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慈禧 >

第119部分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119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是慈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别的方式来凑银子了,福瑞,”肃顺叫着那掌事郎中的名字,“咸丰三年,从八旗府库里面拿了五百两,四年七百两,五年一千两,六年少些,六百两。。。。。。”

    福瑞脸上的苦相消失了,带而取之的是忍不住流下来豆大的汗珠,耳边同僚的眼神和窃窃私语都已然听不见,福瑞惊愕地看着在上首云淡风轻继续说话的肃顺,“啧啧啧,这么些年,本官还不知道经常拖欠丁银的八旗俸饷处居然还是油水衙门,福瑞大人你可真是厉害啊,本官佩服地紧。。。。。。”

    福瑞跌坐在地上,瑟瑟发抖,却又强自嘴硬,“大人这些话从何说起,属下并没有中饱私囊,大人冤枉我了。”

    &枉?嘿嘿,”肃顺不屑地冷笑一声,“本官自然不会冤枉你,这些账目都清清楚楚的,不过,当然也要给你一个机会,来人啊,”肃顺叫了亲兵,“去抄了福瑞的家!看看他家里有多少银子!”

    原本被亲兵死死按住的福瑞剧烈地挣扎了起来,“肃顺,你别得意,我是宗室,轮不到你来管着我!抄家也论不到你!”

    &自然不会杀了你,放心,福瑞,”肃顺眯起了眼睛,这是他极怒的标志,亲近的人连忙把头低下去,心中怦怦直跳,“打你几个板子还是成的,拉下去打二十个板子,不许打死,打完把他拉到他自己家门口,看着本官怎么抄他的家!”

    福瑞如同死狗一般被拖出去,肃顺继续刺激他:“八旗的丁银不能拖,只能是先拿你家的钱财一用了,等熬过了这阵子,国用不那么艰难的时候儿,本官会把钱还给你的,放心去吧,福大人。”

    福瑞再也忍不住,吐了一口血,双眼一黑,晕死过去。

    肃顺瞧着堂上一干神色各异的属下,冷酷地继续说道:“平时里吃拿卡要也就罢了,本官权当看不见,大家素日里当差辛苦,也要养着一家人,如今还敢违背本官的意思,不肯为国尽忠,福瑞这就是将来不好好当差的人下场!内务府之前的事儿你们没看见,那就随意至此了?什么时候也让你们观刑看看下场!”

    众人唯唯诺诺,肃顺见群雄雌伏,不由得志得意满,转过头,瞧着坐在边上不发一言,只是半闭着眼养神的的户部汉尚书,心下一动,开口笑道:“翁大人,您以为本官这样处置如何?”

    户部汉尚书是翁心存,就是日后两代帝师翁同龢的父亲,江苏常熟人,肃顺向来好权最喜揽事,不爱边上有人掣肘,自他就任户部满尚书以来,深受皇帝器重,反而把早任职的翁心存架空了,翁心存听到肃顺的话,慢慢地睁开了眼,点点头,笑眯眯地说道:“肃顺大人处置的极好,想必福瑞把官司打到皇上那里,也是没理的,大人请放心,回头上折子咱们同上便是了。”

    &县官夫人与学官夫人、武官夫人闲谈,说皇帝给她们丈夫的封号是什么。县官夫人说:“我们老爷称文林郎。”学官夫人说:“我们老爷称修职郎。”武官夫人想了想说:“我的老爷是黄鼠狼。”县官、学官夫人惊问得此称呼的来由。武官夫人说:“我常见我老爷下乡巡视各兵营回来时拖了不少鸡,当然是黄鼠狼了。”

三十四、科场弊案(三)() 
&大人客气。”肃顺虽然跋扈,却也不傻,到底也明白人敬你一尺,你要还人一丈的道理,这些面上的事情总要过得去的。

    一时间散了衙,翁心存心里挂着刚才从别人那里借来的寒食帖模本,和肃顺说了几句话,就离了大堂,边上的亲随连忙跟上,穿过了一个过堂,人来人往的户部大堂被抛在了身后,那个亲随是翁心存从常熟带来的老家人,见着自家老爷表情古井无波地漫步走去,心知翁心存心情极差,扭头瞧瞧左右并没有什么别的人,忍不住出声为翁心存抱不平:“老爷,这肃顺也太跋扈了,老爷和他都是户部尚书,今个处置地下的人,事先是一点都没和老爷打招呼》

    &了,隔墙有耳,噤声,别说了,”翁心存转过一道游廊,举手拦住了老家人的唠叨埋怨,“皇上如今红着眼盯着户部,要银子,谁能给皇上弄来银子,做些什么,只要别太出格儿,皇上根本不会在意,本官身为户部的主官,自然要全力支持,这些话以后不许再说了,明白了吗?”翁心存口是心非地说完,继续往前走着,心底却下定了决心,过些日子一定要打点好上下关系,能早日离开这个被全体户部官员衙役视自己作傀儡的衙门。

    &此事可是真的?”肃顺看了今年秋天给蒙古的赏赐清单,放下了清单,浓眉一跳。不由得对着皇帝的话有了些兴趣,“自从高宗朝福康安功在社稷,二十多个御赐碑赞,三次图形紫光阁,官居一品,生前也不过是封贝子——在国朝,他亦是唯一一个宗室之外,活着被封为如此显爵的人,死后才晋升郡王爵位,这军功获王。自从三藩之后再也没了。如今皇上为了洪逆之乱,这大手笔拿了出去,啧啧啧,可见。南边的那些总督巡抚提督将军。知道了这个消息。那不是要红了眼,洪秀全是要头疼咯。”

    边上告知这个消息的是道光十九年进士,如今在户部事务厅当着员外郎的焦祐瀛。是肃顺的铁杆心腹,焦祐瀛坐在椅子上,拈着山羊须笑道:“凭他什么人,总要在部堂大人这手里拿到这个王爵的!没有大人这个大司徒周转天下粮草,竭力支撑国家用度,不仅要办理抚局,应付八旗的老少爷们,更要给曾国藩这些人江南用兵,大家都说部堂大人是财神爷,无中生有生出这么多银子,这些年面子上总没倒下去,”

    肃顺得意地含笑点头,焦祐瀛这拍马的水平确实是高明之极,说的全是肃顺最擅长的计财之事,肃顺对着自己能东拆西补支撑户部银库里还留着一些银子准备着不时之需颇为自得,摆了摆手,笑道:“桂蕉(焦祐瀛的字)说的什么话,这都是户部同仁们一起做的,本官不敢贪功。”

    &堂大人何须客气?”焦祐瀛笑道:“就算是福康安历时半年,浴血奋战平定台湾林爽文之乱,这首功也不是福康安,而是在京中运筹帷幄的阿桂,次功是保证大军粮草的和∪缃癫刻么笕巳χС拍媳叩木瑁灰窃险圩右牟莆锩挥胁蛔嫉模┲心切┌似斓拇笠扇绽锿方补只埃凳裁丛降赘刻么笕怂土硕嗌僖樱庋廖薇A舻闹С终飧鲈由挥邢鹿俨胖溃笕苏馐且恍奈。苯沟v瀛面带敬佩之色。

    &哈哈,到底是你桂蕉这样的人才知道老夫的心思啊,”肃顺哈哈大笑,边上的仆从端上了茶,肃顺伸了伸手,对着焦祐瀛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肃顺对着这些汉人里的翘楚向来不以自己的高位倨傲,肃顺自己也端起了茶盏,“这什么王爵雨亭倒是不去奢望了,就由着让曾涤生他们几个去争吧,老夫的心愿么,若是能进到军机,”肃顺也不顾及边上的仆从还在,锋锐的双眼半眯了起来,隐藏在了升起的水汽之后,“倒是也得偿雨亭平日所愿了!”

    时光如此兜兜转转,转眼又到了九月金桂飘香,秋高气爽的时节,香山红叶纷飞,漫天席地,使得咸丰皇帝在香山的静宜园流连往返,原本对于战败赔款的愧疚之心在歌舞美景之间烟消云散,原本担心皇帝暴躁易怒的杏贞不由得出了口大气,咸丰这一点还是很不错的,不会像别人一样,老是把挫折放在心里而一蹶不振,你瞧,这不是和新封的小答应玩的正开心么。

    专门照顾大阿哥的太监陈胜文背着大阿哥上到浮月台,看到皇后站在汉白玉的栏杆后头,拿着一片红叶看着远处,连忙把大阿哥放下,自己行了礼,大阿哥瞧见了杏贞也颇为懂礼,“儿子给皇额娘请安。”

    奶声奶气的声音让杏贞眉开眼笑,杏贞摆手让大阿哥起来,“帆儿赶紧给大阿哥拿吃食去,载淳,这会子去哪里玩了?”

    载淳还未来得及说什么,袖子里想起了几声轻轻的声音,陈胜文的脸色大变,身子越发低了下去,载淳也不敢多说话,只是小意地看着自己的母亲,杏贞原先是听不出来什么声音,载淳袖子里的东西又响了起来,杏贞这才听得分明,原来是蝈蝈叫声,杏贞的脸色变了变,虽然没有发火,但是脸色的笑意却是没了,她对着载淳淡然开口:“大阿哥,这会子怎么玩上蝈蝈了?”

    &皇额娘,”载淳可见是极怕杏贞的,看到杏贞的脸上没了笑意,越发说不出口来,“儿子这些日子在宫外面实在是无聊,原本是想跑马,可是太监们都死死拦住,所以这才叫陈胜文拿了几个蝈蝈玩,皇额娘切勿生气,儿子再也不玩便是。”载淳把袖子里的蝈蝈笼子拿了出来,丢在地上,垂头丧气地说。

    &了,在皇额娘这里卖什么乖,你还小,别玩出格子就是了,”杏贞这才惊觉自己的态度过于严厉了,这可不是对着后宫的那些人,而是自己不满五周岁的亲生儿子,赶紧咳嗽一声,缓和了脸色,“想骑马叫人带你去便是,只不许骑大马,先把小马驹慢慢地带便是,还有,”杏贞拉过载淳,指着不远处咸丰皇帝,“你小心别被你皇阿玛瞧见,他可是要你早些入学读书的,再被看见你玩这些不三不四的东西,仔细你的皮!”

    载淳看见母亲没发火,长舒一口气,也没把杏贞的话放在心上,笑嘻嘻地答应了,杏贞让载淳去拜见皇帝,转过头,瞧见陈胜文的时候,已经冷下了脸。

    陈胜文窥见皇后的脸色,心知不好,连忙扑通跪下,就听到杏贞不紧不慢地说道:“本宫瞧着你老实本分,素日里都不爱那些浮夸的事物儿,这才让你照顾大阿哥,你倒是好,如今倒是让大阿哥玩上这些东西了!??!”

    &是,奴才该死,请皇后娘娘恕罪!”陈胜文连连叩首,“实在是大阿哥脾气上来了,瞧见行宫里几个侍卫在斗蛐蛐,就挪不开眼,若不是奴才死命拦住,大阿哥都要和侍卫去都蛐蛐了!”

    杏贞的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算了,一个太监,怎么拦得住皇帝和皇后心尖上的嫡子,“罢了,你起来吧,这原本也是拦不住,看来,”杏贞叹道,“大阿哥再玩些日子就应该让他去入学了,入了学,就不怕这些玩物了。”

    陈胜文起身连连称是,杏贞转过头,看着咸丰皇帝抛开了那个娇滴滴的答应,一把揽住载淳,对着红枫下的几只画眉鸟指指点点了起来,杏贞叹了口气,这父子俩,都是大玩家啊。。。。。。

    &几个人喝酒行令做诗,各人要用一句诗说出一种同强盗性质一样的人。一个说:“为首敛钱天窗开(带头搜括钱财的人)”。一人说:“诈人害人坏秀才。”又一人说:“四个轿儿喝道来。”大家吵嚷开了:“这是衙门的官老爷,怎么会像强盗?”那人答道:“你看如今坐在4个人抬的大轿里的,10个倒有9个比强盗还厉害!”

三十四、科场弊案(四)() 
九月十六日,顺天府乡试开榜,乡试是科举才试的第二级才试,习惯称乡试之年为“大比”之年。北京顺天府乡试在京城东南隅崇文门内。贡院是科举考试的考场,顺天府京城贡院也是举行会试的场所故建制优于各省。悬“贡院”墨字匾于大门上正中,建“明经取士”、“为国求贤”两牌坊于大门东西两侧。大门外为东、西辕门,大门分中、左、右三门。大门前有“天开文运”牌坊。三门外并有东、西砖门,乾隆二十七年复添砖墙于南面,增加砖门各一,共为砖门四。进大门后为龙门,门外又平列四门。直进为至公堂,中悬御书“旁求俊义”匾。两楹联为“号列东西,两道文光齐射斗;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堂为外帘官办公处,堂前有;回廊,设木栅栏环绕。至公堂后有飞虹桥,渡桥为内帘门。居于龙门、至公堂中间。院内有明远楼,楼下南面悬联:“矩令若霜严,看多士府伏低?群嚣不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遗。”四角各有楼专供监考瞭望用。

    乡试时间每三年一考,明代逢子、卯、午、酉年举行(,清沿明制恩科例外。顺天府乡试正副主考在协办大学士、尚书或副都御史以上官员中选派。各省由翰林、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监临官,顺天府为府尹、各省由本省当地巡抚、总督充任。考生顺天府各省凡本府省籍之秀才、贡生、监生及“儒士之未仕者,官之未入流者。皆由有司申举”始得应试。因乡试在秋季举行,所以也称“秋闱”(闱、考场)又发榜在九月中旬,时值桂花盛之季,故俗称“桂榜”。又因发榜取寅、辰日支故也叫“龙虎榜”。均为吉祥典雅之意。

    这一日,龙虎榜前头人头攒动,无数穿着青衫的士子们在榜下拥挤着翘首看那定人生死的榜单,有的人搓手顿足,有的人喜极而泣嚎啕大哭,有的伤心欲绝,双眼一翻就此闭过气去。惹得榜下越发的鸡飞狗跳。对面的一间酒楼。一个面容奇古的老者缓缓放下了竹帘,就单单看他腰上那块汉代古玉,便知此人不是普通的老人,这老者对着坐在上首的一位红光满脸身段挺拔闭目养神的五柳长须老者开口笑道:“中堂大人。这可都是您一手定下的门生啊。才俊何其多也!”

    那个留着五柳长须的老者缓缓睁开眼睛。淡然一笑,“桐轩说笑了,这是天子之恩。老夫只不过是恰逢其会,成人之美而已。”

    &堂大人谦虚了,”被称作桐轩的是如今的户部汉尚书朱凤标,翁心存被肃顺排挤之后,萧山人,原先的兵部尚书朱凤标调任户部汉尚书。朱凤标朝着被自己称为中堂大人的老者拱手,“中堂大人这乡试的差事当的极为漂亮,皇上也不是明发旨意嘉奖了么?”

    &是,老夫这文渊阁大学士还是皇上开恩给的,”这被成为中堂大人的正是本次顺天府乡试主考官柏俊,柏俊字静涛,蒙古正蓝旗人,道光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内阁学士,兼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寻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八年,典顺天乡试,拜文渊阁大学士。

    柏俊极为自得,捻须笑道:“还好没出什么大褶子,如今看着举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