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43部分

名门妾室-第43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秀不知道,自家的炸泥鳅被人惦记上了。

    她跟玉栋两人忙了一上午,将玲珑山的地整好,因为接下来的活都不急在一时了,两人回家打算修一下鸡窝。

    那九只小鸡和四只小鸭子长得不错,如今都混养着关在鸡笼里。

    两人商量着,在屋后猪圈旁边,打算拿木板搭个鸡窝,再搭个小鸭棚,将鸡鸭分开关。这样喂养方便,小鸭子也能每天带到水田去吃点螺蛳水草啥的。

    颜庆江一个人待前院寂寞,一定要跑到屋后来,躺在竹椅上看着玉栋和玉秀动手,在边上瞎指挥。一会儿叫着门要往左开,一会儿叫着木板要换一块。

    玉秀两个嘻嘻笑着答应着,做还是得按原定的做,照颜庆江那指点的做,估计最后这鸡窝就是个四面开门带顶的凉亭。

    玉梁哐当一声推开院门冲进来,“哥,大姐,有人找。”

    他身后,还跟了铁蛋等几个同村的孩子,“是坐马车来的。”

    “那人没见过,说是做掌柜的。”

    几个孩子跟着玉梁叽叽喳喳地叫。

    玉秀被他们吵得头晕,“小四,人呢?”

    “哦,在村口问路呢,我们赶来给你们报信。”一个孩子邀功地大声说。

    原来,这几个孩子在村头桥下玩,听人打听玉栋家在哪,他们一看是坐马车来的,连忙跑村北去找玉梁,玉梁就赶紧冲回家来报信了。

    玉秀看几个跑得满头大汗的,还报信!她好笑地舀了几碗消暑汤给几个孩子喝,又让玉梁带他们到外面玩。

    几个孩子跑到院门外,不走了。

    “马车,就是那辆马车。”

    钱掌柜看看地方,应该没错了,靠河堤路到底的一家,也只有这家了。他看几个孩子围着他的马车打量,刚想开口问,有孩子已经热心地说道,“这里就是玉栋家,也是他家。”

    他们把玉梁往前一推,嘻嘻笑着自己往后退了。

    钱掌柜就看到一个浑身泥污眼神清亮的小男娃看着自己,“小娃子,你家大人在家不?”

    “在!”玉梁清脆地应了一声,转头对着院子叫,“大姐,人来了!”

    “是谁啊?”玉秀应了一声,走到院门口。

    钱掌柜一看,又出来一个孩子,应该就是那孩子口中的大姐了。

    这女娃梳着十来岁丫头常梳的双丫髻,眉目修长如画,看着自己嘴边含笑。那神情不慌不忙,也没有寻常孩子乍见到生人的拘谨,居然有着她这年龄不符的沉稳之感。

    这丫头一看就是美人坯子,就是脸被晒黑了些。

    “小姑娘,我是镇上五味酒楼的掌柜的,姓钱,来找你家大人。”

    玉秀听说是酒楼掌柜,疑惑地看了一眼。钱掌柜长得矮矮胖胖,笑起来跟个弥勒佛似的,倒是很适合做酒楼掌柜,一看就觉得吃的好。

    她不知道钱掌柜的来意,不过,来者是客,她让玉梁把孩子们带别的地方玩,自己侧开身,把钱掌柜往里让,“钱掌柜,您请进,坐这边歇会儿吧。”

    她搬了一张竹椅放在杨梅树下,这边荫凉有风。

    “钱掌柜,您到我家有什么事儿啊?”

    “哦,我想买你家东西,你家大人呢?”钱掌柜问了第三次,这大热天的他从镇上跑到胡大夫家,又从胡大夫家跑到东屏村,热得够呛。

    只是,做生意的人,为了生意不辞辛苦,快点把生意定下才是要紧的事。

97章 无心插柳() 
这时,玉栋停下手里的活,也走到前院来,“秀秀,是什么事儿啊?”

    钱掌柜正打算问第四遍你家大人呢,玉秀已经开口说,“哥,这是镇上酒楼的钱掌柜,说要来家里买东西。”她又转头对钱掌柜说,“钱掌柜,我爹娘过世了,我们家是我哥当家,你有什么事儿就说吧。”

    钱掌柜看看面前两个孩子,再看看玉栋,这孩子看着也就十三四吧?他当家作主?这么点大的孩子,能谈生意吗?

    钱掌柜有点傻眼,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了。

    玉栋有些紧张地搓着手,看玉秀笑着鼓励地看着自己,有些紧张的心放松了。

    他挺了挺胸脯走到钱掌柜面前,“钱掌柜,您请坐,您来是有什么事儿啊?”

    钱掌柜顺着玉栋的手势坐下,还有点回不过神。

    玉栋也跟着拖了椅子,坐在钱掌柜对面。

    玉秀看钱掌柜那傻眼的样子,到灶间拿了她自己调配的提神茶,泡了一杯端出来,“钱掌柜,来,您请喝茶。”

    钱掌柜接过茶,看玉栋和玉秀一坐一站,在自己对面等自己开口,不管怎么样,来都来了,问问总是不打紧的。

    他放下茶碗,“是这样的,小兄弟,我听说你家做的泥鳅干特别好吃,想要来看看,若是味道真的不错,我们酒楼想跟你家买。”

    原来是买泥鳅干来的?

    玉栋和玉秀都没想到是这事,玉栋看了看玉秀。

    玉秀心里简直是喜出望外,可面上却是一丝不显,笑着问,“钱掌柜,您怎么知道我家泥鳅干味道啊?我给您拿点尝尝,这是我们自家做的,乡下口味。家母在世时就喜欢烘烤些泥鳅干给我们吃。”

    她故意强调了是王氏在世时就这么烘烤的,意思自然是,这做法是我们家传手艺。

    “你们送给胡大夫的泥鳅干,吃过的都说好吃,我是慕名而来啊。”钱掌柜一听玉秀的话,倒是有些刮目相看。

    这孩子说话,倒是落落大方,听着言辞谦和,可隐隐地很以自家手艺为豪,显然这做法是有独到之处的。

    玉秀说着转身回灶间,找了个干净的白盘子,抓了把新做的泥鳅干装盘,端出来。

    钱掌柜看那盘泥鳅,白底衬托下,更显得颜色黄亮,而那黄亮没有泛油光,这大热天的看着不腻。

    “钱掌柜,天这么热,您先喝口水再尝尝我们做的泥鳅干。”

    钱掌柜这时候,觉得嘴巴也是干了,端起刚才玉秀倒的茶,喝了一口,“你们冰镇过的?”

    玉秀扑哧一笑,“我们可没钱买冰,这凉茶就是煮开后泡凉水里而已。”

    钱掌柜这么一路下来,早就热的口干舌燥了,听说没冰镇过,有些怀疑地又喝了两口。

    这茶味清香,入口凉丝丝的,还以为是冰镇过呢。

    被玉秀一说,他也笑起来,“小娘子这茶好喝,大夏天的一喝就解暑,你这茶也是自家煮的?”

    “是啊,也是自家摘的茶叶煮的,这凉茶夏日喝能解暑提神。”

    钱掌柜喝完两口茶,想起自己是专为泥鳅而来。他拿起筷子夹了一条入嘴,咬下去就感觉有脆响,几口下去,一条泥鳅就吃完了。

    这味道,果然不错啊!

    那咸味,跟自家酒楼弄的盐好像不太一样。

    这种香味吃进嘴里,就觉得口水涌出来,食欲都起来了。

    自家酒楼里新出锅的炸泥鳅,倒是很酥脆,可放凉后就受潮了。而且,大夏天的吃油炸,总感觉会油腻。

    “这泥鳅,是谁做的啊?”

    “钱掌柜,您觉得这味道怎么样?”玉秀抢在玉栋之前开口,并不回他的问题,只问味道。

    “这味道果然好吃,是怎么做出来的啊?”钱掌柜装作不经意地问。

    “哦,就是烘烤出来的。”玉栋开口说了一句,玉秀在他身后,轻轻戳了戳。

    “钱掌柜,您别笑我们小气。因为这做法是家母在世时教我们的,我们记在心里,也算是一点念想。”

    “哦,哦,对,这也是一片孝心。”钱掌柜打了个哈哈,不再问了。

    他是有点套话的意思,被这小女娃一点穿,有点不好意思了。套话本就是生意场常见的手段。可跟别的生意人耍手段倒没什么,这要被人知道,他在跟两个孩子套话,就有点不好看了。

    玉秀看钱掌柜有点讪讪的笑脸,暗自一笑,当他们是小孩子,打算一文不花吗?

    她这几天正琢磨着赚钱的法子,钱掌柜自己上门,她怎么可能白送。

    钱掌柜又东拉西扯与玉栋聊天,玉栋没他那么多心思,但是他刚才被玉秀戳了那两下,也知道留心眼了。反正钱掌柜不管问什么,只要跟泥鳅有关的话题,他就听着,一个字儿不说。

    每次他不说话,玉秀就会接着说两句。

    本来两人谈生意,没女人说话的份儿。可他家这情况,两个十多岁的孩子,谁能说什么啊。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得挺多。

    钱掌柜说了一会儿,忽然住嘴了。

    这两个孩子,哥哥稳重话少,妹妹看着天真,时不时插话问话。两人跟他一问一答,扯了半天,他发现自己没套到什么话,倒是快把自家的老底给掏光了。

    他咳了一声,长年打雁,这次可真走眼了。难怪两个十来岁的孩子,竟然能在村里顶门立户呢。

    庄户人家虽然大多朴实,可对孩子却总有几分轻视的。

    刚才问路时,他问路边的几个大人,提起玉栋家,别人都帮着指路,都没人提起这是个孩子。

    所以,他一直以为是个大人呢。

    他收起那点轻视之心,正了正神色,“小兄弟,你们这泥鳅干味道不错,你们一天能做多少啊?”

    “要看天气,要是赶上这样太阳好的时候,二三十斤应该能做吧。不过我们也没试过做这么多。”玉秀估摸了个数字。

    她想到玉梁曾说,荣嫂子最近,隔个两天就把铁蛋抓的十多斤泥鳅卖给镇上酒楼。

    这家五味酒楼可是镇上出名的,一天也能卖个五六斤泥鳅吧?自己报的这点量,应该能让钱掌柜安心。

    钱掌柜听说二三十斤,估算了自家酒楼一天卖出的量,非常满意,“这价钱,不知你们打算怎么卖啊?”

98章 有钱入账() 
“钱掌柜,这可难倒我们了。我们兄妹几个镇上倒是常去,可只在大街上卖过谷麦菜蔬,这卖熟泥鳅干还真没卖过,我们一直以为镇上几家酒楼,都只买老主顾的东西呢。要不您先说说能给多少钱一斤啊?”

    玉秀实话实说,“反正这些泥鳅是我们几个下地捉的,就是做起来耗功夫,还耗柴禾和油盐。”

    油盐都不便宜,钱掌柜噎了一下。

    再听玉秀刚才提到镇上的几家酒楼,他本来到嘴的报价,又噎回去了,这意思是自己的价格若是不满意,他们还打算再去问其他酒楼去?

    他有点后悔刚才见到是两个孩子,大意了。这一番话聊下来,显然,底被人家拿住了。这孩子还真难缠。

    罢了罢了,反正来的时候就打算正经谈生意的,“这样吧,我们活泥鳅收的是一文钱两斤,你们这是做好的,价格自然高些。”

    “是啊,我们这些泥鳅干,您放个十天半个月的,只要别沾水包得扎实,味道不会变的。”玉秀自夸了一句。

    “你们做的泥鳅干,我给五文钱一斤怎么样?”钱掌柜给出了一个价。

    玉秀对酒楼价格不太清楚,只是,按她前世的经验,人家第一口说出的,肯定不会是底价。

    “哥,我算下来,感觉卖活泥鳅,一文钱两斤比较合算。”她压低声音,凑到玉栋耳边说,“两三斤活泥鳅,才能做一斤泥鳅干呢,我们又不是油炸的,油炸的吃分量,再说我们还得贴工夫。我去帮人拾麦穗稻穗,一天也有不少呢。”

    她说是耳语,那声音,钱掌柜却恰好也能听见。

    玉栋听了后,点点头,“钱掌柜,这个价格,好像便宜了些……”

    钱掌柜听玉秀跟玉栋耳语的那些话,那账算得门儿清,成本等等都有了。他不知道的是,玉秀说的帮人拾麦穗的活,可不是人人都能轮上的。

    钱掌柜算了算人工,自己想压价好像压不住,“小兄弟啊,要不这样,我先给你们十文钱一斤。若是卖得好,我们长期生意,回头我们再定价钱怎么样?”

    十文钱,可不少了,现在的白米也才卖两文钱一斤。

    不过玉秀知道,五味酒楼因为在南街,是读书人文会常选的地方,加上镇上有钱人家办酒席,也会选那里,那酒楼的酒菜可不便宜,十文钱一斤,钱掌柜至少还有一半利。

    不过,他们到底只是孩子,再说这卖泥鳅干的生意,也不知能不能做起来,十文钱她还是满意的。

    “钱掌柜,十文钱一斤,您先要几斤啊?”她这么一说,玉栋就明白她是同意的意思了。

    “先拿个五斤吧?你们家里现在有多少啊?”

    玉秀将这两天做的泥鳅干拿出来一称,两斤挂零。

    钱掌柜急着拿回去试卖,丢下三十文钱,“二十文是今天这两斤的价钱,还有十文算定钱,我后天上门来拿吧?”

    “行。”玉秀收起三十文钱,又拎了一包茶出来,“钱掌柜,这茶就是刚才您喝的,是我们自己做的消暑茶。来酒楼点泥鳅干的,您就每人送一杯这茶呗。”

    “我们酒楼里,好茶不少,你们这茶……”钱掌柜有点看不上,他们酒楼里,龙井云峰大红袍,哪一样不是名茶啊。

    “我家这茶,就是大夏天喝得好,吃泥鳅干前喝一杯,更提味。”玉秀笑着坚持,“这包茶我们送给您的,您先拿回去尝尝。”

    这消暑茶,也是玉秀前世调配的,尤其是薄荷等,都是将味道炒入茶叶中,这当中的比例调配,却不是好掌握的。

    她本来是想着玉栋和玉梁不爱喝开水,老是凉水喝下去,做成这样清凉的,他们可以爱喝点。可钱掌柜都能来买她做的泥鳅干了,那这茶,还是可以顺带推一下的。

    钱掌柜想想刚才喝的那杯,倒真是很提神,也就带上了。

    玉栋照例送客出门,看着钱掌柜坐上马车,晃晃悠悠离开了,才傻傻地走回家里,又傻傻地走到玉秀跟前,“秀秀,刚才,我们卖了二十文钱的泥鳅?”

    玉秀看他那样子,哈地一声笑了,“哥,回神啦回神啦,我们卖了二十文钱的泥鳅,拿到了三十文钱。”

    她把手里一串铜钱,在玉栋眼前晃了晃。

    玉栋也笑了,“这真是……跟做梦一样。秀秀,你可真厉害,做的泥鳅干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