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63部分

名门妾室-第63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病了后,曾经跟靖王说他害怕有人要害他,可靖王这个亲生父亲却只对刘氏说了一句“好好照顾他”,此后再不闻不问。

    府中的二夫人倒是常来,可惜,那**裸的算计,毫不掩饰。

    奶娘去世后,他身边伺候的人来来去去,走马灯一样地换。只要稍跟他亲近的仆人,就会被换走。

    这松风院,就是关他的牢笼。

    要不是还有何家和京城的姨母成王妃时时派人问候,他如今,早就是枯骨一堆了吧。

    本来以为只能无声无息地死在王府。没想到,周明来了,颜玉秀来了。

    太医找到了他嗜睡的缘由,他精神逐渐好了,不再每日昏昏欲睡。李承允盘算着能行走后,就跟着周明到军中去,他可以慢慢再学习弓箭骑射,以前只读过启蒙的书,他可以再找个先生求学。

    周明离开明州,打算去找个名儒给他做先生。

    他满心期待,甚至想,只要让他复原让他到外面看看,他就放下对刘氏的恨。

    结果呢?

    李承允想起那天,太医说他痊愈了,可以下床试试。他披衣下床,脚一沾地就倒下了……太医说是他多年未下床走动,双腿无力,以后能不能行走,只能看天意了。

    那天在松风院里,他摔倒在地上,丫鬟婆子扶起他。

    他第一次发狂,疯了一样砸着房中所有东西,拿花瓶砸了田嬷嬷,砸走了所有房中伺候的丫鬟婆子,最想做的,是亲手掐死刘氏这个贱人。

    靖王走进松风院,听太医说了原委后,拍拍他的肩让他认命,随后,写了为李承恩请封世子的折子,连夜让人送上京城。

    京城里,圣上已经准了父王的折子,明年,李承恩就是靖王府的世子爷。

    这一次,无论是何家还是姨母,都没有阻拦的理由。他已残废了,靖王有其他嫡子,怎么能让一个残废袭爵呢?

    或许终于有了两分怜悯之心,靖王答应让他离府养病,他能离开靖王府,还是高兴的。

    结果,那天,李承恩意气飞扬地来到松风院,大笑着说,“大哥,你放心,等我当了靖王,我还是会照顾你,给你一口饭吃的,哈哈!”

    小时候,他受制于刘氏,以后,就要受制于刘氏的儿子?

    李承允那几日不饮不食,只想躺在床上安心等死,府里的主子们忙着高兴,没人顾得上他。

    周明回来见他这样,劝了他几次,看他还是不言不语的样子,将人都赶出松风院,把他从床上拖出来,拖到这面窗前,“表哥,你好好看看,你就算现在死了,也没人觉得可惜。大不了松风院重新布置一下,明年就可住人了。你这么死,有什么用?”

    “孙膑不良于行却成了兵法大家,左丘双目失明写《左传》,你不去想着怎么自强,就想着等死吗?亏我娘亲这些年为你花了那么多心力,为了帮你,让我从北地赶到江南。我赶过来,就是为了帮你收尸吗?”

    “男子汉大丈夫,谁害了你,你就该一拳头打回去!”

    “怎么打?你看我现在,怎么打?”他气得大叫,“我能打过谁?”

    “那你就做个窝囊废,撞死吧!然后,所有人都知道,李承允这个残废,想当世子想疯了,撞死了!”

    “胡说!我没想争!我只想活着!”李承允疯了一样想扑咬周明。

    周明一脚把他从椅子上踹到地上,他爬坐起来又去抓挠,最后那点力气折腾光了,倒地呼呼喘气!

    周明给他请回名师,可是,他该如何报仇呢?

    前些时候,有个黑衣人出现在他房里,问他要不要报仇。

    他当然是要的。

    让这些人都去死吧!

    这个府里,他恨不得每一个人都去死!

    “公子,夜深了,您早些安歇吧?”刚才出去的那个小厮走进来,看大公子又在窗边发呆,轻声提醒道。

    李承允点点头,掩去了眼中的恨意后,看着又是瘦弱的人了。

    那小厮背着他去洗漱,然后,又将他背到床上歇息。

    太医说他的腿废了后,刘氏又找了不少名医反复诊治,每个大夫都说治不好。刘氏松了口气后,倒是管得少了,甚至还允许他挑两个小厮伺候。

    现在他身边伺候的两个小厮,小北是周明选了送他的,会点拳脚功夫。还有一个就是现在贴身伺候的这个小西。

    小西是那个黑衣人送的,做事细致,可能还会点医术吧。

    那个黑衣人不许他将这事告诉周明,他对小西和小北安排不同的差事,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小西今夜轮到值夜,他放下床帐后,为李承允盖好被子,自己就守在内室边上的塌上。李承允腿坏了后,身边日夜都不离人,每天小西和小北都得有一人守着。

    可李承允每夜都睡不好,睡不了一个时辰就醒了。

    “公子,可是要起夜?”小西耳朵很灵。

    “不用。”

    “天还早,再睡会儿吧?”

    小西很得用,李承允不知道那黑衣人的身份,感觉那人图谋应该不小,小西的消息传递很快,外面好像还有一批可用的人。

    “以前睡多了,睡不着了。你只管自己睡,明早给丁三送信,那庄子尽快修好,我年前就想住进去。”他又吩咐了一声,再不开口。

    “小的明天一早就让人送信出去。”小西恭敬地答应一声。

142章 立足之本() 
玉秀兄妹俩回到东屏村后,众人听说他们这事变成家事,颜庆洪父子都放出来了,有人觉得玉栋和玉秀仁义,也有人觉得他们软弱可欺。

    可玉秀已经顾不上理会大家的议论,也顾不上关心颜庆洪父子去哪里了,现在,她满脑子就是如何立足。

    自从重生回来,玉秀一直都很小心,生怕被人发现自己的异常,被当成妖怪。

    在银钱上,更是小心谨慎。他们兄妹四个年纪尚幼,无依无靠,银钱多了会引来别人的觊觎,像颜庆洪这样的算计就会更多。她怕没钱,也怕太有钱。

    按她原来所想的,先想法子赚些家用,兄妹几个平安长大。等到哥哥成人,或者他和小四有功名了,那时候,反正有玉矿,怎么样都不会穷。

    这几年里,他们在东屏村赚钱度日就好。

    可如今,事情不同了。

    自从听了颜庆洪所说之事后,她心中只觉寒意围绕,玉栋不知道官场之事,只想着颜庆山被人打伤之仇。

    玉秀却不得不多想。

    颜庆洪说的话,会牵扯到什么事?

    这些事,他们兄妹几个又如何能承受?

    要找靠山,可谁肯庇护四个孩子?

    她不怕颜庆洪,因为有东屏村这么多人的眼睛看着呢。可要是想害自己兄妹几个的人,压根不在乎东屏村这几双眼睛呢?

    权贵之人,甚至如武知县这样的小官,要弄死自己四个,也跟碾死四只蚂蚁一样。

    玉秀想要改变自己四个的处境,至少,要让人不能随意下手。本来最好的法子是哥和小四能读书入仕,可这不是一日之功。

    “有钱能使鬼推磨”,玉秀将兄妹四个的处境想明白后,能想到的法子就是卯足了劲快点赚钱、攒钱,用钱去买名望买靠山。

    这些焦虑,玉秀不能告诉玉栋三个,说了除了让他们害怕之外,也不能帮到什么,她只能自己一个人想。

    所以,这些时日,她将前世学到的、听到的、见到的,一桩桩掰开了揉碎了想,再一样样地学以致用。

    首先能马上赚到钱的,当然是茶。

    茶是风雅之物,权贵豪门、世族大家都喜欢藏些珍品茶叶,若是能有别处没有的茶来待客,那更是面子十足。

    本来物以稀为贵,玉秀的两宜茶只自己一个人做,现在要钱,她拿着钱掌柜给的十两银子做本钱,在家中开了制茶作坊。

    原本烧掉的三间正房,她雇人清理掉那片废墟后,用木板搭了地方做作坊。

    她请红婶帮忙,招募了几个老实可靠的村中妇人来做工,两宜茶产量一下就多了。

    除了两宜茶,玉秀又搭配了几种香茶,前世唐府的两宜茶出名后,各家豪门都以自家做茶为风雅,所以,成化二十八年后,出了不少名茶。

    这些茶各有说道,比如春夏秋冬不同季节饮用不同的茶叶,喝茶人的体质寒热虚火饮用不同的茶叶,每种口感和茶香都很宜人。

    玉秀循着前世记忆,摸索出几种配方试做。

    钱掌柜的东家听说玉秀要大量生产后,当机立断,开了五味茶楼,让钱掌柜送来了新合约。这合约里,将茶楼的一成干股送给玉秀,而买茶叶的钱还另算。

    有这样优厚的条件,玉秀茶坊的茶自然只卖给五味茶楼。

    趁着茶坊生意好,本钱也有了,玉秀在茶叶作坊的边上,开了制作胭脂花粉的作坊,将自家所做的胭脂花粉命名为“露华香”。

    她拿着府城那位夫人的信做引子,上门拜访武知县的夫人,送了胭脂花粉和茶叶。

    武大勇曾说过,他这位伯娘比伯父好点,内宅妇人的人情往来还是有的,只是舍不得花大钱买好东西。

    玉秀送去的茶标明是两宜茶,武知县是尝过的,这可是好东西啊。

    胭脂花粉也是和茶一个作坊做出来的,身价自然倍增。

    武夫人一看玉秀送了十几盒,盒子上标注了“露华香”四字,每个盒子有梅兰竹菊四美图,又以细处区分不同肤色适用不同花色,香味有淡雅如风的,也有浓烈厚重的。

    武夫人不用花钱,一看这么十几盒自己用不掉,马上让人给几家女眷送去了。

    这些花粉涂在面上更容易白净,还有润泽之效,用了之后只觉肤质都好了。尤其是原本肤色偏黑或偏黄的,涂了那些香粉胭脂,容色更是比寻常好粉要好。

    女子爱美,内宅妇人们,无事时的闲谈,大多就是哪家花粉好,这家首饰美。所以,一传十,十传百,买一盒千金五香,就是各家夫人们热衷的雅事了。

    一时之间,东屏村颜家的茶和露华香胭脂花粉,从建昌县传开了。

    说起来,她的这些推销手法,还是从前世的江南首富沈莛处学来的,当年沈莛是送了一堆玉石首饰到靖王府,然后在外打着靖王爱妾云湘君的名头售卖。

    现在,她将这套法子移用到胭脂花粉上,倒也很有用。

    到了深秋,各地要到府城缴纳秋税,建昌县自然也要去,玉栋找武知县送上茶叶等物,让武知县在府城交际送人。随后,又请求武知县批个官文,露华浓为东屏颜家所有,其他人不得窃取。

    武知县一听这要求,太简单了。玉栋帮他出钱出东西,还不要他干什么为难的事,一份官府保护的批文,盖个知县印就行了!

    武知县一高兴,觉得自己便宜占得太多有点不好意思,额外亲笔大书“雅致天成”四个大字奉送。

    玉秀将这四字给表成匾额,挂到自家的作坊上。

    玉秀以保护秘方为由,请武大勇和洪天锡帮忙,在作坊那边请了几个护院。因为作坊就在她家中,这些护院顺带也就要每日巡视家中房屋。

    有这些护院天天巡视,玉秀就不担心什么宵小都能跑进自己家了。

    短短两三月间,玉栋家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之家。不少人提起他们,都会说是东屏颜家。这种一夜豪富的事,自然让人瞩目。看到他家那赚钱速度,还有人戏言说玉栋家藏着聚宝盆。

143章 泥沉大海() 
玉秀听到聚宝盆的传言,趁着作坊重新加盖的机会。

    在作坊大门重修之后,玉栋带着玉梁直接写了“勤为传家宝,俭是聚宝盆”的对联,贴在了作坊门口。

    寻常百姓有眼红想要找茬的,有武知县的庇护,玉秀兄妹四个又谨言慎行,想找茬也很难找到。

    再说玉秀做的是茶和胭脂花粉这些东西,茶叶只在五味茶楼卖,又有士人追捧,提起来是一桩雅事。而胭脂花粉这种东西,内宅妇人所用,没有什么权贵会放在眼里。所以,这两样生意也不会遭人觊觎。

    很快,就到了冬至。

    民间有句话说“冬至大过年”,意思是冬至这一天,比过年还要隆重几分。

    玉秀家里,如今还是他们五个人住着。

    玉秀也想过,要不要买几个身家清白的人给玉栋和玉梁做小厮,也好随护。可想想如今家中玉栋和玉梁都没有功名,他们只是农家,按律令农家是不能蓄养奴仆的。

    她只好按下这个念头,只能希望玉栋和玉梁两个快些有功名。

    为了玉栋和玉梁的功名,玉秀其实早就打算了。

    李承允所说的举孝廉的机会,玉秀并不想要。不说李承允从病好到现在才多少时间,他有没有这个人脉?就算有,若是他出面让玉栋举了孝廉,那以后他们就得黏在李承允这条船上了。

    刘氏和李承恩,在明州在江南经营多年,母子两个,一个是暗地里软刀子杀人,一个是明着提刀就杀人,玉秀一点儿也不想跟他们对上。

    再说,举孝廉非正统出身,没有科考出来的秀才举人等有地位,玉秀也不想让哥哥被人诟病。

    这些日子,靠着五味茶楼的便利,钱掌柜将玉栋和玉梁引荐给了独峰书院的掌院。两人的文章能得到掌院指点一二,受益匪浅。县中主考的武知县、学政,也都认识玉栋和玉梁了。

    明年就是童试,玉栋和玉梁正式开蒙还不到一年,学问上到底还差点,要考上有点难。可只要不出大格,武知县必定愿意卖个人情,让哥哥通过的。就是学政这边没有准话,玉秀只恨自己年纪小,不能上门与各家夫人们往来,不然还可找学政夫人走走门路。

    冬至这天,是要祭祖扫墓的,玉栋和玉秀四个去扫墓时,碰上了颜锦鹏和韩氏一家。

    颜锦程带着一家子去坐馆了,颜锦鹏没跟着走。从韩氏娘家来吵过那场后,他和颜锦程的兄弟情分也淡了。

    就算没有韩氏娘家吵闹这件事,以颜锦程的性子,有了好去处,八成也不会带上他。

    颜锦鹏在东屏村附近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