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86部分

名门妾室-第86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天锡没想到他还有这心思,“呵呵,哪有师父一直住徒儿家的事儿。”

    “师父,我跟我大妹妹说过,您要是愿意,以后您就住我们家。我弟弟妹妹他们都愿意的。您不总说自己没孩子吗?我养您,给您养老送终。”

    玉栋说着,想着养老送终这话不吉利,又打了自己一下,“不是,我意思是我照顾您,您跟我们一起住,我家房子一盖好,有地方……”

    洪天锡看他越说越慌乱,满脸通红手足无措的样子,有些滑稽,他却只觉得心中一暖,眼眶有些发红,掩饰性地哈哈一笑,“好,等回头你家房子宽裕了,我就搬你们家去。你师兄那没良心的,跑出去就不回来了。以后师傅可就指望你了,你可得养我这老骨头。”

    玉栋跟他提过武大勇离家后过了砚山再无音讯了,他心里挂念,嘴里却是不肯直说的。每次说起武大勇,总是一副数落的口气。

    “师傅,那说定了啊。我跟大妹妹说过了,回头房子盖大点,给您留间最宽敞的。”玉栋郑重说道。

    “那老奴我能不能跟着沾光啊?”洪伯收拾好一篮子菜,听到这句,玩笑着插话。

    “洪伯,您当然和师傅一起住过来啊。我家的房子很快就要准备盖了,今儿下午就找工匠来看呢。”刚才捎东西来的人也捎了口信,玉秀说今天工匠上门,等选个好日子就动土盖房子。

    “那你不快点回去看看?”洪天锡听说今天他家有工匠上门,玉栋竟然不回去看着,不由责怪地问道。

    “秀秀说不用,她说回头找村里人帮着参谋一下。”玉栋放心地说。

    洪天锡听到这话,却是不依了,“这盖房子可是大事。秀秀再能干,到底也才十一岁。今儿天气好,走,我们骑马回去。这种事儿,我得帮你们参谋参谋。”

    他是个急性子,知道这事后,怕工匠提早上门,连午饭都等不及吃,带着玉栋骑马赶回东屏村。

    他们赶到家时,玉秀几个正在吃饭。看洪天锡和玉栋匆匆回来,玉秀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听说是回来帮着参详盖房子的事,抿嘴直乐。

    知道两人都没吃午饭,玉秀和玉淑连忙放下碗,一个腾地方,一个去盛饭,让两人坐下来吃。

    洪天锡还是第一次来玉栋家里,这一路过来,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真是个世外桃源,尤其是村边那条河,更是清澈喜人。

    “你们这河里,有鱼吗?”他不由问道。

    “有,很多。”颜庆江大声应道。

    洪天锡听玉栋提过他小叔,听到颜庆江这话,也不见外,直呼其名,“庆江,那你有没有钓到过啊?”

    “不钓,下水抓。”颜庆江一脸自豪地说,村里人很少优哉游哉地钓鱼,想抓鱼都是直接下水抓的。

    “您要喜欢钓鱼,可以钓很多呢。”玉秀端了饭过来,让他们先吃。

    “小四呢?”洪天锡对玉栋兄妹四个,也都是叫小名。他一看玉梁不在,连忙问道。

    “小四到河对岸的田庄那里读书,要到下午才回来呢。”

    二月二这天,玉梁正式行了拜师礼,每天都要过去跟着唐赫章读书,中午也不回家吃饭。早上到田庄去,到下午再回来。

    几人吃完饭没多久,金福清和丁三爷也来了。

    玉秀泡了茶,将自家这房子的打算先说了一遍。

    她家现在的房子是一进院子,玉秀想新盖的房子盖个两进宅院,分成外院和内院。

    金福清觉得他们可以在河堤那边圈块地方养些鸡鸭,洪天锡又让在内院里留块场地,以后可以做练武厅。

    最后,丁三爷帮她们一合计,索性改成三进,头一进外院是正房加书房,,第二进做内院,第三进作为库房和将来下人住的地方。

    “颜娘子,颜大郎今年就要下场了,这春闱中秀才,秋天中举,明年一中进士。你们家地方要是太小,可对不起进士老爷的门楣啊。”丁三爷哈哈笑着说。

    “三爷,那可借您吉言。回头我哥要是中了,我一定摆酒请您做个上席。”玉秀笑着回应。

195章 沈莛邀见() 
几个人说笑间,工匠也上门了。

    丁三爷帮着先跟工匠说了颜家盖房子的打算。

    那工匠是个老手,一听颜家这房子打算盖砖瓦房,这可是大价钱。

    他不敢懈怠,听完之后,盘算片刻,暂定了要几根大梁、几根椽子,买多少砖瓦等。

    玉栋在边上执笔一一记下,顺便拿了黄历出来,老工匠给看了几个日子。

    “颜大郎,您这房子打算什么时候住啊?若是想四月就住新屋,这工期可得越快越好,二月十一这日子就不错,能动土。”

    洪天锡拿过黄历看了一眼,“这日子不错。”

    “不过春天盖房子,粗工可不好找。”那工匠提醒道。

    粗工就是帮着打下手的人,一般农闲时候村里青壮年不用下地,就会找份粗工贴补家用。

    可二月正是开始春耕的时候,这种时候找人就不太容易。

    “这倒没事,回头其他几个村里通个气,先找个几个人干起来。”金福清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

    玉秀当然指望快点盖好,听这些都不算事,当下就定了二月十一这个日子。

    刚巧钱掌柜也上门来,听说他们要盖房子,笑着说,“建昌那边的瓦窑砖窑我都熟,颜娘子放心,回头我跟他们说,让他们先把您这要用的砖瓦给送过来。”

    “那可太好了,钱掌柜,您可真是及时雨。”玉秀原本还担心砖瓦。刚才工匠也说,刚开春瓦窑砖窑有些还没开窑,这买起来就不方便。

    有钱掌柜这句应承,他们就不担心砖瓦买不到了。

    事情定下,玉秀索性到金福清家,将红婶和英娘叫过来,准备酒菜,先请大家吃一顿。

    大家都知道玉栋习武的事,听说洪天锡就是玉栋的师傅。再一看他声如洪钟、相貌不凡,都肃然起敬。

    洪天锡久不出门,丁三爷和钱掌柜都是会说话的人,那工匠常年各家做工自然嘴皮子也溜,金福清又是性子和善的,一时间,几个人天南海北说起来,很是热闹。

    颜庆江不太懂他们聊什么,就和玉栋一起在边上听着。

    玉淑忙着给几个人添茶倒水。

    有红婶帮忙,很快就整治了一桌酒菜出来,男人一桌摆在西屋吃。

    玉秀和红婶、英娘、玉淑四个在灶间单独摆了一桌吃饭。

    钱掌柜今日过来,却是有事情的。刚好碰上了玉秀家这场热闹,众人酒足饭饱,洪天锡带着玉栋回镇上,其他人也陆续告辞。

    “颜娘子,能不能借一步说话?”钱掌柜终于问道。

    “钱掌柜,是不是我托您找的人有着落啦?”

    随着露华香卖得越来越好,玉秀想要请个掌柜开铺子,就将这事托给了钱掌柜。毕竟钱掌柜在云昌镇乃至整个建昌县里人头都熟,随着五味茶楼生意兴隆,玉秀也知道做生意上钱掌柜是个好手。

    “颜娘子,我今儿来却是为了两件事的,您要请掌柜的事我物色了几个人,回头让他们到镇上的茶楼来,您见见。另一件事却是我东家想要见见您。”

    “您东家?不知道您东家到底是哪家啊?”玉秀听钱掌柜提过几次东家,可因为从未接触,也没多问。如今对方忽然提出要见自己,倒是要问一下了。

    “我们东家是明州沈家的少公子,要是颜娘子方便,就明天?刚好我回去就把那几个掌柜的都约过来,给娘子见见。”

    沈家少公子?

    “沈莛?”玉秀脱口而出这个名字。

    “娘子竟然知道东家的名字?”钱掌柜更惊讶了,随即又觉得不吃惊了,“娘子认识了靖王府大公子还有成王世子,知道东家名字也不奇怪。”

    “行,那就明天吧。”玉秀一口答应了。

    这东家要是别人,她可能还想不通为何要见自己。既然是沈莛,她倒是能猜到一二。

    前世所知,沈家是明州的大族。沈莛是沈家的庶子,生母出身低微,也不受宠。他在外冠个少公子的名头,在沈家,并不受重视。

    待到沈莛十岁,沈夫人就安排他跟着家中管事做生意,断了他的读书之路。

    沈莛是个天生的商人,他做的生意都一做一个准,几年下来累积了不少财富。

    听说他一心想要分家将自己的生母从沈家接出来。可惜,沈夫人牢牢拿捏住他的生母,逼着他为沈家卖命,为几个嫡子贡献银钱。

    前世,他靠玉石矿名扬天下后,又投靠了靖王李承恩。

    后来沈家两个嫡子,一个死了,一个废了,沈夫人听说也卧病在床。偌大一个沈家,落到了沈莛母子手中。

    这样的沈莛,忽然要见自己,必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他想见李承允还是周明?

    前世,沈莛是想方设法投到靖王李承恩门下。沈莛若是要对付沈家,现在肯定想投靠的还是靖王府。毕竟,谁都知道成王的势力在北地。

    玉秀想起了李承允,他若是想要跟刘氏和李承恩斗,或许,将沈莛引荐给他也不错。

    自从明州过年回来,李承允好像变得心思深沉了,也没再听他提起刘氏母子。

    听玉梁回来说,唐赫章不止一次夸奖李承允天资聪慧,读书几乎过目不忘。这样的李承允,肯定非池中之物。

    玉秀趁着去接玉梁回家时,求见了李承允。

    李承允听玉秀说要给自己引荐商人,“这沈莛,是有过人之处吗?”

    “这人很有经商之才,大公子以后要在明州过得好,财物总是不能缺少的。”

    “你不是说你以后会很有钱吗?为何还要给我引荐另一个?”李承允玩笑地反问。

    “我的财力,和这位沈公子比,肯定差远啦。”玉秀觉得自己只是仗着前世记忆,若论经商之道,肯定沈莛才是天生的高人,“再说,将这人引荐给大公子,大公子若是觉得他能用,那他感激我,大公子也得感谢我嘛。”

    “你这是帮我网罗人才?”李承允脸上的笑意深了些。

    “我只盼大公子过得越来越好,我们兄妹几个也背靠大树好乘凉啊。”

    听到玉秀这话,李承允脸上的笑意淡了些。

196章 蹩脚的试探() 
李承允是在自己的书房见玉秀的。

    他坐在窗边,半侧着身子,听了玉秀的话,沉默半晌后,忽然转了话题。

    “秀秀,你有没有想过,以后要找怎样的婆家?”

    玉秀愕然,这话问的,就像村里那些大婶大娘们的口吻,每次问完这句,接下来就会说“我这有门好亲……”。

    李承允一句话问出,看到玉秀眼含笑意地看着自己,不由咳了一声,白净的脸皮略泛红色。

    他不好意思地移开视线,看着自己右手边那高高的书架,解释道,“你看你也十一岁了,就算村里说亲会迟些,好像到十三四岁也要定下人家了。既然你说我们是合作的朋友,我当然要关心一二。”

    “大公子,我还没想过这些事呢。”玉秀好笑地说,没有寻常姑娘听到这种话会有的忸怩,一派大方。

    她有些奇怪,李承允一向是个自制又理性之人,今日怎么问出这么突兀的话?

    “你一向有主见,难道就没想过这些事吗?你若是有什么……那个中意之人,我也可以帮你参详参详……”

    “您……帮我参详?”

    “咳咳,我到底比你们年长几岁,就算是做你兄长也不为过,参详一二也是应该的。”这话,他听得自己都心虚,就冲着玉秀识人、辨人的眼光,他真没资格帮玉秀参详,可能玉秀帮他参详还差不多。

    可话问出来了,他还是硬着头皮往下圆,“你到底年幼,见过的人也少。女子嫁人,可不止就嫁个男子,还得看那男子的家人家境,比如,武大勇家……”

    玉秀听李承允提到武大勇,连忙说道,“大公子,您说的意思我明白了。”

    她明白了?

    “那你明白什么了?”李承允脱口而出,他第一次做这种帮人问话的事,觉得自己都说糊涂了,玉秀能明白什么?

    “您的意思我自然明白。其实,女子嫁人,也不过门当户对四个字。”玉秀早就想过自己兄妹几个的婚假之事,自然,也想过自己将来嫁人之事。

    前世为妾时,她就想,若是一切能重来,若是能由自己做主,自己一定要嫁个有情有义的男人为妻,为他生儿育女、操持家务。

    重生后,尤其是随着家里日子好了,她更想得仔细。她得挑个忠厚老实的,家中人口得简单些,这样,将来和娘家的相处往来才方便。

    李承允听到名当户对四字,有些不知该如何接话。

    屋里不知哪个角落传出细微的“咚咚”两声,李承允手握空拳咳嗽了一声,又说道,“秀秀,其实门当户对这事只能说说。你看,比如说王府,这世上跟王府门当户对的能有几家?要照你这想法,人家王爷、世子就不要娶妻了。所以,这嫁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大公子所说的是男子娶妻的理,跟女子嫁人不一样呢。”玉秀笑着反驳道,“譬如您刚才所说的王侯之家,他们家中的姑娘无论嫁给谁,都有娘家的名头在那摆着。”

    “可我家不一样,我父母双亡,只有我们兄妹几个。我们就是一家农户,您刚才说武家,元宵那夜您也听到了,我若真有那种想头,冲着武老太太的话,我嫁进去也是受气。您在这里待了这么久,也知道我不是脾气和顺之人,嫁这种人家,就害得别人家无宁日了。”

    “嫁个小门小户,跟我们一样的庄户人家。自己白手起家,就算日子苦点,只要过得开心就好。”

    “将来你哥和小四有了功名,你们家门楣也就不一样了。”

    “要是我哥和小四能有功名,我更应该嫁个庄户人家了。那时我们家门楣高,人家是高攀了我,还不得拿我当菩萨一样敬着啊。”玉秀却直接反驳了他的话。

    李承允张口结舌,直到听到书架后又有动静,“其实,那个,若是将来你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