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歌王 >

第21部分

歌王-第21部分

小说: 歌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听这一首歌,朴大成就有了给林在山划到a档的想法。

    这大叔不管是唱作实力还是背后的热议话题性,都堪称绝佳!

    只是他身上的话题性有可能是负面的。

    但他的音乐,确实很出众,不愧是经历过黄金时代的摇滚老炮儿!

    带着追忆往昔的不爽心态,马晓东对林在山的这段创作却并不是很欣赏,因为他根本就不信,这么完整的歌曲,是林在山即兴创作出来的。肯定是赶上了——这是林在山之前创作的,或者是林在山那身边朋友创作的,现在正好赶上“可乐”的这个命题,所以他才能立刻就弹唱出来。

    不过马晓东不得不承认,林在山的唱功真心牛b!

    这老炮儿的嗓子比20年前更有味道了,颇有点大巧不工的感觉。

    这丫的真是个天生歌手,操!

    有点嫉妒。

    转做幕后制作人后,马晓东的嗓子早就废了,早就唱不了歌了。

    看到林在山越老嗓子越醇厚,他心里就更不爽了。

    “你这首歌,不是现场做出来的吧?是你之前的作品吧?”

    马晓东挑刺的问林在山。

    “对,这是我之前写的一首歌。”

    在马晓东这种专业人士面前,林在山不能把虎皮扯得太大,以免露怯。

    “我们现在要考察的是你即兴创作音乐的水平,你唱你以前的歌做什么?”

    朴大成等人都能听出来,马晓东这是在挑林在山的刺儿,但他们又不好帮林在山讲话,以免折了马晓东的面子。

    但事实上,林在山在唱过这一首歌后,朴大成就已经有冒险让林在山上节目的想法了。

    这大叔的唱功实在太强,要吊打不少正选参赛者。这样的实力,要是不给他上节目,他们这档新节目是要遭天谴的。

    林在山也感觉到了这胖子总监在找茬,静气平心的讲理:“即兴创作的基础,是要在背后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常年不辍的积累,这才有可能在特定的时刻,从脑海中流出一丝丝的灵感。没有弹出过血的手指,怎么可能即兴弹出绝世的旋律?你要我即兴创作作品,我的即兴,就是我过去这么多年的音乐沉淀和作品积累。不自夸的说一句,我11岁开始弹吉他,13岁开始尝试创作,15岁组乐队,17岁名动天下。之后虽然我走了很多错路,但我也有很多音乐方面的积累。在歌坛沉浮了20多年,我发表的作品只是我创作冰山的一角而已,我有很多作品都没发表过,也没人知道我写出过这么多歌。我刚才要不说这首《可乐》是我之前写的,我就说是我即兴创作的,您是不是就会满意我的即兴创作水平了?”

    马晓东微微鄙视的讲说:“你这是在偷换概念。”

    “你要非说我这是在偷换概念,那我就要说一句了:我有偷换概念的这个资本。你是做音乐的,应该最清楚,要想完整的做出一首有诚意的作品需要多长时间。别说10分钟了,就是给你一两个星期一两个月你也不见得能做出来。但咱们这个节目有时间限制。所以我猜,有不少参赛者,都会从他们过去的作品库中来提取歌曲应赛。这样才能让咱们节目的精彩程度得到保障。我不敢说我的音乐天赋有多高,但我敢拍着胸脯说,我过去20年在音乐道路上的积累和沉淀出的作品,绝对不比别的参赛者少,也不比别的参赛者差。你们要能给我一个上节目的机会,我会还你们一个异彩纷呈的属于我林在山的音乐新世界。”

    “说的好。——啪啪啪啪。”

    不让马晓东再挑刺了,朴大成主动给林在山鼓起了掌。

    奎玉等人都跟着朴大成鼓掌,仿佛林在山刚刚做出来一段精彩的演讲似的。

    马晓东旗下音乐部的人当然不敢给林在山鼓掌了,但在他们心里,都觉得林在山这话说的够硬气!也很在理。

    不悦的瞥了比他小两岁的朴大成一眼,马晓东哼说:“有很多人,说的比做的好听。说的那么好听,有什么用啊?”

    马晓东看向了林在山,直言道:“反正我没从你刚刚唱的这首耍小聪明的作品里听出有什么20年的音乐沉淀之类的。这只是一首很普通的作品,还不如你20年前做的《麦田》呢。你只是赶上这个命题了,所以才能发挥出来。假如,你没碰上合适的命题,必须现场创作,你有这个能力吗?”

    “瞧您这问题问的。我要说我没有这能力,我来你们这儿面试干什么?但我要说我有,你肯定还是觉得我说的比做的好听。我就直接做好了。你再命题吧,出几个题都行,我来接。但提前说一下啊,我接下来做的歌,有可能是我过去写的成品或半成品,也有可能是我现场做出来的。针对这个,我就不再解释什么了。你们要非要考我即兴作曲的能力,你们就全当是我现场做的吧。”

    怕马晓东又刁难林在山,朴大成抢着说:“马总监,要不我出过个题考考他吧。”

    “行啊,你先出。”

    马晓东今天是跟林在山杠上了。

    听他这话就知道,就算朴大成出了,待会他还会出的。

    他就不信考不死这不知天高地厚时代变迁的老炮儿!

    请到。<;/a>;

第23章 《晴天》() 
朴大成无语了,心想再考一首还不行啊?听马晓东这意思,今天是要给林在山考死不可啊!

    朴大成反倒有点站在林在山这边了。

    他倒要看看林在山有没有真正过硬的实力,让马晓东心服口服。

    其他人见马晓东和林在山杠上了,也都生出了看好戏的心态。

    唯有孙玉珍,在心里画着圈圈在诅咒马晓东。

    她真想给这胖总监包成包子吃了!

    哪有他这么欺负人的啊?

    这摆明是要继续刁难林在山啊!

    他为什么就这么不认可林在山呢?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文人相轻?

    “咚咚。”

    会议室的门响了,是廖波回来了。

    见会议室里的氛围很奇怪,廖波不敢多说什么,甚至都没敢跟林在山打招呼。

    他坐回了音乐组那边的位置。

    和身边同僚打听了屋里的情况,他这才知道,马晓东和林在山杠上了!

    果然杠上了!

    廖波很替林在山担心。

    廖波很清楚,他们马总监是个体胖但心不宽的人。要是和他杠上,就算未来林在山有机会上节目,也肯定会被穿小鞋的。

    廖波为林在山捏了把汗。

    “今天是个大晴天,林老师,你就以‘晴天’为主题,做个简单的音乐作品吧,随意发挥,自由延伸。”

    随和的笑着,朴大成给林在山点了个题,目光中透着隐隐的期待。

    作为节目的主pd,第一负责人,朴大成对于天才级的唱作人是如饥似渴的。

    他隐约感觉到,眼下这个被娱乐圈遗忘的过气摇滚人,似乎就是那种他做梦都渴求的天才型唱作人。

    众人见朴大成点题了,都期待的看向了林在山,他们倒要看看这个刚向马晓东撂下大话的银发大叔,是不是还能很快就拔刀应战。

    没让大家失望,林在山无比给力的,在朴大成点了“晴天”这个题目后,直接就弹起吉他了!

    c、g、e三个简单的和弦,做了几个简单的循环,他竟然弹出了一段相当清新唯美的前奏!

    音乐是一项很神奇的艺术,几个音符组合在一起,就像生出了魔性一样,就能变成开启人头脑记忆库的密匙。

    被林在山这天空放晴般的小清新前奏触动着,会议室中很多人心底都被勾出了随风的往事。

    听着这熟悉的前奏,林在山自己脑海中涌现的回忆就更多了。

    朴大成一点题“晴天”,林在山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出来的,就是上一世周董那首陪伴着无数懵懂少年、翩翩青年一起成长、一起走过青春、给无数人留下过或酸、或甜、或苦、或痛的音乐记忆的《晴天》。

    这首歌的前奏旋律实在太熟耳了,以至于有时候林在山拿到一把新吉他,校准音准的时候都会弹这首歌的前奏来找准。

    脑子里反应出晴天后,他几乎是下意识的就拨动了琴弦,让这首在上一世给无数人留下过青春回忆的歌曲,在这个世界现身了。

    没再用刚刚唱《可乐》时的沧桑音域,林在山把声带收细,好像一下子变年轻了很多,带着雨过天晴般的回忆微笑,他用中高音域模仿着周董,开始了这首《晴天》的演绎——

    ……

    故事的小黄花~

    从出生那年就飘着~

    童年的荡秋千~

    随记忆一直晃到现在~

    ……

    听着林在山换了唱腔的开声,所有人都是一愣。

    包括孙玉珍和廖波,都是一怔。

    他们搞不懂,放着好好的磁嗓不用,林在山怎么掐细了声音这样唱歌啊?还不把词给念清楚了,他这是在试唱吗?

    接下来,林在山的唱词就更让人吃惊了,他竟然把谱子给唱出来了——

    ……

    rui-sou-sou-xi-dou-xi-~

    sou--xi-xi-xi-xi--xi--sou~

    ……

    在另一世,周董直接在歌里唱谱子,引得大家一阵赞叹:够吊!

    但现在,林在山唱谱子,朴大成他们都以为林在山是在现场创作呢,或者在唱他以前没有完成的半成作品。

    不管别人怎么看,林在山只管让自己的青春记忆涌现,继续演绎着周董的经典——

    ……

    吹着前奏望着天空~

    我想起花瓣试着掉落~

    为你翘课的那一天~

    花落的那一天~

    教室的那一间~

    我怎么看不见~

    消失的下雨天~

    我好想再淋一遍~

    没想到失去的勇气我还留着~

    好想再问一遍~

    你会等待还是离开~

    ……

    听这一段,稍微木一点的耳朵,并不会被林在山的歌声所打动,毕竟没有编曲配乐的辅助。

    但马晓东可有些吃惊了。

    马晓东的猪耳,比其他人听到的细节多的多的多。

    在马晓东听来,林在山模糊的唱法,肯定是故意的。他将歌词的汉语发音和旋律揉在了一起,让歌曲的耐听性大大的提升了。

    这样的唱法,让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旋律感,字和字之间就像融在了调式里,新奇至极,颇让马晓东大开耳界!

    一般的音乐人,在哼小样或哼心中的旋律时才会这样唱歌,到正歌时,他们绝对不会这样去唱歌。因为这样显得太随便了。

    但林在山就是这样随便的哼着、唱着,对节拍的精准切分和把握,让他这段即兴创作的歌曲相当的清新有逼格,完全没有随便的感觉,反而如一缕如风,把人拉进了他讲的校园回忆当中。

    在创作的新意上,马晓东觉得林在山这首歌要比他刚刚的那一首歌强很多。

    刚刚那首《可乐》,只是在歌词上讨巧而已;而这首歌,完全是在旋律上讨巧,在形式上创新,这是相当有难度的一件事,没有点作曲功底的人,根本玩不出这样的花活来。

    这孙子,还真有两把刷子!

    不玩摇滚了,他竟能把别的乐风玩的这么溜,有点能个儿啊!

    感受着林在山身上挥洒出的活力四射的多元音乐魅力,马晓东对林在山的音乐竟然有点感兴趣了。

    如果说马晓东是在听林在山唱前面的乐段时,就对这首歌感上了兴趣,那其他人都是在林在山轻轻的吟唱着下面如微风佛面般让人忆想连连的高潮乐段时,生出了十分享受的聆听感——

    ……

    刮风这天我试过握着你手~

    但偏偏~雨渐渐~大到我看你不见~

    还要多久我才能在你身边~

    等到放晴的那天也许我会比较好一点~

    ……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

    但偏偏~风渐渐~把距离吹得好远~

    好不容易又能再多爱一天~

    但故事的最后你好像还是说了~拜拜~

    ……

    “但偏偏,雨渐渐~”

    “但偏偏,风渐渐~”

    这两句,给在场的女同志们听的心都变得暖暖的。

    尤其是那个长得很像小狐狸的刘萌萌,常年跟在马晓东身边,她乐感相当出色。

    听着林在山由歌声编织而出的校园故事,刘萌萌仿佛回到了卷发兔牙、情窦初开的少年时代。

    许多单纯的美好的记忆,自心底油然而生。

    林在山这首歌就像在人心里种了一朵故事的小黄花,盛开在晴天之下,那画面感塑造的真是太清新、太美好了!

    简直都要洗涤她们成年人成年后不再单纯甚至有些堕落的心灵了!

    这么清新动人的一首小品,是这大叔即兴做的吗?

    看他之前唱谱子,很有可能有即兴的成分。

    在即兴的情况下,他能做出这么有新意的作品,这大叔身上的才华还真不是盖的!

    他当年被称作天才摇滚少年,看来不是白叫的。

    他身上的确有着与众不同的东西。

    怪不得当年他能在人气和热度上能爆他们马总监好几条街呢。

    偷偷看了一眼身边的马晓东,刘萌萌想看看马晓东有什么反应。反正在她这个饱览群歌的总监助理耳朵里听,这歌做的绝了!

    马晓东的肥脸上,仍是面不改色有些不屑的表情,但他黑框眼镜底下那双小眼睛,已经闪烁出了玩味的神色。

    林在山有始有终的将歌曲完整的唱了一遍。

    最后的rap部分没唱,没有和声和编曲,唱周董的rap实在太别扭了。

    最终,他呈现出的《晴天》版本略微欠了一点完整性,但也足够俘获会议室中这些人的耳朵了,也足够触动这些人回忆的心。

    特别是回忆初恋的心。

    初恋是什么滋味?

    酸?甜?苦?辣?五香?瓦萨米?

    每个人的味道各不相同。

    就算是巧克力韭菜薄荷大蒜味的,在这首《晴天》中,或许也能勾起一丝记忆的涟。漪。

    至少在林在山心里,每次听到这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