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46部分

名门妾室-第46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红婶急匆匆走了过来。

    她今天去地里摘菜去了,来她家的妇人没找到人,英娘到地里把她找回来,听人学了荣嫂那些话,气的够呛,赶过来看看。

    “秀秀,怎么样?有没有被打到啊?”红婶走进门,仔细看看玉栋四个,看都没伤到,长出一口气。

    “婶儿,没事,我们没伤到。”玉秀拿了两文钱出来,“婶儿,我要去铁蛋家去一趟,您陪我去吧。”

    有红婶陪着,就不怕荣嫂撒泼了。

    红婶点头,“走,我叫上你福清叔,让他一起去。”

    “不用了,婶儿,这事让福清叔出面,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嘛。”玉秀俏皮地说了一句。

    红婶一想,有自己陪着,谅荣嫂也不敢乱撒泼,就作罢了。

    红婶陪着玉秀来到刘荣根家,他们家里刘荣根带着儿子们都下田了,就荣嫂一个人在家。

    她正坐在家门口,唾沫横飞,“你们看把我这打的,有几个钱了,小小年纪就敢欺负人了!”她指指自己脸上被拐棍刮出的一条痕迹。

    那痕迹其实浅得很,是颜庆江挥舞时刮到的。可现在,她自然不会提是被傻子打到的,咬准是玉秀打的。

    她恨恨地数落,“还想白白吞了我家的泥鳅,等我家荣根回来,我跟他们没完!”

    刘荣根是村里有名的老实头,怕老婆、听老婆话,从没跟人吵过闹过。荣嫂是觉得有男人在边上,那几个孩子应该就不敢撒野了。

    “铁蛋娘,不用来我家,我自己送上门来了。”玉秀连荣嫂也不叫了,直接叫铁蛋娘。

    荣嫂没想到上午刚吵完,自己还没找上门去闹,玉秀就带着红婶来了。

    “你……你以为带着里正娘子来,我就怕你?就是里正来也得讲理,大家说是吧!”

    她问着坐一起说闲话的几个妇人,声音很大,可听着发虚,明显有点底气不足。

    民怕见官,里正就是这村里最大的官。里正娘子,自然就是最大的官太太了。

    那几个妇人讷讷地撇开了眼,没有应声。

    她们都是金氏族里的,看到金福清夫妻俩,不顾忌金福清里正的身份,也得顾忌着族人的情面。

    何况她们也都有卖泥鳅给玉栋家,平时玉秀见到她们也客气有礼。她们还不知道事情原委,光听着荣嫂在这说话,犯不着明着帮她得罪人。

    “您说得对,谁都得讲理!”玉秀看那几人都没说话,她接口道,“既然讲理,那理就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你拿到我家卖的泥鳅,我连泥沙草屑一起称,满打满算才三斤四两,其中一斤二两还是死泥鳅。”

    玉秀说着将手里一包泥鳅递到荣嫂跟前,“这些都有村里人作证的,我把这一斤四两的泥鳅还给你,剩下的两斤,这是钱。”

    玉秀说着,手掌前伸,掌心里托着一文钱。

    荣嫂抹不开脸,很想有骨气地掉头说我不要了,可她不想跟钱过不去,一文钱,也是钱啊。

    末了,她还是讪讪地伸手拿过钱。

    玉秀一笑,“这账算清了,有几句话,我却得说明白。您家的泥鳅,酒楼也不是天天收的,收了也就是给一文钱两斤的价,还得赶早送到镇上去,这种死泥鳅,人酒楼收吗?”

    玉秀晃晃手里那包泥鳅,放到荣嫂边上的石台阶上,“以后,您就不要拿泥鳅来卖了,我们买不起,也惹不起。”

    她说着看了其他几个妇人一眼,“我请红婶来,是为了有事说事。我们年纪不大,但在这村里却也是靠自己干活吃饭。买泥鳅,我们是做生意,这做生意,买卖都是自个儿说了算。”

    红婶看了坐着的几个妇人一眼,“秀秀前几天跟我说,镇上酒楼要买他们做的泥鳅干,他们自己抓活泥鳅也不是抓不到,要是放出风去,外村多的是人送过来卖,别说一文钱两斤,一文钱三斤人家都乐意。他们为什么要在村里买?”

    “还不是念着乡里乡亲,想带挈大家赚几个活钱?人哪,得知足。”

    “再说,庆山夫妻俩在世时,那是多好的两个人啊,你们就看在他们夫妻面上,就好意思作践人家孩子?”

    她又转头看着荣嫂,“铁蛋娘,你自己拿死泥鳅去卖,亏你还有脸说!这事当时好几个人看着呢,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你先好好想想怎么会去闹的,好人坏人得自己个儿去分清。”

    红婶说完话,也不等大家说话,拉着玉秀就走了。

    两人回到家里,颜庆洪居然在他家了。

    看到玉秀,颜庆洪着急地上前说,“秀秀啊,听说你去刘荣根家了?有没有事儿啊?住得远,我才得到信儿,赶紧来看看……”

    他一脸着急心痛的样子。

    玉秀笑笑,“堂叔,让您担心了。我们没事,您看,您就不像堂婶那么相信我们,我们年纪虽然小,自己能处置。再说,您看,这不还有红婶陪我去的吗?”

    颜庆洪回家听了陈氏的话,本来是打算看热闹的,后来一听红婶陪玉秀去刘荣根家了。就冲金福清的面子,刘荣根夫妻俩也不敢闹了,他才上门来装装样子。

    红婶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玉栋几个陪着不咸不淡说了几句,将颜庆洪送走了。

104章 再多做点() 
玉秀不收荣嫂的泥鳅了,经这一闹,东屏村的人好像一夜梦醒,想到这泥鳅买不买也就是人家一句话的事儿。

    一些人到玉栋家来卖东西时,都隐隐有了几分顾忌。

    荣嫂被红婶那顿话说了,想着这几日别人嚼舌根的话,又恨又悔。过了两日,铁蛋找到玉梁说话,意思自然是还想卖泥鳅。

    玉梁跟铁蛋是自小玩到大的,又心软,被人几句话一说,不记仇了,反而到玉秀面前来说情了。

    玉秀没打算跟刘荣根一家结仇,顺势笑着说,“我当时是气过头了。铁蛋,你跟我家小四玩得来,我看小四的面子,也得答应啊。”

    铁蛋欢呼一声跑回家去,第二天荣嫂讷讷地上门来卖泥鳅,拉着玉秀,说自己是糊涂被陈氏给坑了。

    玉秀没有附和,却也没多说什么,还是笑脸相待。

    买卖泥鳅的事很顺利,没什么发愁的。

    转眼就八月入秋了。

    最近这些日子,地里萝卜、扁豆、黄瓜等都种下长苗了,小油菜有了收成,水田里秧苗也长实了。

    一入秋,泥鳅开始渐渐少,村里人来卖的也就少了。

    不过,玉秀很知足,这一个来月,他们几个靠卖泥鳅就攒了八两多银子。她想着得通知钱掌柜,泥鳅干得下市了。

    两宜茶玉秀七月末又给了一斤后,没再做过,打算最近再动手做个三斤。这茶她做过多次,肯定不会出错了。

    玉秀现在犯愁的,是两件事。

    一件是自己当初想的做胭脂花粉的事,她这几天有空时也拿几种野花捣腾过,效果到底没有玫瑰好。可这东西找不到,急也没用,只能留心着。

    另一件事,就是玉栋和玉梁两个上学的事。

    云昌镇里,最好的学堂自然是独峰书院。可玉栋和玉梁两个,都还没正式启蒙过,独峰书院肯定进不去。

    村里没私塾,想上学就得娶外面。像颜锦程就是在镇上求学,金福清家两个儿子是红婶托了娘家那边的亲戚,在别人家族学里求学。

    村子附近的乡绅大族,他们也不认识,玉秀想着,这事得托一下钱掌柜。

    五味酒楼就在南街,南街那是云昌镇读书人聚集最多的地方。

    农忙过去,正是各处私塾重新开课的日子。要是有好的私塾招学生,玉栋和玉梁就能去试试。

    钱掌柜开酒楼人头熟,私塾的束脩也能打听打听。

    刚好到了八月初九,是云昌市集的日子。

    玉秀想着八月十五快到了,到镇上去一趟,买些过节用的东西。当初武大勇说过了七月半去镇上找他,想着是八月头了,应该从府城回来了吧,也得找他打听练武的事。家里这两天做的泥鳅干,送到五味酒楼去,钱掌柜那里也走一趟。

    手里有了活钱,又是八月十五这样团圆的大节日,玉秀想着得好好过节。

    玉栋是肯定要去,玉淑和玉梁回村后就没去过镇上,可是小叔颜庆江的腿还没好,家里的鸡鸭牛都得喂。

    玉淑懂事,要留下看家照顾家里,让玉梁去。玉梁也懂事,不肯让玉淑一个人留家里。

    “小四在家没我在家好,他又不会做饭,又不会洗衣裳。”

    玉秀一笑,拉着玉梁说,“小四,你二姐心疼你,这次让你去。下次赶集,让二姐去。”

    玉梁当然答应,出门时还不忘扭头许诺,“小叔,二姐,我给你们带好吃的。所有好吃的我都给你们留一份。”

    这次赶集,没有上次那样有车了。他们家的小黄牛还小,舍不得拿来拉车,三个人就得靠自己走着去。

    三人走了一段,玉梁明显有点走不动了,玉栋要背他他不肯,还死撑着跑一段。玉秀一想,好歹他们也算“有钱”人了,就在官道上直接拦车,赶集的时候有些是去集市办货的,去的时候是空车,就愿意在路上带人。

    他们拦到一辆牛车,那大叔是个厚道人,看两个半大孩子带着个弟弟去赶集,爽快地让他们上车了。

    到了云昌镇东门下车,玉秀掏出一文钱递过去,那大叔摆手不要,“你们三个加一起还没一袋米重,要啥钱啊。”

    “大叔,我给您钱,是想打听您回去方便不方便再捎我们一程啊。我们住东屏村的。”玉秀眨眨眼,俏皮地说。

    “你这丫头机灵。”那大叔看玉秀灵俏的样子,哈哈一笑,“我是运米回去,吃过午饭再走,到时候我还在这里等你们。”

    玉秀看现在天色还早,时间来得及,高兴地跟大叔告别。

    他们商量了一下,这时候到武举人家太早,先去五味酒楼送东西。

    南街,还是跟玉栋玉秀上次来的时候一样,人并不多。

    五味酒楼就在南街口,站在大街上,就能看到店招在晃动。

    玉秀拉着玉梁往里走,跑堂的伙计看到两人愣了一下,再看跟在后面的玉栋,还是笑脸迎上来,“三位客官,我们是本镇最大的酒楼,你们是吃饭还是……”

    这伙计说话很聪明,先说这是本镇最大的酒楼,最大的,价格自然也是贵的,若是来的人吃不起,就能顺势说找人或者什么借口,及时退出去。

    “我们是来找你们钱掌柜的。”玉栋上前说道。

    那伙计听说找掌柜的,请他们稍等,自己上楼去,没一会儿功夫,钱掌柜胖胖的圆身子就从楼上下来了。

    他一看到玉栋三个,笑着说,“哎呀是颜大郎和颜娘子你们啊,来,快请上面坐。”

    玉栋三个跟着他上楼。

    钱掌柜笑着请三人坐下,“你们来得真是太及时了,你们要是不来,我都想来找三位呢。”

    钱掌柜看到他们时那满脸放光的样子,这话不像是假话。

    玉秀笑着说,“钱掌柜,我们也是想着要快点来一趟。因为入秋了,田里泥鳅也少了,我们那泥鳅干可能到中秋前后就做不了了。”

    “那个不急,不急,那个……颜娘子啊,我是想跟您商量另一件事。”钱掌柜扎扎着手,“就是两宜茶,您前后给了两斤,那个,能不能……再多做点?”

105章 踏破铁鞋() 
“这事啊……钱掌柜,当时合约上写了,我们只能供五斤,这个,有点为难。”玉秀垂了眼帘,一副为难的样子,“做两宜茶,东西得早准备的,我只备了五斤的东西。”

    “我知道,知道。”钱掌柜这时候,就恨自己当时怎么嫌贵,一味求稳,不多定点。

    五味酒楼在建昌县有几家分店,他这家属于生意稳当从没大起大落过。所以,他在东家那儿也是一向求个稳扎稳打,务求少投入多产出。

    比如泥鳅干这味菜,他们收二十文一斤,收了当个应季招牌菜。

    对那两宜茶,他也是如此打算的。没想到,这茶却是名气越来越大。

    独峰书院的掌院隔三差五就来喝一次,有掌院带动,云昌镇的读书人闻风而动,都跟着点。

    他七月底去找东家报账,就带了泥鳅干和两宜茶过去。

    他们东家当时没喝茶,觉得泥鳅干不错,夸了几句。没想到,东家后来一尝,觉得这两宜茶更妙,拿了当礼品,送给知县老爷和府城的一位大人,又拿了半斤放到府城的五味酒楼。

    这一送,送出事情来了。先是知县老爷来打听这茶还有没有,接着府城的大人也问。

    而府城的五味酒楼里,这茶更成了文人雅士必点之物。众人上酒楼不点酒,都点这味茶了。

    东家昨儿让人传信,让他快点再多买点两宜茶。

    “颜娘子啊,这茶,我们东家尝了,实在喜欢,如今一定要我再送几斤过去。你看,能不能再想想法子?价钱好商量,好商量。若是能赶制点,就当看我薄面了。”钱掌柜站起来就要作揖。

    玉秀怎么能受他这个礼,连忙侧身躲开,“钱掌柜,这事……我现在也没法答应,等我们回家去商量一下,看看还能再凑多少,您看怎么样?”

    她话里留了缝,钱掌柜一看有门,连忙点头,“对对,娘子回家商量一下。这茶若是还能再凑点,价格我一定从优,最好,明年的约咱们就先定下。”

    玉秀点头答应了,又将这次带的泥鳅干送上,钱掌柜叫过一个伙计让送到厨房去,再到账房送钱上来。

    他自己陪坐在侧,跟玉栋聊了几句天气农事。

    玉秀想了想,问道,“钱掌柜,有件事,想麻烦您帮忙打听一下。”

    “颜娘子想打听什么事?您请说,就算我不知道,我在这镇上人头还熟。”钱掌柜一听要让他帮忙,高兴地差点没跳起来。

    有他帮忙的地方好啊,他帮了他们,他们自然也要帮他,大家互相帮忙啊。

    玉秀知道钱掌柜的心思,指了指玉栋和玉梁,“我哥哥今年十二岁,我弟弟五岁,他们在家都识了几个字。我想求掌柜的帮忙打听一下,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