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167部分

名门妾室-第167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怕,安心等我……和你哥回来。”

    他怕玉秀生气,硬生生拖上玉栋。

    玉秀被他双眼火热地看着,脸上红霞渐深,手不由更加不自在地抚着衣角,点了点头。

    “秀秀,等这战事了结了,我就提亲!”周明宣誓般说道。

    玉秀这下连脖子都热了,只装听不见,低头一动不动。

    周明看着她头顶发旋,再从发旋看到辫梢的发带,抬头想将几根被夜风吹起的发丝给拢回来,忽然想起这附近还藏着护卫们呢,咳了一声将手收回来,“我当你应了,我先走了,保重。”

    玉秀呢喃地说了一声“你也保重”,再抬头时,周明的身影已经看不见了。

    宫嬷嬷看大娘子靠在房门口半天没进屋,怕她着凉,加上天色也晚了,从走廊下走出来,“大娘子,夜深了,您回屋早些歇着吧。”

    玉秀听到她的话回过神,才发现自己刚才居然看着周明离开的地方失神,有些不好意思,应了一声转身走回房中。

    可惜,周明估计很快就能结束的战事,却一路拖到了成化二十四年深秋,蜀中平叛之战才结束。滕王一路败退,最后气恼羞怒恐惧交杂,病死榻上。

    成王妃倒是有骨气,不肯投降,带了子女儿孙服毒自尽。

    周明没有阻止成王妃的举动,他们这样死了,对他们自己对武帝来说都好,毕竟若是落入武帝手中,武帝还得想着如何处置才能不失民心又能彰显自己的圣德,如今死了,批了“准其安葬”四字,也算给足了恩典。

379章 名闻南北() 
成化二十四年,比起蜀中平叛,永定上下最瞩目的,还是朝廷三年一选的选秀开始了。

    往年选秀,各家还可自愿,今年登州一带,官府竟然拿着生辰八字上门看人。

    登州谢府的嫡女谢画楼,本也在指定之列,却在年初传出身染恶疾的传闻,登州名医束手无策,送到京城。

    谢皇后派了几个太医过去,都未能治愈。

    武帝听闻谢画楼生辰八字后,冷哼了一声,难得对谢皇后冷了脸,亲自指派太医正去谢府。

    太医正回来后苦着脸禀告,谢画楼原来是伤了脸,脸上长满了红疙瘩,也不知是否会过人。

    谢皇后哭求武帝让国师王丹阳为娘家侄女看病,王丹阳看了半天只好说是无福。

    明州府这边的选秀,因为没有指定生辰之说,玉秀使了点银钱,也就与己无关了。

    她听人传闻是国师提议的选秀,不由冷冷一笑。

    颜家还是没有为玉淑立灵位。

    东屏村颜府,玉秀每日都会去玉淑的房间看看,让人打扫干净,好像玉淑只是离家几日随时会回来一样。

    一切都很平静,只是,颜家每月都会支出一笔银钱,送到京城。

    京城里,国师王丹阳如今名声更显。

    不仅是京城,整个永定,几乎都知道朝中有一位道法高深的国师,甚至有人说他可以生死人、肉白骨。

    每日来京城国师府前求助的人络绎不绝,有权贵,有乡绅,更多的是各地的百姓。

    国师的那些徒弟,对于无权无势的百姓们动辄恶语相加、拳脚驱赶。

    来的人多了,也闹出些事情,京城里京兆府时不时还会有人击鼓鸣冤,有说国师府骗财骗色的,也有说国师府仗势欺人的。

    御史们怒气冲天,参奏王丹阳的奏折摆满武帝案头。最后,却都不了了之。

    王丹阳的受宠,让天下读书人侧目,让天下的道士们与有荣焉,甚至还有传言说孔圣门徒不如三清弟子。

    这种传言多了,让人议论纷纷,文太后听到这种传言时,难得脸色有些凝重。

    她传了文国公的夫人叶氏进宫,细细问了此事,“这事文国公有派人过问吗?”

    叶氏不知文太后的用意。文太后太过精明,她在太后娘娘面前,一向不敢多言,听到这话,连忙回说不知。

    文太后看叶氏那茫然之色,心中就有些疲累,自己为娘家辛苦谋划,娘家这些人却浑浑噩噩。

    “你回去,告诉文国公,王丹阳这大半年里忽然受人瞩目,这事只怕不寻常。也不知这是针对文家,还是只针对王丹阳,让他查查是怎么回事。”

    当初弄王丹阳进京,文太后只是想备着一枚暗棋。

    武帝无子,眼看着是靖王的两个儿子有望继位。

    王丹阳得了武帝宠信,时时伴驾,就可在继位一事上在武帝面前建言。

    就算武帝活着时没有明旨,王丹阳只要坐稳国师之位,武帝驾崩,王丹阳就可以国师身份公布武帝遗旨。

    现在,王丹阳一下人前招摇,盯着他的人越多,他的一举一动就莫不是破绽。

    万一再有人趁机牵连文家……

    “是,妾身回去就跟国公爷说。”

    “宝怡嫁给李承恩后,如今过得怎么样?”

    文国公的嫡女文宝怡,今年四月嫁给了李承恩。

    “宝怡说二公子性子有些……有些偏执,不过夫妻感情尚好。婆婆对她也挺亲和。”提到女儿,叶氏话稍微多了点,“宝怡还说想要多进宫给太后娘娘请安呢。”

    “我在仁寿宫静养,她们多来也不好,初一十五的有空来看看就成。”文太后却不领情,淡淡地拒绝了。

    “是,妾身回去就告诉宝怡。”叶氏脸稍僵了一下,又笑着说,“靖王妃前几日还跟妾身说,她娘家有两个侄女,长得花儿一样,因为今年选秀,也到京城了,想着若太后娘娘那日得闲,带来请安……”

    “刘氏娘家?”文太后觉得刘氏是急疯了,竟然想着往后宫塞人,“靖王妃娘家的人,让宝怡带着在京城走走倒也恰当,这宫里,还是罢了。”

    文太后一点没留情面,叶氏满嘴的话就像被掐住喉咙一样,只好咽回去。她堂堂一品国公夫人,在外无人不奉承着,在文太后面前只觉满身不自在,悻悻然告辞了。

    回到府中,文国公文峥问她太后娘娘有什么吩咐,叶氏有些怒气地说,“太后娘娘吩咐你去查查国师府的流言。”

    叶氏每次从宫里出来,都是各种别扭,文峥也不以为意,“宝怡说想经常进宫向太后请安,这事你提了吗?”

    “提了,宝怡还说她婆婆想带几个娘家侄女进宫请安的事,我也提了。”叶氏想到这,气更不打一处来,“太后娘娘不领情也就罢了,竟然说不好。自家嫡亲的骨肉,想着要给姑母请安,这总不是坏心吧?”

    “你糊涂了!”文峥看叶氏这话头有指责之意,不由沉了脸,“太后娘娘做什么心里都有章程,你是热糊涂了,请大夫来开几丸静心丹,好好歇着吧。”

    叶氏也知道自己刚才那些话,有些莽撞了,被文国公说得有些不高兴,到底没敢呛声。

    “你可得记着,咱们家,如今宫里有太后娘娘就够了,不需要旁的。你若空闲着,不如带着宝怡多到各府走走,像成王府等处。”

    “成王妃是大公子嫡亲的姨母,听说感情甚好……”

    “成王府一向是不掺和一些事,成王妃再有心,我看周定康是不想掺和的。你前几日不是还说成王妃念叨着世子的婚事,你多去走动走动,若有好的,也帮着参详牵线。”

    叶氏也是聪明人,听文国公这话,明白过来。

    成王府手中有兵权,成王父子都是带兵之人。成王府中,除了成王妃会向着李承允,其他人都是秉持王府祖训的,若是能将成王府拉拢过来,对李承恩的将来可是好事。

    叶氏当初点头答应将女儿嫁给李承恩,看中的就是未来的皇后之位。在这一点上,她是绝不会犯糊涂的。

    夫妻两人说了会儿话,文国公对文太后的话不敢轻忽,出去安排人打听消息去了。

380章 王师凯旋() 
文国公多方打听王丹阳声名鹊起之事,却一无所得。

    国师的神通是市井中开始传闻的,那些老幼妇孺,没事时嚼舌根,说些奇谈怪论。后来渐渐在酒楼茶肆中被人谈及。

    有不信邪的质疑,有信誓旦旦的维护,争吵之中,名声也就传开了。

    文国公不觉得这是坏事,王丹阳名声越显,说话不就越有分量?

    文太后却不依不饶,要他一一排查。

    所谓流言,向来是起之缥缈。

    文太后再有才智,无奈困于深宫,消息不灵便,等她获知时,流言已经满天下传开。文国公要查,也是有心无力。

    他只好着手扑灭流言,想抓几个吹嘘最厉害的拿了。

    偏偏他抓到的第一个,就是王丹阳的大弟子静虚。

    这也不能怪静虚,静虚原本是市井混混,如今跟了国师为徒弟,顿顿美酒佳肴,****金银美女,这样的好日子,都是拜国师所赐啊。他恨不得全天下都认为国师通神,这样自己身为国师亲传的大弟子,不也更有面子?

    所以,喝多了黄汤,他在酒楼里油嘴一抹,大吹特吹国师捉鬼锁妖的神通。

    他说得正起劲,边上出来两个国公府的随从,请他去国公府走一趟。

    静虚不敢违背,只好来到国公府。

    文国公不能将他以“妖言惑众”的名义处置,只好严词警告一番。

    没想到,第二天,酒楼里目睹静虚被国公府人带走的,议论起这事,最后传着传着,传出国公府不干净,请了国师大徒弟过府的传言。朝中还有御史风闻奏事,参奏文国公立身不正,以致府中不宁。

    文国公气了个仰倒,却如哑巴吃黄连,无法辩驳。

    幸好,国公府这传闻,很快就被王师凯旋的消息给盖过了。

    成化二十三年秋,蜀中叛乱被平,滕王死后,他的残兵部下各自溃逃,周明奉命追击残兵,这一耽搁,一直到成化二十四年二月,周明才班师回朝。

    二月初春,冰雪初融,周明带着大军班师,其他驻地调来的士兵一路各回驻地,最后,周明带着军中将领们,还有两万精兵回到京城。

    武帝龙心大悦,命文武百官代自己郊迎,同时让各位将领们休整一日,到晚间到宫中摆庆功宴。

    大军到了城南,文武百官在阁老们带领之下,已经在道旁等候。

    周明骑着一匹黑马,穿着一身黑色轻便软甲,远远骑马过来,大红披风风中飘起,恰如少年意气风发。

    他到百官前百步远的地方,就勒住缰绳下马,带着将领们步行走到百官面前。

    文官们觉得成王世子不骄纵,面上笑意真挚不少。

    周明带众将领谢过百官,又喝了武帝赐下的三杯御酒,牵马走过百官之列后,上马打马入城。

    王师凯旋,又是少年将军。

    京城百姓们纷纷出来围观,主街两旁挤满了人群。各家铺面的楼上窗户后,更是坐满了各府的夫人奶奶小娘子们。

    有胆大的小娘子探头张望,看周明肤色略黑,但面容英俊,不由发出轻叹。

    有奶奶们看那些小娘子娇羞的样子,取笑道,“听说周世子今年二十岁了,王妃正急着挑媳妇呢。”

    那小娘子听了,羞红了脸,抓着说话人的衣袖不依,眼睛却还是舍不得从楼下那少年英雄的身上移开。

    周明骑在马上,目不斜视,耳边听着各种轻呼,甚至还有绣帕从天而降。

    他看看周围的目光,可惜玉秀不在这,白瞎了自己这一身打扮啊。

    忽然,周明见黑乎乎一团东西往自己这边砸过来,那黑影看着有些分量,他下意识伸手一抓,触手柔软。他拿过一看,是一串迎春花编成的花环,花环连接处还细致地拿绣帕给包了。

    周明抬头,街对面楼上几个人影闪过,看得出来是年轻女子,这些人倒是大胆。

    他想着,怕被人误会,赶紧将花环给扔了。

    在蜀中的时候,他们路过南夷的寨子,那些南夷女子大胆丢花,有将领不知道规矩接了,惹出好大的麻烦,那些女子跟饿狼一样扑过来抓人做女婿。那将领打仗时死都不怕,那时却吓白了脸,躲在营帐中不肯出来。

    周明从这事里,记住了一件事:女人的东西不能接不能拿。

    那头的小娘子看周明接了花环,正露出一丝羞涩的笑意,却见转眼间,自己丢的花环被丢到地上,那笑意僵在脸上,脸色红了白,白了又红。前面红是羞的,后面红也是羞的,不过是被气羞的。

    周明不知道自己已经伤了小娘子的心,只是正了正衣襟,继续带头前行。

    他的身后,是此次蜀中征战的各级将领们,玉栋也在其中。

    他本来战事结束时,就想告假回家的,他离家转眼近两年,也不知家中怎么样了。这两年里,因为战事吃紧,时常开拔,都家书都没能接到几封。

    仅有的几封家书里,玉秀和玉梁告诉他家中安好勿念,又说婶娘有孕了。

    玉栋想着小叔都要有孩子了,也不知孩子会长得像谁。

    这两年里,家书里玉秀和玉梁却会提到家里在裁新衣,给他和玉淑都做了。会说家中在准备月饼,也备了他和淑儿爱吃的口味。

    他知道玉淑还是没消息,只是,兄妹三个却都不信淑儿已死。

    唯有年前九月的一封信,玉秀在信中写到淑儿落崖已经两年,明年玉梁乡试后打算进京到国子监求学等语。

    这次回来前,周明说他这次必有封赏,就不知是何职。

    玉栋想,最好是能让他回明州,这样到时他就能回家去看看,最好能待到小四乡试后送他们回京。

    边上其他的将领看玉栋出神,有促狭地踢了踢他的马腹,“颜老弟,想家还是想媳妇啦?”

    “颜老弟还没媳妇呢。喜欢啥样的,告诉大哥,大哥给你保媒。”

    玉栋被这些人闹了个大红脸,咳了一声,“诸位哥哥自己先娶妻吧。”

    在军中待久了,被取笑多了,玉栋也会反击了,对这些人的调笑,脸红可不行,得取笑回去才行。

    果然,那两人被玉栋的话一将,边上人都偷笑起来,玉栋才十六岁,这些人可都二三十了。

    众人说笑着,终于到了诸将歇息的营地,各自下马找地方歇息。

    :;;g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