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

第67部分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67部分

小说: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小包子那幅画,黎锦却是很喜欢。

    那是包子第一回对他笑,也是他真心实意把包子认作自家孩子的第一天。很值得纪念。

    当天晚上,黎锦本想只是抱着少年休息。

    但秦慕文却主动的褪下亵衣,露出骨肉匀亭的身体,然后主动的打开自己,邀请黎锦进入。

    这就是男人表达喜欢最原始的动作,黎锦起初动作还很轻,担心伤害到少年。

    但少年却不断催促他:“快一点,阿锦。”

    黎锦忍者不发,吻落在他额角:“你会受伤的。”

    秦慕文眼眸里盈着水汽,却依然坚持:“我想你更深一点,阿锦,我喜欢你。”

    黎锦再也忍不住,把少年的一条腿抬过肩膀,两人对视着,都能从对方眸中看到自己的身影。

    而黎锦就是在这个状态下,一寸寸地深入,攻城略地。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二更在晚上十点·还欠两更】

    感谢 伊墨π_πx2 大大的手榴弹和 混世小魔女、六月果果、喵????ω????、鲨鲨 大大们的地雷~~早安~~下饭更新来啦

    感谢 爱糖的小猪x2、昕寧x7、妖狐突突突、童夏x2、波波回精神病院了x10、一见钟情x4、海清河晏x20、白衣送酒x137、时光x26、宴小呆x20、篅晗壬x25、喝茶打瞌睡x30、满目桑华x5、千寻x40、敏敏敏、羡羡呀x10、兔子和胡萝卜x5、zezex16、祤亱鎏缡x5、dddx10、修漓x10、飞鱼、jingx104、小白糖的猫猫、彷徨、木业x30、小小小透明、洒酒味x15、恰逢与你x10、不吃露水的_小仙女x2、想你x20、陌上北北x10、表白太太们x2、白毛浮绿水x4、徐徐x5、路易十六x5 大大们的营养液~早安,感谢灌溉!

第89章 第 89 章() 
翌日; 黎锦神清气爽的去了书院。

    他此前跟万教谕说过; 那笔四成的净利润润笔费也有他的一份,所以; 这三百两中,至少得匀出六十两给万教谕。

    但直接当面给钱又不符合读书人的习惯,黎锦则跟万教谕商议了日期; 打算改日登门拜访。

    这么一来,其实拿到手上的只有二百四十两。黎锦没有坐吃山空的习惯,他打算拿出二百两去做生意。

    无论是买些田地、雇人来耕; 或者在内城买些地段偏远但胜在安静的空地建房子; 都是不错的打算。

    不过; 如果黎锦真的打算直接做生意,那他就得亲自走访去了解行情。

    什么事儿都得一步步来; 一口吃不了大胖子。

    《农桑算经》编纂完成后; 知府大人也再给黎锦布置更多任务。

    但经此一役; 黎锦自己倒是对‘改编算经书’有了不少兴趣。

    之前在考县试的时候,他就想过要独立编撰入门算学书。

    毕竟对那些年幼的蒙童来说,《九章算术》还是太过深奥了些。

    黎锦登门拜访万教谕的时候; 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毕竟若是他真的打算这么做; 以后指不定还得麻烦万教谕帮忙校对。

    万云在家里面色倒是温和不少; 不像在书院里那样,一直都板着脸。

    兴许是黎锦与他身世相近,年岁也相差不太多; 他对黎锦也生出不少惺惺相惜的感觉。

    听到黎锦说《九章算术》深奥,万云笑道:“你可是辛丑年参加的县试和府试?”

    黎锦道:“正是。”

    “那你可还记得知府大人当时主持编纂了一本《算术·详解》,那就是咱们算经部其他三位教谕共同完成的。”

    黎锦听闻后顿时心生佩服,当时他看的书还少,手里的算经书也就只有两本。

    县试前也是埋头苦学,才对照着这本《详解》,吃透了《九章算术》。

    黎锦笑着把自己当时学习的场景说了出来,“真是多亏了这本书。”

    万教谕又道:“但我听闻你的意思,不是继续给算经做注解,而是自己独立编纂算学的启蒙书籍?”

    黎锦答道:“学生是有这个打算。”说着他掏出一个缝了无六页纸的薄册子,呈给万教谕,“这是学生列出来的纲目,还请教谕指点。”

    黎锦第一个列出的就是乘法表,这个早就有了《九九乘法歌诀》,但却是从高到低排列,也就是说,蒙童背这些口诀,第一句开口就是‘九九八十一’。

    黎锦有打算把其反过来,从‘一一得一’开始,但他也不知道这方法到底可行与否。

    毕竟这关乎蒙童的数学启蒙。

    万教谕看了后,起初神色淡然,毕竟他也见过不少有黎锦这种想法的同僚,但编出来的书籍都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可取价值。

    突然间,他的眉头拧起来,面带思索。

    黎锦则一直坐在原地品茶,静静等待万教谕给自己答复。

    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万教谕看了足足一个时辰。

    看完后,他眸中只余赞叹和欣赏,说:“异想天开!但又无比绝妙!”

    黎锦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自己这种大胆的想法,会被万教谕直接批判一顿。

    但万云却话锋一转,“黎锦啊黎锦,你这想法也太大胆了,明日我为你引荐山长,这件事我做不了主。”

    黎锦的心又悬在了嗓子眼儿,他觉得自己还是操之过急了。

    若是在他有点名望的时候,推出这算经启蒙就好了。

    但他也不后悔自己的这个决定,稳妥固然是重要的,他这个身体如今还未及弱冠,年轻就得有年轻人的冲劲儿。

    有什么想法就得大胆的提出来,要不然一直思前想后、畏手畏脚,老了后才发现少年时居然无一件‘年少轻狂之事’可以值得怀念。

    山长看了黎锦的纲目,沉吟半晌,只给了他一句话:“你尽管做就是了。”

    黎锦如今院试在及,若是山长觉得这个想法不好,那就不会让黎锦放手做了。

    但就算是山长,也没有当场给黎锦任何保证。

    可有他这句话就足够了。

    百年后,有人从工部尚书万云的晚年回忆录中看到《蒙学算经》的由来,翻成大白话就是‘山长对他说你尽管做,他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独立编撰出一本简洁易懂的蒙学算经。那时,他还仅仅是个刚出村子不久的童生,未及弱冠。’

    =

    编书和去田间地头实访问都得亲力亲为,黎锦一个人分身乏术,他也就暂且搁下了在府城买地的念头。

    把这些钱放在家里先存个个把月,等考完院试,有了功名在身后,买了地还能免租。

    在黎锦去宁兴书院之前,每次月末考核的第一名都是‘风水轮流转,今月轮我当’。

    但黎锦来了后,第一个月大家瞧着这第一名黎锦,感觉这名字挺陌生,人群中有人问这人是谁,只有寥寥数人回答‘是今年的府试案首,跟我同年考的’。

    第二个月瞧着黎锦的名字占据首位,大家都说‘这人运气太好了,策论截词那么厉害,他肯定考前刚好背过这一段’。

    第三个月,众人沉默了,之后都打起精神看第二名是谁。

    自从黎锦在书院出名后,想要跟他结交的人有不少,有些甚至在府城都有头有脸。

    黎锦也挑着合适的时间参加过一些文会,不过大多时候他都在算学部,因此接受的邀约不多。

    随着黎锦在府城读书人圈子里的名声越来越大,此前院试的考官也注意到了他。

    但这考官心眼儿也没那么坏,知府大人把那个学生贬出‘甲等’,本就是对他的警告。

    他自己堂堂一个儒教学的儒官,在府试中动手脚已是即为不光彩的事情。

    知府大人给他面子才没公开处置他,他也懂得见好就收。

    倒是那个位列乙等的学生对此很不忿,因为他府试成绩‘乙等’,只能被分在乙班。

    偏偏他也是有真才实学的,连续三次排名在甲班内,就可以进入甲班。

    第四个月,这位名叫陆长冬地仁兄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甲班。

    接下来,他以为自己就可以与黎锦一教高下。府试排名已经无力回天,但他要证明自己才是最厉害的那个。

    别看黎锦平时话少,可讲堂辩论上他却引经据典,数据都列的清清楚楚,甚少有人能跟他辩论到最后。

    等到十二月的时候,陆长冬已经忘记自己的本意的是什么,反而每当他可以跟黎锦辩论到最后,他下学后都会笑得像个两百斤的胖子。

    陆长冬想,那件事总归是自己和老师的错,黎锦完全无辜。

    再说了,黎锦也用实力让陆长冬输的心服口服。

    就在陆长冬以为这就是黎锦的全部实力后,《农桑算经·简化版》突然在整个书院引起了轰动。

    这本书原先是按照知府大人的要求,每村的村长至少买一套回去,给村里的人合理安排农耕时间和耕种方法。

    但其中却有不少的算学题,与科举考试息息相关。

    书院中有个学生的父亲就是他们村村长,他趁着休息的时间回了趟家,看到他爹在研究《农桑算经·简化版》。

    这个学生当时直接笑道:“爹,这算经对我来说都很难,您得研究到什么时候啊。”

    话音还没落下,他就被亲爹用鞋底揍了屁股。

    他爹很生气地问:“难?这我都能看懂的题,你跟我说难?你这样还考秀才?干脆回来给村里幼童启蒙算了!”

    这学生觉得他爹在开玩笑,拿过这本书一看,惊呆了。

    “爹,您别揍了,这跟我的算经书不一样!”

    最后还是他把自己的算经书掏出来,他的村长爹一看那些拗口的解释,这才发现孩子确实没撒谎。

    但老子还能给儿子道歉?

    村长说:“你们考秀才的人,就是应该学的难一点,把我的书还给我。”

    “爹,这书哪儿来的?能买到吗?买不到让我抄、抄……黎锦?!”

    后来,经过这位学生的介绍,乙班的大部分学生都买了一套回来研究。

    过年前最后一次月末考核中的算学题也恰好就是雨水、引流灌溉、排水时间和排水量的变化。

    算法不难,但理解和想通思路很难,很多甲班的学生都栽进去了。

    要不是书院规定得三次连续排名靠前才能换班,要不然甲班得裁员一大半。

    陆长冬得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都没脾气了。

    心中想与黎锦结交的念头从没这么强烈过。

    但那会儿已至腊月,马上就要过年,期间会放一旬假期,陆长冬在书院没见到黎锦人,只能悻悻作罢。

    黎锦那段时间正好卡在编纂《蒙学算经》的最后一章,他频频拜访万教谕,讨论其中解法的多样性。

    万云对看了后直接大加夸赞,“每道题都列了至少三种思路,黎锦啊,你这本书算是绝了!”

    黎锦谦虚道:“教谕谬赞了。”

    万教谕家里没多少人,也没娶妻,过年有些冷清,但他不在乎这些,只说:“黎锦,你写完后我正好趁这段时间给你校对,之后呈给山长过目。”

    “多谢教谕。”

    黎锦给万云送去终稿的时候,还带了不少年货,里面甚至还有秦慕文做的糯米鸡和粉蒸排骨。

    万教谕索性留他用饭,吃到排骨的时候,他说:“这手艺真的绝了,你这小子真有福气。”

    听他提到秦慕文,黎锦被风雪刮得冷硬得眉目都柔和起来,唇角不自觉带了笑意。

    “确实是我的福气。若您有空,我和内子必扫榻相迎。”

    一向不接受任何邀约的万教谕一口答应:“好,我一定去。”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小魔女大大深水加更⑦】

第90章 第 90 章() 
因着过年; 陈西然和邹秀杰一个回了镇上; 另一个回了县城。

    原本黎锦也有回村的打算,但下雪了水路不能走,坐马车回去至少得三天; 旅途劳顿。

    考虑到包子才一岁半; 寒冬腊月这么来回折腾; 小孩子的身体可能会受不了; 再加上家里已经没人,他也就不回去了。

    黎锦修书一封,让陈西然回去的时候顺便带到镇子里,再由李柱子带回给村长。

    当然; 书信也少不了宋先生的。

    “阿锦今年就弱冠了。”

    黎锦给陈西然送行的时候; 他拍拍黎锦的肩膀; 说,“宋先生之前还念叨着想给你取字。”

    黎锦愕然; 心中却是一暖,“院试过后,我就回去亲自拜访宋先生。”

    陈西然笑道:“那可不,你到时候肯定衣锦还乡。”

    两人又并肩走了些许路程,他说; “阿锦别送了,咱们兄弟俩也就分别几天,离别也不甚伤怀,过几日我就回来了。”

    黎锦看着天色不早; 点头:“那我就送到这里,天寒地冻,西然路上小心。”

    送走了陈西然后,府城里年味儿已经很足。

    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黎锦也写了一副,自己搬着凳子贴在大门前。

    内院的主屋门前的春联则是秦慕文写的,他的字迹清秀工整,不露锋芒,也不像黎锦的字那样规矩中透着铮铮风骨。

    黎锦站在院子里端详了好一会儿,才说:“文文的字写得更好看了。”

    打眼一看就透着乖气。

    秦慕文则趁黎锦一个不注意,就蹲下去抓了一捧雪,他本意是想捏个小雪球给黎锦看。

    结果在黎锦黑眸转过来的时候,秦慕文一个紧张,把雪球从手里掉了出去。

    正好落在自己的鞋面上。

    雪球破碎,雪花四溅。

    他站在原地,不敢看黎锦,像个做错事被抓包的小孩子。

    黎锦走近几步,却没关注他玩雪的事情,只说:“穿的这么薄?”

    秦慕文解释:“只是出来看阿锦贴春联。”

    原本打算看完就回去的,可指尖、鞋面还有雪花的痕迹,这就真的无从辩解了。

    黎锦倒是一直穿着单衣,他最近在锻炼自己耐寒的成度,也颇有成效。

    他直接把秦慕文整个人捞进怀里,单手抱着他的膝弯。

    秦慕文的视线陡然升高,他赶紧搂住黎锦的脖子,指尖上挂着的雪花融化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