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歌王 >

第537部分

歌王-第537部分

小说: 歌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晨这家伙天天催着林在山,说想回音乐圈,不想当七里香的老板了,这给林在山搞的很无奈。

    于是便借着这次海选的机会,林在山让吕晨切切实实的回一次音乐圈,和吴老大、朴大成他们平起平坐,当海选的评审,帮《好声音》的海选把关。

    朴大成他们起初都不明白林在山为什么会让吕晨当评审,音乐人赵方更是觉得林在山这是在胡闹!

    在赵方看来,吕晨是beyond的老板之一,像这样让一个圈外人来干涉圈内事,这肯定会把事情搞砸的!

    然而,当吕晨在海选现场,提前适应场地时,兴高采烈的打了一段神级的架子鼓后,赵方就不说话了。

    后来一问赵方才知道,人家胖吕总当年和林在山开全国巡演的时候,他赵方还在上中学呢!

    在吕晨面前谈音乐的资历和实力,他赵方还真不是个儿。

    朴大成他们早就知道吕晨除了是beyond的老板之一外,也算个音乐人。

    之前林在山在《唱作人》决赛上的表演,就都是吕晨给他打的鼓。

    吕晨的架子鼓在华语乐坛绝对算得上是一绝。

    但他们和吕晨打过交道,都知道,这位胖吕总除了会打架子鼓外,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似乎并不是很强,他不是那种能说出所以然的类型。

    让这样的人来当音乐评审,朴大成总觉得林在山是在玩火。

    但林在山选择吕晨当评审,有他自己的理由。

    先,他肯定知道吕晨不是当音乐类评审的料,但问题是,现在海选里已经有两个音乐类的评审了,再多加一个没太大意义。

    这次与其说吕晨是音乐评审,不如说他是现场观众。

    林在山安排朴大成当评审,是考虑着从电视编导的角度来选学员。

    而他安排吕晨,目的就是从观众的角度来选择最有征服力的好声音上正赛。

    这档节目最后做出来不是给专业音乐人看的,而是给亿万普通观众看的。

    普通观众的耳朵和专业音乐人的耳朵可是有差别的。

    专业音乐人会更注重歌手演唱的方式和技巧,他们也会重视歌手用歌声传递出的感情,注意歌手的歌声感染力。

    都他们还是会带着专业的眼光去评判一个歌手,而不是像观众那样,纯粹就是凭感觉在听歌。

    有时候专业评审觉得很厉害的歌声,在观众耳朵里不见得很有感染力。

    这就会让观众产生欣赏误区,觉得这些评审都干嘛吃的?怎么会选这样的人上节目呢?

    为了减少这种误差的存在,林在山才要安排吕晨这么一个观众,在初选时手握重要的一票。

    因为参加海选正赛的歌手太多了,足有368组,节目组不可能安排一个长时间的大型的比赛来最终决出优胜者。

    最后节目组定的规则就是两轮筛选制第一****海选,要筛出最好的歌手,以及实力偏弱的歌手。也就是筛两头。

    最好的歌手在第一轮比赛之后,可以直接进入《好声音》的正赛,而不需要再进行第一轮比赛了。

    而对于那些实力相对较弱的歌手,第一轮筛选后,他们就只能遗憾的告别第一季《好声音》的比赛了。

    剩下那些中不溜的歌手,会留到第二轮再做一轮筛选。

    林在山会亲自坐镇第二轮的筛选,来从这里面选出遗珠进入正赛。

    林在山之所以不选第一轮,是他不想立刻就听到那些能让他激动的好声音。

    他要把悬念和感动都保留到正赛中再去听。

    这样的两轮筛选制,其实最重要的就在第一轮。

    第一轮筛选,只有4个评审全都亮绿灯,证明那个歌手既能打动专业音乐评审、又能打动电视导播、又能打动观众,他们才能直接晋级最后的正赛。

    只要有一个评审不亮灯,海选歌手都不能直接进入正赛。

    由此可见,第一轮评审的选择有多么重要。

    先不论专业,这四个评审先要保证的就是公正。

    他们可是有一票否决权的人,如果他们不公正,那歌手对节目都不会有益。

    而林在山安排吕晨当评审,除了从观众角度选择好声音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可以完全信任吕晨。

    除了吕晨外,其他评审包括朴大成在内,林在山都没法完完全全信任他们。

    要知道,朴大成之前也是有往正赛送箭靶关系生的举动。

    万一在海选阶段,朴大成也被买通了,要通过海选的形式往节目上送一些关系生的话,那林在山不在现场监督,就容易出问题了。

    现在安排一个胖吕总来坐镇,对其他评审算是一个威慑了。

    吕晨再怎么说也是beyond的大老板,在老板眼皮子地下,相信其他那些评审都不会干太明目张胆的勾当。

    而吕晨不缺钱,不缺爱,柴米油盐都不进,谁想攻克他,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只有真正的好声音才能打动吕晨。

    有吕晨把这一关,林在山是绝对放心的。

    海选的第一轮比赛从6月1o号开始,到6月16号结束,总计一周的时间。

    这一周中,四个评审天天听歌看戏,耳朵都要听出茧子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368组参赛者中的32组参赛者,获得了四灯全亮的成绩,直接进入了正赛。

    剩下56组待定者,要在6月17号进行第二轮的决选,为还剩下的8个正赛名额做最后一搏。

    其余28o组歌手,领了beyond为《好声音》特质的纪念品后,遗憾的离开了《好声音》第一季的海选舞台。

    6月16号晚上,林在山拿到了已经晋级的32组学员的名单。

    他没有看这份名单,而是让孙玉珍给他做了一个统计,统计这些学员里,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草根,而不是唱片公司推送过来的。

    要知道,他当初想办《好声音》的一个初衷,就是从民间来选真正草根的好声音——

    【跪求月票!跪求推荐票!跪求订阅!】(未完待续。)8

第590章 混日子的邓晓莹() 
然而,正赛入围者统计出的结果,却让林在山比较无奈。

    截止到海选第一轮结束。

    入围到正赛的32组学员中,只有12个人是真正完全没有背景、没有唱片公司在推的普通音乐爱好者。

    另外的2o组学员,13组来自于国娱,其他7个是其他唱片公司推上来的歌手。

    而12个没有唱片公司背景的入围者中,有8个是音乐类院校的在校生或毕业生。

    非音乐专业的入围学员,只有4人。

    也就是说,这次《好声音》正赛,目前只有这四个人,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入围正赛的。

    由林在山亲自把关的海选第二轮,还要选出8个学员晋级到《好声音》正赛。

    但这8个人里出普通人的几率估计不会很高。

    很可能只有一两个是完完全全的普通人。

    而另外的那2o个内定名额的学员,肯定都有唱片公司的背景,都不是普通人。

    这样算下来,第一季《好声音》很可能只有5、6个是真真正正的非音乐专业草根爱好者。

    这和节目宣传的要从民间选出“好声音”的初衷有着很大的差池。

    对此,林在山有些无可奈何,或者说是无能为力。

    先,他们这次《好声音》筹办的时间很赶,他们没法组织更完善的民间海选工作,所以不可能大面积的筛网从全国各地去找藏在坊间的好声音。

    而且作为第一季的《好声音》,他们节目必须做出很高的质量,才能真正吸引观众。

    音乐类综艺节目要想出高质量,歌手本身的音乐素养是最关键的。

    林在山自己是专业的音乐人,所以他很清楚,一般的草根爱好者和专业的歌手比起来,差距还是非常非常明显的。

    草根歌手有可能具有很棒的歌声潜力,但他们未经打磨,就像钝剑一样,很难真的用歌声去刺穿观众的心。

    而专业级的歌手,就算本身的天赋不够好,经过长时间的专业磨练后,他们就算是废铁,也早就磨出锋芒了。

    专业歌手在舞台上所能展现出来的实力和魅力,要远胜于一般的草根歌手。

    而《好声音》这样的节目,需要的正是有说服力的学员来撑场子,所以第一季他们必须考虑观众的观感,从而请更多的专业歌手来登台献唱。

    就算是作秀,他们也要先把这场秀做漂亮了。

    只有先打开市场了,后面再做下一季,他们才能从更多的方面挖掘节目的潜力,也是挖掘草根的潜力。

    就像异位面的《好声音》就是这个路子。第一季他们请的歌手非常有特点有实力,但基本上都不是草根歌手,由此做出来的效果极好,乃至于后面几季的《好声音》专注请草根了,做出来的效果和第一季完全没法相提并论。但观众们已经喜欢上这个节目了,后面再做的多面化一点,观众也都可以接受,愿意看下去。

    林在山现在就准备按照这个路子做这个位面的《好声音》。

    第一季因为时间赶,多请一些专业歌手来撑场子没问题,但后面他们就要多从民间寻找有潜力的音乐爱好者了。

    毕竟,他们做这节目不光是为了挣口碑挣钱,他们还想挖掘到更多的好苗子,为beyond唱片输入新鲜血液,也是为华语乐坛输血。

    而这第一季,看目前的情形,从《好声音》的舞台上beyond能选出两三个好苗子签下来,就算很不错了。

    虽然放平了心态,但看到国娱推了这么多练习生上正赛,林在山还是有些心有不甘。

    特别是国娱在海选的宣传上玩了一把阴的后,林在山看国娱通过海选输送这么多练习生上正赛,心里就更有芥蒂了。

    要照这么展下去,他们搭的舞台,就都让国娱给利用了。

    这都要成国娱推新人的舞台了。

    但是凭良心讲,林在山确实不得不认可国娱那些练习生的实力。

    他在现场看过几组国娱推上来的内定新人的表演。

    人家唱的确实非常好,还有能边唱边跳的,基本功扎实的让人根本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据说,国娱的练习生从十二三岁开始,就每天至少要做12个小时的艺能训练,甚至有些强度大的要练15个小时。

    那些练习生除了每天吃饭和短暂的休息外,其他时间都不许干别的,就是在老师的盯梢少做刻苦的艺能训练,一点懒都偷不得,辛苦程度堪比军队。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下,他们培养出的歌手,先不说天赋如何,唱跳的基本功绝对让人没得挑。而且他们对待比赛的那种全力以赴的态度,也让人没的挑。

    国娱在如今的华人娱乐圈能把市场越做越大,和他们丰富而严酷的造血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

    那些孩子不光基本功极扎实,天赋也相当不俗,都是很有特点的歌手,要高音的有高音的,要低音的低音的,要混音的还有混音的,音乐元素格外丰富。

    虽然对国娱推这么多人上来心存芥蒂,但林在山不得不承认,国娱推出来这些练习生,可以大大的提升《好声音》第一季节目的质量。

    从另个一角度看,第一季的《好声音》学员,其实是在靠国娱来撑场子。

    人家对这节目付出这么多,多推点新人上来,也是无可厚非。

    但林在山就是不想让国娱一家独大。

    特别是在和国娱一对比的情况下,bey人显得是那么的势单力薄,这让林在山特别的心酸。

    扪心自问,beyond只派出刘萌萌和张昊去和国娱对抗,这有点螳臂当车的感觉了。

    刘萌萌和张昊有很大的几率是拿不到这季比赛的冠军的。

    刘萌萌的嗓音虽然极富特色,既感性,又性感,但客观讲,她的唱法不适合参加这类现场型的比赛。

    她的音乐属于后酵型的,适合人放在d里喝着红酒慢慢的去细品。

    参加这种现场的比赛,刘萌萌能走到最后的总决赛舞台,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结果了。

    至于张昊,他的高亮嗓,倒是适合现场比赛。

    可是张昊的基本功不够扎实,抒情的火候,拿捏的也没到收放自如的程度。

    他可以用高音闪到你,但很难用高音真的征服你。

    他参赛拿冠军的可能性比刘萌萌更小。

    若不偏颇的去评比,和国娱推出来的几个极具实力和特色的歌手对战,张昊和刘萌萌几乎没有任何夺冠希望。

    林在山却真心不是那么想让国娱的歌手拿冠军,就算让彩蝶一姐拿冠军,也比让国娱的歌手拿冠军好。

    要让国娱的正牌新人拿了冠军,那他们这节目就真成给国娱做嫁衣了,这也正是国娱处心积虑、手段尽出、最想要得到的结果。

    如果国娱真是实实在在的合作,用心来做这个节目,那给他们拿冠军,林在山也心甘情愿了。

    但国娱现在明显就是在为了他们自己公司的利益在运作这个节目,而不顾及beyond和海星台的利益,这点就让林在山很不爽了。

    既然国娱让他们不爽,他们为什么要国娱爽呢?

    反正林在山就是不想让国娱的歌手拿冠军。

    可是就目前他所了解的这些已经确定参加正赛的歌手,还没有哪个人真正有特别强的冠军相,可以稳压国娱的那些练习生。

    彩蝶一姐关雅玲,看起来是这季节目最有本钱的歌手,但其实她也不是现场比赛型的歌手。

    她是属于那种自己玩的很快乐的近乎于民谣原创性的小清新歌手。

    她的现场演唱感染力并不是很足。

    除非是喜欢她这种小清新风格的人,才会对她的音乐很着迷。

    但要纯比唱歌,关雅玲还远没有达到夺冠的实力。

    而且以她这种身份来参加这种比赛,根本就是在欺负小孩。

    关雅玲之前就找林在山聊过,她希望比到一定的阶段后,她主动退赛,她不想一直比到底。

    她一个准小天后级的唱片公司一姐,又不是那种从来没出过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