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103部分

名门妾室-第103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聪明人,最懂得明哲保身,看靖王府二公子的样子,可不是心胸宽大之人。

    他也不说自己有没有看到,转头问玉栋,“颜大郎,二公子问的女子是……”

    李承恩听到金元宗的声音,暗自懊悔刚才问的急了,岂不是平白给人留下自己贪恋酒色的形象?

    可他长这么大,从来没这么狼狈过,尤其是脸上被花刺扎到的火辣辣痛感,提醒他这次的狼狈。所以,他回神后强忍怒意没有发作,可那双阴沉的眼,让人一看就心生胆寒。

    玉栋是真不知情,金元宗问自己,他老实地摇头说,“金大人,二公子,我家只有两个妹妹,还有几个仆妇,没有什么女子啊!”

    “颜大郎,要不问问令妹?”李承恩身边,自然有机灵的侍从,听到玉栋这句,马上接了一句。显然,意思是他们不信,要玉栋将颜家人叫出来看看。

    玉栋正犹豫怎么回复,双喜走了出来,“大郎君,两位娘子刚才听到外院声音,担心出事,在二门处问出了何事。”

    众人抬头,就见玉秀和玉淑挽手站在二门处,身后跟着富贵家的和山青家的两人。

    玉秀看众人看过来,眼波流转看到李承恩那张脸,惊讶又害怕地问,“哥,这位公子……这是……”随后,好像想起自己的失态,捂住嘴不好意思地低头。

    玉栋看玉秀出来了,连忙引荐,“秀秀,淑儿,这位是金大人,这位是靖王府二公子。”

    玉秀顺着玉栋的话,给金元宗和李承恩见礼。玉淑看玉秀行礼,也跟着屈膝。

    金元宗一看,赞一句好一朵姐妹花。虽然身量未长成,可大的那个眉眼娇艳,小的那个清秀可人。幸好颜家还搭上了皇家的线,不然就凭颜家这地位,只怕这两朵娇花养不住。

    行礼后,玉秀急切地看着李承恩的脸,“二公子这是怎么了?是被花扎了吗?我们兄妹得王妃扶助良多,日夜感念王妃恩德。二公子竟然在我们家受伤了,这……这可怎么好?这让我们怎么对得起王妃啊……”

    玉秀说着,羞愧难当,泪珠都滴落下来。

    李承恩很想发怒,可当着众人之面还得忍着。眼看玉秀内疚地越哭越伤心,对刘氏感念的话语越来越多,若不是这丫头哭得声音还挺好听,他真想大吼一声“闭嘴”。

    玉秀很伤心,看那样子,若无人制止,只怕她会一直伤心下去。

    “颜娘子先莫哭了……”金元宗眼见这么哭下去也不是事,他好歹还想回城啊。待在东屏村这种鸟不生蛋的地方,他下午喝了一顿清酒,晚间,还想去建昌县城,看看这边的美女和京城有何不同啊。

    金元宗开口相劝,想让玉秀先别哭了,快点看看李承恩是什么意思吧。

    “金大人,呜呜呜……民女就是害怕……二公子在我们家受伤了,这可如何是好?王妃对我们兄妹诸多照顾,我们竟然让二公子在我们家受伤了……金大人,您说二公子的伤要紧吗?我们可怎么对得起王妃,可怎么办?”

    金元宗没想到,自己就劝了一句,玉秀就赖上自己了,左一句如何是好,右一句怎么办。

    怎么办?我如何知道你们该怎么办?

    他很想说这话,可是,他不能说。

    李承恩与他一起来的,如今受伤了。他这时要是说这事与我无关,你们自己看着办,不就是不关心李承恩之伤?岂不是当面得罪人了?

    “颜娘子,本官和你兄长、武知县一起出来找二公子,就发现二公子倒在花下,醒来时问一个女子消息。其他情形,本官也不知。要不,我们再问问二公子。”金元宗只好继续撇清。

    “恩,我们听金大人的吩咐。”玉秀从善如流地点头,又转向玉栋说,“哥,我们听金大人的吩咐吧。”

    金元宗只觉自己见过无赖,没见过这么无赖的,吩咐?他吩咐什么了?

    玉秀出来时,已经打定主意要赖上金元宗了。

    她现在要是不赖住金元宗,李承恩当场就发怒的话,自己兄妹几个可承受不起。

    哥哥就算是武秀才,在靖王府二公子的眼里,也是蝼蚁一只。

    李承恩身边只带了随从,一个幕僚都未带,他本就是易怒的性子,火气上涌就不会深思熟虑。

    颜家茶受士林推崇,颜家与唐赫章的关系,李承恩发怒时,都不会放在眼里。让人砸了烧了自己家,都还是小事。

    李承恩多疑而易怒。前世,李承恩一怒而要人命的事,她见得多了。

    就算现在他还不是世子,就算他现在看着谦和有礼,但是,玉秀看到李承恩那双阴冷的眼,就知道他的恼怒和仇意。

    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可碰上这种解不了的,他们能怎么办?

    玉秀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家人吃眼前亏,可如今在面前的几个人,武知县本就是明州府下辖官员,李承恩不会放在眼中,只能靠金元宗来抵挡一时了。

    李承恩没将颜家放在眼里,可金元宗好歹是身负皇命的京官,他还是得忍让一二的。

    金元宗倒是想撇清,但他除非拉下脸说你们的事莫扯上我,直接拂袖而去。不然,他就得在这挡一会儿。

    玉秀没指望李承恩就此息怒,放过今日之事,她只需要一点时间而已。

234章 疑心所指() 
金元宗还没来得及再说话,玉秀看到玉梁带着胡大夫来了,怯生生地看着李承恩,“二公子,要不,先让大夫给您看伤?”

    李承恩一看胡大夫那身乡下装束,嫌弃地皱了皱眉,“不用!滚开!”

    “二公子,那……先去我家客院梳洗一下吧?”玉秀又怯生生问,“金大人,您看这样妥当吗?”

    “二公子还是看看有无损伤吧。”金元宗吸着气吐出这一句。

    这一句出口,他就知道,他是被颜家拖住了。可是,他能说什么?

    不妥当?

    这不是笑话吗?

    金元宗再看向玉秀时,那眼神就带上了几分打量。

    他为官多年,一向油滑不得罪人,每每见风头不好必定立时转舵,今日却是湿手沾面粉,甩都甩不掉了。他心中郁闷,往后退了退,只希望颜玉秀也好,李承恩也好,都当他未在吧。

    他自然想不到,他虽然圆滑,可前世,玉秀为了在后院活下去,对金元宗,对李承恩,都是用心看的。

    玉秀熟悉他,也熟悉李承恩,语气、神态,无一不是按着他们的习性来。

    今日之事,只是一桩意外。

    可如李承恩这样的人,是不会相信意外的。

    玉秀知道,李承恩在什么情形下最多疑,别人什么行为最会惹起他的疑心。现在,金元宗不说话的时候,就是李承恩疑心他是隐居幕后之意。

    李承恩被小心地抬到客房,胡大夫直接被打发走了。李承恩带的一个侍从略懂医术,为他查看后,确保没什么暗伤。

    李承恩听他说无妨,坐起来吩咐道,“叫人悄悄地将颜家搜一圈,找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女子,长相不错。”

    那侍从连忙叫过侍卫吩咐。

    靖王府的侍卫,当然不会将颜家这些人放在眼里,可惜,搜了一圈,没见到人。

    两人很快回来禀告说颜家内院就玉秀姐妹俩,还有几个仆妇带一个丫鬟,不见其他女子。

    “二公子,颜家有扇角门通向外面,听角门外的声音,有不少妇人谈话。小的打听了,那边是颜家的脂粉作坊,做工的都是女子。小的要不要径直入内找找?”

    若是径直入内,那就是不用顾忌金元宗等人的意思了。

    作坊里做工的女子?

    李承恩想了想所见到的,他虽然喝醉了酒,但美人村妇还是分得清的,那女人的腰肢体态,说是花娘还差不多,村妇可没那种风情。

    今日之事,来得太突然。

    女色引诱,背后暗袭,再将自己丢到月季花下,这一连串事情,明显就是一个局,这个局,想要害自己什么?

    颜家无权无势,颜家兄妹生怕别人不知他们得过母亲救助,时不时就要拿这点来说说,摆明了是想靠到靖王府门下。那他们,料想不敢得罪自己。

    在东屏村这种地方,现在是谁在对自己下黑手?

    他听玉秀一直与金元宗说话,眼神不由狐疑起来,难道金元宗与此有什么相干?

    李承恩还未想出个头绪,侍从匆匆进来,低声耳语道,“二公子,大公子听说二公子来东屏村,特意带人来探望。现在正在厅堂与金大人武知县说话。”

    李承允知道自己来了?

    李承恩心中不由更是狐疑,也不急着去厅堂,“你们去那边听听说了什么。”他的脸被扎了一片红点,上药之后,已经好多了。

    那侍从领命,又到厅堂门口去。

    此时的厅堂里,金元宗、武知县和玉栋在厅堂,正与李承允说话。

    金元宗是第一次见到李承允,但对靖王府还有位大公子的事,他自然知道的。他又是在京为官,也知道成王妃是李承恩的嫡亲姨母。

    这碰上了闲聊,李承允客套地说,“我曾听表弟说,金主事才干过人。今日一见,金主事不仅才干过人,为人也是和蔼可亲,难怪此次圣上会派金大人南下办差。”

    “大公子过奖了,下官惭愧。”金元宗知道,李承允提起的表弟,肯定是成王世子周明,“周世子在京时,经常来户部,端得谦和。”

    “可惜表弟去北地了,不然若是知道金主事来了,必定要给金主事饮酒接风的。”李承允惋惜地说,“今日有些仓促,金主事想来也有事要办,明日不如我在别庄设宴,为金主事接风吧?”

    “这怎么敢当,大公子太客气了。”

    “对了,还未恭喜金主事,听说您又添了一位公子啊。”

    “哈哈,多谢大公子。”金元宗离京时,家里一位贵妾即将临盆,他离京不久,就接到府里消息,那贵妾生了个儿子。中年得子,可是件得意之事。

    他一边心惊李承允的消息灵通,一边更是热情应对。

    李承允刻意结交,有成王府的招牌,金元宗也是热络,倒把玉栋这主人丢一边了。

    李承恩派来的侍从在边上听了会儿,连忙又回客房去回禀。

    李承恩听说李承允与金元宗熟络,又听说李承允居然知道金元宗刚生了儿子,这消息,自己都不知道。应该是成王府那边给他的消息了。

    金元宗与周明很熟,会不会来江南时是为了帮李承允?

    他对金元宗客气,是希望他回京时能在武帝面前提起自己一二,自己的世子之位迟迟未封,这种事又不能亲口催促。若有外人将自己的一片忠心告诉武帝,也好让那位皇帝堂哥快些册封。

    想到这,他不由嫉妒李承允的好命。刘氏娘家不显。这些年家中子弟偶有出仕,都是些地方小官,不仅帮不到他们母子,反而要他们母子多方帮衬。

    李承允就好了,有何家这个外家,又有成王妃这个姨母。幸好他腿废了,不然,这世子之位还真不一定轮到自己。

    成王妃以前为了李承允,阻止自己的世子之路。现在,会不会为了李承允,买通金元宗?

    或者,不用买通。今日之事,金元宗若是回京一说,自己就是个笑话。

    李承恩觉得,今日之事的幕后之人,自己找到了,必是李承允。不然,他怎么来得这么及时?自己前脚丢了人,后脚,他这风度翩翩的大公子就来了?

235章 颜家之财() 
想到风度翩翩四字,李承恩不屑地啐了一口,再风度翩翩,也只是个废人。

    自己做不成世子,他一个站不起来的残废,也休想做。

    不过,李承允若是对自己母子怀恨,很可能与府里的老三联手。

    如意是伺候过原王妃何氏的人,李承允若是觉得,让老三做世子,比自己做好呢?

    李承恩想透这些,吩咐侍从为他梳洗后,起身拉开门去前厅。

    玉秀躲在厅堂后,看李承恩侍从来来去去,李承恩带着人来到厅堂后,舒了口气。

    厅堂里,李承允看到李承恩的脸,吃惊地问道,“二弟,你脸怎么伤到了?”

    “适才喝多了,出来散酒的时候,居然醉倒在花下,被花刺给扎了。”李承恩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

    “可上了药?多大的人了,还喝醉酒。母亲若是知道了,岂不是忧心。”

    “大哥可千万别告诉母亲,下次我必定加倍小心,再也不敢了。”

    李承恩与李承允兄友弟恭,看着今日之事就揭过去了。眼看天色不早,武知县请金元宗和李承恩回县衙。

    李承恩本想住到田庄去,架不住武知县一再相邀,从善如流地到建昌县城去歇息。

    武知县本来还想邀李承允同去,李承允排排自己的腿,“多谢武知县好意了,可我行动不便,就不叨扰了。二弟,你回头代我敬武知县几杯,以表谢意啊。”

    “大哥放心,我一定将您的谢意带到。”李承恩一口应承,“大哥也不要灰心,母亲日前又打听到两个名医,正打算派人请来为大哥看腿。”

    “母亲费心了。”李承允应了一句,顺势又问候了刘氏。

    兄弟俩又说了好一会儿话,李承恩才跟上金元宗一行,往建昌县城而去。

    看着车架离开村口,玉栋松了口气。

    李承允回到厅堂,看玉秀正在那让人收拾桌椅,又重新摆上一壶茶,“今日之事,多亏有大公子了。”

    “他怎么会受伤的?”李承允好奇地问道。

    颜庆江匆匆来到田庄找他,事情来龙去脉又说不清楚。他刚才看到李承恩,觉得他虽有怒气,但还不至于要杀人放火吧?

    听玉秀将事情一说,他愕然,点点玉秀,又指着自己,“合着是让我来做挡箭牌,去掉他的疑心啊?”

    玉秀促狭一笑,“大公子反正也不差这一件啊。”

    李承允一口气噎住,让人背黑锅还背的如此理直气壮?

    “大公子,算算日子,沈公子派去请神医的人,应该快回来了。若是这时候二公子和王妃一再探望您,您看病就不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