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70部分

名门妾室-第70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允看玉秀成竹在胸的神态,想起早上她那句“我脑子也挺好使”,的确是好使啊。

    小仙女,原来是小诸葛。这样的玉秀跟自己合作,还真是自己占便宜了。

    很快,小西就带了丁三爷回来。

    这一行人,一共有九人。丁三爷从王府来建昌县时,带了自己信得过的七个人。

    他们这一行人过了桥头,还拉了两辆马车,显然是连采买的东西也没送回庄子,就来到东屏村了。

    丁三爷来过一趟,熟门熟路沿着河堤路来到玉栋家。

    东屏村里的人,偶尔有走出门看到他们的,有人认出丁三爷就是那个王府大管事,暗暗猜测他们又来玉栋家干什么。可摄于王府的威名,没人敢过来打探。

    原本在远远围观绑在河边那人的,看到这一行人,也都躲开了。

    那庄头冻得浑身僵直,看到丁三爷,使劲扑腾着踢着树,瞪着眼睛看向丁三这一行九个人。

    丁三来的路上,已经听小西说过庄头的事了。他带人来庄子修缮时,这庄头还算老实,忽然变得如此嚣张,肯定是得到什么授意了。

    他一走进院子,就看到了玉栋几个,“大公子,小的回来了。颜郎君,颜娘子,又见到了。”他的态度,比上次在县衙见到时,更加恭敬了。

    有外面的庄头做例子,他不敢不恭敬啊。

    玉秀几个和丁三爷见礼后,叫小西到东屋这边烤火取暖,将西厢堂屋空了出来。

    李承允叫过丁三爷,说起奶娘从小带大自己的情分,一直说到奶娘意外淹死在府中的花池里。

    想起往事,他内疚地说,“说起来,你还是我的奶兄。这么多年,我不能报答奶娘恩情,也不能照顾你一二,反倒让你跟着我奔波来往、吃苦受累,这几年,你在府里的日子,必定也是艰难的……”

    说道这里,想到奶娘尸身被捞起时的惨像,想起自己在府里挣扎求生的这些年,李承允不由红了眼眶。

    丁三爷当年只知道自己亲娘是落水而死的,却连尸身都没看到过。现在,听李承允说起他亲娘在松风院挨打受罚,最后淹死的事,只觉有一只手捏住了自己的心。

    听到李承允动情的话,他不由也动情地说道,“大公子说的什么话,是小的无能,没能照顾好大公子。我娘当年,一直嘱咐我不要忘记王妃的情义,不要忘了我们是大公子的奴才……”

    “我有心为奶娘报仇,这些年却连自保都难,我这样的主子,对不起你们……”李承允惭愧地说,“这些年,也只有你,还记得你们是我娘带来的,其他人,早就忘了。”

    “大公子,那些背主之人,不配做人。当年王妃在世时,对他们多好。王妃一过世,他们就全忘了。您现在既然身子好了,就该教训一下那些人。小的虽然人微力薄,在靖王府里也就外面那几个信得过的人,但只要大公子您有令,小的赴汤蹈火绝不会有二话。”

    周明临走时,找他说过话,丁三很清楚,自己就是李承允这船上的人。再说,杀母之仇,不共戴天。

    “等田庄这里收拾好了,我给府城写信,让父王将你媳妇他们都送过来,也免得他们在府城受制于人。”李承允又说了对丁三爷媳妇和孩子的安排。

    “大公子,您如今处境艰难,他们在府城不引人瞩目,能活下去的。”

    “我无力安排时,也只能委屈你们。既然能有更好的安排,自然要将他们安顿好。你的儿子,也是奶娘的亲孙子。”

    “小的,谢谢大公子。”大公子连自己的家人都想到了,丁三心中不由生出一阵暖意。

    李承允从轮椅上伸出手,虚扶着示意他起来,“以后,我们……等这些事了了,再给奶娘好好修坟立碑。”

    李承允在松风院多年,竟然知道自己娘亲尸身被草草落葬?丁三爷听到李承允这句,愕然地看着他。

    “奶娘过世后,我……曾想给奶娘磕头烧纸,后来……听刘氏身边的田嬷嬷,跟人说奶娘……竟然只是被丢到城外荒山,连块碑都没有。”

    “小的……一切都听凭大公子吩咐。”丁三爷咚地跪下,磕了三个头。

    这三个头,和平素的主仆见礼不同,是誓死卖命的决心了。

    李承允等他磕完三个头后,一把拉住了他的手将他扶起。

    丁三爷起身后,先问道,“公子,绑树上那个,打算如何处置?”刚才进门前他看了一眼,那庄头身上居然有雪渣滓,也不知是树上掉下来砸的,还是有人躲到附近扔的。看那脸色,再绑个半天。救下来也就剩半口气了吧。

    “这人当年也是跟着王妃陪嫁过来的。王妃过世后,他就投到刘氏名下了,田庄的出产也全都给了刘氏。他做事狠辣,在这一带惹得天怒人怨。”

158章 初战告捷() 
丁三爷在建昌待这几个月,也不是白待的。他带人将田庄里李承允的住处给修缮拾掇了,还打听了不少事情。

    李承允听玉秀说起这庄头的恶行,就按照刚才商定的做法,“你安排人到这附近去传信,说我知道田庄庄头竟敢仗着是王府名下产业鱼肉百姓、败坏王府名声!请大家放心,我们王府绝不姑息养奸,会给大家一个交代的!”

    “小的明白了,这就安排两个人去办。”丁三爷在王府待过,眼界自然不一样,一听就知道,大公子是想借此树立威名了,不敢怠慢,“小的带来的几个人里,有两个口才不错,就让他们骑马敲锣,到这附近的村子里叫一边。”

    “好。另外你带着小北和小西,将这庄头押回庄子去,绑到庄子里。再将他那一家子都关了。他只有一儿一女,女儿听说远嫁了,儿子和媳妇就在庄子里。”

    “如果有人敢帮他或露出同情之色,若是妇人就记下是什么人,若是男子一律悄悄拿下。对了,他的嘴不用堵上。”

    丁三双眼一亮,由衷佩服道,“大公子真是妙计。这办法好。这样一来,省的我们还得查查哪些是这庄头的人,哪些只是迫于无奈才跟他作歹。既不会冤枉好人,也不怕有漏网之鱼。”

    经过十几年经营,一个田庄连庄里的仆妇加佃户,也得有一二百人。要是一家家查探,当然也能查出来,可耗费时日。现在用这庄头做饵,却是快速地多。

    御下之道,讲究恩威并施。有恩无威则无畏,有威无恩则不服。

    看大公子对这庄头的手法,无视庄头的惨样,对背主之人够狠。再用庄头的惨样立威顺带扯出有二心的人,一点都没白费功夫。

    丁三对李承允原本是忠心,现在却更多了一层敬畏。

    李承允看丁三满脸敬服,暗自惭愧,这些法子,可不是自己想的。不过玉秀刚才交代的这种恩威,只有李承允才有用,她若是施展,就一点效果都没了。所以,李承允对上丁三佩服的神色,只一脸高深。

    丁三做事还是很利落的,不一会儿,就将事情都安排好了。

    他又带了小北和小西,将那庄头押解回去。

    李承允吁了一口气,这前面三件事,总算都一一安排妥当,接下来,就看丁三他们的消息了。

    玉栋三个感同身受,也期望一切顺利,等候的心比李承允还急。

    玉秀看几个人都无心做别的事了,她劝了两次不听,索性就游着他们在堂屋伸长脖子干等,自己下厨做饭去了。

    冬日吃饭,最舒适的莫过于喝上一锅鲜美的汤。

    家里刚好有新挖的冬笋,冬至时买的肉和大骨头也没吃完,还有入冬时玉秀特意腌制的咸肉,这几样搭配,当然是做一锅腌笃鲜才好。

    玉秀挑了一只嫩笋,切成大块汆水,把咸肉和大骨头洗干净,砂锅里放了老姜葱段,将咸肉和大骨头放进去熬煮后,又把笋也丢进去,放在小泥炉上慢火炖着,将汤色炖成了奶白色,闻着就令人食指大动。

    随后,她又做了几个素菜端上桌,招呼道,“吃午饭啦!”

    玉栋几个人手端着一碗饭,可除了玉秀,其他几个都吃得不多,吃一口就看一眼院门外,估计连桌上有什么菜都不知道。就连颜庆江,虽然不太明白会发生什么,可也很认真地跟着大家看门外。

    一顿饭没吃完,丁三爷满脸喜色地回来了,“大公子,一切都妥了。庄子里除了庄头一家人,就两个人想帮他解开绳子放他们跑路,都被拿下了,其他人没有异动。倒是有人来找小的打听,推荐新庄头人选。”

    那两个帮庄头的人,一个是庄头带在身边的亲信打手,也不种地,平时就帮着打人生事。还有一个是庄头儿媳妇的娘家人。

    “没想到,那庄头在庄里的人缘竟然这么差,小的还以为要费些功夫,居然才出来两个。倒是有人高兴地要放鞭炮。”丁三爷呵呵笑着说。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也是他往日太过跋扈的缘故。”李承允淡定地说着,低头喝了一大口汤,然后“啊”一下吐出来,刚才他听着丁三爷的话,不知不觉竟然往饭里舀了汤,刚才一口喝下去,直接烫到了。

    他咳了几声,不好意思地拿起手巾擦嘴,脸上隐隐一抹红晕流动,显然是不好意思了。

    玉栋、玉秀和丁三爷自然不会揭穿,玉栋忙着低头吃饭,玉秀忙着夹菜,丁三爷双眼看着桌脚,好像桌脚那块地上忽然长出一朵花了。玉淑和玉梁两个看看三个人,也装没事。

    只有颜庆江,指着李承允大笑,“傻子,滚烫,还喝!”

    李承允不禁又咳了几声,掩饰地说,“这汤真好喝!”

    “我们乡下冬天最多的就是冬笋,所以,一到冬天,总会拿冬笋做菜煮汤。”玉秀笑着说起腌笃鲜的好处,解了李承允的尴尬。

    有丁三爷的喜讯,玉栋几个好像卡在喉咙上的东西忽然落地了,一下胃口大开。

    “原来是腌笃鲜啊!”玉梁欢呼一声,一口气喝了三碗腌笃鲜的汤,满足地打了饱嗝。

    庄子里既然没事了,李承允自然得快些回去,玉秀让玉栋一起送李承允回庄子,“哥,你陪着将大公子送回庄里去。路上去趟福清叔家,将大公子惩治庄头的事,也跟他说一声。”

    今天丁三爷这群人来来回回往返于田庄和自己家,村里肯定有传言的,玉栋先去跟大家说了,免得大家胡猜。

    “公子,那接下来,是将那庄头送县衙还是……”丁三爷请示下一步该如何做。

    “走,我们回庄,接下来,先选个新庄头!”李承允朗声说道,比起早上下令拿下那庄头时,那声音,明显底气足了。

    初战告捷,李承允此时只觉信心百倍。刚才坐着还觉寒冷,现在,只觉胸中一股热气激涌,四肢百骸好像全是暖洋洋的充满力气。

159章 唱个双簧() 
上午的马车本就停在这没回去,丁三爷带来的人将马车准备好,护送李承允回去。

    “那个……秀秀,谢谢你!”李承允到屋里收拾片刻,坐着轮椅到院中。他转头郑重地道谢,“我听玉栋都叫你秀秀,如此称呼不见怪吧?”他嘴里问得笃定,那手却是在衣袖下紧紧掐着自己的手指。

    “大公子比我年长,当然可以这么叫我。”玉秀拿了个火笼递给李承允,笑着答应。

    她不想为个称呼让李承允受挫,他这时堪比新胜的将军,正是需要一鼓作气的时候。

    “那我走了,回头再来叨扰。”

    玉栋跟着他们去庄子上,丁三爷给他准备了一匹马,洪天锡教过他骑射,武大勇更是三不五时找他练,玉栋骑在马上,颇有几分架势。

    说起来田庄离东屏村就是一河之隔,可从东屏村沿着官道来到田庄,路上还是行了半个多时辰。

    田庄门前人头涌头,显然庄子里的人都到门口迎接了,早上跟着庄头来玉栋家的几个人最殷勤,远远看到李承允的马车过来,就开始大呼,“大公子回来啦,快点让开,让开!”

    其他人如潮水般左右闪开,让出了一条道,马车直接进了庄子。

    玉栋还是第一次走到这田庄的正门。

    到底是王府名下产业,别看只是个田庄,粉墙环绕,青瓦飞檐,看着就是一派富丽气象。

    田庄外面的围墙,种了一圈柳树。

    玉栋暗道可惜,这么好的地,要是种上一圈果树,得收多少果子啊。像他家就院子里一棵杨梅树,生的杨梅都够他们兄妹四个打牙祭还能做杨梅酒的了。

    幸好这些话他只在心里想想,要是说出来,估计要被人说焚琴煮鹤不懂风雅了。

    进了庄子,他跳下马,马上有人将马缰绳接了过去。

    玉栋低声道谢,板着脸跟着丁三爷等人往里走。

    田庄的大厅外的院子里,捆着三个男人,其中一个就是早上见到过的那个庄头。这人还穿着早上那身衣裳,在地上蜷缩成一团,要不是还会颤抖几下,表明还活着,光看那样子,真觉得死得差不多了。

    其他两个人,玉栋没见过,应该就是丁三爷说的想要帮着庄头的人了。

    大厅里,李承允已经坐在大厅上首主位,左右两边做了附近几个里正、村老等人,这里是属于青龙镇范围,这些人应该都是田庄附近青龙镇的人。

    丁三爷派人到附近十里八乡叫话时,也请了里正村老们、还有得人望的乡绅来做见证,李承允要当众公布对这庄头的处置。

    这庄头嚣张跋扈,往日自然也没少得罪人,听说靖王府大公子亲自处置,几乎是一叫就到。

    玉栋走进厅中,那些人都有些讶异。丁三爷笑着跟大家介绍了玉栋。

    听说这是东屏村的颜玉栋,就是家里开着作坊、几个月里名声大振的颜大郎,第一次见到的都笑着招呼。

    青龙镇和云昌镇相邻,颜家作坊收茶收花收各种原料,这附近各村各庄都有人受益,谁也不敢因为玉栋的年轻而看轻他。大家倒是心里感慨一句——宁欺白须翁,莫欺少年穷,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玉栋笑着跟大家招呼,挺直背脊,从容不迫地走到厅中最里面、靠近李承允边上的客座坐下。

    他现在的身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