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慈禧 >

第168部分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168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是慈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庆喜睁大了眼睛,皇帝微微思索,点头,“如此也就罢了,那朕便是松快不少,”皇帝于是欣然抽毫,略一沉吟,用他那笔在麻姑仙坛记上下过功夫的颜字,在皇后的折子后面,振笔疾书起来,写好之后交给肃顺,“你发下去吧,皇后就先不必来了。”

    &肃顺笑盈盈的接过皇帝的朱批,漫不经心地瞪了杨庆喜一眼,“皇上,已经是腊月了,松鹤斋最适合看雪松,这天气虽然仙鹤难寻,怡亲王找了几个乡野里头的妙龄丫头,穿着鹤裘,排了新舞蹈,请皇上这个大家去掌掌眼呢。”

    皇帝听到有乡野的丫头,本来就是极为意动,又听闻新鲜的舞蹈,更是坐不住了,把皇后的折子抛在了脑后,眉开眼笑地说道:“怡王有心了,朕去瞧瞧,雨亭,你和军机的人把事儿办了给朕瞧便是。”

    &

    。。。。

    储秀宫内,皇后坐在炕上,仔细地看着皇帝的朱批,不由得读出了声。

    &与皇后自去秋别后,倏经数月有余,时思握手面谈,稍慰仅念。惟朕近日身体违和,咳嗽未止,红痰尚有时而见,总宜静摄,庶期火不上炎。朕与汝见面时回思往事,岂能无感于怀?实与病体未宜!况诸事妥协,尚无面谕之处,统俟今岁回銮后,再叙夫妻之礼。着不必赴行在!”皇后合上了折子,眼中全是无奈的神色,安德海垂着手不敢多说话,殿内的红罗炭噼里啪啦的燃烧着,过了许久,安德海才听到了皇后低低的声音响起,“皇上,难道忘了那日在镂月开云说过的话了吗?”

    &皇上,您难道忘了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了吗?月票呢。

七、歌舞升平(中)() 
自从上次骑马伤了脚,皇帝在承德的日子越发懒散了起来,别说是围猎了,就是外八庙的地方都不出去,毕竟跛着脚也是有碍圣容的不是。皇帝只是在如意洲这些地方厮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德龄前往行在,打发了几个御前不长眼浮躁的太监,不过也仅限于如此,对于载垣和端华引诱皇帝玩乐的事情毫无办法。

    这一日已经是咸丰十一年正月十五的日子,在行在,每日都有看不尽的好戏,赏不完的美景,喝不完的好酒,和不计其数的美女,皇帝早就醉了,醉的一塌糊涂,反正在行在无人约束着,带过来的都是贴心极了的文武百官,不会有这么不长眼的御史给事中等人来劝谏自己,肃顺也是极为贴心,将那些让人不舒服的折子全部拦下,少了些许烦心事。远在行在,更无须烦心料理岁末祭祖祭天的事宜,外朝的交给恭亲王去,内廷的事儿让皇后烦心,这行在的日子虽然还是冬天,但是似乎永远就像是春天一般。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自然少不了饮宴、听戏、看杂耍、放烟花,如此闹到了后半夜,行宫里的喧嚣才慢慢平静,醇郡王虽然还是年轻人,可也弄的筋疲力尽,拖着沉重的身子回到了自己的宅子,到了里间,醇王福晋还没有休息,带着几个侧福晋上来,亲自给醇王换家常的衣裳,丫鬟又奉上了洗漱的物件儿,醇郡王胡乱一用,盘腿坐在了炕上,侧福晋递了茶,醇郡王接过茶盏,“你们也下去安置吧,我和福晋说会话。”

    一干人等退下,福晋婉贞见醇郡王满脸疲倦之色,疲倦之中又有隐隐忧色,不由得开口问道:“王爷,您这是怎么了?今个晚上有事儿?”

    醇郡王点点头,又摇摇头,“夜宴是没什么事儿,无非是那些惯例的事物,可我瞧着皇上,”醇郡王长长吐了一口气,“皇上的身子实在是不太好,晚上听戏的时候,不知道咳了多少次。”

    &医怎么说?”

    &医还能怎么说,无非是要皇上静养,这还是去年年底时候太医说的,皇上这些日子就光顾着庆新年,又怕正月里传召太医不吉利,所以如今啊,”醇郡王放下了茶盏,“倒不知道龙体如何了,就是瞧着不大好。”

    &虽然不见皇上,可也听说了,这热河谁不知,皇上日日饮宴听戏的,”婉贞说道,“这如何能静养?”

    &啊,如何能静养。”醇郡王恼怒地哼了一声,“端华载垣等人,每日就是引诱着皇上玩乐,我就是没有兵,要是有兵,我早就!”

    &爷,”婉贞连忙止住醇郡王的话,又抬头瞧了瞧窗户外头,“这些话可不能讲,如今这行在可得当心着点。”

    醇郡王顿知失言,也就放下这话不说,“皇后娘娘可有信给你?”

    婉贞摇摇头,剥了一个橘子给醇郡王,“并没有,上次王爷您叫我写信回京,娘娘也不过是叫人回来说句知道了。王爷,我瞧着皇上这样,要不回銮,要不就该请皇后娘娘来。”

    &也是这个意思,去年也就提过了,可皇上不知道被肃顺蒙蔽了什么,就下诏让皇后不必前来,我晓得肃顺那伙子的心思,不过是觉得皇后娘娘要是来了行在,他们怎么能哄着皇上?皇后娘娘管着朱批,就能掐死他们。”醇郡王吃了瓣橘子,边宽慰婉贞,又似乎在安慰自己,“横竖皇上已经说了,等到春暖,就让皇后过来,到时候,哼哼,有的他们好瞧。”

    &爷说的极是,”婉贞宽慰道,“如今且由着他们吧。”

    &就受不了这些狗腿子的样子!”醇郡王怒道,“

    什么玩意儿,不过是些躺在祖宗功劳簿上的东西,铁帽子王,了不起吗!”醇郡王也颇为恼火,自己是极有当差的想法的,可如今朝政被肃顺等人一手把持,别说是自己个,就连在行在的军机大臣文祥等人也是被挤在了一边,每日都是在军机应卯罢了,就连极富有才干的六哥恭亲王也只是料理和那些洋鬼子的事儿,别的朝政插不上手,军事更是不许恭亲王染指半分,早就命僧格林沁收拾军队,离开京师了。空有一腔报国心,哎,奈何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婉贞正欲再劝解一番,外头响起了人声,一连串的脚步声过后,管家焦急的声音在窗外响起,“王爷,行宫传出来消息,皇上晕厥了!”

七、歌舞升平(下)() 
醇郡王赶到烟波致爽殿的时候,差不多的重臣都已经到了,只不过大部分的人脸上都没有忧色,是啊,皇帝的身子骨向来不好,以前在京中就时常有昏厥的症状,文祥朝着醇郡王遥遥施礼,醇郡王施了半礼,“中堂,皇上如何了?”

    &经醒了过来,原不敢宣召太医,太医就在殿外守着,刚刚皇上醒了,请了旨意,才让太医进去候着的。”

    &那我进去瞧瞧。”醇郡王自持是皇帝的弟弟,也不忌讳这时候了,一掀开帘子就进了东暖阁。

    东暖阁,在重帷之后,醇郡王悄悄看,只见皇帝躺在软靠椅上,正伸出一只手来,让跪着的太医诊脉。

    这人头戴暗蓝顶子,是恩赏四品京堂衔的太医院院使栾太。只看他直挺挺地跪在地上,眼观鼻、鼻观心,一脸的肃穆诚敬,但额上见汗,搭在皇帝手腕上的右手三指,亦在微微发抖。这使得醇郡王好生不安,如果不是脉象不妙,栾太不必如此惶恐。

    除了皇帝自己以外,侍立在旁的御前大臣,侍卫和太监们,差不多也都看到了栾太的神色,而且怀着与醇郡王同样的感觉。因此,殿中的空气显得异样,每一个人皆是连口大气都不敢喘,静得似乎听得见自己的心跳。

    紧张的沉默终于打破了,栾太免冠碰了个响头:“皇上万安!”

    这四个字就如春风飘拂,可使冰河解冻。殿中微闻袍褂牵动的声响,首先是肃顺走了过来,望着栾太说道:“皇上今儿见红,到底是什么缘故?你要言不烦地,奏禀皇上,也好放心。”

    于是,栾太一板一眼地念道:“如今使节,地中阳升,则溢血。细诊圣脉,左右皆大。金匮云:‘男子脉大为劳’。烦劳伤气,皆因皇上朝乾夕惕,烦剧过甚之故。”

    &么,该怎么治呢?”

    &妨事。不过自然是静养为先。”

    &养。静养!”皇帝忽然发怒。“我看你就会说这两个字!”

    栾太不知说错了什么,吓得不敢开口,唯有伏身在地。不断碰头。

    天威不测,皇帝常发毫无来由的脾气,臣子也常受莫名其妙的申斥,在这时就必须有人来说句话,才不致造成僵局,所以肃顺喝道:“退下去吧!赶快拟方进呈。”

    有了这句话,栾太才有个下场,跪安退出,已是汗湿重衣。还得匆匆赶到内务府,略定一定神,提笔写了脉案,拟了药方,另有官员恭楷誊正,装入黄匣,随即送交内奏事处,径呈御前。

    醇郡王瞅着这个空档,行了一礼,皇帝点点头,勉强开口笑道:“老七来了,这会子倒是让你们都进宫来,实在是惊扰过甚了。”

    &上的身子骨,奴才是最关心的,”醇郡王见到肃顺在边上,也不能多说什么,“如今这时节尚未春暖,行宫又多风,奴才以为,不如回銮才好,紫禁城里头暖和些。”

    &不碍事,这里头暖和的紧,”皇帝笑道,“朕又不出去围猎,只是在这山庄里面呆着,什么风都吹不到我,何况这避暑山庄自朕登极以来,这次还是第一次来,既然来了,就好好逛逛,等到天暖和些,再回去也不迟,”咸丰又朝着肃顺等人点头,“军机处的人得力,朕也松快不少,唔,老七你也成家立业了,堂堂的郡王,不当差也不妥当,你就去管着外火器营吧,先练练手,等熟稔了,咱们再挑大梁。”

    醇郡王原本极为担忧的心情被这天上掉下来的饼子给乐晕了,连忙再次跪下谢恩。

    咸丰十一年三月。

    贞贵妃慢慢用完早膳,喝了茶,照例要到廊上庭前去“绕弯儿”。一绕绕到后园,只见紫白丁香,烂漫可爱,桃花灼灼,灿若云霞,白石花坛上的几本名种牡丹,将到盛开,尤其娇艳。她深深惊异,三日未到,不想花事已如此热闹了。

    花儿热闹,人儿悄悄,满眼芳菲,陡然挑动了寂寞春心,贞贵妃忽然想起两句不知何时记下,也不知何人所作的词,轻轻念道:“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念了一遍又一遍,叹口气懒懒地移动脚步,回身一瞥,恰好看见梅馨在回廊上出现,知道他有话要说,便站住了等他。

    &婢刚打前边来。皇上刚刚才传漱口水!”小安子躬身低声,秘密报告。

    &么晚才起来吗?”

    &坐更’的人告诉奴才,皇上到三更天才歇下。叽叽咕咕,絮絮叨叨,跟丽妃整聊了半夜。”

    &贞贵妃装得不在意地问,“那儿来这么多话聊呀?”

    &知道呢?据说,就听见丽妃小声儿的笑个没完!”

    贞贵妃脸上顿时变了颜色,但她不愿让下人看到,微微冷笑一声,走得远远的,对花悄立,不言不语。

    &上也是!”梅馨跟过来,在她身后以略带埋怨的语气说,“怎么不爱惜自己的身子呢!”

    不错!贞贵妃在心里想,这是句很冠冕正大的话,到那里都能说的。于是,她从容地转过身来,刚走,就一个小太监来招呼,“贵妃娘娘,皇上说要来您这儿!”梅馨连忙应下,贞贵妃一面走,一面问:“什么时候了?”

    跟在后面的梅馨,赶紧从荷包里掏出一只打簧金表来,只见短针和长针,指在外国字的八和三上,便朗声答道:“辰正一刻。”

    四名小太监抬着明黄软轿,已到殿前,贞贵妃迎了进来,见过了礼,皇帝起身说道:“到你那间小书房坐吧!那儿静些。”

    贞贵妃的小书房也是个套间,窗明几净,十分素雅。皇帝摘下冬帽,往软椅上颓然一靠,皇后赶紧取了个锦枕垫在他脑后。

    &好累!”

    &能不累啊?”贞贵妃接口说道,“白天晚上都忙。”

    话中原是意存讽劝,但出于贞贵妃之口,无论语气、声调,都摸不出一点点棱角,所以效果正好相反,听来竟是句极体贴的话。皇帝露出森森白牙,十分欣慰地笑了,同时伸出一只瘦得成了皮包骨的手,亲热地向贞贵妃的手一握。“如今你也和皇后一般的贤德了。”

八、阿哥进学(上)() 
贞贵妃听着有些刺耳,却也不能发作,两个主子谈得开心,于是双喜使个眼色,几名宫女悄悄地退了出去,只远远的在廊下伺候。

    &也坐嘛!”

    &贞贵妃挣脱了手,拉过一个锦墩来,坐在皇帝身旁,从茶几上的大冰盘里取了个苹果,用一把牙柄的小洋刀,聚精会神地削着皮。

    看着她那低垂的杏儿眼和葱管儿似的纤纤十指,皇帝忽有感触,微喟着念道:“唉,不幸生在帝王家。”

    贞贵妃抬头看着他,不敢流露眼中的忧郁,笑着问道,“那儿来的这么句牢骚?”

    &骚?我的牢骚可多着哪!不提也罢。”

    口中不提,心里却忍不住向往那种贵介公子的境界。皇帝最羡慕的是门第清华的红翰林,文采风流,名动公卿,家资也不必如何豪富,只要日子过得宽裕,在倦于携酒看花,选色征歌时,关起门来,百事不管,伴着皇后这样大方贤惠的娇妻,丽妃那样善解人意的美妾,再加上一个温柔敦厚的贞贵妃,这才是人生在世无上的际遇。

    这样想着,口中问道:“你可知道我最羡慕的是谁?”

    贵妃微感诧异,一面把削好的一个苹果递给皇帝,一面调侃地说:“俗语说得好,‘做了皇帝想做神仙’,只怕就是皇上了。”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做神仙有什么味道?”

    &么,皇上想做什么呢?”

    皇帝安闲地咬了口苹果。徐徐说道:“前明的正德,自己封自己做‘总兵’,以前我觉得他是异想天开,这两年我算是摸着他的心境了!如果说京内外大小衙门,能让我挑一个,我一定挑翰林院或是詹事府。”

    &皇上怎么想来的?”贞贵妃笑道,“翰林,倒是又清闲,又贵重,可就是‘大考’的滋味不好受!”

    “‘大考’才三年一次。”

    正说到这里。双喜在门外拉开一条极清脆的嗓子奏报:“启奏万岁爷。内奏事处进黄匣子。”

    &一声,皇帝把才咬了两口的苹果,扔向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