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120部分

名门妾室-第120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栋也跟着上前几步,“三爷自称小的,这不是打趣我们吗?”

    因为玉栋的武举身份,现在玉梁又有武帝的召见,身份不同了。在外,很多人都不再称呼颜大郎、颜二郎,而称呼他们颜大爷、颜二爷了。

    玉秀和玉淑也趁机上前跟丁三爷问好见礼。

    丁三爷是个人精,他对玉梁做出那副样子,有玩笑打趣的成分,也是试探颜家兄妹如今的态度。

    若是颜家兄妹拿款儿,他自然就做出恭敬样。现在看颜家兄妹对他态度一如既往的亲近,自然也就一笑带过。

    “三爷,您不是跟大公子上京了,怎么回来了?”玉栋想着是不是李承允有事要自己家做。

    “大公子打发我回来的,一来眼看着要春耕了,先王妃陪嫁的田庄里都得安排,大公子不放心,让我回来看看。二来,圣上中秋召见的事,大公子担心师弟没出过远门,让我来看看有要帮忙的不。”

    前面一个理由自然是对外的官面说法,这后一个才是丁三爷来这的目的了。

    玉秀知道,李承允在京城必定过得不错。武帝宴请外邦的酒宴上,他可以在席还能插嘴说话,这就可见一斑。

    趁着丁三爷在,他们又仔细打听那次宴会的事。

    丁三爷说的和钦差大同到大公子希望玉梁也能得个秀才功名再入京,至于入京之后,他会安排人教导玉梁宫廷礼节。

    玉秀前世所学的礼节,只能算是寻常的家礼,至于宫廷,她前世根本没见过。她还打算到京后,得请个人来教导玉栋和玉梁礼仪之事,李承允倒是想得很周到。

    李承允能这么快立足,靠的应该是成王府吧?想到成王府,不由想起成王周定康的伤势。

    “成王爷的伤怎么样了?大公子的腿疾,神医怎么说?”玉秀挂念这两样,忍不住问。

    “那神医医术果然高明,成王爷那伤,御医都说要听天命了。那神医一看就说能治,成王爷现在已经苏醒了,只是还不能下床,到底是胸口上一个大洞,听说伤了肺了。”

    丁三爷略微压低点声音,又接着说,“大公子的腿疾已经在治了,这事圣上很关切,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还特意召见神医,跟他说让他务必尽心,治好大公子的腿疾。”

    玉秀舒了口气,这些事,都是好消息。

    文太后和窦皇后都是宫中的人精,她们敢召见神医说那些话,自然,也就表明武帝的态度。

    不论如何,李承允能得到帝后欢心,还是让人为他高兴的。

    “大公子知道大郎和大娘子肯定不放心,说若是你几位一起陪同进京,就让我带个信回去。”丁三爷说着又摸了一张名帖出来,“大公子准备了一张名帖,沿路有什么事,拿着名帖,也可找沿途官府帮忙。”

    “谢谢大公子好意,这个……我们用不上的……”玉栋看那烫金名帖,不好意思地想推辞。

    “大公子说了,这是他这师兄为小师弟尽点心意,还说要是路过青州,代他向先生问好呢。这名帖也就是拿着以防万一的事,回京后您还给大公子也就是了。”

    丁三爷当然不容玉栋推辞,一番话说下来,玉栋都没找到推辞的理由。

    玉秀接过那张名帖,“哥,这是大公子的好意,我们就领了吧。回头进京后,再当面谢谢他。三爷,您这次来,留几天啊?”

    “就是大娘子这话。”丁三爷呵呵笑着,“大公子让我把话带到后就快点回京去。”

    丁三爷正想再说进京路上的事,洪伯又笑着跑进来,“今儿真是凑巧了,洛安来了。”

    洛安怎么忽然来了?

    丁三爷看玉栋和玉秀疑问地看着他,“我可不知道洛安是什么差事。他被周世子留在京城听命呢。我离京时也没听说他要过来啊。”

    他转念想着洛安要是和颜家兄妹说话,自己在这还是避嫌得好,“大郎君,大公子怕你们急着上京,让我快点赶回来。肚子有些饿了……”

    玉栋连忙请他到前院,“今儿巧了,唐先生也让管事来传话,说三月下场的事。要不三爷先到前院,和那位管事一起用饭吧。”

    洪伯带了丁三爷离开,又带了洛安进来。

    洛安年纪不大,在王府田庄住着时,跟颜家兄妹也热络,一看到颜家兄妹几个,一一问好,末了一直腰,“大娘子,大郎君,我家世子爷听说颜二郎要进京的事,他说到时他也在京呢。”

    “他不是……北蛮退兵了?”玉秀想说他不是在北地吗,再一想,周明要是能回京,那必定是北蛮退兵了。

    “现在还没退,应该差不离了。北蛮人几次攻打城关,都被我家世子爷给打退了。现在那边天寒地冻,北蛮那边估计也不想打了,派使进京呢。”

    北蛮和永定几乎是年年打年年议和,大家都快见怪不怪了。

    “王爷受伤后,世子爷镇守北地,把北蛮赶退了几百里,圣上下旨封赏,我家爷现在是虎贲军定远将军了。等北蛮议和后,圣上肯定要召我家爷回京的。”

    洛安说着,还不忘偷看一眼玉秀那高兴的样子,这可是要禀告给世子爷知道的。

    周明派洛安来说中秋节他会在京的事,是想让自己不用担心吧?玉秀想着北地、京城再到东屏村,周明居然这么快就知道玉梁被召的消息了?

    玉栋和玉梁听说周明打完仗了,也很高兴。

    几人说完,洛安又拿了周明给几人备的礼,一一送了,递给的玉秀的,依然是一只雕工略显粗糙的上锁锦盒。

    玉秀看着那锁有些无奈,这一只只盒子摞在自己房里,什么时候打开啊?

273章 阳春三月() 


    洛安这送礼,没像普通人一样一张礼单,而是身上背着一个包袱,打开包袱一溜四个盒子,他就看着盒子一样样往外拿。

    幸好颜家兄妹四个每人一个锦盒,玉秀手里拿个显得没那么突兀了。

    洛安送完盒子,又跟玉秀说,“大娘子,我家世子爷说,他这次回京,钥匙一定会带回来。您这次进京,落脚的地方不用担心。”

    什么自己进京落脚的地方不用担心?玉秀听着这话只觉不顺耳的很,可眼前的只是传话的人,她摆脸色也不好,一时玉秀只觉自己僵在那里,偷眼看玉栋、玉淑和玉梁。幸好那三个都忙着看礼物,没注意这句话。

    洛安看玉秀脸色一下寒了,心里暗暗叫苦。

    其实,他这趟差事,压根不用来啦,就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再送点礼物?

    洛安自然不明白,对周明来说,这送礼可是必不可少的,要不是路远不便,他恨不得每日送一份礼过来才好。

    再说,听说李承允在御前推崇玉梁后,周明觉得自己吃亏了,这是多好的拍未来小舅子马屁的机会啊。虽然相信表哥不会撬墙角,可防患于未然,他的殷勤也不能少献吧?中秋一定要在京才行。而且,这时候告诉玉秀,自己中秋会在京,才能让她安心啊。

    另外,御前没尽力也就算了,他还可以靠其他补足嘛。比如这次的礼物,他可是花了点心思的。

    玉梁憋不住打开自己的那份礼物,里面是一对瓷娃娃,他看的爱不释手,“大姐,快看,周世子送我的娃娃好看。”

    玉秀凑过去看,一对白白胖胖的瓷娃娃,看着憨态可掬,果然很可爱。

    “二郎君喜欢就好,这是世子爷特意为您挑的。等到了京城,世子爷说还给您准备了其他好玩的呢。”洛安一听玉梁喜欢,趁机表功。

    玉栋想到周明那次夜探,心里有点别扭。可是,打开手中的盒子,看着那条精致的马鞭,还是……挺爱不释手的啊。

    玉秀看玉栋和玉梁的样子,只能感慨兄弟靠不住啊,转头去看玉淑。

    玉淑那盒子里,是几朵好看的绢花,一看做工不凡,每朵样式都是两对,显然,这里面还有玉秀的份。和玉栋玉梁比起来,玉淑可矜持多了,没见有特别喜爱的样子。

    玉秀正暗自点头,玉淑拿起一朵绢花,“姐,你帮我戴这朵看看?”

    玉秀暗恼周明竟然这么会收买人心,她有心想使小性子,也不能在洛安面前。所以,脸色很快转圜了,笑着让洛安也去前院歇息吃饭。

    她自己,只好抱着那打不开的锦盒回到房中,暗自猜测里面到底是什么。

    周明能打退北蛮,她一点也不意外。前世成王阵亡后,也是周明守住边关,打退北蛮的。今生他能打退,也是顺理成章吧。

    想到洛安所说的中秋他会在京、让自己安心的话,她有些恼意,也有些甜意。还有这些盒子,到时都得带上,到京后他不是说有钥匙了?可以打开看看到底是什么。

    第二日,洛安跟着丁三爷一起回京,唐府的管事也告辞离开。

    如今已经二月了,玉梁要下场考一场的话,自然得赶紧看书。

    每日晨起,玉栋带着玉梁打一套拳强身,吃完早饭后,玉梁就看一个时辰的书,再练一个时辰的字。吃完午饭后,略歇一下,继续看书习字。等吃完晚饭,玉秀和玉栋两个就抽查玉梁的功课。

    玉淑对这些都帮不上忙,她就忙着做针线,给玉梁做两套下场穿的衣裳。她特意找那些秀才举人家的小娘子打听过,听说了不少考场的事。

    三月末,乍暖还寒时候,玉淑就想着那衣裳可得仔细着不能太热也不能冷了,还有糕点等吃食更要精心准备。

    九娘这些都没搭上手,一有空就拉着颜庆江到寺庙求神拜佛,这附近灵验的庙宇她都去遍了,菩萨神佛面前自然虔诚许愿。因为许愿太多怕忘记,她还特意拿纸记着,大福寺许了一千心经,妙心庵许了十斤香油,零零总总一堆。

    因为九娘不太识字,这记的纸,也只有她和颜庆江能看懂什么意思了。

    玉秀还特意选了几日,让玉栋和玉梁出门会客,武知县、学政家自然都到了。

    一家人的担心忙碌中,玉梁下场的日子也就到了。

    一家人一大早就备了马车,这次玉淑也没留在家,全送玉梁到建昌县。

    玉梁不好意思,上次玉栋来考试,只有玉秀跟着来了。

    “你和哥能比吗?哥那次下场,还有洪师傅……”玉淑说了半句,看到玉栋的身影,又连忙闭口不言了。

    玉栋那次,洪天锡陪着来建昌县的。

    洪天锡到滕王府后,除了周明那次说了两句,其他一点消息都没有,他们兄妹也让沈莛在那边的管事打听过,却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兄妹几个都很担心,玉栋更是一想到就心焦。玉秀怕他急出个好歹,跟玉淑和玉梁都交代,尽量少在玉栋面前提起洪师傅。

    玉淑脱口而出后,有点后悔。玉梁看二姐尴尬,连忙转了话题,“二姐,你这次给我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啊?”

    玉淑打开食盒,里面有烘烤的脆脆的小鱼干泥鳅干,还有摊得薄薄的葱油脆饼,“听说为了防作弊,查得可严了。有人带了厚糕点,还被掰碎了都不好吃了。这些东西,他们一看就知道没法夹带的,你拿进去,就能好好吃了。”

    玉淑正想细说,玉梁抓起一把鱼干就开始吃,“哎……这是让你带到考场的,你……”

    “二姐,好吃,嘿嘿。”玉梁一把将手里剩下的鱼干塞嘴里,含糊地说了一句。

    玉淑看他那样,另拿了一个小包袱出来,“这是路上吃的零嘴,我还特意摘了几个野果给你吃。”

    玉梁欢呼一声,坐在马车上吃起来。

    玉秀、玉淑陪着玉梁坐一辆马车,玉栋骑马护送,阿胜、随砚跟在一边,钟有行带了四个护院跟在后面。

    后面一辆小马车上,还有丫鬟双喜、双庆看着一车衣物等东西。

274章 一家挂心() 


    建昌县城里,九娘和颜庆江早将那边的宅子收拾好了。

    玉栋四个一到,几个护院和小厮还有店里的伙计来帮忙,将行李等搬进去。

    玉淑和玉梁还是第一次来县城,玉秀带着玉淑进屋去看,玉栋则带着玉梁先到考场那边去看看。

    第二天好好休息了一天,第三天一早,一家子起来送玉梁去考场。

    这次跟上次送玉栋下场不一样。玉秀心里虽然觉得玉梁是必定能考上的,可这真到要下场的时候,心里难免七上八下。

    她又怕最后猜错了,万一玉梁临场紧张,写的文章还不如平时呢?

    上次有洪天锡在,她觉得有了主心骨。可现在,她就得是这个主心骨了。

    玉秀心里的想法,脸上未露一丝一毫,看着镇定平常。

    到了考场外,还是人山人海,玉秀和玉淑两个只能站在马车边,拉着玉梁叮嘱,让他吃穿自己精心些,有什么事及时跟考场中的衙役兵丁说。

    玉淑给准备的食盒里,放了好几样小吃,酸甜咸口味都有,“这里还有包蜜饯,给你吃着提神的。”

    “放心吧,我跟武知县打听过,今年天冷,饭菜都会送热的,小四的号子是靠门的,干净也不吵。”玉栋跟玉秀和玉淑说,也是让她们放心。

    这算是他和武知县招呼后的好处了。

    因为吃喝拉撒都在考场里,要是靠最角落的号子,往往边上放着恭桶,臭气冲天。靠门的地方,就是黄金宝地了。

    玉梁年纪小,最大的好处是,对大人来说,号子太小,躺下只能缩着,可他能伸直腿。

    玉秀还准备了一块一块油布和一块毛毡子,“要是下雨,这油布就挂门上挡雨。晚上这毡子铺出来,半床当垫子半床当被子。饿了吃点你二姐准备的点心,就是小心别弄脏卷子。还有,进去后别管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少说话。反正你年纪小,这次下场就当历练历练,照着平时写文章的样子写就好,不用想太多……”

    “快点,快点,考生进场啦,时辰快到啦!”玉秀还没嘱咐完,考场大门口的兵丁吆喝起来,催促大家进场。

    玉秀只好停口,匆匆帮玉梁又理了理衣裳,“小四,自己照顾好自己,晚上别害怕。要出恭就叫差役开门。”

    玉梁用力点头,“大姐,我已经七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