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战国之神级系统 >

第59部分

穿越战国之神级系统-第59部分

小说: 穿越战国之神级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们面前唱歌。

    “我看周公子是谦虚,现在听你的声音就很好听。”扈小影说。

    “我也是如此认为,在没有遇到周公子之时,我经常想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曲子。”如仙也是一脸不信,跟着小影说。

    “唱歌这事以后再说,现在他们应该料理完马贼,很快就会进来。”周子浩刚刚说完,就看到满脸笑容的晏辉走进院子。

    “好吧,那我现在带如仙姐姐回我房间整理整理,之后再出来。”扈小影见外面的快进来,起身带着如仙进她的院子。

    “恩,去吧。如仙一路上心惊胆战的,也是时候休息了。”周子浩说。

    如仙听见他的关心,也是很开心地跟着扈小影而去。

    “师傅,今天真是过瘾,还从来没有揍得这么开心过。”晏辉说。

    周子浩看着他那志得意满的模样,说:“开心就好。”

    “又是多亏了周公子出手相救,不然我扈家可能要被这些吃得连骨头都不剩。”扈姜对周子浩充满感激地说道。

    “扈家主不必放在心上,那些马贼若是没有我后面的一闹,估计也不会这么快找上门。”周子浩说。

    “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我都要好好感谢你,这次大家去云清镇最好的酒楼喝酒,特地来找你一起去。”扈姜说。

    “喝酒好呀,那一起走吧。”

    周子浩知道这两个就是为了进来找他去庆祝的,当然不会拒绝。

    在云清镇上呆了两天,大家各自散去,而听说扈姜一家人要去临淄,正好晏辉他们也要回去,就让他们一起同行。

    周子浩自己则是继续踏上去楚国之旅,这个战国时地域最大,所耕的地也是最肥沃。

    经过几代人的积累,楚国的余粮充足,完全具备与任何诸侯国开战。

    不过他的内部也非常不稳定,内部争斗不断,楚国第一诗人屈原就是改革的代表人物。

    周子浩对屈原的了解不多,但是有不懂的地方,他自然就会想到系统君。

    周子浩进入系统之后,问:“系统,知不知道屈原这个人,他在这这时代有没有大的变动?”

    系统:“你想听公式化的,还是语文版的信息?”

    周子浩问:“有区别吗?先给我说说他的诗。”

    系统的屏幕版面上立马显示出:屈原诗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

    汉儒曾说,《离骚》与《诗经》中《小雅》同为“忽而不伤”之作,

    明代诗人袁宏道于《叙小修诗》中驳斥道:《离骚》“忿怼之极”,对“党人”和楚王都“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并指出:“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正是“楚风”的特点。

    他的意见显然是正确的。

    不仅如此,屈原赞美自我的人格,是率性任情,真实袒露;咏唱神灵的恋爱,是热情洋溢、淋漓尽致;颂扬烈士的牺牲,是激昂慷慨、悲凉豪壮……。总之,较之《诗经》总体上比较克制、显得温和蕴藉的情感表达,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

    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屈原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

    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后代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屈原是一位爱美的诗人。

    他对各种艺术的美,都不以狭隘的功利观加以否定。

    《九歌》、《招魂》中,处处渲染音乐歌舞的热烈场面和引发的感动。“羌声色之娱人,观者憺兮忘归”,在屈原笔下,是美好的景象。

    同样,他的诗篇,也喜欢大量铺陈华美的、色泽艳丽的辞藻。

    他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赋予草木、鱼虫、鸟兽、云霓等种种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自身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诗歌的美质。

    大体上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意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以溯源于屈原。

    ……

    系统后面补充一句,屈原的人设没有太大变化。

    周子浩看着这长长的一版,营养不太大的资料,吐槽道:“怎么写得那么粗糙,以前的资料不是很详细的吗?”

    系统说:“先把积分给我补上再说,你都欠了我那么多积分,为什你有钱不还?”

    “我……”

    周子浩看着空间里一堆堆金银珠宝,一想到呆会要兑换给系统,心里就有些不舍。

    不过,对屈原这样的诗人,他倒是蛮期待的,在齐国没有见到孟子就算了,去楚国应该能见到屈原。

第128章 所向披靡() 
一往无前的征西军,在孙膑和田单的带领下,在短短的几天内收回齐国失去的所有城池,接下来准备进攻宋国。

    宋康王在这三天内,他就开了不下上百次大大小小的会议,主要内容就是讨论对齐的政策。

    客卿,幕僚,谋士,养士……只要有一点用的人,都被请了一个遍。宋国虽然小,但是富裕,所以那些贵族们也养了许多能人异士。

    群臣们召集他的谋士们商量对策,在会议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大部分主张逃跑,另外一部分主张向秦楚等国求助,但这两部分人在一个问题上是一致的,那就是不相信宋国。

    这些平日自吹神机妙算的谋士在此时露出了他们的真面目,除了痛骂埋怨当初建议投靠盟军的人,他们做的事情也只是吹嘘齐军的强大。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绝不能战,战则必亡。

    宋康王明知道挣扎不了,但是他还是心存侥幸,希望这次能够度过,然而事实给他们上了残酷的一课。

    齐国的军队已经在他们的边境(本来就交界),孙膑他们收复失地之后自然屯兵在边境。

    “君上,不好了,宋国的百姓乱起来了。”

    宋康王正在考虑当日太史说的话,就被从外面跑进来的贵族打断。

    脸上不悦,说:“爱卿,为何这么慌张,难道是齐国已经开始进攻了吗?”

    那贵族重复一遍之前的禀报。

    宋康王说:“普通百姓暴乱,你派人下去镇压不就可以了,为何这么恐慌?”

    在宋康王看来,只要搞定贵族们,就一切好说,因为话语权掌握在拥有土地的人手上,那些贱民的命基本上不值得一提。

    多年来,凭借着这种习惯治理宋国,一直很好。

    他却是不知,宋国的百姓已经恨透宋康王,早就希望有人过来让他为难。

    现在趁着齐国这股东风,那些被迫害的百姓,决定放手一搏。

    那贵族脸带着便秘一样的表情,为难地说:“可是这次没法镇压,因为他们的数量已经超过本国的所有力量。”

    “什么?”

    宋康王顿时软在凳子上,喃喃道:“难道这个基业就这么送给齐国?”

    “君上,我们该怎么办?”那贵族问。

    “你先下去,我想想再告诉你。”

    宋康王挥了挥手,让其先行退下。

    ……

    “孙将军,这宋国怎么打,也是用大炮轰开吗?”

    梁慎走到孙膑身旁,裂开嘴微笑着说。

    作为炮兵的主要人员,梁慎无疑是顶梁柱类型,征西炮兵团有了他和赵文两个灵魂炮手在。

    每到一座城镇前,他们都会去查看一番,然后瞄准角度,到开战之时直接炸开大门。

    “不,这宋国似乎有转机,听回来通报的人说,他们内部已经大乱,我们先等等看,他们能乱到什么程度,说不定最后不用我们出手,他们就开城门迎接咱们。”

    孙膑指着宋国的方向说。

    听着孙膑的猜测,梁慎说:“还真有可能,我们一路上有许多人一见到我们就开门迎接。”

    孙膑说。“这不一样,我们与宋国就是国与国的战斗,不像简单攻城容易,之前是别人入侵我们国家,现在是我们入侵别国,性质不一样。”

    “行,知道了,需要开炮找我,随叫随到。”梁慎说。

    ……

    “太史,我们真的要向齐国投降吗?”

    宋康王对着下方的太史说,这已经是第九次问太史。

    太史说:“不是我偏袒齐国,实在他们的表现我们有目共睹,那个传说中和神雷一样的巨炮,随随便便就能将一座城轰城平地。

    我都打听清楚了,没有那个国家有过,也没有那个国家能弄到,就算是抓住那些制造的人也没有用。

    有这么一个利器,若是齐国肯接纳我们,那简直太好了。

    你认为……”

    宋康王已经接近暴走边缘,直接打断道:“不用说了,我这就写降书,我决定拍你作为使臣,去和齐军谈判。”

    “臣愿意前往。”

    太史见宋康王终于答应投降,心中轻松许多,这两日在宋国,每天见到暴民们挑事,局面实在是太乱。

    拿着国书,太史走出了国门,向着齐军的方向赶去。

    “你说宋国愿意归附于齐国?”孙膑拿着宋国太史递过来的国书,上面确实表明投降。

    太史说:“正是,这还是我大力向宋王介绍齐国的强大,他才答应的。”

    孙膑从他的语气听出这宋康王并不是太想投降,不过这不重要,一个诸侯国愿意被人接收,作为国王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不错。

    “好,我们接受投降,不再对你们进攻。”孙膑也很爽快。

    “好,那我回去禀报宋王,让他们开门迎接你们。”太史见任务完成,也不再停留,转身离去。

    田单说:“看来我们的进度可以加快些步伐,结束宋国还有卫国这样的小国。”

    “没错,不过这样一来,就真的将他们得罪死了。”孙膑说。

    夹在大国中间的小国就是用来调节均衡的,一旦被那一方破坏,就代表着宣战。

    周子浩给他们的方针是一路打到函谷关,中间无论是韩国还是魏国,都不用手下留情,就是要看看秦国在内地如何嚣张。

    田单说:“就是不知道大王现在去了哪?”

    孙膑看向南方,楚国的方向,这个大国就是君上要去的地方。

    全面战斗的场面还没有爆发,局部的吞噬一直在上演,所以一直打到西面完全不是问题。

    第二天,孙膑和田单带着一部分齐军进入宋国,他以为会看到宋国百姓的仇视,结果都是热烈欢迎他们的场面。

    那热烈的程度就像是他们打胜仗回到自己的都城一样。

    接收宋国的过程很快,只是将宋国一些主要的贵族替换,然后换上齐国的人,宋王则是给他一个空闲的王位。

    徒有虚名,却不再有行驶权利,孙膑也是利用周子浩留下的方法,没有太大改变宋国原有的商业贸易,但是农业的发展则是按照齐国的。

    宋,从此成为齐国的属城。

第130章 三把火() 
说完这孙膑,就要说到周子浩的那个丫鬟刘玉儿,自从被周子浩派去闾县当县公。

    她的人生直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闾县带来了希望。

    以前来闾县当县公的人,要么无所作为,要么心高气傲,要么与当地恶霸串通一气欺压百姓之外,没什么做为。

    这三类人对闾县一点作用都没有,只会加深齐国的阶级矛盾。让闾县的衙门成为摆设,有事也不敢找当官的,那闾县可想而知这地方有多乱。

    刘玉儿从小生活在这里,是最底层,受到的压迫最直接最彻底,最让人切身体会的苦。

    这份苦,让她对这县公的职位非常上心,作为齐国君王指派的县公,又有周子浩给的武力支持,可以说她的话就是绝对的命令。

    她本来还想用男人的身份,但是她一来到这里当县公,就被刘爷认出,作为闾县的最强恶霸,自然不会让刘玉儿这个拦脚石挡住他的财路。

    于是,刘玉儿女儿的身份让她收到很多的质疑,尤其是满脸期盼的百姓,失望至极,在他们看来齐国是准备放弃这个小镇,不然也不会放任一个女人过来给他们‘做主’。

    之前的县公虽然没有什么作为,但是起码还给人一点念想。

    然而,刘玉儿的三把火让他们彻底闭嘴,甚至在街上见到都要给她行礼。

    第一把火,就是惩治像刘爷这样的恶霸。

    将他们平时收地租的例钱由原来的九成变为两成,再者就是打鱼的大船租价也不能大部分归‘鱼头’,因为打鱼的渔民不可能每次出海都能打到鱼。

    接着就是让他们重新将以前吃农民太狠的那一部分吐一些出来,让他们能继续生存下去。

    针对这些人做出来的措施,被强制执行,就算这些人在临淄有大人物也没有用,因为他们一听说是闾县,就个个怂了,不敢触碰。

    走之前,周子浩已经给钟无艳以及一些大臣安排过,这个闾县是他做的一个实验,谁若是敢破坏,后果自负。

    所以,这些恶霸,大贵族只能大出血认命,中间有几次暗中刺杀过刘玉儿,但是都被化解,并且凶手很快被抓住,比较大的贵族直接送往都城办理,一些实力较小,影响不大的人,就直接推到菜市场处罚。

    种种铁血手段层出不穷,直接让所有势力蛰伏,只能躲在暗处对这个横空出世的刘玉儿干瞪眼,却不再有动作。

    这第一把火烧的是最盛,最旺的,让百姓们记住了她,有了事也会自然而然的来找县公,刘玉儿全部秉公处理。

    百姓中的威望最大,让他们看到希望,因为处决恶霸、贵族、鱼头,直接获利者就是那些贫苦百姓。

    这时候,他们才知道这个县公是可以给他们带来好生活的。

    第二把火,就是解决闾县多年来的水患问题,同是破除迷信,消灭巫术害人的隐患。

    经过她的走访观察,有许多村庄,尤其是水患比较严重的地方,人很少。

    后面发现,这些地方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