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

第101部分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101部分

小说: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午的时候,祝善留了黎锦吃饭,饭桌上还有他的三个儿子。

    祝善今年四十七,他的孩子们比黎锦年岁都大,老大和老二也都在工部当值,老三还在考科举。

    此前黎锦来的时候,祝善先生的孩子们都还没回家。

    那会儿他们以为来人又是打着算学的旗号,实则为了去工部混个有油水的职务。

    经过这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也知道黎锦跟他爹一样,是位真正有学识的人。故此,他们也借着过年的旗号,打算跟黎锦见上一面。

    但这辈分就不好算了,黎锦想,若是被同龄人叫‘叔叔’未免有些尴尬。

    幸好他们来回称呼也都是‘先生’,完全避免了长辈分的情况。

    老三今年二十三,比黎锦大一岁,已经是秀才,正在准备明年的乡试。

    他早就听闻黎锦年纪轻轻已经是竞争会元的人选之一,再加上跟黎锦又是同龄人,倒是与他很是亲近。

    下午,黎锦回去的时候,就看到春闱期间可以携带物品和考试规矩的榜已经张贴出来。

    今年果然与去年的情况一样,只允许穿两件单层外袍,其中一件可以是皮衣。夹袄是不允许的。

    他经过主街,沿路看到许多人行色匆匆的人从布庄进进出出,看样子都是为了买皮衣。

    秦慕文听闻不能穿夹袄的消息后,难得生气:“二月初九考试,正是最冷的时候,还不让人穿厚点,这个规定也太过分了。”

    黎锦安慰他:“别担心,今年回暖的早,我扛得住。”

    小包子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知道科举考试的重要性,他说:“爹爹考出来抱着小包子就暖和了!”

    说着他用温热的小手握住爹爹的手指,昂着小脑袋,“像不像小火炉?”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好啊~】【对我的手速感到绝望,今天应该没二更了……】

    感谢 夜語x2、是玖漓啊、雪山肥狐 大大们的地雷~~~谢谢大大们,晚上好~~

    感谢 妖狐突突突、月半x5、竹影x2、阿矜x10、小年糕饼儿x2、木子x10、青争之伊x2、谢谢你x5、一一得x5、雅致伊、扶风x12、懒懒兰懒x2、安、懒洋洋x5、苏凉x5、KOLIKOLIx3、子非鱼x9、我是小西柚x10、summer、邬翎x2、喵七x140、墨琪、想你x20、Annabel要加油x20 大大们的营养液~~晚上好,感谢灌溉~

第134章 第 134 章() 
黎锦直接把小包子抱在怀里,穿过覆盖着一层白雪的垂花门; 去了书房。

    虽然他在京城亲友不多; 但还有一户人家他得亲自寄拜帖过去。

    小包子乖巧的窝在黎锦怀里; 他刚睡醒; 抱在怀里确实像个小火炉。

    大年初五后,一般情况下; 高门大户走完关系亲近一点的亲戚; 也开始接待门生或者下属的拜年。

    黎锦如今就要给将军府写拜帖; 虽说他名义上是老将军的师弟,可地位终究太过悬殊,之前黎锦也只是送了谢礼上门,并未久留。

    故此,黎锦还不知道庞老甚至专门给将军府寄了信,莫二爷也有见他一面的打算。

    只是路途遥远的关系; 当时庞老来信已经是黎锦抵达京城一个月后。过几天就是年关,将军府需要来往的官员很多; 莫二爷分身乏术。

    那会儿黎锦也天天往工部船坞跑,整日见不到人影。

    这件事就被蹉跎下来。

    黎锦写拜帖的时候; 小包子坐在一旁看书; 过了会儿小茶端来热好的羊奶,他还用口型道谢,因为出声会打扰爹爹。

    黎锦写完后,小包子就跳下椅子,把自己看不懂的地方问出来。

    诗文中很多引经据典、贬谪罢黜的情景; 黎锦都一一用通俗的语言给他解释。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秦慕文正好准备叫父子俩吃饭,推开门便看着身姿笔挺的夫君抱着小包子往过走。

    青瓦飞檐上的点点积雪仿佛也成了那人风光霁月的点缀,让人移不开眉眼。

    黎锦如今依照礼节寄了拜帖,正好完美避过了将军府最忙的时段。

    莫二爷怎么说也得腾出时间,招待他爹和大哥的师弟。

    原本在初五之后,门生和下属都不必莫二爷亲自接待,管家就能做好一切。

    黎锦既不是门生也不是下属,按理说,他作为老将军的师弟,应该是初五之前登门的那一批。

    但他不喜欢哗众取宠,反而给将军府行了晚辈礼,这让老太君对他愈发欣赏。

    他们将军府从不缺想要攀附的人,黎锦的做法恰到好处,既能让人感受到他的诚意,也不会让将军府难堪。

    若是黎锦仗着自己是老将军的师弟,直接开口要见人,那恐怕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老太君看过黎锦的信后,直接让人把这封信放到了老将军桌上。

    她老伴儿自小就喜欢书法、练字,若不是出身将门,肩膀上有必须扛起的责任,老将军指不定也会成为庞老那样的书法大家。

    黎锦为人有才学有风骨,书信内容有诚意,更是写了一手好字,老太君倒也乐意代表将军府接纳他。

    莫二爷和莫子旋听着老太君的吩咐,一个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大,另一个差点直接从凳子上蹦起来。

    老太君没看他俩,只说自己累了,让丫鬟扶着去后面歇息。

    莫子旋堪堪站稳脚,就听到他二叔说:“你这下盘功夫练得不错。”

    莫子旋:“……?”

    之后几日,黎锦收到将军府回信,约他初十在书肆见面。

    黎锦提早了一个时辰出发,一是雪天路滑他走得慢,二是他打算先去看看书肆的其他书。

    好巧不巧,居然遇到一堆外省前来进京赶考的举人们在书肆买书。

    他们大都风尘仆仆,身上的袍子看起来很久没换,头发也满是油光。

    黎锦原本对他们没有过多关注,在旁边找游记看。

    他家小夫郎写了半年多,那本充满着想象和探索的游记第一册正在收尾。黎锦便想自己提前了解一下京城出游记的册数和每一册的字数,以后也好跟掌柜的商量出书的事情。

    “那个黎锦不过是农家子,就凭着两本基础算经,在京城名气怎么就这么大?”

    黎锦手里的书才翻到一半,突然听到有人提起了自己的名字。

    这样的言论他刚来京城那会儿也听过不少,后来不过短短一旬时光,便销声匿迹。

    但新来的举人们不知道黎锦跟祝善的事情,只听说黎锦编撰的书满京城都能找到,一个个便十分不忿。

    “基础算经啊,具体算起来,咱们朝还是庄家汉多,他出的书里恰好就有农桑算经,这名气能不大么?”

    “真是个小人,投机取巧。”

    “可不是?”

    “他这样经营名气就很过分了,我们君卓才是真正的才子,琴棋诗画无一不通,甚至还是一省解元,这黎锦能比么?”

    那个被称为君卓的人咳了一声,算是默认了。

    书肆的伙计不认识黎锦,但听到这些外乡人如此讨论他,忍不住说道:“你们的消息真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听来的,这都一个多月前的消息了,还能一直挂在嘴边。”

    有人问:“怎么,难道那黎锦的假面孔被戳破了?这基础算经人人都会编,他投机取巧也不想点真正有内涵的东西。真是班门弄斧。”

    伙计哑口无言,感觉这些人听不出自己话里的嘲讽。

    其实那群举人们有人察觉出不对了,但敌不过同伴说话不动脑。

    伙计懒得解释,只说:“想买书,一册三百五十文,不买就去对面茶馆多听其他人说,小心祸从口出。”

    “此话怎讲?”

    伙计不想多说,他还记得掌柜给他说的,有些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别人只要与他理念不符就是错。

    “遇到这种事情,你不说话就行了,不然,解释多了就成了啰嗦。”

    正好,外面有位穿着工部都水清吏司官袍的人进来,“我记得你们这里《蒙学算经》印得多,给我来两套……”

    话还没说完,他就看到站在书架旁的黎锦,直接对他拱了拱手,“黎先生,您也在将军府书肆,您想印什么东西,直接去咱们工部书肆啊。”

    这话在将军府的地盘上说有点太得罪人,他赶紧禁了声。

    黎锦扬了扬手中的游记,道:“不是印刷,我在看游记。”

    “这咱们书肆也有……”

    他走近了,一身崭新的官服在一群衣衫都皱成干酸菜的举人面前很有压迫感。

    但他根本没注意这些举人们,说:“先生,您、您抽空去工部呗,想看什么,咱们都给您呈上,一边喝茶一边看,比站在这里舒服多了。”

    黎锦笑着拒绝了。

    那群举人们站在一边,一个个捧着书假装看,又想到伙计刚刚那句‘祸从口出’,不禁有些心慌。

    他们私底下随便议论哪个没官身的人,其他人管不着。

    但若是当着官员的面讨论,真被责问起来,说不定还得被打板子。

    他们想,最早进来看游记的这位没穿官服,甚至衣袍都比较朴素,看起来不像当官的啊。

    但刚来的这位明显是工部官员,他对这位衣袍朴素的少年如此恭敬……

    一群人都在默默祈祷这位少年与那黎锦无甚关系,不会为黎锦打抱不平。

    工部官员走后,黎锦果然没管他们,依然在看游记。

    他们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再也不敢忘加议论。就在这时,黎锦估摸着时间,见那几人还没走,自己只能放下手中的书,对伙计说:“我是黎锦,今日巳时与掌柜的有约,劳烦引荐。”

    他也不想场面变成现在这样,但他也不能不守时啊。

    这下,那群人再次呆若木鸡。

    伙计也被这样的场景的惊呆了,但黎锦手中信确实有书肆印章,他也顾及不到那群外乡人如何做想,赶紧把黎锦迎上楼去。

    黎锦原本以为接见自己的人就是书肆掌柜或者其他管事,上楼后才发现来人居然是莫二爷。

    莫二爷想起他爹看到黎锦的字后,那忍不住想要跟他切磋的模样,对待黎锦很是客气。

    莫二爷少年时在京城里横着来,狂妄之余遵循的只有一句话‘莫欺少年穷’。

    那会儿,他觉得自己会比他爹更厉害,拼命的想要证明自己。

    如今他三十好几,自然也不会因为黎锦年纪小而轻看了他。

    起初交流还有些尴尬,但说到算经、造船、远航,莫二爷就来了兴致,甚至还让黎锦给他画图纸。

    一边看一边拍手:“这个好!”

    两人说了一个多时辰,黎锦下楼的时候,那群举人已经不见了。黎锦给伙计点点头,就往家里走。

    与此同时,那群举人们缩在茶楼的包间里,一个个小声讨论。

    “这可怎么办,真的要祸从口出了……”

    “别、别慌,我们出来的时候小二不是还说幸好他们书肆隔音好,掌柜的在二楼听不见。正好黎先生也不跟我们计较么。”

    那个叫君卓的解元已经在茶馆听闻了黎锦最近的所作所为,内心只余下佩服。

    他沉思了一会儿,道:“黎先生不与我们计较,那是他大人大量。我们也得表现出诚意来。我们算是到京城比较早的考生,后面来的指不定还会犯这样的错误,我们得在他们说出这等言论前拦住他们。”

    君卓到底是他们一省举人的领头人,他这么一说,其他人纷纷附和:“君卓说的有道理。”

    下月初九春闱,只剩下短短三十天,黎锦停掉了书房的地龙,只留下一个火盆。

    他开始训练自己抗冻的能力。

    虽说一般情况下他洗的都是冷水澡,但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春闱不比以前的县试和院试,春闱得考整整九天,夜里没有被子,号房的门板若是透风,晚上绝对睡不好。

    指不定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发烧了。

    黎锦跟小夫郎说了,自己夜里留宿在书房,提前让身体进入这种状态,以免考试时候掉链子。

    他还记得自己之前喝多了酒,怕熏着他,晚上想分床睡,夜里小夫郎一个人委屈的捧着蜡烛来找他,所以得提前沟通。

    如今这种情况,秦慕文纵然心疼,也只能同意。

    黎锦则揉揉他的脑袋,只说了一个字:“乖。”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好,明天的更新在早上十点么么哒。明天就交最后一份作业啦,为最近的请假感到抱歉qwq】

    【我好想在六章之内完结正文喵……】

    感谢 江南、奕笑、袭墨、咳咳、蝌蚪妞、21131015、sunshine、雪山肥狐、作者大大敲可爱、伊墨π_π、暖向、珥伽理 大大们的地雷~~mua

    感谢 Ellie、虾x5、啊嗯x5、雪儿x10、口天x19、詹詹詹詹詹x20、故人西辞x10、到底要不要读博x10、哈x5、小年糕饼儿、我是小西柚x20、妖狐突突突、没对象省流量x5、酒果*??╰╯??x6、hhsx20、e月月x4、霞明半岭x40、昕寧、summerx7、灼灼如言x10、美好人生、作者大大敲可爱x10、千寻x10、拾秋、咳咳x10、小格调x5、修漓x40、吆喝x10、木安、兔子和胡萝卜x5、夏天的萤火、春如四季x13、七77777宝x4、66x10、cwtlyfx5、12134、小楼昨夜又暖风x10、子鸢x5、陌枫x20 的营养液~mua

第135章 第 135 章() 
近日来; 除非黎锦忙的脱不开身; 一般情况下都会跟着祝善去都水清吏司研究船只的改造。

    为了让身体快速适应寒冷,他甚至只穿着薄薄的夹袄。

    寒冬季节,除了上朝的官员外,没人穿的这么单薄。毕竟官员们面圣之时不能有碍观瞻。

    而路上行人的衣服都是有多厚加多厚,就连祝善都裹得稍显臃肿。

    一路上,祝善瞅了黎锦好几眼,虽说他知道黎锦马上就要参加会试了,京城里也有很多高门子弟会像黎锦这样发狠地‘折磨’自己。

    但理解归理解; 他看着黎锦那样都觉得冷,可又没法劝说黎锦。

    毕竟会试才是最重要的;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