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

第68部分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第68部分

小说: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腊梅动心了:现实中人们正在挨饿,地里的野菜、树皮都吃光了,甚至把搬仓子窝里储存的粮食挖来吃。

    如果把这世人们吃剩下不要的剩菜剩饭折腾到现实中去,岂不也能帮人们度过大饥荒!

    这里没人吃的大鱼大肉,在现实中可是数日甚至数月难得一见的美味佳肴。既有油水,又顶时候。

    对!自己有空间通道,可以办成这事,为什么不利用呢?大饥荒之年,一点儿吃头都是好滴!

    腊梅做了一晚上的思想斗争,第二天上午,就去了县城。

    果然如前世王晓叶所言,县城里好几处办婚宴的,门口扎着彩虹门,上面写着新郎和新娘的名字与“恭贺新禧”的字样。

    腊梅选了最大的一家:乌由县宾馆。因为这里的大厅很大,能办一百多桌酒席,孩子也很多,人们来来往往的,谁也不会注意到谁家的孩子。

    快中午的时候,参加宴会的人们陆陆续续地来了,人们寒暄着,在主持人的安排下,坐进座位。

    腊梅没有去大厅里,只是在外面的接待厅里玩耍,就像一个不愿入席又不听话的小孩子。

    不时还要到大厅里转转,样子就像小孩子在寻找自己的大人。其实是想与人们混个脸儿熟,一会儿好打包桌上的剩菜。

    一个多小时以后,有的桌上起席了。腊梅赶紧过去,用自己预备的塑料包装袋收拾桌上的剩碟子。

    一桌起席,其他桌的人也纷纷站起,一边互相说着告别的话,一边往外走。

    大厅里乱哄哄的,正是收剩菜的大好时机。腊梅个儿小,不显眼,倒也没人注意她的行动。

    有看见的,还以为谁家的孩子在帮着大人打包剩菜,回去喂牲口子呢!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五十章 “哪里飘来的肉香?”() 
腊梅飞快地收着,能分开的就尽量分开。如熏鸡、猪肘子,就分开装;有汤水的,如四喜丸子、红烧扣碗肉、炖牛肉、大锅炖肉菜,就掺在一起。

    方便的是,每个桌子上都有桌幔,把空间通道掩盖在桌幔下面,包装袋装满了,就往桌子下面的空间通道里一扔。即便有人看见了,还以为她扔在了桌子底下。

    腊梅收一桌又一桌,只要桌上有的,能吃的,除了鱼,一律全要。如剩菜剩馒头剩花生瓜子糖果,都要。只要是桌子上剩的,一律打包。

    但她没有收鱼。因为鱼有刺儿,她怕混在肉菜里扎着人们。时间紧,又是第一次,她不想単另打包耽误时间。

    因为是混着装,收的特别快。人又小,只有从身边路过的人才能看到,都以为她是跟着父母来的,在为父母打包剩菜回家喂牲口。

    因为也有人在打包,多一半儿都是为家里的小猫儿小狗儿捡拾它们爱吃的熏鸡、鱼什么的。但很少,所以从来没喂过宠物的王晓叶不知道。

    待人们都走的差不多了,服务员开始收拾餐桌的时候,腊梅便提着手里的几个鼓鼓的包装袋,离开了宾馆。

    整个过程,没人跟她说一句话,也没人阻止她,只是投来了不少不解的眼神。

    不解就不解,姐是重生又穿越者,即便如实告诉了你们,你们也不会理解!

    到了空间通道里一看,哇哈!收了一大堆,再添上汤煮煮,十一队上的人们每人能该着一大碗!

    高兴之余,腊梅又发起愁来:用怎样的方式给人们呢?

    带着包装袋往外拿,现实中还没有塑料包装袋,光这个也得让人们震惊。本来玄幻,能以少玄幻点儿就尽量少玄幻点儿。

    至于肉菜,倒不难解释:白头发老奶奶给的呗!反正白头发老奶奶已经深入人心,给铁锅给玉米,再给肉菜也不稀奇。

    万一人们不敢吃,大不了自己再出面解释一番。

    可没了包装袋,又放在厨房哪里呢?

    锅里!

    对!放在锅里。待厨师做饭时,发现有一锅肉菜,一定以为是白头发老奶奶给的。

    她相信两个厨师的智商:为了让大家都吃到肉菜,也为了给肉菜消消毒,不让大家吃出病来,两个人必定添上水,然后烧开。那样,就是一大锅荤菜了。

    还收了不少馒头。有整个的,有半个的,小巧玲珑,与过去食堂里蒸的大方馒头形成鲜明的对比:三个也顶不了食堂里的一个。

    有肉菜有馒头,岂不更引起轰动!

    为了把影响压缩到最小,也因为馒头太少分不过来,腊梅不打算暴露馒头。

    好在先时有过晒馒头干儿的经历,现在还有人给她要馒头干儿。那就还晒成馒头干儿,让人们认为还是过去晾晒的,也就不嚷嚷了。

    此时天气已经很热,怕馒头被捂坏,也想早些时候让人们吃到新干馒头干儿,便直接来到前世自己租赁的院里,把馒头掰成块儿晾晒起来。

    腊梅在空间通道的笼罩下,又来到队部,发现人们在开会,王馒头和朱一勺也不在厨房里。

    腊梅心中大喜,忙来到厨房,闪出空间通道,把锅掀开一部分,然后再回到空间通道,在里面把包装袋里的剩菜一袋袋倒进锅里。

    直径一米半的大铁锅,倒了足有多半锅。四喜丸子、红烧肉片、清炖牛肉块儿,在里面相互挨着挤疙瘩,一看就让人有食欲。

    熏鸡和猪肘子她没有往锅里掺。一是这个有骨头,怕卡着人们;再就是这两样都熏过,干爽,直接吃更有风味儿。

    而且她收的也不是很多。因为干爽,好带,参加婚宴的人打包带走了不少。据说是带给家里的小猫儿小狗儿吃。

    腊梅也打包了几袋,想留着晚上送给母亲马惠恩、干娘瞿希景、恩人王李氏、同命人吴一吱儿和老马猴子。

    还给队长王贵兰家准备了一大袋。这一队上,就数他辛苦了。对自己照顾的也很周到。天道都酬勤,受特殊照顾的自己,没有理由不偏向他一些。

    花生瓜子糖果收的不是很多,这个留着自己招待小朋友。

    做完这一切以后,腊梅忽然听见自己的肚子“咕咕”叫起来。

    原来,她光顾了收了,自己并没有吃东西。此时到家了,安置好了,肚子也提起抗议来了。

    还好,熏鸡还有一袋富裕。在空间通道里打开,到前世租赁的家里抓了把刚掰开的碎馒头块儿,悠哉悠哉地吃起来。

    吃饱以后,感觉很疲劳,又因为外面开会,怕吵吵嚷嚷地睡不踏实,便关上前门,在空间通道里美美地睡起来。

    再说开会的人们,被一阵肉香提起精神来了,同时提醒的,还有“咕咕”叫的肚子。于是,人们小声议论起来:

    “哪里飘来的肉香?”

    “可不,真好闻。多久没闻到这味儿道了。”

    “是炖肉的味道!”

    “这不是故意馋人哩嘛,光闻吃不到嘴里,肚子‘咕咕’叫个不停。”

    “”

    支书和支委们也闻到了肉香,一个个赶紧吸鼻子:吃不到嘴里,闻闻味儿也好哇!

    支书王庆波打了个愣怔:伙房里没有开火,哪里来的肉香?一准是附近的人家开小灶哩!

    这还了得!大饥荒之年,人们都没饭吃,这里竟然有人开小灶炖肉!这不是与大食堂对着干是什么?

    甚至是与今天下午的会议对着干!这里追查铁锅的来历,追查白头发老奶奶;他(她)那里用小锅儿炖肉,明目张胆地宣扬小灶的好处!

    “谁家在炖肉?哪里来的肉?”王庆波望着王贵兰问道。

    王贵兰也闻到了,而且被震惊了:谁家不开眼,在这个关键时刻炖肉,这不是故意往火上浇油吗!

    “我我我一直在这里开会了,不知道谁家的事!要不,我去看看。”

    “你去了这里的会谁主持?”王庆波说着,望了望民兵连长张光台。

    张光台自是心领神会——支书这是要抓现行!对一旁的民兵排长吴金报说:“你带几个基干民兵,挨家看看去。发现了,就把人扭到队部来。”

    王庆波补充道:“只要发现了,就把锅踹来,然后把人带到这里来进行批斗。什么年代,竟然在大白天开小灶炖肉”

    说到最后,竟然禁不住咽了一口唾液。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五十一章 “吃了再说。”() 
朱一勺鼻子尖,顺着肉香味儿来到厨房,见灶台上滴落的有油点儿,掀开果一看,“哇”的大叫了一声,嘴也不听使唤地喊起来:

    “别别别去各家看去了,是是是这里飘出来的!”

    王贵兰正在为炖肉的人担心,生怕因小失大,再把全队各家各户的铁锅收起来。听朱一勺大叫,几个箭步跑了过来。

    “怎么啦?”人还未到,先问上了。

    朱一勺:“队长队长你看,锅里”

    王贵兰一看,也愣怔住了:“怎么回事?”

    朱一勺:“我怎么知道怎么回事?闻见肉香以后,我就顺着香味儿找来了,掀开锅,就这样了。”

    又伏在王贵兰耳朵上说:“一准是白头发老奶奶给送来的。正批着她哩,你看这事怎么处理?”

    王贵兰:“大家都闻到肉香了,想瞒也瞒不住了。奈他妈怎样就怎样吧!”

    扭头见支书和支委们也跟了过来,不无解气地说:“真是邪门了,突然间锅里出了多半锅肉菜,还不是一样,什么都有!”

    支书和支委们望着锅里的肉菜,都震惊的目瞪口呆。

    愣怔片刻后,王庆波清醒过来,望着朱一勺说:“是不是你中午做的,故弄玄虚,这时大惊小怪起来!”

    朱一勺一咧嘴:“我说支书大人,别说没食材了,就是有,我一中午也做不出这么多来。何况还不是一样。你们看,有丸子,有红烧肉,有炖肉,都不是一下子做得出来的。

    “我朱一勺可就只有一把勺子,而且,今下午一直在北屋里坐着开会了,这个你们大家都看到了。”

    王庆波:“那,这锅肉菜怎么解释?”

    朱一勺:“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王贵兰忙打圆盘:“既然有了,我们就吃。我先尝尝,看看馊不馊,味儿正不正。”

    说着,夹了一片红烧肉放进嘴里。嚼嚼,叭咂叭咂:“挺香,没有邪道味儿,你们也全尝尝。”

    朱一勺见说,忙一人递给一双筷子。

    王庆波和支委们,都拣着大肥肉片子吃起来,全然没看到身后怒目圆瞪的人们。

    原来,十一队开会的人们听到朱一勺的喊声后,再有刚才闻道的肉香味儿,心中纳闷。见干部们都跑进食堂,也跟着跑了过来。

    一看锅里的杂货肉菜,心里全明白了:这是白头发老奶奶给大伙儿送来的无疑了。

    见村支书和支委们吃的津津有味,不由肚子“咕咕”叫的更厉害。怕被村干部们占为己有,一个个怒火中烧。

    大饥荒时期,一片肉也许就能救活一个人的生命。人们不计较才怪呢!

    王贵兰是面对人们而站,把人们的表情看了个一清二楚。

    他清楚,白头发老奶奶绝对公平,对每一户人家都是平均分配,大伙儿也把这一锅肉菜看成了他们的共有。见村干部们抢着吃,心里自是不平。

    想了想,对王庆波说:“现在天气热了,也不知是不是新鲜的,不如煮一开儿,大家吃着还放心。”

    “对对对,”王庆波含着嘴里的肉片子,含混不清地说道:“煮一开儿,消消毒再吃,要不闹肚子。”

    于是,王馒头往锅里倒了两大盆水,朱一勺架起劈柴烧火。

    不一会儿,锅里开了。王贵兰令王馒头先给村干部们每人盛了一大碗,又对本队的社员们说:“都回家拿家什去,一人分一碗肉菜。”

    人们纷纷回家拿家什。

    “究竟是怎么回事?”趁着这个空隙,王庆波回味着嘴里的肉香,又问起王贵兰来。

    “实话对你们说吧!”

    事已至此,王贵兰也豁出来了,便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白头发老奶奶的事,一五一十地说给了支书王庆波。

    “事情就是这样蹊跷:”王贵兰继续说道:“要不是她往仓库囤里放粮食,队上的粮食连年都吃不到。

    “年下还给了惊动一村里的烟花,都是我们长这么大没见过的,平凡人绝对弄不来了。

    “铁锅和玉米穗,也是一夜间突然降临的,人们都说听到了敲门声,打开门就看见了铁锅和玉米穗。

    “这些你都没亲眼见到,可能有些不相信。今天下午的肉菜你看见了,也是没有任何征兆,一下就飘出肉香来了。

    “你和我都在北屋开会,连厨房的大师傅也都在,这肉菜究竟怎么来的,还真没人说得清楚。

    “肉菜说不清楚,以往的粮食、烟花、铁锅、玉米穗,就更没人说清楚了。”

    王庆波:“这个白头发老奶奶,你们有人见过她吗?”

    王贵兰:“没有,来无踪,去无影,只能看见她给的东西,没一个人见到过她本人。人们都说她是神家,不会露面的。”

    王庆波:“不管怎么,这个蹊跷事说什么也得调查出个根梢来。现在提倡反对封建迷信,反对牛鬼蛇神,你们却热衷这一套,这不是与上面对着干吗?”

    王贵兰:“可是,你也看见了,这肉菜可是凭空里来的,而且大家都尝了,也能吃。要是再追查,是不是对白头发老奶奶太不公平了?”

    “你也相信白头发老奶奶的存在?”

    “那,这肉菜是从哪里来的?”

    “我这不是在问你哩嘛!”

    “我说是白头发老奶奶给的,你又不信。你说,这肉菜怎么办?”

    “吃了再说。我是说不一定非得在肉菜上往下查找,从别的方面,比如铁锅,既与大炼钢铁对着干,还与大食堂对着干,我们一定要一查到底,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

    王贵兰还想为白头发老奶奶辩解,王馒头和朱一勺儿端了肉菜来了。支书不失时机地结束了与王贵兰的谈话,抄起筷子吃了起来。

    王庆波和支委们一人吃了一大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