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110部分

名门妾室-第110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笑。

    六月二十六,玉秀就在云昌镇的客如云客栈包下了几间上房,九娘就在这边发嫁。

    柳絮、金奴等人作为女方傧相,红婶一早赶到客栈去,陪着新娘子从镇上上花轿回来。

    颜家这边,颜庆江的新郎官礼服早就准备好了,他一身大红衣裳,几次走到大门口张望,也不管别人的取笑。

    等到金满堂笑着说“吉时到了,迎亲去喽”,颜庆江哧溜一下就骑上了为新郎官准备的马。

    在东屏村,新郎官迎亲,大部分走着去的,少数几个骑驴的,骑马可是稀罕事。毕竟马可不是寻常庄户人家能养得起的。

    颜庆江这匹马,是洪天锡留给玉栋的那匹枣红马。他一直嚷嚷着新郎官要骑马,玉栋不愿意让他扫兴,教了他几天。

    只要马不跑,颜庆江这么骑着还是挺有模有样的。玉栋又让阿胜和钟有行跟着颜庆江,护在马两边,万一马惊了有他们两个在,也不怕颜庆江有事。

    颜家大门前,迎亲的乐队早就等着了,金满堂一挥手说走,锣鼓锁拿喇叭就响起来。

    颜庆江骑在高头大马上,左右张望,好不神气。他长相本就不错,在玉秀着意打扮下,更是风度翩翩。

    颜锦鹏和韩氏带着颜林和颜慧从砚山回来,一家人帮着玉栋和玉秀张罗。

    知道消息的武举人等几家人家,早就让家中管事送来贺礼。因为是颜庆江娶亲,玉栋和玉秀没有多请外面的客人,主要就请了东屏村的人。

    男客女客各开了十桌,依然请了五味酒楼的厨子和伙计来帮忙。颜锦鹏帮着玉栋在前院招呼,白金福和金满堂的大儿子做了喊客的傧相。

    喊客,就是在酒席开之前,按着主人家的单子去请客人入席。一个村里的,按照送礼多少,会有一人入席还是全家入席的区别。那些全家入席的,为了不给主人家添麻烦,往往都会在自家等着,等喊客的上门通知后,再到主家入席。

    韩氏和荣嫂是迎亲发糖的。等新娘子进门时,还得撒糖添个热闹。

    玉淑和玉梁这次清闲了,两人就管招呼各家孩子,玉梁还帮忙前后院递话啥的。他带着随砚,跑得不亦乐乎。

    到了巳时末,就有人奔过来通知,“快点快点,新娘子快到啦,新娘子快到啦。”

    富贵连忙在家门口一左一右铺了两串一千响的挂鞭,很快喜乐声传来,颜庆江胸前戴着大红花穿着一身红衣,一马当先而来。他身后是一顶四人抬着的大红花轿,轿夫们促狭,正在颠轿讨喜钱。

    颠轿,是轿夫们在迎亲时常用的讨喜钱的法子。新娘子坐在轿子里,轿夫们故意将轿子起起落落地颠动,新娘子坐得难受,为了让轿夫们抬好点,边上的喜娘自然赶紧给红封。

    玉秀早就给红婶准备了几十个红封,预备着这种情况。红婶一看轿子开始颠了,笑着一人塞了一个,轿子总算又平稳下来。

    村子里的孩子们,也凑热闹。白延郎带头,一群孩子们跟着他,在河堤路上拦轿。

    金满堂笑着让抬喜糖的抓了几大把喜糖丢出去,孩子们一下作鸟兽散了。白延郎直跺脚,这还没讨到红包呢。

    可惜没人睬他,对铁蛋这样的孩子们来说,糖可比红包重要多了。

    阿胜机灵地上前给了白延郎一个红包,终于,这路也清了。

    在颜家大门前看热闹的直发嘘声,觉得白延郎这一群拦轿的太弱,居然没多少时间就过了。

    很快,一群人到了颜家大门口。

    大门口处,放了火盆等物,颜庆江下马,接过一根红绸,另一头九娘拉着从轿中出来。

    “新娘子进门啦!”富贵响亮地喊了一声,两边的鞭炮开始放起来,震耳欲聋声中,九娘跨过火盆,走进了颜家大门。

    玉栋、玉秀、玉淑和玉梁都站在大门口看着,等九娘跨过火盆,再跨过马鞍,沿着院子里的石板路,走到厅堂。

    颜家没有长辈了,厅堂上就放了颜家列祖牌位,充当高堂。

    颜庆江和九娘在“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三声吆喝里,分别由金满堂和红婶引导着跪拜磕头,最后一声“礼成,送入洞房”,颜庆江就牵着九娘走到准备好的喜房中。

    红婶一进屋,笑着问,“这床有没有被滚床童子滚过啊?”

    喜房中的新婚大床,必须让童子滚一下,寓意招子的意思。昨晚玉秀就让玉梁在这大床上好好地滚了几遍。

    “滚过了,小四昨晚滚了好几遍。”玉淑在边上说。

    玉梁在边上听了,脸上不好意思地红起来,嘴里嘟囔着不知说什么,众人也都笑起来。

    红婶看他那不好意思的样子,“回头你小叔生了大胖儿子,让你叔和婶儿好好谢你。”

    玉梁喊了一声“我去前院帮忙”,掉头就跑了。

    颜庆江将九娘送入喜房后,金满堂带着他出去敬酒了。

250章 建昌来人() 
在喜房里,摆了一桌酒菜,坐着玉淑、慧娘、英娘等几个未婚的小娘子。

    慧娘自从在砚山住着后,胆子比以前大,人前也敢说话也会说话了,还能帮着玉淑招呼客人。

    新房里这桌酒菜,是特意给新娘子备的。

    陪坐的必须是男方这边未婚的小娘子。这也算是体贴新娘子刚到夫家、心情紧张。让未婚小娘子们陪着说话,能缓解心情吧。

    而能被请到新娘桌坐陪客,是属于男方家比较有脸面的客人了。

    东屏村年纪和玉淑玉秀相当、平日关系又好的,也不过七八个,今日都安排在这一桌。

    郑氏、柳絮、金奴等人都没踏入新房,在后院帮着玉秀招呼客人。

    她们都梳着已婚的妇人发髻,当然不能坐到新娘桌来陪吃了。

    很快,就有吆喝声喊着开席,前院后院喝酒猜拳,一片热闹声。

    等一顿即系吃完,天色也黑了,大家陆续告辞离去。有几个促狭想要闹洞房的,都被郑氏、柳絮等人给劝走了。

    等送完客,家里又让人将剩下的菜烧了四桌。一桌酒菜送到新房去,让颜庆江和九娘两个慢慢吃。

    其他的三桌,都摆在堂屋,洪伯陪着钱昌等人坐一桌,玉栋四个坐了一桌,郑氏等人坐了一桌,热热闹闹吃一顿。

    颜庆江成亲的喜事,府中上上下下散过一次赏钱,每人做了一身新衣,今日忙完又都各有赏赐,所以,每个人都笑得开怀。

    玉秀笑着跟郑氏、柳絮等人说,“九娘做了我的小婶子,以后你们看中什么人,都跟我说。回头我一个个给你陪送嫁妆,风风光光地嫁出去。”

    “别人我不管,大娘子,我可是打算给您做陪房的。”柳絮脆声应道。

    郑氏几个都跟着说是,几个人说得好像玉秀马上要嫁了,倒是让玉秀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几日忙着成亲的事,大家也都累了。吃完饭收拾好,各自歇息。

    第二天一大早,柳絮等几个掌柜就各自赶回店铺去。玉栋和玉秀一早起来,带人将家中牌位请到堂屋,准备了香案等物。颜庆江和九娘起床后,也穿戴好过来了。

    颜庆江换下那身大红衣裳,穿了一件枣红色外袍,发髻梳得整整齐齐,扎着深色头巾,一丝碎发都没落。脚上一双黑色薄底鞋,干净利落。

    九娘自己还是穿着一身红色衣裳,略施脂粉。和往日一样梳着妇人发髻,可今日这发髻因为戴了几朵压鬓珠花,鲜活多了。

    玉梁正在堂屋屋檐下张望,看颜庆江这么一身打扮过来,“小叔,你这一身真好看!”

    “是九娘帮我挑的,好看吧?”颜庆江被夸奖得还转了一圈,展示给玉梁看。

    玉栋和玉秀还有玉淑听到声音,转身就看到颜庆江双手平举着转了两圈,都笑起来,“小叔,好看,婶娘的眼光真好。”

    九娘嗔怪地看了颜庆江一眼,嘟囔了一句“别胡说”,赶上几步走到堂屋,“郎君,大娘子,你们在忙什么?我来……”

    玉秀听她还叫郎君娘子,笑了,“婶娘,按着辈分,你现在叫我们名字就好啦。”

    九娘犹豫了一下,才低声喊了一声“秀秀”,玉秀大声应了一声。玉淑走过来给九娘行福礼,九娘不等玉淑屈膝就扶住了。

    新婚第一日,应该是认亲礼。没过多久,颜锦鹏、韩氏一家人也来了。

    颜家这几个人,按辈分就是颜庆江最长。他和九娘给桌上的牌位行礼,算是认了祖宗后,转身,接受其他晚辈们的行礼。

    九娘自然要给见面礼。

    颜锦鹏和韩氏上前叫婶娘,九娘给两人每人一个荷包,里面显然装了银裸子。

    然后是玉栋兄妹四个上前,再是颜林和颜慧。

    九娘显然赶做了这些荷包,所以每个荷包的针脚看着还挺新。她那针线活不如玉秀和玉淑,只是针脚细致,看着就是用心的。

    一家人认亲后摆上早饭,颜锦鹏一家吃完,就要赶回砚山去。

    如今砚山那边的田庄已经开工了。颜锦鹏不盯着不放心。他又拿出地契交给玉秀,在砚山靠近兰江那边,又买了两百亩田地,“那边虽然靠近江边,可土质也不好,这些田地,都很便宜。”

    玉秀看看田契的价格,两百亩田地,只要四百多两银子,想起周明那挨宰的一万八千两,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她收好地契后,又嘱咐颜锦鹏将那一带转悠一下,看看那里能做停船码头。

    颜锦鹏一一记下,套上马车,带上韩氏等人就走了。在砚山待惯后,再回到东屏村,想起颜庆洪和颜锦程的闲言碎语,他们一刻也不想多待。

    九娘做为新嫁娘,这三天是待在家里哪里也不去的。她在家里也熟悉,不离开家门,就跟着郑氏去作坊帮忙,颜庆江如今是一刻不离地跟在九娘身后,活像一条小尾巴。

    玉梁几日没读书,唐赫章没和李承允一起去明州,这几日还在王府田庄,钱昌就送玉梁去读书。

    玉秀和玉淑两个商量着,给玉栋准备去明州赶赴秋闱的行礼。

    这次去明州赶考,住宿是不用担心。沈莛一早就传话说在明州的食宿会帮忙安排,玉秀也早就派人去明州打点了。他们家如今在明州还没有开出铺子,原本想要在明州买套宅院,后来事情一桩接一桩,这事情也还耽搁着。

    趁着这次玉栋到明州,玉秀打算派个管事的过去,在那边买宅院和铺子。玉栋考完之后要在明州等着放榜,刚好可以在那边做主,将买宅院的事和开铺子的事一起办了。

    这次秋闱若是高中,玉栋就是武举人了,能直接授官。玉秀不希望玉栋太早做官,只希望他考出武举人后先在家待两年,三年后就能进京去考个武进士。

    玉栋自己倒没想这么多,他觉得自己考中的机会不大。只是看两个妹妹在那盘算,不忍心说出来泼她们冷水。

    三人正在收拾着,洪伯进来禀告,说柳絮派伙计来了。

    上午柳絮才回到建昌,下午怎么又派伙计来了?

251章 赵全生的消息() 
柳絮派那个伙计来,是告知玉秀赵全生从蜀中回来了,到店铺来求见。

    赵全生原本说不到两月就能从蜀中运回云锦,如今已经过了两个多月。沈莛说蜀中诸多管制,看来是真的。

    玉秀跟玉栋提过赵全生的事,听说他回来了,幸好玉栋还没去府城,自然是要见一见的。

    她让伙计回去,让柳絮与赵全生约了第二日在县城见他。

    第二日,玉栋和玉秀在县城的五味酒楼雅间中见了赵全生。

    这间雅间是有内外隔间的,玉秀就待在内间,玉栋带着阿胜,在外间见了赵全生和他两个兄弟。

    从内间的窗棱中看出去,玉秀发现和上次相见比,赵全生胡子拉碴,显得邋遢不少。显然是从蜀中一路回来,还没好好拾掇过。

    赵全生一看这次是颜大郎见自己,倒是比上次恭敬几分。玉栋的武秀才身份,让他不敢小视。

    玉栋请赵全生坐下,对他一路辛苦奔波多有慰问。

    赵全生不好意思地说,“大郎君这么客气,实在是让赵某惭愧。上次在大娘子面前夸下海口,什么不到两月就能回还,结果到如今才回来。”

    “云锦的价格也被人抬高了,蜀中兰江水路管得更严了,只运回来区区十匹。”

    赵全生越说越惭愧,兰江水路被官府把持管制,他是知道的。可没想到,今年去发现,沿途岗哨更多,查得更严了。

    “赵爷勿用自责,我们也听说兰江沿路都有官府设卡……”

    “原本设卡,大商船查得少些。我们这次去搭了一艘大商船,没想到这一路还是查,后来想弃船走陆路。结果在中间被拦路上不许走动。也不知哪里来的北蛮,从兰江到云都,沿途那些官兵护送,结果把我们拦路上了。”

    “北蛮?”玉栋脱口疑问地问道,“蜀中也有蛮夷,赵爷怎么知道就是北蛮?”

    蜀中有西南蛮夷,也是异族装扮,西南蛮夷到云都,沿途官兵护送的话,也说得过去。

    “赵某以前也从北边走货过,北蛮人长相还是知道的。再说,那几个北蛮人,虽然身材不高大,可那走路的步子,跟我们这种常年走路的就不一样。那罗圈腿、内八字,一看就是常年骑马的。”

    赵全生很自信地说,“我们先被严令坐船上不许下来,等了好几日,直到那几个北蛮经过了,才准许上岸。被这前前后后,少说也耽搁了十来天功夫。”

    “这也怪不得赵爷,蜀中难走……”

    坐在内间的玉秀,听赵全生说在兰江遇上北蛮,心中警铃大作。北蛮人到蜀中,而且沿路有官兵护送,那肯定是滕王下令的。

    北蛮和滕王有勾结!

    玉秀想到这里,再想到前世成王之死,只觉手心里出了一把冷汗,等她回过神来,就听到外间赵全生正说道,“多谢颜大郎义气。说句实话,赵某找上您家商号,原本是有求靠之意的,可这第一单生意就砸了,实在无颜再提。”

    “赵爷这是说真的?”玉栋惊喜地说,“我家中经营这些商铺,都赖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