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慈禧 >

第479部分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479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是慈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是领班军机章京了。”宝洌Ш凸淄跸嗍右恍Γ黄鸪隽司Φ闹捣浚笞谔摹⒗詈柙濉⒕傲丫蜃帕耍甯鋈艘黄鹱叩搅搜牡钔猓袢沼按蟪嫉卑嗟氖菒淄酰瑦淄跫搅斯淄酰植宦亩宰殴淄跛档溃袄狭隳潜吒闶裁疵茫殖稣庋蟮姆绮ɡ矗 

    惇亲王还以为是军机处的责任,恭亲王倒也不好分辨,微微一笑,“五哥,你这话说的,这当差做事儿的那里能不闹风波的?这么多年了,咱们见的风波还少吗?”

    “倒也是,”惇亲王点点头,“我瞧着你可真累,什么时候得空了,来我府上高乐一日,偷个闲,”惇亲王转过脸对着后头的几个人说道,“你们一起来。”

    也只有惇亲王敢在御前这么大刺刺的招揽军机大臣一同饮酒作乐,众人知道他的脾气,太后也从来不说什么,有时候兴致来了,还会去惇亲王的府上去看几出精细别致的小戏,更不会说什么。

    恭亲王问惇亲王,“五哥,怎么老七今个来了?”

    “太后的脸色不太好,也不知道怎么地,就李总管一个人在里头伺候,不一会就叫老七了,这才进去没多久。”

    不过是几分钟的时间,李莲英掀开帘子,醇亲王就走了出来,脸色有些复杂,似乎有着激动却又胆怯懦弱的神色,见到了恭亲王,略微有些不自然的点点头,“六哥,”他打了招呼之后,也不和恭亲王攀谈,对着惇亲王说道,“五哥我出宫去了。”

    他浑浑噩噩的走出了左顺门,上了马车,刚才在养心殿的一番谈话一直在心中翻滚。

    先是行礼,“起来吧七爷,小李子,看座。”

    “今天外头不少八旗和宗室的人去宗人府闹了,这事儿,你知道吗?”

    醇亲王一惊,“奴才不知道。”

    “是刚才的事儿,你自然是不知道的,但是你总知道是为了什么事闹起来的吧?”慈禧太后盯着醇亲王说道。

    醇亲王当然知道,他又不是愚笨之人,“是为了八旗改革的事儿?”他站了起来,准备跪下请罪,被慈禧拦住了,“别动不动就跪的,这时候不忙着请罪,你出去把他们打发了就是,不管用什么法子。”

    “这,奴才怕是做不了。”醇亲王为难的说道。

    “是不肯做吧?七爷,”慈禧太后歪在炕上,闲闲的说道,“你办这件事,还是搪塞的居多,这原本我也不管,横竖只是要用您的名号镇住就是,可如今有了乱子,那说不得,也只好请你这位皇上的生父出马了。”

    “太后,奴才不敢当。”

    “这大清的江山将来都是要交给皇帝的,是吧?”(。)

三十四、条例风波(四)() 
原来如今已经升任宗人府右宗人的贝子载凌,他拿起袖子擦了擦脸,朝着彭玉麟和李莲英点点头,在这个地方不适合交谈,于是都不说话走了出去,李莲英上了楼,不一会走了下来,“西圣有旨:彭玉麟并北洋水师德国购军舰将官一同觐见。”

    彭玉麟走在了前面,身后的丁汝昌等人按照品级鱼贯而入,到了楼上,慈禧太后背对着众人,带着一副金丝眼镜,倚在床上翻着一本册子,彭玉麟甩了甩马蹄袖,“臣彭玉麟携北洋水师将官叩见太后,太后万安。”

    慈禧太后吐了一口气,微微摇头,放下了手里的册子,显然是不满意这里头的东西,她转过身,拿下了金丝眼镜,“不必多礼,雪帅快起来吧。”

    李莲英接过了金丝眼镜和那个册子,转身离开,慈禧太后坐在了宝座上,“不中用了,我如今还没到五十,眼镜就花的很,看折子都要带眼镜儿了。雪帅今年六十多了吧?”

    “回太后的话,微臣今年六十有七了。”

    “这个年纪原本应该让雪帅你选个轻松的差事当着,如今却还让你在海上颠簸,我这心里可实在是不忍啊。”

    “为国尽忠,微臣没有怨言,”彭玉麟说道,“北洋水师从无到有,都因太后一力支持才有今日,北洋水师上下是忘不了太后的恩情的。”

    “什么恩情不恩情,这是为国做事,又不是给我一个人开军舰,”慈禧太后笑道,“你既然能这样想,那我就放心了。我就怕你心里对我埋怨,你且再忙几年,等到德国的七千吨军舰再到了几艘。我再让你入京当差。”

    “是。”

    “你那个薇夫人如何了?”慈禧太后喝了一口茶,若无其事的说道。“我就知道她一直呆在威海卫,怎么也不来北京?”

    “小小妇人,不敢随意走动,怕入京惊扰贵人。”

    “这有什么干系,”慈禧太后笑道,“你是正经的伯爷,谁敢对你不尊敬,你家里的女眷自然也是贵人。什么惊扰不惊扰的,得空了打发她来北京,也让我瞧一瞧,顺便也去承平伯那里走动一二,免得叫人家笑话你们彭家什么亲眷都不要了。”

    这话里的意思让洪宣娇从此洗白,不再因为太平天国的余孽身份而躲躲藏藏,彭玉麟和洪宣娇旧年已经诞下一子,只是因为洪宣娇不得见光,故此儿子还养在正室邹氏的膝下,这事儿是彭玉麟的一件心病。听到慈禧太后这样说,一块大石落下于是又要谢恩,慈禧太后叫李莲英扶住。“整日跪也不知道累,赐座吧。”

    彭玉麟在一边坐下,慈禧太后看着袖手站着的众人,大约都是三十出头的年轻,英姿勃勃,器宇轩昂,只有为首的人年纪大些,当然了她一个也不认识,慈禧太后偏过头。“这些年轻俊才,看样子就是不错。雪帅,也要叫他们报下名字罢?”

    天下文武官员多如牛毛。可能被慈禧太后记住的没有几个,能被慈禧太后召见的更是极少,又能在太后面前自己介绍自己的更是极少,原本见驾的臣子要在绿头牌上写上自己的履历,今日是临时召见,所以也没有履历可看,彭玉麟看着众人,知道他们的机缘到了,“西圣驾前,众人报名。”

    为首的丁汝昌单膝跪地,“微臣威海镇总兵,北洋水师左翼都统丁汝昌叩见太后,太后圣安。”

    这是大名鼎鼎的牛人啊,慈禧太后微微一惊,“丁汝昌?”

    “是。”

    “以前跟过陈玉成的?”慈禧太后幽幽说道。

    丁汝昌背心一凉,太后居然知道自己的出身!正想解释什么,急切之间却不知道如何措辞,只能是硬着头皮回道,“是。”

    慈禧太后看了看地上的丁汝昌,又看了看彭玉麟,“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谁都有年轻还还不懂事的时候儿,起来吧。”

    丁汝昌原本手脚已经酸软,听到命令咬着牙站了起来,“后来是到那里了?”

    “先是在曾九帅的帐下效力,到李大人的淮军历练了一番,之后北上参与八里桥之战,再在中原剿灭捻军,之后承蒙雪帅青目,这才到了北洋水师之中当差。”

    “好,”慈禧太后点点头,“你所经历的陈玉成、曾国荃、李鸿章、雪帅四位都是一时人杰,你只要从他们那里学到一点点,就受用不尽,我用人素来是用人不疑,你是太平军出身又何方,陈玉成我也饶了,你且安心当差就是,跟着雪帅,有你的好处。”

    慈禧太后复杂的看着丁汝昌,此人在甲午之中威海卫海战主持对日作战,在弹尽粮绝之后拒绝向日本人投降服用鸦片自尽,忠义如此,自己还用说什么?自然是不能有所怀疑了。

    “不过你是陆军出身,在水师上可还习惯吗?”

    这时候是彭玉麟说话了,他朝着慈禧太后说道,“他虽然是淮军出身,起初是不通水师业务的,不过李合肥器重他,觉得他可看造就,就把他送到了英国去学习海军的业务,在英国学了四年,这才归国的,他的性子好学的紧,不过几年,业务已经尽数通了,微臣这才向朝廷保举,这才得了威海镇总兵官的差事。他在英国拜见过女王又和一些军舰设计师颇为交往,算得上是半个技术人员了,此番德国制造的七千吨军舰归国,被扣在苏伊士运河,所幸他会同德国的技术人员一起照看,才把这军舰稳稳妥妥的运回到大沽口。”

    “甚好,”慈禧太后满意的点点头,能在后世之中留下名号的,果然不是普通人。她对着彭玉麟笑道,“也是你伯乐相马,所得是人。”

    丁汝昌退到了一边,接下去介绍的人险些个个让慈禧太后坐不住:

    “刘步蟾!”

    “林泰曾!”

    “邓世昌!”

    “叶祖珪!”

    “林永升!”

    “邱宝仁!”

    “黄建勋!”

    “林覆中!”

    “这可是好事儿啊,”奕劻说道,“能多赚洋人们的钱。”(。)

三十五、长坂坡上(一)() 
这是想火上浇油把这把火烧的更旺了,高心夔深觉不妥,正欲开口谏言,见到了边上的王恺运朝着自己微微摇头,于是把满腔话一概咽下,只是退了出去。

    两个人退出去的时候,醇亲王还未到,养心殿外静悄悄的,王恺运卷起了马蹄袖,“伯足,什么事儿咱们办去就是了,”他对着十分忧心的高心夔说道,“太后知道轻重,何况这脓包也要尽早的发出来才好,若是一直烂在肉里面,怕是什么好肉也弄坏了。”

    “太后难道是真不明白是议政王捣的鬼?”高心夔说道,“这事儿来的蹊跷,怎么会有外头的一群人约起来去宗人府闹事。”

    “议政王没有这样的胆子,”两个人下了汉白玉的台阶,“他最后会把消息传出去,让着外头的闹罢了,说起来,八旗这些官儿还有宗室有爵位的,对着这次改革是十分抵触的,倒是底层的人,原本就是生活没了着落,也没有什么亲戚可以说上话,反而不会有什么阻力。”

    “这也是如今,将来他们若是没有了禄米,日子没有了着落,别的地方又没安排好,没有出息给他们,”高心夔警告道,“闹起来就不止这几百号的人了。”

    “这不是咱们该愁的事儿,银子那里来,人怎么安排,都是宗人府该关心的,咱们该做的,”王恺运背着手对着高心夔说道,“就是如何把这事儿推下去,不要被人阻在这里,进不得退不得。”

    恭亲王等军机大臣进了养心殿,刚刚行礼完毕,恭亲王就率先说话了。“太后,宗人府那里闹了大乱子,究其缘故。都是因为崇绮等人的八旗改革之策不能用所以才惹得宗亲沸腾民怨汹涌,请罢之!”

    慈禧太后十分惊讶。她在帘后沉默许久这才慢悠悠的说道,“崇绮等人的八旗改革之策,我也已经瞧过,虽然冒进了些,到底也是为国分忧的,若是能够推行下去,想必是与国有益。”

    恭亲王摇摇头,“他不是与国有益。这是要断了我们大清的根基!”

    恭亲王显然很少时候说的这样斩钉截铁,就连左宗棠也偏过头来惊讶的看着恭亲王,“就说这世职袭之罔之替的宗室爵位,按照律例,可废也可以杀,却不可如此一概罢之,昔日太后免了怡亲王、郑亲王两王,又杀了豫亲王和睿亲王,把这两个铁之帽之子之王废了,大家都没有二话。毕竟是他们犯了事把祖宗传下来的爵位给弄丢了,这怨不得别人,可若是把没有罪过。且祖宗们对朝廷有大功的人这样无缘无故废了,必然是人心尽失,国朝根基不稳。”

    “这是宗室,此外八旗乃是本朝昔日第一精锐,虽然现在兵力不济,武力衰退,报国之心却还是清晰可见,昔日长毛为乱,南边凡是有满城的地方。无论老少都一概战死,绝不从敌。这骨气可别比人要强得多了!崇绮等人居心叵测,将这样对着国朝最忠心的人都要拒之门外。将来若是有变,太后欲从何处找这样的忠贞之士?”

    “崇绮等人之改革,也绝非所有人都一概摒除之,”慈禧太后说道,“他也不是不晓事的,绝不会做出这样大的折腾出来,现在外头的风声如此的难听,说什么要把八旗一概开除,并不给禄米,不给差事,不给出息,这绝不是我的本意,我想着这些人,”慈禧太后扫视众人,“总是唯恐天下不乱的!”

    殿内寂静无声,没人接话,“那按照议政王的意思,”慈禧太后继而说道,“这八旗的事儿怎么办?”

    太后似乎有退缩之意,恭亲王说道,“崇绮等人的法子不够用,且不能够谨慎平和的处置,换人就是。”

    “换了人也不见得办得好,”左宗棠摇头晃脑,“凡是这等大事的变动,没有几个愣头青在前面冲锋陷阵,是做不好的,若是刚开始就一味求稳,凡事先存着退缩的意思,那么什么事儿都办不成。”

    左宗棠存了讽刺恭亲王凡事求稳的意思,宝洌Х床档溃白蟠笕饲肷餮裕辉谄湮唬荒逼湔似斓氖露湍阄薰兀羰窍胍⒈硪饧故窍惹胩Я似煸俾劬褪恰!

    左宗棠哈哈一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身为军机大臣,这大清朝每一件政事我都有权过问,难不成八旗和宗室是化外之人?还是另立一国,难道只是归着议政王管,不归西圣和皇上管?”

    这话说的诛心,未免有质疑恭亲王携宗室之威要压制两宫一样,宝洌Ф偈北淞肆成床担笞谔娜床桓飧霰姘椎幕幔怨俗缘乃盗讼氯ィ拔宜淙徊辉谄炖铮傻降滓彩怯凶啪粑辉谏淼模缃窬粑桓母铮疑砩险飧鲆坏裙趺闯邢彩切枰剂恳环模Υ笕四闼挡辉谄湮唬铱墒窃谄湮涣耍易约阂补匦模抢锊荒芩祷傲耍俊

    恭亲王也不和左宗棠分辩,只是对着慈禧太后说道,“请太后三思。”

    帘子后沉默许久,“这事儿还不急。”

    “宗人府那里已经闹成了一锅粥,怎么会不急?”宝洌Т笊氯拢疤笄肴及。羰枪诙床话玻杂谘笪裾饫铮头ü私簧嫠找潦俊⒃侥系氖露际敲挥旭砸娴模缃窆诰×恳轿龋虿豢筛笕嗣怯锌沙酥!

    “再者退一万步来说这两件事儿都是一起的,八旗怎么改,都是要花银子的,若是洋人有了可乘之机,在苏伊士运河股份的额度上大做文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