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190部分

名门妾室-第190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彬垂下眼眸,恭敬地说道,“有劳国师了。国师所说之事,下官真是惭愧。待近日事情了结后,下官就将那疯妇送到国师这里来。”

    王丹阳点点头,心中满意了。

    两人协议达成,王丹阳答应近日会开坛做法,驱赶城中邪祟。

    王丹阳掐指一算,腊月十一,天时地利人和,是一个开坛做法的黄道吉日。

    王彬一口应承了搭建法台之事,最后选在了城西大街的街口。

    王丹阳选在腊月十一,原本是想着做好法,刚好腊月十六天女入宫,他两头不耽搁。

    不成想,礼部在帝后一再催促下,很快准备好了迎接事宜,玉秀被封为护国天女,用十六人步撵抬进宫中。

    而迎接天女入宫的日子,也提早到了腊月十一。

    原本静虚给王丹阳出主意,趁着天女入宫这事狠狠捞一笔,现在入宫日子提前,王丹阳有些郁郁。

    只是他有心拖延,也架不住帝后和文家的催促。

    腊月十一,忙着准备过年的京城百姓们,在备年货之外,一下多了两场热闹可看。

    国师做法虽然少见,但到底也见过。那天女却是闻所未闻的,一直都没听说找到,忽然之间找到了,还是成王府世子定亲之人。

    有懵懂无知的,还在感慨到底成王府是忠义之家,就连天女都现身他们家。

    一大早百姓们挤满了颜府所在的街头,看着礼部大人们准备的一套套礼仪执杖送入颜府。

    终于,颜府大门打开,十六人抬着的步撵走出大门,前面是十六对侍卫开道,接着是八对童男童女前行,然后是步撵,再后面则是各色祭祀之物。

    玉秀端坐步撵之上,那步撵拆了木头围栏,改以锦缎薄纱,风吹动,薄纱隐隐飘起,街边的人还能看到玉秀的身影。

    这一行人礼乐开路,一路前行,到了大街时,宫嬷嬷跟领头的大人说道,“大人,天女吩咐说往城西大街走,绕城一圈。”

    那领头的是礼部侍郎,听宫嬷嬷这话,有些为难。

    “大人,我家娘子到底年纪尚小,还是第一次坐步撵呢。”宫嬷嬷笑着说了一句。

    那大人明白了,这是孩子心性,想绕城炫耀一下呢。答应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想到这颜娘子入宫后,可就是盛宠第一人了,这礼部侍郎答应一声,往前吩咐绕城一圈。

    天女的队伍往前走着,沿途围观的百姓们越来越多。浩浩荡荡一行人来到城西大街时,正赶上王丹阳做法。

    王丹阳远远看到所谓的天女仪驾往这边来,正意外这路线怎么和原定的不一样。

    可他正站在几丈高的法台上,无法询问。

    这法台搭建得很威风,做法的高台还罢了,台后一排八根法柱细细长长的,看着高耸入云,也不知王彬是如何找来的竹子。

    跟着天女仪驾来的人群,与在城西大街看做法的人群,很快就合二为一,整条大街水泄不通。

    官兵们忙着清道赶人。

    百姓们往路边躲时,人群里,忽然有人叫了一声,“快看快看,那是什么?”

    “天上掉东西了,快看啊!”

    有眼尖的马上看到了是纸。

    众人都跟着抬头去看,天上就和下雪一样,忽然掉下一张张纸,这纸头出现的毫无征兆,就像漫天雪花一样掉下。

    那纸张看着都是白纸,大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在高台上的王丹阳,也看到这些纸,跪在台前大声说道,“无字天书现身啦!”说着举起法剑,更卖力地挥舞起来。

    被他一喊,百姓们争抢起来。

    “有字!我这张有字!”

    “我这张也有字啊!”

    人群里有人捡到纸,高声喊道。

    “这是上天显灵啊,快看看,写了什么?”

    有不识字的举着纸问身边的人。

    马上就有书生大声读出来。

    这纸上写的,居然是“丹阳欺世,为害人间。”

    然后,有另一人举起手中的纸说,“这王丹阳原来才三十一岁啊,他不是号称两百多岁了吗?”

    原本因为年初关氏当街指认时,还有人不信的话,这下百姓们沸腾了。

    有原本看到过年初那场热闹的,将关氏那事跟身边人说了一遍。

    “这么说,王丹阳是骗子啊!”

    “最近怪事这么多,说不定就是上天示警啊。”

    “都几年了怎么没示警过?”有百姓嘀咕。

    “天女一现身,就出现天书了,这必定是上天的意思啊。”

    玉秀端坐步撵上,听着下面的百姓们说话议论着。她听着大家说起王丹阳欺世盗名之事,很快,有人说京城中出现的怪事,曾经在登州和青州之间听闻过。

    “对了,文九爷将这王丹阳接进宫,不就是说他收妖了吗?”

    “这王骗子自己才是妖孽吧。他还强抢民女,北街那边不就被他逼死了一家?”

    护送在天女仪驾边的侍卫和礼部侍郎有点傻眼,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是又有一队侍卫骑马飞奔而来,“怎么还不入宫?天女莫误了吉时!”原来是等在宫中,等着主持天女入宫仪式的文国公等急了,派人来催促。

    这群侍卫挥鞭赶人,很快就在人群中挤出了一条路。

    “这王丹阳是骗子,那这天女……”

    “听说这颜家娘子长得好看,莫不是王丹阳看上人家了吧?”

    礼部侍郎走到玉秀的步撵边,“颜娘子,时辰快到了,我们得快些了。”

    “一切都听大人做主就是。”玉秀在步撵中说了一声。

    她要看到的,都看到了。王丹阳这次再想脱罪可就难了。

    等在宫门处的文国公听说这边的热闹,心中一阵发凉,只觉北风吹进了骨子里。

420章 急火攻心() 
文国公只觉一阵心慌,这种节骨眼上出事,该如何处置才好?

    还未等他想出个子丑寅卯来,王彬匆匆来到宫门,求见武帝。

    武帝今日精神很好,一早吃了丹药,又吃了太医开的补身汤药,精神焕发地和谢皇后一起坐在正殿,等着天女进宫朝见。

    王彬赶来求见,他眉头微皱,本待不见。

    谢皇后笑着说,“臣妾听说今日国师在西街法台做法,协助大理寺祛除邪祟,王大人是不是来复命的?”

    “这种时候过来……”武帝只觉扫兴之极,他正满心等着天女入宫,哪有心思听王彬扯什么邪祟魑魅。

    “看着时辰倒还早,圣上今日难得兴致好,不如让他进来说说,臣妾对这些还未听过呢。”谢皇后笑着劝了一句,有些兴致盎然的样子。

    武帝想着谢皇后的殷勤照料,看她有心听听,反正几句话的工夫也不耽误正事,转头对康顺说,“传王彬进来。”

    王彬来到帝后面前,伸手递上了几张纸,“圣上,微臣今日请国师法坛做法祛除邪祟……没想到……没想到天上掉下纸页。”

    “还有这奇事?”武帝听说这种奇事,不由也感兴趣起来,“上面写了什么?”

    天书现世,这可是大吉之兆啊。莫非是上天也觉得他治世尽心、事神佛一片诚心,所以降下吉兆?

    “国师说这些都是天书。微臣让人收来看看,大多都是白纸,后来有人拿到手里后,那纸张就有字了。”

    王彬说着呈上几张纸页,“这些是微臣让人收集的,请圣上御览。”

    武帝听说是天书,让康顺接过来,也不让人念了,自己抓过看了起来。

    看了一页,他脸色越来越寒,到最后,简直是成了铁青色,“王丹阳呢?他怎么说?”

    “国师在法坛上还未下来……”王彬犹豫地说道,“微臣看了这些天书后,不知如何处置才是,只好先来求见圣上。”

    “这些真是天书?是如何来的?”武帝听了王彬的话,没先做什么示下,只冷声问道。

    “回禀圣上,当时国师正登上法坛准备做法,天女的仪驾也近了,西街围得水泄不通。百姓们正打算跪拜神灵时,就看到天上忽然雪片般掉下一张张纸片。写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说国师……”

    “当时上万人见到的?纸片真是天上掉下来的?”

    “圣上,微臣那时正在法坛下,听说掉天书后,连忙出来看,只见法坛上掉下,那上面又没人,当时法坛上只有国师和国师的弟子们。”

    法坛上都是王丹阳的人,又是众目睽睽之下,真有人撒落的话,台下围观的百姓们必定会看到的。

    那么,就是说这真是上天示警?武帝一想到这纸上所说都是真的,就觉得胸口一阵发闷,难道他这几年,都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上?

    “圣上,微臣年初曾经接过一个案子,苦主关氏状告国师王丹阳,说他始乱终弃,关氏言之凿凿,说国师是杏林出身……”

    “这事怎么没人禀告?”武帝只觉找到了一个发泄口,原来不是他不察,而是早有人来揭发,却没人禀告自己。

    他只觉一阵怒火上涌,拍着龙椅的扶手说道,“一个个的干什么吃的?既然有人来告状,你难道不知查个究竟吗?”

    “圣上息怒,微臣当时想要查,只是……国师履历在吏部,微臣多次问吏部索要,都被推脱……”

    武帝还未说话,康顺又匆匆进来禀告,“启禀圣上,天女仪驾到了宫外!”

    “圣上,因为国师之事,百姓们议论纷纷,说……”

    “说什么?”

    “百姓们说……说国师是骗子,那他引荐的什么天女,必定也是子虚乌有。还有人说,国师见色起意,因为颜娘子被成王府世子爷救下,才成就了世子爷与颜娘子的姻缘。”

    “国师恼羞成怒,才故意用天女之事,陷害成王府和颜娘子……”王彬见武帝脸色不好,越说声音越低。

    谢皇后在边上听了,急声说道,“居然还有如此用心歹毒之人?这……这不是戏弄……”她说了一句,觉得言辞不妥,又收住了后面的话。

    可殿中人都明白,谢皇后这意思,就是王丹阳戏弄圣上。

    武帝面色又难看了些,他自诩英明神武,竟然被个江湖骗子欺骗,还沦为他手中报复的刀,这岂不是笑话?

    “王彬,朕命你……”武帝话没说完,忍不住单手抱住头,痛的说不出话。

    “圣上……圣上!”谢皇后惊呼一声,扶住了武帝。

    武帝一下被抽光了精神一样,靠在龙椅上呼哧呼哧了几口气,气呼吸太急,一下呛住咳了起来。

    他咳嗽了一阵,拿绢帕捂住嘴,等咳完之后,绢帕上竟然有一抹红色。

    武帝脸如金纸,一下子变得进气多出气少了。

    谢皇后看武帝脸色,“快!太医呢?快传太医来!”她说着命康顺带了几个太监将武帝抬到后殿,急着召集了太医过来。

    等安顿好武帝,太医过来为武帝看诊扎针,为难地禀告谢皇后,“皇后娘娘圣上是心火上扬,丹毒攻心……”

    “你不要说这些,只说一下,圣上有没有大碍,什么时候能醒过来!”

    “圣上一时无碍,只是,要马上醒过来,只怕……”太医含糊地应着,“娘娘恕罪,微臣为圣上排毒后,才敢说分晓。”

    谢皇后听说性命无碍,松了口气,可武帝忽然昏迷,却是件棘手的事。

    武帝迷信长生,文家将王丹阳视为喉舌,想做什么,让王丹阳出面张口,就达成所愿了。

    众人就算不满,也只会先骂王丹阳这个妖道惑君,对文家反而关注少了。

    原本玉秀提议,趁着今日,用天书来对付这个假道士,揭穿王丹阳的面目,进而让武帝看到文家与王丹阳牵扯之事。这样就算不能一举压制文家势力,至少,文家做事就没现在便利了。

    可一切即将水到渠成之时,武帝竟然急火攻心,昏迷了。

    谢皇后一时沉吟,该如何处置才好。

421章 妖道害人() 
谢皇后在宫中沉吟,武帝昏迷不醒。

    若按原来安排,此时应该趁机拿下王丹阳。

    她刚想下令,殿外禀告说文国公求见。

    文国公一走进大殿,下跪行礼,“臣要求见圣上!”

    “圣上刚才不适,正在偏殿让太医行针,文国公有何事?”谢皇后拦在正殿。

    “臣有政事启禀圣上,万望娘娘让人通禀。”文国公重重说了政事二字,暗示谢皇后僭越了。

    他在宫门等到了天女仪驾,也听到了天书之事,急得进宫求见武帝。刚才听到殿内慌乱,他不知武帝如今如何了,对着谢皇后倒不敢太失礼。

    谢皇后此时自然不会说武帝昏迷之事,只转头对王彬说,“王大人,圣上刚才的交代,你先去办吧。”

    王彬明白谢皇后的意思,躬身说了一句“微臣领旨”。

    文国公在边上急忙说道,“臣斗胆敢问王大人是领了何旨意?”又转向谢皇后说道,“娘娘,今日城中有人假造天书,诬陷国师。臣怀疑王大人就是主谋,求娘娘让臣见驾!”

    说到后面,文国公声音提起,偏殿中都能听见。

    “文国公你好大胆子,太医正在为圣上看诊,你大呼小喝,目的何在?”谢皇后厉声喝止,“来人,将文国公押下!”

    “臣不服!”文国公一副拼命架势,“圣上,臣眼见圣上!”

    “娘娘,圣上醒了!”文国公还在喊叫时,太医出来,说了这消息。

    很快,康顺出来,传达了武帝的旨意,“王大人,圣上命你将王丹阳拿下,查个究竟。文国公,圣上让你将天女安置天女宫。”

    为了迎接天女,也为了表明自己不是惑于美色,武帝在宫中云天观后辟出一地改为天女宫,作为天女入宫后的修炼之地。

    文国公听说要拿王丹阳,大声喊道,“圣上,臣有本要奏!”

    可康顺进去半日,再没出来。原来武帝醒了那片刻工夫,交代了两句又晕过去了。

    文国公等了片刻未见回应,边上王彬已经大声领命离宫去拿人了。文国公心中一急,只好跟着王彬之后应声,赶出去安排玉秀进宫。

    王彬进宫前已经安排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