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61部分

名门妾室-第61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喂,秀才公,这还没开堂呢,你怎么先哭上啦?”

    “这就是今日要审的案子?”

    几个衙役看看颜锦程,再看看玉秀,“难怪妹妹能得到王妃赏赐啊,小的没哭,大的哭上了。”

    也有几个差役看看玉秀,低声嘀咕,“这就是得了靖王府赏赐的那个?”

    “是啊,听说王妃亲自赏了上千两银子和东西,还有府城的侯夫人都赏赐了。可惜没福气,东西藏家里,被偷了,房子也烧了。”

    “最倒霉的还是她叔下的手,今天就要审呢。”

    “倒霉的不知道是谁呢,听说今天府城那边要来人,这几天布置累死了,大人早几天就得到……”那人说到一半,被边上人拍了一下,闭嘴了。

    是因为府城来人,所以这县衙才这么破的?

    弄新不容易,这要弄得这么旧,玉秀看看那红漆斑驳的大门,旧得还挺像那么回事的,这也挺不容易的。

    有颜锦程这个倒霉现成的对比,玉秀掂掂自己手里的包袱,自己没卖出胭脂的事,真是不值一提,这才是活生生的雪上加霜啊。果然,看别人倒霉,心情总会好点。

    只是,府城来的人,会是谁呢?

    很快,玉秀就见到了府城来的人,居然是丁三爷。

    原本打算升堂问案的武知县,亲自带人迎出县城外三十里,在那里接到了靖王府管事丁三爷。

    几个月不见,丁三爷气色完全不同了,红光满面。那本就红得发亮的酒糟鼻,如今看着,就跟鼻尖顶了一盏红灯似的。

    武知县亲自将丁三爷迎进县衙,对一个管事来说,这可算是非常大的巴结了。

    武知县长得黑瘦,一缕山羊胡子,那样子不像知县倒像师爷。他一身家常圆领夏衣,衣服前后竟然打满了补丁。百姓家要找出这么一身衣裳也不容易吧?

    丁三爷跟在武知县身后进门,进门前溜了一眼那破旧的堂鼓和大门,嘴角抽了抽。

    来之前,他可是打听过了,这武知县别名武公鸡,出名的抠门。

    据说是少年未得志时穷怕了,对银钱看得死紧,生怕别人来找他打秋风。

    每次要是有上官或什么人来他县衙时,他就开始装穷。据说平时在县衙里,他吃饭时偶尔还舍得吃个鸡蛋啥的,一有上官来了,他可以陪着吃十天咸菜萝卜干。

    最有趣的是,这人胆小,生怕丢官,所以不贪不抢不鱼肉百姓。只是,县衙内外的钱财,那是滴水不漏。所以,跟他办事的怨声载道,在外面他名声倒不错,甚至还有地方叫他武青天。

    丁三爷这话要是被武大勇听见,武大勇一定会反驳。

    什么不贪啊,人家是选着人和事来贪。

    比如说自家,武知县一直觉得武举人有钱,所以凡是有人来告武大勇,他必定不分青红皂白,就先拿了武大勇。等武举人送钱过来,多则一二两银子,少则一二百文钱,拿钱之后才秉公问案。

    按武知县的说法是,贪别人那叫贪,可他们都是一个族的是自家人。拿自家人的银钱,那叫亲戚往来。从他来建昌县这几年,已经银钱往来很多次了。

    武大勇一听到这个族伯,就头痛。

137章 条件交换() 
武知县不招待上官,也自然不会送礼人情往来,所以,辗转做了十来年官,至今还是个知县。

    丁三爷心里腹诽,嘴上还是多谢武知县的远迎。

    “丁管事不用客气,应该的,应该的,只是敝衙简陋,这饭菜上您多担待。”武知县丑话先说在前头。

    “武大人客气了,小的只是为王府办事,哪有资格得到大人招待啊。我已经让人去安排食宿了,就不叨扰大人了。”丁三爷连忙说明不要吃他招待的饭菜,“小的敢来这里见大人,是奉命来做个证而已。”

    “是,是,今日下官就审理这案子了……”

    “武知县,小的来的时候还有些话,不知能不能让我先见见苦主?”

    武知县当然不会阻拦,连连点头,让人将玉秀带过来。他心里有点没底,这种小事,王府还派个管事来?

    玉秀也奇怪,武知县尽职地派人去府城问询,王府里可能就是给句话吧,怎么还把丁三爷派来了?

    丁三爷看她疑惑的样子,笑着解惑,“颜娘子,大公子感激颜娘子的恩惠,特地让我绕道来建昌县一趟。”

    他觉得这颜玉秀兄妹几个,真是自己的福星。从遇见他们后,自己就开始转运了。如今已经是大公子面前第一得用的人。

    所以,一听大公子要他绕道来建昌,他路上还特意加快了几天。

    玉秀听说是李承允让他来的,略一细思就明白了,“大公子的病——好了?”

    “大公子能下床了,只是,因为大公子常年卧床,腿脚无力,以后可能会走动不便……”丁三爷倒是一点没隐瞒,“不过,刚好前些时候滕王爷来江南,他看大公子那情形,说蜀中那边有神医,回头就把人送过来。”

    李承允不良于行了?

    玉秀想起靖王府里,那个温和带点稚气的声音,还有那张苍白的脸,叹息了一声。

    “颜娘子,大公子还让我跟你带句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想请您私下与您堂叔和解。”

    “为什么?”玉秀脱口而出,李承允居然还管她怎么对付颜庆洪?

    “大公子说要是您哥有这仁义的名声,回头举孝廉搏个出身就容易了。”

    举孝廉?

    “颜娘子,我家大公子常年没见外人,自从最近精神好了后,特地命我打听您家里的事呢。颜大郎若是举了孝廉,那您家的身份也就水涨船高了……”

    丁三爷这话,说得意味深长,他还想再说什么,看到一个差役走到偏堂门口,显然是找人,转头问那人,“什么事?”

    “三爷,那个,被告说有话要跟颜娘子说……”

    刚才还躺在偏堂半死不活的颜锦程,跟在那差役身后,“秀秀,我爹有话要跟你说,你不听一定会后悔的。”

    颜庆洪想见自己求饶?

    “三爷,我先去见见我堂叔,看他说什么话。”

    丁三爷看她没一口答应自己的话,也没不高兴,笑着答应了。

    玉秀不知道颜庆洪要跟自己说什么,其实都快开堂了,他们竟然还能让人去见颜庆洪?

    玉秀跟着那差役和颜锦程,绕过偏堂,原来颜庆洪这时也没在牢里,而是关在一间空屋里,可能等着候审了。

    “秀秀,我们真没想烧房子,你大人大量,饶了我们吧!从你家拿的那点东西,你也知道,根本没有一千多两啊。”颜锦程跟在玉秀边上,压低声音拖着哭腔求饶。

    “秀秀,我爹是你亲叔叔,我是你亲哥啊……”若不是还在走路,他可能都要跪下哭求了。

    “大堂哥,你们死不死,是知县老爷说了算,求我干什么啊。”

    “秀秀,你不告就好了啊,我们这是家事,这只是家事啊。你看,我家现在什么都没了,我爹要是杀头,你也没好处啊。不如就当是家事,让我爹回家,我以后,我以后要是考中了,一定照应你们……”

    颜锦程说得语无伦次,玉秀停下脚,“大堂哥,堂叔怎么忽然想到要见我了?”

    “我不知道啊,忽然让人来说的。我爹一定是知道秀秀你心善,大伯和大伯娘都是好人,以前对我们多好啊。秀秀,你就饶了我们一时糊涂吧……”

    颜锦程脱口而出,玉秀眯了眯眼,不再理会他那些求饶的话。听着那些话,她其实更想让颜庆洪和颜锦程死了,好人,就应该饶了他们这些忘恩负义的人?

    只是,这事太反常了。

    还有,从盗窃之事转为家事之说,可不像颜庆洪和颜锦程这两人能想到的。若有这份机智,颜锦程刚才就不用在县衙大门发疯了。

    她一声不吭,走进关着颜庆洪的那间屋子。这屋子空荡荡的,就边上一条破板凳,颜庆洪就蹲在屋子最里面的角落里。

    那领路的差役也没锁门,退到门外去了。

    颜庆洪瘦了很多,那双眼睛倒是更亮了,玉秀一进门,那眼睛就乱转着打量半晌,又让颜锦程也出去。

    颜锦程很听话地退到屋外。

    “秀秀啊,我们到底都姓颜,你怎么那么狠心呢?”颜庆洪痛心疾首地说了一句。

    玉秀脸色一寒,“堂叔,狠心算什么?我还想问你,你良心是不是被狗吃了?我阿公养大你,我爹对你也不差,可你是怎么对我们呢?你要是想跟我说说一家人的事,那就算了,路上大堂哥都说过了。”

    “你……你等等。”颜庆洪没想到自己只说了一句,玉秀就转身要走了,连忙叫住她。

    “我知道一件大事,只要你答应……”

    “堂叔,大堂哥说了,想让我们这事变成家事。可你们要钱没钱,要人没用,我家的银子都被你偷光了,凭什么我要饶了你们?”

    玉秀不想让颜庆洪有机会要挟,“你说的大事,我们兄妹现在有什么大事?吃饱喝足才是大事。”

    颜庆洪没想到玉秀压根不想听的样子,他急了,“你爹不是病死的!”

    玉秀往外走的脚步一顿,慢慢转身,“那我爹是被你害死的?”

138章 宅心仁厚() 
“不是,不是,我怎么会害他!”颜庆洪没想到才一句话,玉秀就把这罪名按自己头上,“你爹,是摔死的。你还记得吧?他摔伤了,是我们几个抬他回来的。”

    “可他也不是摔死的,他是跟人打起来,才摔下来的。”

    “你怎么知道的?要是真是跟人打起来,我爹怎么不跟我们说?”玉秀记得颜庆山是被人抬回家的,当时他一身是血,只说自己打猎踩空了摔下来的。

    “是真的,他在山上打猎遇到人,然后打起来,他滚下山来了,我那时就在那边山坳砍柴,听到上面有打架的声音。你爹滚下来后,那些人还想下山来找,后来村里一群人刚好来山里放竹子,他们就走了。”

    “你没看到人?”

    “我没看到人脸啊。”

    “那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是真的假的?”玉秀只看着颜庆洪问。

    “我听到那些人说话了。这真不是我编的。还有,我看到那些人的衣帽鞋子,都是没见过的。”颜庆洪急着要让玉秀相信。

    刚才自己待在这角落,有人从屋外走过,说起颜锦程的银子被人骗走的事。

    他一心等着颜锦程把自己救出去,听说银子没了,自己可能真要砍头了,只觉脚都软了。

    “这可真够倒霉的,那这颜庆洪死定了吧?”

    “幸好他跟苦主是一家子啊,好歹是叔侄,这要是苦主说是家事不告了,这事也就了结了。”

    他正吓得六神无主,听到这法子,就吵着要见玉秀。

    还好门外的差役好心,竟然肯帮他叫颜锦程来,他让颜锦程无论如何都得把玉秀带过来。

    幸好,他还有这道杀手锏。

    杀父之仇,他们四个总得知道吧?

    玉秀面上还是一派漠然,心里,却在翻滚着想这一连串事情。

    “你爹问那些人干嘛鬼鬼祟祟摸到你家去,那些人问你爹要圣旨,你爹说压根不知道,然后,就打起来了。”颜庆洪回想着当时的话,慢慢说道。

    圣旨?

    他们家连黄纸片都没有吧?

    “堂叔,你真当我是三岁孩子啊?找圣旨找到我们家?”

    “真的,那些人穿的鞋子都绣着银线,衣裳……”颜庆洪说到这死死闭紧嘴,“秀秀,叔也只是一时糊涂,唉……现在这心里也是后悔地不行。”

    玉秀没再理颜庆洪说什么,走出屋子,颜锦程和那个衙役还等在那儿。

    颜锦程眼巴巴地看着玉秀,很想上来问她到底答应不,可看着站得笔直满面寒霜的玉秀,他一时居然不敢走近了。

    玉秀回过神,抚平自己的衣角和裙边,慢慢走回偏堂。

    丁三爷看她神色,“颜娘子,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没事儿。三爷,我只是想着家中房子被烧财务损毁,堂叔一家对我们不怀好意,可我们还得饶过他,实在有点不甘心。”玉秀满脸愤恨地说完,话锋一转,“可大公子总不会害我们,我们一定听从大公子吩咐的。”

    丁三爷点点头,“你能想得通就好了。大公子也是真想帮你们,可你哥年纪还小,这要抬举总得有个由头。”

    “是的,我明白了。三爷,您刚才说是绕道,您还要赶到哪里办差啊?可别因为我们,耽搁了您办差。”

    “我们大公子想离府养病,选来选去,选中了这边青龙镇的一个庄子,我是来看看那庄子房屋如何,修缮一下,明年大公子就搬到庄子里住些时候。”

    青龙镇,也在建昌县治下,就在云昌镇的隔壁。

    玉秀又和丁三爷说了些闲话,麻烦丁三爷去跟武知县说情,等玉栋来了后再开审。

    这种小事,丁三爷与武知县一提,自然就答应了。

    玉栋来得很快,而且是和武大勇一起来的。

    县衙的衙役一看到武大勇,那笑容马上就多了,原本都没见几个人,一下子冒出十多个。这个说“四公子安”,那个说“四公子好久不见”。

    武大勇咳了一声,让长随给他们发赏钱,终于将人打发走了,“师弟,你们先说话,我去拜见一下伯父。”他说着就往衙后走去。

    玉秀看四下也没什么人,拉了玉栋到角落,附耳将李承允的话还有颜庆洪的话告诉玉栋,“哥,你知道我们家有那东西吗?”

    玉栋茫然地摇头,圣旨,他只在戏文里听到过啊。

    “秀秀,爹到底是病死的,还是害死的呢?”玉栋觉得自己回不过神。他一直记着颜庆山是从山上滑下受伤,后来又染病,没治好才去世的。

    现在忽然说是被人打伤的,这算是杀父之仇吗?

    要是的话,这仇要报吗?

    要报仇的话,又该找谁去报呢?

    原本没有仇恨的人,忽然要他心里冒出仇恨,他只觉得做梦一样。

    玉秀看玉栋回不过神的样子,拉了拉他袖子,“哥,你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