迹。

    “吾名应乾,吾命应天!”

    (第一卷第一篇:回忆,结束,下一章进入第一卷第二篇:少年捕快。)

第10章 刑案() 
冬日,暖洋洋的日光照的人身心惬意。

    长安城外的山林,孔纯两手互插在袖子里放在胸前,眯着眼,说不出的自在。

    哥哥盘膝坐在对面。

    就在刚刚,哥哥醒了,他睁开了眼,看了自己一眼,又把眼闭上了。

    “哥哥又在装睡了。”

    孔纯是这么想的。

    不觉间,太阳升的高了,估摸着,离晌午还有一个时辰。

    孔纯的肚子又饿了,他打开身边的饭盒,看着里面剩下的两个馒头,拿起其中一个,犹豫了一下,又把馒头放了回去,转而把木盒捧起,探着脑袋朝盒子里嗅了嗅,隐隐能闻到烤鸡的香气。

    正迷醉间,山间传来骏马的嘶鸣声,孔纯循声眺望山林下的远处,却见远方山下的官道上有一少年,头绑红巾,背挑长枪,身穿黑袍,正驾着一匹红毛骏马在道上飞驰。

    而在这少年身后十数丈外,紧跟着三十余骑,头领同样是一位身穿黑袍的少年,只是这少年背上的的武器不是长枪,而是一把长刀。

    “驾!驾……”

    众人驾马的声音远远传了过来。

    “杨开正,等等我,你到底急的什么?”

    那背长刀的少年驾着骏马,领着身后的铁骑队伍,拼尽全力追赶,却是怎么也追不上前面那背枪的少年。

    背枪少年听到身后的呼喝,转头喊道:“城外驿站的四名差役一夜被杀,连驿丞也死了,此等大案,你叫我如何能不急?”

    “再大的案子,实在揭不过,由我去说,让我老爹扛着就是,你担的什么干系?”

    “窦子奇!人命关天!你身为正武司的捕快,竟能说出如此不负责任的话,你就不怕我向上告你?”

    “狗屁人命关天,杨开正你接着给我装!还要告我?好啊!你要是能告倒我,我窦字倒过来写!”

    “行,刑部是你窦家开的,我是拿你没辙的,驾!驾……”

    “喂!杨开正,你他娘的等等我!驾!驾……”

    声音伴着马蹄声逐渐去的远了,已不可闻,孔纯愣神的闻着木盒里残留的烤鸡味,摸了摸脑袋,有些不明所以。

    就在这时,坐在对面的哥哥睁开了眼,站起了身。

    “走。”

    冷然的话语声传入耳内,孔纯站起身有些畏惧的看着哥哥,小声道:“去哪里?”

    哥哥背着刀,空洞的眸子看向天际。

    “有我在,哪里都可去得。”

    漠然的话语,哥哥走了过来,蹲身把孔纯脚边那铺在地上的薄被抱了起来。

    孔纯看着哥哥的动作,微一发愣后,终于明白过来,原来哥哥也不知道该去哪里。

    不过没所谓的,既然哥哥说要走,那自己跟着就是了。

    哥哥背着刀,抱着薄被,选了个方向迈开步子。

    是西方,太阳运行的方向。

    孔纯穿着宽大的棉衣,捧着装馒头的木盒,紧紧的跟在哥哥的身后。

    年幼的兄弟俩就这么没目的的上路了。

    冬日的太阳暖洋洋。

    ————————

    长安城,南门外十五里处。

    驿站旁的官道上,停下一匹红毛骏马。

    骏马上的人正是刚才被孔纯看到的那位头绑红巾、背挑长枪的青袍少年,看这少年俊眉星目,年纪估摸在十六七岁。

    官道上寂静无声,驿馆敞着大门,里面透着死气。

    背枪少年骑在马上,看着驿馆皱了皱俊眉,随后提起缰绳轻夹马腹,驾马来到驿站外的马厩旁。

    马厩里,草料被麻布盖着,没有被人过翻动过的迹象,驿站规定配置的马匹也不曾少。

    少年见了这番情况,俊眉皱的更紧了。

    就在这时,官道上传来声响,背长刀的少年带着身后的铁骑队伍赶了过来。

    “他娘的,不知急的什么,怕人不知道你的赤龙驹速度快么?”

    背刀少年骑在马上大声嚷嚷着,看他唇红齿白、眉清宇秀,生的像是个小生,举止却没有斯文气,看他的年纪,也不过就十六七岁。

    此时再细看这两位少年穿着的黑袍,那臂膀处都用红线秀着两个小字……正武,想来这两位少年却是来自正武司的。

    在武周,六部中的刑部共设二十五司,其中有二十四个清吏司是按省设司,还有一司为京城正武司,这正武司主要处理京师长安及周边地区的案件,偶尔也会办理皇族交涉的重要大案。

    而眼下这两位少年正是刑部正武司的捕快,且别看他们两人年纪轻,在京城他们可都有着不小的名气,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年少英俊,办案的效率在正武司首屈一指,更重要的是,这两位少年都是名门子弟。

    那率先赶到的背枪少年名叫杨开正,乃是当朝大将军杨钰刑的亲侄子,而那后赶到的背刀少年,名叫窦子奇,乃是刑部尚书窦关的长子。

    当初杨开正和窦子奇刚当上捕快时,京城不少人都奇怪,他们这样的名门世子怎会去正武司当那小小的捕快?

    须知在武周朝,寻常一二品大员的世家子弟,大多腰挂玉带头顶金、十五六岁便混到七八品的官职,虽然大部分的官职是没权不管事的虚衔,但与人说起来总归好听。而捕快这差事连品阶都没有,虽然正武司的捕快在吏部有本功劳簿,功劳积的满可以补从九品缺职,但说到底,在士族子弟的眼里,捕快终究是上不得台面的卑贱差事。

    其实,杨开正和窦子奇去当捕快,并非他二人本意,他们都是被逼的,杨开正有一个好伯父,窦子奇有一个好父亲。

    “贤侄,你虽聪明过人,却终归年轻气盛,不懂收敛锋芒,伯父在正武司已经帮你打点好了一切,你先做上几年捕快,消磨一下锐气。”

    “我的傻儿子啊,你这么憨直,爹怎么能放心的让你进入官场啊,爹帮你查了,正武司有捕快的缺职,捕快有什么不好?查案子锻炼脑子嘛,锻炼个几年,总归会有长进的。”

    于是杨开正和窦子奇一起来到了正武司,两个苦逼身上所散发的磁力使他们相互吸引,他们抱团取暖,自然而然的成了搭档,成了正武司出了名的世家二代!

    其实,杨开正和窦子奇刚到正武司报道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俩是来正武司混日子的,可没想到二人当职后不久,便在一起刑案中展现出非凡的断案才能,之后越来越多的案子被他们破解,再没人敢轻视他们,如今一年下来,杨开正和窦子奇已经成为正武司最得力的断案捕快。

    而在半个时辰前,正武司又接到了新的案子,报案的是一个卖酒的老汉,他说早上去给城南外的驿站送酒时,发现驿站里的四名差役和驿丞全被杀了。

    五条人命,还是官差的命!这可不是小案子,司堂大人当即叫来了杨开正和窦子奇,让他二人带上人马速速出城办案。

    两人得了命令,从司衙领了一队骑兵,马不停蹄的出了城朝驿站赶,只是杨开正坐下赤龙驹速度快,行在了前头,而窦子奇骑的是普通马匹,一路上领着骑兵队伍是怎么也追不上杨开正,这就不由得生了一肚子的气。

    “杨开正,你得瑟什么,不就是一匹好马么?有什么了不起的!”

    此刻赶到驿站,窦子奇不爽的嘟囔着,翻身下马后又对身后的铁骑队伍大声喝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下马?给我把驿站围住,任何人不得靠近!”

    话音传下后,士兵们纷纷下马,提刀将驿站围了起来。

    而另一边,杨开正查看完马厩,两腿轻夹马腹,驾着身下的赤龙驹慢慢的朝驿馆门口踱,只是刚行出半丈,窦子奇已是跑了过来,拦在了他的马前:“杨开正!你怎么还不下马?刚刚赶路的时候不是很急吗,怎么到了地方你又不急了?”

    杨开正翻了个白眼,缓声道:“窦子奇,马上高,方便我查看现场。”

    “我呸!死人都没见到,查看什么现场,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不就是想要炫耀你这赤龙驹吗?”

    “好好好,窦公子,窦少爷,我下来还不行吗。”

    杨开正翻身下马,叫过一名士兵将马匹牵下,对着窦子奇笑了笑,朝着驿馆大门做了个请的手势,温声道:“请吧,窦公子。”说着话,笑眯眯的从窦子奇身旁经过,率先进了驿馆。

    “杨开正!你就嚣张吧!不就是靠你伯父的关系从兵部搞了匹好马吗?算什么真本事?等我窦子奇将来进了兵部,看我靠军功在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