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

第59部分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第59部分

小说: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农贸市场很快到了。这里卖的都是农产品,有杈把扫帚,犁楼耙耢,还有卖红荆条、白荆条、枣树枝段的。

    腊梅指着红荆条问:“怎么还有卖这个的?”

    王长锁:“人们买回去编筐编篓。”

    “不是地里有吗?谁还花钱来买?”

    “地里的红荆也是队上的,要砍得偷着。人们不愿犯错误,就花个钱儿来买。这个不贵,两、三毛钱就能编个筐。”

    “是队上卖的?”

    “当然了,地都是队上的,要是个人卖,就是偷的了。”

    “怎么还有卖枣树枝的,这个干什么?”

    “编耢。枣树枝硬,禁磨。耢用的时间长了,树枝磨秃了少了,就换一挂。”

    “这个也是队上的?”

    王长锁挠了挠头皮:“这个说不清楚,反正咱村里的枣树都是户里的。”

    “也允许户里卖?”

    “允许。只要是自己家里的就行。就像自行车,不是也没人问咱哪里来的吗?”

    其实这些腊梅都知道。她之所以还要问,是为了与父亲套近乎,解除两个人之间的冷漠。让父亲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也不知道的小姑娘,他教给了她很多知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三十章 买苇子() 
父女俩有问有答,很快来到卖苇子的地方。

    真的是物以类聚,这里卖苇子的很多。有装在大车上的,有卸在地上的。人却寥寥无几,买的没有卖的多。

    问了几个摊儿,大多都是论车卖,要的少的抡捆儿。有十块的,有八块的,最少的要五块。都是根据苇子的好赖和车的大小。

    王长锁相中了一大车,这车的苇子又高又粗,是打苇箔的上好材料。

    卖苇子的是两个人,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一个老者,显然是生产队上的了。

    “多少钱?”王长锁问。

    “十块。”中年男人说。

    王长锁:“十块?太贵了吧?”

    中年男人:“你看我这苇子,又高又粗实,满集上你找不到第二份儿。车又大,没多要。”

    “你这苇子确实不错。”腊梅凑过来说:“但要卖不出去,落在你手里,也是一把草!”

    中年男人:“你这小姑娘,人儿不大,怎么说话这么损!你就知道我卖不出去?”

    腊梅:“你看看这大集上,卖苇子的不少,有几个成交的?我们是真心想买,才拣着好的买的。五块钱,卖不?”

    中年男人瞪了腊梅一眼:“你给我打叉呀,擦擦鼻子一边儿里玩儿去!”

    腊梅:“才不是呢。我是看着你这车苇子好,糟蹋了可惜了得,才给你啦价儿的。卖了是苇子,卖不了是草。看你的样子像是队干部,你比我清楚。”

    “小姑娘,你这话什么意思?”一旁的老者问道。

    “爷爷,你还不知道吗?苇子一经夏天,虫蛀雨淋,就成了柴火了。今年的苇子卖不上价儿,是因为盖房的少。

    “过集体了,吃食堂了,人们都盼着过**生活哩,谁还盖房?苇子就是盖房用的,没人盖房了,你卖给谁去!”

    老者:“那你买苇子干什么?”

    腊梅:“盖房啊!”

    老者:“还是的,你盖房别人就不盖房了?”

    “我是个个例,因为我家等着房子住。你可以想想,你们村里,去年秋后有几户打坯的?往常年下,到了冬天,地里一片一片的坯罗,今年冬天你看见了吗?

    “人们说了,今年盖房,要比过去三停儿里便宜一停儿,我们是请神家算了卦以后,才兴心盖房的。你遇见我们,算是你们的福气!”

    老者:“这小孩儿,人儿不大,怎么这么会说。”

    腊梅:“不是我会说,是你们的苇子告诉了我。一般人们盖房,秋后就买下苇子打苇箔了。因为今年盖房的少,所以你们的苇子没卖出去。现在碰上实茬儿了,你要再不卖,可就真砸了手里了。”

    中年男人显然被说到病根上,尴尬地望了望老者。

    老者笑笑,面对腊梅说:“你这个小孩儿挺会说,就凭你这张巧嘴儿,我们也豁出去了,八块钱卖给你。”

    腊梅伸出一把手:“五块,多一点儿我也不要。”

    老者:“不行,不行,忒少了。七块,再不能往下落了。”

    腊梅见他自己落下一块,眼珠一转:“这样吧,我给你们五块钱,再掏一块钱的运费,你们给我送到家去。我们是王店村十一队的,离着不远儿。”

    老者:“合六块呀,还得给你们送到家,不行,七块,不能少了。”

    “就六块,你们要嫌少,我们把运气送给别的卖苇子的去。”腊梅说着,拉着王长锁就要走。

    “你们是王店村十一队的?”中年男人忙搭讪道。

    看来有门!腊梅心中暗喜。

    王长锁:“是的,你们呢?哪村的?”

    中年男人:“你们东边儿的李家庄。”

    腊梅闻听又煽上了:“原来你们在我们的东边儿呀,给我们送去是顺道,要是卖给我们,你们可拣了大便宜了。”

    中年男人:“上等的苇子你非给五块钱,你拣了便宜还卖乖!你这小孩儿,真会腌臜人!”

    腊梅闻听他决定卖了,笑笑说:“其实你们落了六块,一点儿也没少卖钱。你们要是决定了,咱就这样。

    “我刚才数了数,你们这是十六捆。我们先走了,到家里等着你们去,货到付款。”

    中年男人一愣神:“怎么着也得给个押金吧?”

    王长锁相中了苇子,价钱又便宜,心里高兴,便想掏钱给押金。

    腊梅见状忙说:“交押金都是有固定地点,固定厂家的事,咱们是在集市上,货又在你们手里,要是路上反悔了,我们上哪里找你们去?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是陌生人做买卖的原则。我们即便不要了,货还在你们手里,你们也赔不了,怎么反倒给我们要起押金来。”

    中年男人:“我们老远的送了去,怕到了你们再不要了呢?”

    腊梅:“我们既然相中了苇子,又真心想买,干什么不要!”

    老者见又争执起来,忙调节道:“我看你们也是相中了这苇子,不交就不交,留下名字我们村里找人去。

    “你们也别怪我们多心,现在的买卖不好做,买主也没有要求给送货的,都是集上交易。

    “偶尔有让送的,都是交清钱以后,买主押车走。哪有你们这样大松心的?你这个小姑娘算是开了先例。”

    腊梅:“我们来一趟城里也不容易,还有别的要买。你们这老牛车也忒慢,我们不想耽搁时间。”

    老者:“那好,就这样定了,送到家以后再给钱,你们说找谁吧?”

    于是,王长锁说了自己的名字。

    老者和中年男人开始套车。

    腊梅和父亲步行走出农贸市场。

    “腊梅,你真会还价,要不是你,我最少八块钱买下来,还得再单另掏运费。”

    一走出农贸市场,王长锁欣喜地对腊梅说:“以后干爹再买大物件儿,就带着你,帮我讨价还价。”

    腊梅:“好唻,干爹,我一定奉陪。你说,今天咱再捎点儿什么回去呀?”

    “捎点儿什么呢?”王长锁挠了挠头皮:“盖一处宅院需要的东西多了,只因太突然,我还没有思想准备。咱俩又下步走,你说捎点儿什么回去?”

    腊梅:“你有了苇子,还不赶紧打苇箔呀?”

    王长锁:“打,打,回去就开始打。”

    腊梅:“那咱就捎几斤麻经子走,打苇箔不得用这个。”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三十一章 钉子太贵() 
王长锁一拍脑门:“今天的事太顺了,把我给高兴糊涂了。麻经子是打苇箔的必备之物,我连这个也给忘了。

    “亏着你想起来了,走,腊梅,咱到城关供销社里买去。这个不重,也好带。买了赶紧走,要不还得让人家等着。”

    腊梅:“来的及,你看他们的老牛大破车,走不快。”

    两个人来到城关供销社,买了几斤麻经子。腊梅又问了问钉子的价钱,八分到三寸之间,都是一块多钱一斤。

    “这钉子也忒贵了吧?”腊梅说道。记得前世的钉子也就一块多钱一斤,这世的价格都赶上前世的了,而前世的钱,比这世毛十倍不止。

    “贵?”售货员望了望比柜台高不了多少的她,笑道:“你个小孩儿还知道贵贱?告诉你吧,也就是这时候来,要是早来个十天半月的,多少钱也买不了走——没货!”

    “难道这个也受大炼钢铁的影响?”腊梅问道。

    “那当然了,从炼钢铁开始,钉子就一直缺货。”售货员说着,又警惕地向柜台外面看了看,摇了摇头,没再说什么。

    腊梅心领神会,知道这个也受到了影响,这世的五金产品都贵,这其中也包括自行车。要不,前世的废旧自行车也不会卖到这个价儿。

    四十块钱一辆,拿到前世就是四百多块钱,能买一辆崭新的好自行车,而且还是用前世的十块钱回收来的。

    那就到前世去买钉子,就是贵个三毛五毛的,合成这世的钱,也就一毛多钱一斤。

    “我们把钉子买了走吧,万一再短了货呢?”

    王长锁也把两个人的对话听在心里,不无担心地说。

    “咱今天不买了。”腊梅摇摇头:“我们不知道哪号的该用多少,你回去问问木匠,各需要多少,列出个清单来,我来买。”

    王长锁:“要是再没了呢?”

    腊梅:“不会的。干爹,咱走吧!”说着,把父亲拉出供销社。

    “腊梅,去年大炼钢铁,户里的钉子都上交了。我真担心钉子再缺了货。”

    腊梅:“货既然来了,一会儿半会儿哪能卖完!干爹,你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我一定按时给你把钉子买了来。”

    王长锁见腊梅说的诚恳,也只好“忍疼割爱”。

    在他心目中,钉子可是金贵的东西。去年大炼钢铁,把各家各户的铁器都敛走了,甚至墙上的钉子都起了,虽然都变成了一个个的废铁疙瘩,但东西却没了。

    物以稀为贵,钉子贵点儿也是理所当然。如果大炼钢铁再掀一次高、潮,说不定新钉子也不让卖了。真要买不着,盖房岂不抓瞎!

    父女俩各想着心思,一步步向家的方向走去。

    腊梅虽然经常来往于王店与城里,但每次都是骑自行车,在空间通道里行走。

    王长锁一米七五的身高,腊梅不足一米一,两个人的步叉子悬殊,王长锁有意放慢脚步,腊梅也得一路小跑才能跟上。

    自从有了自行车,腊梅还从来没有下步走过。而且还不是在外面。想想自己的小短腿儿,还真有些怵头。

    自己的自行车就在空间通道里,却不能骑出来。

    一想起自行车,立马又回忆起在自行车市场里碰见的那个叫润成的中年男人。他回村以后,一准把卖自行车的事给嚷开。要是传到队长王贵兰耳朵里,他会不会过问?要过问的话,又如何对他说?

    重生以来,父母亲虽然就在身边儿,但论起对自己的照顾,却远远没有王贵兰多。王贵兰才是自己真正的保护人,这个恩情没齿不忘。

    今天给了父亲两辆自行车,也的给王贵兰一辆才对。否则,人们的舆论不会放过,自己心里也不能平静。

    前世租赁的家里还放着两辆自行车,必须给哥哥王贵强留下一辆。转过年来他就要出村上初中了,自行车是给他的最好礼物。

    那就把另一辆给王贵兰。

    但如果父亲盖房钱不够了呢?就目前来说,自行车是自己唯一的指项!送出去的话,再弄钱可就难了!

    怎么办?

    给还是不给?

    猛然想起在马家庄马算盘那里还抵押着一辆,押金十块钱。如果取出来卖了,又能多出十几二十多块钱来。

    对!取回来去!

    过去本打算就这样算了,现在急着等钱用,何必把这么个大便宜让给马算盘。何况鸡蛋以大换小,他也没少赚钱。

    可赎金呢?

    现实中的钱也就两块多,远远不够。前世里还有二十来块,这世里不能用不说,还得预备着给王大肚买咸菜。一天五块钱,也只能维持四天。

    去哪里弄钱去?

    腊梅前思后想了老半天,觉得也只有从父亲手里要了。

    “干爹,我看你不大高兴,是不是怕以后买不到钉子了?”

    见父亲一直低着头走路,腊梅试探地问道。

    “不是。我是在算计应该买什么,哪样东西买多少,需要多少钱,这些钱打过锣鼓来了吧!”网王长锁笑笑说。

    “噢,你算计着呢?”

    “算计了半天也算计不出来。主要是粮食没处里买去,买了来也没法做熟。打夯拔框子的时候,怎么也得管人们饭。队上分的那点儿,不够塞牙缝的,人们没力气干活。”

    “粮食的事你不用发愁,白头发老奶奶那里有,我给她要。你光考虑房上的用品就行。”

    “苇子买了,两千砖是四十块,这是板上钉钉的数。再就是门窗和钉子,门窗得定做,这个还不知道价儿。

    “钉子刚才咱问了,怎么着也得十多块钱。差个儿,我想向人们借借,考虑着发不了大愁。只是,这坯,白头发老奶奶什么时候能给呢?”

    “白头发老奶奶说,得现打,两月以后才能干透哩。”

    “嗯,不着急,现说话,怎么着也得准备两月。先打着苇箔,别的一样样买。”

    腊梅:“如果你怕钉子以后买不着了,你给我十块钱,我去给你买。我人儿小,能给他们还价儿,少给他们点儿。”

    王长锁:“公家的也能讨价还价?”

    “怎么不能,最起码让他们便宜个儿。我一个小孩子给他们耍赖,他们有什么法子。”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三十二章 赎回自行车() 
回想起卖自行车和买苇子时腊梅的一张巧嘴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