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77部分

名门妾室-第77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丁三夫妻俩管了庄子后,这庄子里清净多了,说起来,这都是玉秀对自己的帮助。自己还没送过他们礼物呢,趁元宵节送他们几盏花灯把玩也不错。

    李承允想着,进了客院,客院里周明带来的随从看到是李承允,往房里禀告了一声。

    “你来啦,快进来!”周明笑着迎出来,走在轮椅边上,将人迎到房里。

    洛平送上一壶茶水后安静地退了出去。

    周明的房间里只有一个炭盆,还是有点冷。

    李承允原本就腿上放着一个火笼,两只手抱着捂,到房里也没放下。

    小北帮他把火笼里的炭火弄旺些,看没别的事,跟洛平一起退到房门外守着了。

    “好好的汤婆子不用,非要捧这个,听说你里里外外已经烧破几件外袍了。”周明看李承允还捧着火笼,提醒道。

    李承允笑着也不反驳,看到桌上放了一个锦盒。

    周明咳了一声,若无其事地上前收起礼盒往内室放,盒子开合之间,传出了淡雅的香气。

    李承允好笑地问,“这是什么东西,这么香?你不是最讨厌这种有香气的东西吗?”

    “对了,你今天去颜家了?”

    周明暗恨颜玉秀挑的好礼,嘴里只好说道,“是啊,刚回来。”

    “你这盒子里,是露华香吗?”

    “连你也知道?”

    “我以前去颜家时,经常在他们家闻到。你买这个干什么?”

    原来如此。

    周明明白为何他会一口猜出是什么了,他经常在他们家闻到?想起李承允说的玉秀提议合作的话,他心里,忽然有点不是滋味,自己今天对颜玉秀也提点了,她怎么不提议跟自己合作?

    “不是买的,是他们送的。我拿回来才知道是女人用的东西,颜玉秀真是不懂人情世故,送我这个。”周明嘴里报怨着,带着点亲昵宠溺的语气,这些话,好像一下子就冒出来了。

    李承允不禁古怪地看了他一眼。

174章 自寻烦恼() 
李承允本来就很聪明又敏锐,不然也不能在刘氏手底下活这么久。

    从去年离府之后,他人情世故更加通透,自然看人也更精了。

    他看周明那别扭神色,“子贤,颜玉秀只是一个农家女,她的身份地位,姨父姨母只怕不会答应吧。”

    周明一愣,自己有这种心思表露吗?

    “表哥想多了,我只是觉得他们兄妹四个不错,挺有意思的。”他扭转头,看向窗外说道。

    “是吗?其实,我也觉得他们兄妹四个不错,尤其是颜玉秀,若是这几年能安稳下来,她又还没婚嫁的话,我还想求娶她呢。”李承允没看周明更加古怪的神色,只慢悠悠说着,“反正我腿九成是走不了了,王府里也没人会管我婚配之事,她要是不嫌弃,我可以和她在这田庄过一辈子。”

    “不可能!”周明看着李承允,斩钉截铁地说,“靖王府里,有刘氏在,有李承恩在,你根本护不住她!难道要让她护着你吗?”

    他这话,语气有些尖锐,近乎嘲讽了。

    李承允脸色不由一僵,捂着火笼的手抓得有些用力,“不会一直这样下去的!”

    “除非你是靖王府世子,否则,你就护不住她。这次来明州,我母亲让我问问你的意思,要不要挑个闺秀成亲!”周明很快将王妃交代的话说了一遍,“我觉得你也应该娶个大家闺秀,娘家得有些势力,你们才能在靖王府活下去!”

    “你是怕我现在就去求娶颜玉秀?”李承允脸色转圜回来,一副看透周明心思的样子。

    周明抿着嘴,挥挥手好像要挥掉什么,“抱歉,表哥,我刚才的话有些过了。其实,我是觉得,你和颜玉秀不合适。你不知道她的事,看着温柔可人,一副娇娘子的样子。其实,她性子烈,泼辣得很,一点儿也不娇气。”

    “我知道,但她其实心很软。”不然也不会帮自己出那些主意,也不会劝自己那些话了,“子贤,你若对她有意,我……我倒是很乐见其成,但你要是无意,那我不会松手的。”

    李承允说话时带着笑容,可语气里的认真却不容置疑。

    周明不知该如何说话,他好像,也没想娶颜玉秀,只是,李承允真的护不住她。

    她哥哥太忠厚,弟弟还太小,什么都要她来打算,这样的女子,应该找个能依靠的男人,将她娇养在家中,什么都不用操心。

    颜玉秀,就该过这样的日子,才对。

    周明心里乱糟糟地一霎时想了很多,末了苦涩地说,“我从军营回府时,我父王已经说过,要我在京里挑一个。”

    成王府,地位显赫,他这世子,反而更加不能随心任性。他会从北地军营回来,除了成王妃说要让他南下,到明州来探望李承允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年龄大了。北地没有合适的闺秀,回京相看娶妻方便些。

    他的妻子,成王和王妃早就在相看了,可能这次回京后,就会让他知道了吧。

    真说起来,若是李承允从靖王府出来后,反而比他要自在些。

    他的亲事,由不了自己。

    更何况现在武帝的疑心未除,他父亲是不会允许他横生枝节的。

    他若想亲事自己做主,就得说服他父亲,还有母亲……周明的念头,一下飞出老远,盘算着什么情况下成王和王妃会答应他娶颜玉秀了。

    李承允看他呆坐着皱眉沉思,“我们还真是想多了,玉秀可不是任人鱼肉的性子。你也说了她泼辣烈性,你想娶,人家嫁不嫁还未知呢。”

    可不是这道理吗?周明不由也苦笑起来,自己这乱七八糟瞎想什么,还是办正事要紧。

    想到这,他与李承允说了几句滕王之事。

    李承允十六年不知政事,可他身为王府大公子,这些事还是知道的好。

    “那个小西自尽了,什么都没问出来,圣上会不会震怒?”李承允想到关在田庄里自尽的小西,有点担心地问。

    “这倒无妨,圣上也不指望能从一个小喽啰嘴里知道什么。对圣上来说,他只要知道滕王的心思就够了。”周明见武帝的次数不多,但自小成王对他耳提面命,说了不少武帝的事,所以对武帝的心思有几分了解。

    李承允从未进京面圣过,听周明的话听得很仔细。皇室中人,多知道些帝王心思总是没错。

    洛安买好东西直接送到颜家去了,回来复命,花灯送过去,玉梁几个都很喜欢,菜刀他特意买了一只古朴的盒子装了,让菜刀显得不那么突兀。

    周明听洛安说还送了四盏花灯,是李承允嘱咐买的,不由有点懊恼,自己怎么就想着斗气,好歹玉栋和玉梁对自己可崇拜地很,也应该送他们些东西啊。

    玉秀收到洛安送来的两份礼,李承允送的几盏花灯玉淑和玉梁很喜欢,放在一边左看右看,商量着元宵节要提出来。周明送的这份礼,让他们呆了。

    “秀秀,周世子,干嘛,干嘛送我们这个啊?”玉栋有些纳闷。

    虽然这刀的刀柄是雕花的,刀身上还有刻纹,外面装了精美的飞鹰展翅楠木盒。可是,这还是菜刀啊。

    玉秀略一想,不由哭笑不得,这世子爷也太多心了。

    她是因为周明提到自家的茶和胭脂花粉时,神情有些异样,尤其是提到胭脂花粉这四个字时。她想着周明一个男子,平素肯定不会关注这些东西,会知道自家的胭脂花粉,可能是听别人提过才上心的。而男子会对女子使用之物上心,十有**是为打算送人的。

    前世,好像周明也快娶妻了吧?

    她善解人意,直接送了他几盒上等的,这些市面上还买不到呢。

    她好心送他礼物,这人竟然回礼来取笑自己,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玉秀打量两眼那菜刀,洛安做事倒是周到,有盒子上的飞鹰展翅图,再看菜刀,还挺有点寓意玉栋武试一举成功的意思。

175章 名师是故人() 
转眼到了元宵节,迎龙灯,看灯会,是必不可少的。

    今年有两个村子做了龙灯,一个村子是布龙,一个村子是板龙,到时两条龙都会从东屏村的桥头舞过,到云昌镇外的空地去分龙肉。

    因为颜家作坊的出名,今年这两个村子都给家里送来了龙帖。

    所谓龙帖,是用红纸写明本村龙头元宵节某时会到贵处拜年,由扎龙的村里派两个人分送,收到龙帖的都是附近有名的富裕兴旺之家。

    如果这家人接下了龙帖,当天这龙就会舞到你家门口来,然后主人家得准备放炮仗迎龙,给红包利市,当然利市多少不限,只看主人家自己的心意。

    有些小气的人家,会不接龙帖,那也不会伤和气,大家嘻嘻哈哈一乐,权当多了一桩谈资。

    玉秀早就猜着今年龙帖会下到自己家,几个人已经商量过了,所以来者不拒,两张龙帖都收到了。

    玉梁还看热闹不嫌事大,告诉他们自己家里晚了要到镇上看灯,让两条龙早点舞过来。

    玉秀知道他促狭,两龙相遇,可要龙争虎斗的。他是想要两条龙斗上一番呢。

    周明和李承允都没见过这民间舞龙,听说了下龙帖的热闹,都说元宵节要来看,顺便等玉栋他们送走两条龙后,他们可以坐马车,跟在龙尾后,直接到云昌镇看花灯。

    为了凑热闹,周明和李承允还特地让丁三爷送了拜帖过来。

    丁三爷与玉栋玉秀早就熟悉了,想着李承允对颜玉秀的关注,每次见到玉栋和玉秀,他都是格外殷勤有礼的,“我家公子和周世子,从来都没见过南方这边的舞龙舞狮,都说十五一早就要过来等着。您这不用特意准备什么地方,反正都是乐呵的事。”

    玉栋点头答应了,幸好周明和李承允没要求腾地方,上门舞龙,村里人肯定都会在附近看热闹的。

    玉秀拿了一个荷包出来,“三爷,新年上门,这个利市包您拿着,讨个口彩。”

    “谢谢颜娘子,祝大郎君和小郎君今年一举高中、独占鳌头!”丁三爷很会凑趣,一听玉秀说讨口彩,说着半文半白的吉利话。

    玉秀笑着道谢,几人往外送丁三爷。

    “三爷,到时候您也去镇上看灯吗?”玉梁在边上问。

    “我也去,我跟着伺候公子的先生呢,对了,你们还没见过我家公子的先生吧?”

    李承允的先生,是跟着周明来到田庄的。

    田庄离东屏村还有些路,玉栋几个都没见过,加上最近事情多,也没去问过。

    丁三爷这么提起,玉秀连忙接话,装着打听的样子,“大公子有先生啦?是哪里的名儒啊?”

    “说起大公子的先生,那可真是有名,就是名满天下的唐赫章唐先生。说来也巧,成王府和唐先生竟然相识,托人送书信过去后,唐先生答应来明州看看。”

    丁三爷说起唐赫章,倒是话多了,“这可真是缘分啊。到了明州,唐先生去府城的一家酒楼喝茶,那茶据说只有这一带有,反正也不知是如何好喝法,唐先生说要是天天能喝到这种好茶,留在江南也值得啊。当然啦,我们大公子资质又好,唐先生哪有不肯收的理儿。”

    唐赫章,做了李承允的先生?

    前世,唐赫章的关门弟子是谢惠灵,如今,李承允也做了他的学生?

    玉秀想到在明州街头,玉栋救下谢惠灵时,周明也在场,难道是周明找谢惠灵从中说和?

    丁三爷又说起这唐赫章是如何名动天下,锦绣文章。

    玉栋和玉梁年前跟着李秀才读书,也听过唐赫章的名字,听丁三爷提起唐赫章,听得很用心。

    玉秀面上赞叹地听着,手脚却感觉有点发凉。

    又是一桩和前世不一样的事情!

    前世,自己托赖唐赫章过了几年清心如意的日子,却也因为他那一句“美姿容,艳色殊”,被登徒子们追捧。

    丁三爷说完之后告辞,玉秀就有些呆呆的。

    “秀秀,怎么了?是不是病还没全好啊?”玉栋看玉秀脸色有点不好,担心地问。

    “没事,我只是想着这样有名的大儒,竟然就在王府田庄里,这世上的事,可真是说不准。”

    “是啊,不过到底是大公子才能请到这样的先生,要是小四也能跟着求学就好了。”玉栋感慨了一句。

    她刚才乍一听到唐赫章要来,就想到前世自己的身份是他的姨娘,生了尴尬和惧意。却忘了如今可不是前世,现在,她还是颜玉秀,不是什么云湘君,更不是唐府姨娘妾室。

    现在听到玉栋的话,玉秀心中一动,让玉梁跟着唐赫章求学?

    玉秀一直觉得玉梁年纪小,如今还有几分欢脱,希望找个饱学又端方的人让他言传身教一下,跟着唐赫章好吗?

    唐赫章前世得了风流才子的名声,还从金尚书手中讨要了自己。

    但玉秀住在唐府内院,并不觉得唐赫章是风流之人。他对妻子很长情,唐府正院中,所有布置都留着唐夫人去世前的样子。

    可要说他不风流,他一把年纪出入秦楼楚馆,写过淫词艳曲。遇到文会等还喜欢带着自己出门招摇。或者,这算是真名士自风流?

    当年玉秀一直没想明白,她在唐府后院过得怡然自得,从不多问多打听。

    不过,唐赫章是名闻天下的大儒,被几大书院争相邀请。

    他治学严谨,文采的确很好,是个饱学之士。

    人品上,唐赫章不古板迂腐,但是忠君爱国,讲究圣人之道,称得上深明大义,是个端方之人。

    再说,要是玉梁能跟着他求学,不说学问如何,这名头可是一等一的。何况谢惠灵将来可是帝师,玉梁要是拜在唐赫章门下,不就是帝师的师弟了?

    她越想越心动,刚才那点尴尬和惧意丢开,盘算如何才能说动唐赫章,收下玉梁。对于唐赫章的喜好,她还是知道几分的。等过了元宵节,就想法子求见唐赫章,想来李承允应该愿意帮着引荐说话的。

176章 元宵灯会() 
丁三爷刚才说唐赫章今晚也想去看花灯。

    玉秀打着让玉梁拜入唐赫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