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51部分

名门妾室-第51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粥堪堪快烧好时,玉淑几个也起床了,玉栋也回来了。

    玉淑刚回家时总是醒的很早起的也很早,现在,已经和玉梁一样,偶尔会赖个床了。

    玉梁一起床,就去闹颜庆江,把他拖出来让他洗漱干净。

    玉秀盛了五碗粥,外加一碗米汤放在灶头,玉栋出汗多,最喜欢舀一碗凉米汤当茶喝,这碗米汤就是专为他备着的。

    五个人吃好饭,玉梁等不及地叫着“杀鸡,快杀鸡”,他等不及要喝鸡汤了。

    在市集上买的母鸡,一直被关在鸡笼里,这时候被抓出来,捆了翅膀放在院子里。

    以往,他们看过颜庆山是怎么杀鸡,也帮着王氏打过下手。

    所以,该准备什么东西还是知道的,热水、大木桶、接鸡血的大碗、接鸡毛的布袋……东西一一放好了。

    然后,四个人傻眼了。

    该怎么下刀?他们谁都没杀过鸡,围着母鸡的脖子看了半天。

    颜庆江倒是自告奋勇要杀鸡,但是玉秀怕他下手没轻重,伤了自己,就说他腿不方便,让他还是等会帮忙褪毛吧。

    最后,玉栋作为老大,又是当家男人,当仁不让地拿起早就磨过五遍的菜刀。

    玉栋强装镇定地拎起鸡翅膀,玉秀帮忙抓住一只鸡脚。

    玉栋指指鸡脖子上一块地方,“应该是这里吧?”

    玉秀看了一眼,“嗯,应该是这地方。”

    玉栋将那段鸡脖子上的一圈毛拔了几根,露出脖子肉。

    那鸡知道死期将近,喉咙里发出咕咕几声。玉淑和玉梁看那母鸡可怜,不敢看了,互相搂着遮住眼睛。

    蓝妞倒是很兴奋,在边上汪汪叫个不停,绕着鸡打转。

    玉栋提刀在鸡脖子上滑了一刀,没血,再一看,皮没破。

    “嘿嘿,力气用小了。”他不好意思地说了一句,再割了一刀,那刀口上,霎时血流如注。

    玉栋将鸡脖子拎到碗上方接血,玉秀直抓了一只鸡脚,让另一只脚扑腾,可那鸡居然没扑腾。

    刚接了小半碗,那血就没了。

    以前颜庆山杀的鸡,好像都能接到大半碗血的。

    他和玉秀面面相觑,这血是不是少了点?

    “要不要再割一刀?”

    “算了吧,看这鸡都不动了,应该死了,可能这鸡没以前爹杀的那些鸡大。”玉秀一脸肯定地下了结论。

    玉栋最近已经养成了凡是玉秀说的就是对的,听她这么说,感觉很有道理。

    两人放手,把鸡往地上一扔,去抬大木盆装热水,得赶紧把鸡丢进去褪毛。

    不想,那鸡一落地,咯咯叫了两声,马上站起来。鸡脖子、鸡肚子的毛上都是血,可那鸡生龙活虎地在院子里溜达了。

    它还闲庭信步地啄了几口菜叶吃,还侧头看了看玉栋和玉秀。

    这场景,太诡异了!

    玉淑和玉梁吓得啊一声尖叫起来,互相抱在一起。

    “哎呀还没死,快抓回来!”玉栋叫了一声扑上去抓,玉秀上前帮忙。

    蓝妞凑热闹地汪汪叫着跟着往上扑,两人一狗满院子乱转。

    那母鸡现在知道了,被抓住是要被宰了吃肉的,它又不傻,自然赶紧逃啊。在院子里转了几圈,母鸡一下从半开的院门中跑出去,往村中跑去。

    “谁家鸡跑出来啦!”

    “我家的,我家的,快抓住它!”

    玉栋和玉秀跟在后面追,那母鸡在前面跑,垂死挣扎之下,跑得速度还挺快。

    村子里有几个看到鸡跑出来的,连忙帮忙拦,最后,终于在滴水潭边上的巷子里,将那鸡给摁住了。

    几个路过的、帮忙抓鸡的看那鸡都被割了一刀了,问起怎么回事,听说是玉栋杀了一半没杀死,都笑起来。

    很多年后,玉栋功成名就时,这桩杀鸡新闻可被东屏村人拿出来回味良久。

    红婶正在滴水潭边洗菜,看到玉栋和玉秀两个身上都有血点,那鸡也是血迹斑斑,仔细一问,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你们回家去等着,我让你叔来教你们怎么杀鸡褪毛。”

    金福清到他们家,看那母鸡被捆在地上,还很精神,抓起来一看,也是哈哈大笑,“玉栋啊,你这刀磨得挺快,就是没杀对地方啊。”

    他指着鸡喉咙的一个地方给玉栋看,拿起刀,在那地方割了一刀,这下才真是血流如注了。

    原来玉栋割的一刀,压根没切断鸡喉。

    金福清帮忙杀了鸡,又顺便帮着褪毛、破肚,鸡心、鸡肝、鸡胗等一一拿出来清洗。

    “鸡屁股尖上这粒三角,一定要剪掉,很腥气,回头一锅鸡肉就毁了。”金福清指着鸡屁股尖一个地方说着,拿剪刀将那里剪了,又将洗干净的鸡胗上一层黄皮揭下来。

    “秀秀,快拿去找地方阴干,这是好东西,鸡内金,积食的话,把它焙焦,拿水一冲喝下去,立马就好了。”

    玉栋守在边上,给金福清打下手,顺便记住金福清是怎么做的。

115章 中秋祭祖() 
金福清收拾好鸡以后,玉秀不好意思地指着养在水盆里的那条鲫鱼,“福清叔,这鱼你也教教我们怎么杀吧。”

    玉栋在边上嘴唇动了动,还是不说话了。

    他昨天信誓旦旦说知道怎么杀鸡杀鱼的,这下露陷了,真是太没面子了。早知道昨晚先去请教福清叔去。

    这鲫鱼是昨晚玉栋和玉梁去洗澡时,在河里顺手抓来的,足有一斤多重。

    “好!”金福清答应一声,伸手把鱼从水盆里抓起来,狠狠往石板上一掼,那鱼扑腾一下不动了,他就拿剪刀将那鱼肚子往下三分之二处剪开,鱼内脏也一一收拾了。

    玉梁一看两个鱼泡,“泡泡给我,泡泡给我。”

    金福清笑着把鱼泡洗干净给玉梁,玉梁把鱼泡放地上,一脚踩下去,砰的一声,跟鞭炮一样。

    村里的孩子,每次家里杀鱼时,都会把鱼泡拿来踩着玩。

    金福清弄干净鱼,告诉他们鱼胆千万不能碰破,鱼肚子里面的黑色东西都得刮干净,然后拿剪刀把鱼身上的鱼鳞给刮下,这鱼也就收拾好了。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收拾鸡和鱼,金福清都没要多少工夫,“好了,还有什么要杀的不?没有我就先回去啦。”

    “没了,谢谢福清叔。”玉栋和玉秀连忙道谢。

    玉秀洗干净手想去那点蜜饯让金福清带给英娘吃,结果她刚走进灶间,金福清就走了,只好先算了。

    鸡和鱼弄好,剩下的就省力了。

    玉栋开始切肋排,这是个力气活,他直接把砧板放在院子里地上,拿了小斧头砍。

    玉秀昨晚已经将蹄髈清水煮熟了,此时只要再炖入味就行。她拿瓦罐放清水、酱油、白砂糖和葱姜,将蹄髈放进去,再加了几大勺黄酒,将蹄髈放进汤汁里,再将瓦罐放小泥炉上慢火煨着。

    刚杀的那只大母鸡,肚子里塞了姜片,倒了两勺黄酒去肉腥味,就直接放大铁锅里清水炖煮,等鸡熟透了拿筷子一戳就能戳进去,就放点盐调味即可。

    老母鸡炖汤,佐料根本用不着多放,只要煮够时候,那汤就无比鲜美。

    两样硬菜上锅后,玉秀开始准备中秋必吃的三样。

    中秋节,东屏村这里的风俗,饭桌上必须有三样菜:南瓜、田螺和芋艿。

    玉淑就帮忙烧火,玉梁则开始剪田螺屁股。田螺屁股要是不剪掉一个尖,回头吃田螺就吸不出田螺肉

    这三样菜各家做法不同,玉秀家一直是蒸南瓜吃。

    玉秀早上放铜锅的饭甑里只有半甑饭,她将一盘切成方块的南瓜放盘子里,连盘子放到饭甑里的米饭上,再盖上木盖子。这样饭熟透时,南瓜也一起蒸好了。

    而且,这样饭甑做出来的饭,还有淡淡的南瓜香味。

    田螺大家都是炒着吃,玉梁剪好一碗田螺后,玉秀锅里放葱姜爆香,倒入田螺炒了一下,再倒了黄酒酱油焖一会儿就装盘了。

    随后,玉秀又做了芋艿炖肋排、红烧冬瓜、清炒扁豆和青菜炖豆腐。

    那条鱼不大,放点油两面煎一下,下面放上一把葱,直接加了料酒酱油等,做了红烧鲫鱼。

    家里还有山上摘来的黑木耳,玉秀打了个鸡蛋,做了个木耳炒蛋。

    玉栋和玉梁看没什么菜要帮忙洗了,就到堂屋去,把那张八仙桌给收拾出来,将颜焘和颜庆山夫妻的牌位放到桌上。玉淑端了一盘盘菜出来。

    中秋佳节,也得先祭祖再吃饭。

    村里,凡是过节都有这规矩,要祭祖,让祖先吃了后,再一家人坐下来过节吃饭。

    “淑儿,外面几碗菜啦?”玉秀从灶间探出头大声问。

    祭祖的时候,桌上的菜一般是九碗或者十二碗。

    有些穷人家要是凑不到九碗菜,就会同样的菜盛两碗放桌上,务必让数字相合。

    “姐,一共八碗,要不我们把梅干菜炒肉也放桌上来?”

    “不用,你去装一盘泥鳅干摆上去。”

    堂屋的一个角落里,放着留着自吃的泥鳅干。

    玉淑拿了个碗装好,放到桌上,玉秀又端了一碗白菜香干炒千张、一碗醋花生。

    最后,装了一盘月饼端到桌上。

    这月饼是玉秀亲手做的。

    她煮了赤豆豆沙,用豆粉、面粉和糯米粉揉成面团做面饼。

    因为颜庆江不喜欢吃甜的,她又做了麦饼,用梅干菜肉糜拌了小葱花做馅料。

    不管是月饼还是麦饼,都直接底上抹油,贴在烧热的铁锅壁上。等饼熟透了,面饼皮带着淡淡的焦黄色,香味扑鼻。

    家里没有买做月饼的压模,玉秀拿筷子在每个月饼和麦饼上,压了一串圆圈。这些圆圈连一起,有的看着像一串葡萄,有的像两只胖的圆乎乎的小狗,各个花色不同,却很是有趣。

    玉梁早就把小狗、小鸡的几个饼定下了,要求给他留着。

    摆上月饼,刚好是十二碗菜,而且每样都不重复。

    玉秀看着桌上的菜,呼了口气,“哥,快点香烛吧。”

    玉栋拿起火镰点上灯笼里的蜡烛,先拿三锭锡箔折的纸银,用黄纸卷着,拿到大门口烧给门神,请他高抬贵手,今天放祖宗们进门吃饭。

    然后他又拿了三支香到灯笼点燃,跪在八仙桌前祝祷几句,将香插到香碗里。

    玉秀推推玉梁,让他跟着上前跪拜。

    “秀秀,淑儿,你们也来拜!”玉栋转头吩咐。

    玉秀一愣。

    按照风俗,女子是不能在祭祖时上前跪拜的。

    “阿公,阿婆,爹,娘,我们兄妹四个相依为命,以后秀秀和淑儿都能祭祖上坟。”玉栋对着桌上的牌位,一脸郑重地说道。

    玉秀拉了拉玉淑,和玉梁一起,一一上前跪拜。

    跪拜好之后,就应该烧纸银了。

    玉秀早就准备好了一口小破缸,和玉栋一起,拿了一包锡箔纸银和一刀黄纸。

    玉秀将那黄纸慢慢转成莲花图案,放到小破缸里垫着,玉栋将纸银倒上去后,点火化了。

    一阵清风吹过,缸里的纸灰轻如飞羽,随风从缸里卷着飘起,在空中打了几个圈儿才落下。

    “大姐,这是爹和娘来拿银子吗?”玉梁指着那不停飞卷起来的纸灰问。

    “是啊,还有阿公阿婆他们,他们来拿银子呢。”玉秀点点头,低声说。

    一片纸灰被风卷着贴到玉秀的裤脚,然后轻轻滑落地上,就像王氏在世时,轻轻给她整理衣裳时的手势。

    玉秀伸手捂嘴,将哽咽声堵了回去。

    祭完祖,玉栋和玉梁两个将牌位、香碗等送回堂屋的龛盒中。

    玉秀和玉淑把桌上的九碗菜端回灶间去,重新热一下再端上桌,这时候,就可以轮到活人上桌吃饭了。

116章 人月团圆() 
八仙桌上的菜拿到灶间重新热过后,五个人,放了三条长板凳,上桌吃饭。

    颜庆江一个人被安到上座,他反正分不清上座末座的意思,玉梁拖他坐哪里,他就坐哪里。

    玉栋和玉梁坐左边,玉秀和玉淑坐右边。

    “小叔,你快夹菜吃。”玉梁眼巴巴盯着颜庆江,就等他下筷后好开饭了。

    按照规矩,一定要长辈开吃后,小辈们才能动筷。

    颜庆江看看桌上的菜不知该先夹哪个,最后,下定决心拿了一只田螺。

    “小叔,这田螺是我抓的,还是我剪的屁股哦。”玉梁得意地说了一句,跟着夹起一只田螺来吸,一吸就把田螺肉吸出来吃了。

    颜庆江却是吸了好久,什么都没吸出来,气得放桌上,“死的,不动!”

    玉秀笑着给他夹了一只鸡翅膀,“小叔,你还是吃这个吧。”

    然后,她又将另一只翅膀夹给玉栋,两只鸡腿玉淑和玉梁一人一只。

    “我喜欢啃鸡爪。”她说着将两只鸡爪都夹到自己碗里。

    玉栋夹了一大块鸡胸脯肉放她碗里,“吃肉!”

    玉秀一笑,低头小口小口地撕着吃。

    玉梁点名要买的蹄髈,小火慢煨这么久,已经软糯酥烂,筷子一戳下去,就能夹起一筷子肉。

    玉梁还太矮,坐着够不到,索性就跪在长板凳上,埋头吃饭,没一会儿工夫,小嘴周围一圈,就吃得油光发亮。

    这一顿饭吃完,五个人吃得直打饱嗝,颜庆江满足地摸着肚子夸好吃。

    “月饼中午先不吃,等晚上赏月的时候再吃。”玉秀做的月饼祭祖时摆上桌,吃饭时就没摆上。

    现在天气,菜还是放不住,得多吃掉点。

    太阳下山后,夜风就带了丝凉意。吃好晚饭,每人都洗好澡换上干净衣裳,就等着月亮出来了。

    听说邻村今天有人还愿,请了戏班子唱戏。村里很多人都带着孩子看戏去了。

    看戏是乡下难得的热闹,一年也没有几趟。像云昌镇这附近,只有那几户家境富庶的人家,才出得起戏金。

    当然还有凑戏金请班子的法子。听说东屏村有一年唱戏,就是村庙建好后,村里几个能说会道的牵头,到其他村里每家每户写缘。

    写缘有点像和尚化缘的意思,就是上门要人凑点钱。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