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庸人还真 >

第86部分

庸人还真-第86部分

小说: 庸人还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知面前人身份,云光道人哪里还敢多留,急匆匆拉了胡董事长就走,临行时还不忘记向一真道长再三赔罪。

    胡董事长倒也光棍,临行时拉着小白鹿说什么都要捐献些香火钱,还一捐就是千万rmb,一真道长本欲不要,却被虚清道长劝住了,‘老哥们儿、老道友啊,出家人不拒香火钱,这是规矩。再说就算你有辟谷不食的功夫,门下弟子也不能喝西北风啊?’

    陈宁也跟着劝说:“就是就是,这就算是我和虚清道长送给清风观的见面礼了,否则若让许真人知道道长如此清贫、我们两个又不相助,岂非是要怪罪下来?”

    “长生?”

    一真道长满是疑惑:“陈会长为什么要称小徒为真人呢?”

    “小徒?哈哈哈,道长您可真是。。。。。。也罢,就让我和虚清道长慢慢道来。

    您这位‘小徒’如今可是咱华夏道门了不得的大人物了。。。。。。有这样的弟子在,莫说千万香火钱,就是道长需要三千观宇、道家洞天福地,那也是随手可得啊。。。。。。”

第一百六十四章 道可道 非常道 第一更() 
小白鹿有些想不通,道观中的弟子们也有些想不通,明明都有了一千万,为什么还是要喝玉米粥呢?虽然说每人可以多吃一个馒头,还有了味道很不错的川地泡菜,可这距离他们想象中的丰盛宴席还是差了很远很远。

    两位道长来了没多久,前来清风观拜访的人就越来越多了,西南三省的大观甚至是和尚庙尼姑庵都派了人前来礼贺,说什么要庆祝一真道长重归清风观,此为修行界壮举云云。

    遵诚市的官员起初还有些兴师问罪的意思,毕竟道协会长虽然在修行界名头高大,却毕竟没有官身,忽然变身程咬金坏了本市招商引资的大事,总是让他们咽不下这口气。

    市里的几位大佬原本是想着豁出去得罪道协也要为胡董事长讨回这个‘公道’的,却很快就接到了某部门的通知,一个个转换起笑脸来比翻书都快。

    于是第二天市里就定了调子,遵诚道协会长李某某行事不当,事前没有做好充分调研工作,擅自决定重建清风观更是险些毁坏了这座明中期的古观,经询华夏道协,暂停该同志工作。。。。。。

    这个结果让文物保护部门的同志很懵逼,就连一真道长都有些狐疑,记得他当年兴建清风观时确实是有间废置多年的云房,莫不成这就是官方口中的‘明代古建’?不过老道长是个明白人,明白人该装糊涂时就得装糊涂,遵诚官方既然都掀起了遮羞布,自己就应该表示尊重才对。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智慧呢。。。。。。

    几天相处下来,陈宁和虚清道长对一真道长真是刮目相看,以前还决定一真道长是撞了大运,居然在许真人未起之时慧眼识珠,如今不过是‘师凭徒贵’而已。

    两大高手羡慕归羡慕,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服的,如今却发现一真道长才是真正心性淡泊,唯物不争、唯物不取,虽说受资质所限不曾修出法力超凡入真,可要说到心性的修炼,天下道者出其右者当真是寥寥无几。

    自从胡董事长被打脸、市府明确表态支持、当今道协会长陈宁亲来撑腰的消息透出风去后,先是在遵诚的居士圈中传开,跟着一传十、十传百,遵诚的善男信女都知道了,一个个排成长队来上香乞福,可一真道长却严令弟子们不得高价出售香烛、唯物只取一厘利,够弟子们生活就好。比起某某道观、禅院一株高香就敢卖几千上万的,这简直就是一股清流了。

    这份风骨让那位胡董事长都后悔不迭,几次上门拜见就想在捐献些香火钱,居然也被一真道长拒绝了,就连先前那一千万也被道长统统散给了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现如今遵诚人人都在称诵道长是个‘万家生佛’的真修士,让天下的大和尚只能干瞪眼。

    陈宁百思不得其解,曾经悄悄询问,‘道长,我道家也讲财侣法地,你一昧拒绝上门的香火钱,真的就清高如此?难道就没想过让弟子们过上更好的日子、重修道观,令其为天下福地之一麽?’

    “一真别无他想,只求清静无为,若像会长那般说,哪里还有清静可言呢?”

    一真道长闻言只是微笑:“《道德经》曾言,道可道,非常道,不知会长何解?”

    陈宁有些奇异地看了看他,笑道:“这是说道之玄妙,非可言传,若是可以说出来,就不是恒常之道了。”

    “陈会长的解释原本是不错的,不过贫道却另有一番解释心得。”

    “哦?那倒要请教了。”

    这个一真老道士连奇经八脉都未触及,半点法力也无,却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陈宁却没有半点轻视之心。就连最近爱上了瓜子花生香叶茶的虚清道长也暂时停下嘴巴,眼睁睁地望着一真道长。

    “贫道以为此句该解为‘道可以探索,但探索出来的道不一定对,需要否定,这才是永恒的道’。

    不过人生而不同,所以每个人的探索未必相同,或许是对、或许是错,或许不得、或许大惑,可无论对错与否,都该有自己的道。

    如今修道者都要求‘财侣法地’,动八脉、结金丹、成阳神、凝元婴,则地仙可望、天仙有份,可是为什么自上古以降,真正成天仙者却寥寥无几呢?

    这可是唯一的道?

    贫道资质有限,却是找寻不到答案。。。。。。可见这并非是贫道的道,勉强为之,反为不美。或许这是贫道资质太差、又无仙根灵思,那便只好追寻一条最简单的道,清净、无为,如此可也,长生与否,又与我何干?”

    “这。。。。。。”

    陈宁和虚清道长对望一眼,两大当今修道界的牛人竟然都听得呆住了,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若在今天之前,这两大高手就是打死也不会相信自己竟然被一个肉体凡胎的老道士给‘教育’了。

    半晌,虚清道长才长叹一声:“太上圣尊。。。。。。大善!道友这哪里是最容易的道,在我等看来,要真正做到清静无为、唯心外无二念,才是最最困难的啊。。。。。。道友如此心性,真令虚清汗颜。”

    他今年已经是一百二十多岁的高龄,却迟迟无法突破人仙,比起陈宁这位‘当打之年’的道协会长,已经算是心性淡泊了。可他依然还是没有完全死心,毕竟是半步人仙啊,再进一步,就是真正的人仙,寿延五十年,隐隐就能看到地仙背后的滚滚云烟!

    若非如此,堂堂一位成名数十年的半步人仙会巴巴地跑来清风观?还不是想着结好许长生这个未来的地仙、天仙,求那一线天机麽?

    再看看人家一真道长,放着个未来必将惊天动地的弟子,追求的却是清静无为。在这般心性修为面前,什么法力如山如海,都成了拿不出手的东西。

    一真道长却摇头笑道:“虚清道长谬赞了,贫道不过是笨人苯法,何况有此明悟也是近月的事情,否则当日被道协逼离祥云观时,也不会收下长生和云龙山三友,那时又何尝没有机变之心呢?”

    “道友过谦了,惭愧、惭愧。。。。。。”

    听到一真道长提前当年事,陈宁不由脸上一红。

第一百六十五章 问道凡躯 第二更()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奇怪,有人辗转反侧求之不得,有人唾手可得却弃之如履。

    一真道长就是后者。

    小白鹿站在观前笑容满面地又送走了一位遵诚市的明星企业家,看着对方一步三回头地走下了山,只觉心中一阵剧痛,想哭的冲动都有了。

    这已经是他拒绝的第几位企业家了?人家没啥过分的要求啊,就是想捐献个千八百万香火钱,在偏殿给立个长生位而已嘛,这种事情在某些大观大寺不要太平常。他就是弄不清师傅究竟是如何想得?哪有放着财主不迎的道理?真是急都急死了!

    清风观发生的事情和这个世界简直就是格格不入,很多居士和香客都以为用不了多少日子清风观就会改天换地,就算没有大企业家资助,已经为清风观正名的遵诚政府也会大力修建这个‘明代古建’,一真道长这个有道全真会成为遵诚前无古人的宗~教偶像。

    可老道长偏偏要反其道而行,清风观的香比以往更便宜了,来访的企业家们一个个满怀遗憾地摇头离开了,那个道号白鹿的知客道人还是一袭破烂的青色道袍,道观中的道士小姐姐头上插得还是木簪,仅有的一间大殿和四五间云房还是仅有。。。。。。

    疑惑、不解、猜测和狐疑。。。。。。当这一切在若干天后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后,就连那些曾经质疑一真道长是沽名钓誉的人也慢慢闭口,油然生起钦佩之心。

    这个时代的节奏在加快、一切都在迅速改变,人心在变、道德在变、良知在变。。。。。。当人们习惯了各种改变,将其当成了一种常态时,蓦然回首,却发现有个人在灯火阑珊中着一身布衣、面含微笑、心静如水、拒绝改变,才恍然明白有时坚持是如此可敬,原来拒绝改变也是一种境界。

    这恍然已经成为了遵诚市的一大风景,已经有很多居士、香客甚至是好事者每天守候在清风观外,最大的乐趣就是看那些遵诚的风云人物一个个兴高采烈而来、意兴阑珊而去。再看看日子仍旧清贫的观中弟子,忍不住高挑大拇指,‘这才是真修行,不比那些以道祖神佛之名敛财的假和尚、假道士。’

    一真道长的声名渐渐远播,就连赶来清风观的许长生都听到了这段故事,心中忽然一动,有种说不出的古怪感觉。

    一真道长在他未起时结缘,可说让当时还在懵懂徘徊中的他有了一个正经的身份和可以一直走下去的正路,师恩不可谓不深,可也仅仅是如此而已,在修行路上其实一真道长并没有真正帮到他什么,甚至还远远不如老疯子葛无忧和那位神秘的黄衣僧。

    对一真道长,许长生自然是常怀报答之心,却并没想过要问道于他老人家;这次借陈宁和虚清道长之力,起初也是要利用他们的声望为清风观助势、为恩师撑腰,心里其实还打算着让恩师老有所得,让清风观成为天下名观一流。

    可是这一路行来,尤其是进入遵诚后耳闻目染,已经让许长生对自己生出了几分怀疑,等到入了清风观,见到了陈宁和虚清道长,听他们一番讲述后,许长生心中不觉震动。

    反思自己之前的种种心思,当日几大富豪拜访、国民爸爸来求,便难免有些飘飘然起来,自定下‘财侣法地’,财列首位,虽说不算入了魔道,却也难免有些心浮气躁,过抛了道家风骨,自己真的是完全正确的麽?

    恩师并非是有法力的真人、更别说与他这个连渡两次正天大劫、身现天罡神通、日后天仙可望的道家天骄相比,可为什么恩师说出的这番话却犹如暮鼓晨钟,让自己的心久久难以安定?

    自己之前只念俗世恩情,一心想得都是以‘名’‘利’回报恩师,却从没将恩师当成老疯子那样的‘前辈高人’对待,更不曾想过真的问道于他老人家,自己是否错了呢?

    走进一真道长的云房之中,许长生本想跪拜,却被一真道长拉住了按在对面蒲团上,笑盈盈地望着他:“你虽是我的弟子,却是陈会长和虚清道友也要称赞的‘天罡大真人’,修为之深,早已胜过为师百倍,哪里还需要行这种大礼?

    说来倒是为师有名无实,名义上虽收你为徒,却无能传你修真入道的真正法门,你是得天地之惠,就算要认师傅,那也是天地该为你的师傅才是。”说完依旧是含笑望着他,就像是父母见到久归的儿女一样,越看越是喜欢。

    “弟子请恩师传道。”

    许长生面容一肃,就在蒲团上拜了下去。

    “为师只是一介凡人,如何能够传道给你这位大真人?不过你若是真想听为师说教,为师倒是可以说上几句,得之或为你幸、或为我幸。”

    一真道长望了许长生几眼,面色竟有些复杂难言,微微犹豫片刻方道:“天地惠你,也可祸你,需知天地宠儿、机运之子,不能大成、则必遭大败。为师本是凡人,看不透你离凡之躯,只能问你一句,我徒,可急否?”

    “弟子很急,曾于正天劫时言道‘天地惠我、我泽众生’;也曾于舍利中见一黄衣僧人,言大劫将至!此次于贵乾程家偶遇,人间竟有鬼王觊觎,以弟子今日之力,竟无把握胜之,所以弟子真的很急!”

    “我徒,可知事缓则圆、事急则乱的道理?所以事可急,心要定,则急急可成矣。

    这是说越是心急,你的进境只会越慢,甚至会被心魔所扰,而心魔一旦侵入,己难知真如,只知急切,则事必败。不如放下心事,自清神思,则可不觉行万里,则急急之事可成。

    为师并非什么得法的真人,这番心得却是几十年守清净、行无为所得,若能助我徒,则大善。”

    “这个道理并不算艰深,可为什么恩师不曾说出前,我却想都想不到?

    从遇到老龟时开始、到慑服老蛟、二老敬重、再遇程圆圆、斗法程天龙,筹思镇鬼王。。。。。。一路行来,我似乎都没有休息静思的时间和机会?或者说是某种日渐膨胀的东西,让我竟觉自身高大、已是天下第一的大真人,根本就不屑去想。。。。。。”

    许长生忽然心头大震,骇然望着恩师一真道长,见恩师正对自己点头微笑,那笑容就仿佛最好的镇定良药,让自己心中一片平静。

    哪怕是当日渡过两次正天大劫、让陈宁和虚清道长尊为‘天罡大真人’时,心中都不曾如此平静过。

    “师傅,我想闭关几日。。。。。。”

    “大善。”

    一真道长微笑点头,轻轻从蒲团上站起,从他身旁走过,抚摸了他头顶几下:“慢慢来,不急。。。。。。”

第一百六十六章 鬼王出 华夏惊() 
赵子杰完全没想到,自己来到程家后迎接他的不是‘棒打鸳鸯两离分、多情公子冲冠怒’的狗血戏码,而是程家人喜迎乘龙婿的热闹场面。

    那位何叔的姿态很低,一口一个赵先生的叫着,这还是他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