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快穿之美男养成计划 >

第805部分

快穿之美男养成计划-第805部分

小说: 快穿之美男养成计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鉴宝斋,就问店员江叔在哪?江叔已经交待了,有人把他带上二楼,在一个小会客厅里见到了江叔。

    “江叔,您给看看这个青花罐子,我判断应该是明朝宣德年间的民窑出来的,我也不知道对不对,所以就到您这来问问嘛。”

    “嗯,好,我先看看啊。”江叔在给家豪倒了杯茶之后就拿起旁边的青花大罐看了起来。

    “家豪啊,这只大罐可不是不是宣德年间的,而像是是成化年间或者是正统皇帝在位时烧造的瓷器。你是多少钱拿的?”

    “这是我刚刚在琉璃厂,一万块钱买下的。”

    正统皇帝是明朝的第六位皇帝,当时时局不稳定,明朝差点从这儿改朝换代,差点儿亡了。

    贺青向来很喜欢历史学,他历史学得很好,所以江叔一说他就想到了这个正统皇帝。

    “这个宣德时期的青花瓷是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镇陶录》这么评价宣德瓷器,说‘诸料悉jing,青花最贵’……”

    江叔继续说到,家豪感觉也没怎么听懂,但还是点了点头,表示知道,让江叔继续说。

    “这东西没具体的年代,不好说啊。”江叔说道,“我只能估计是成化时期的,但是民窑出来的,仿官窑的制式。东西虽然不正,并非官窑所产,但也还不错,是个老东西,有收藏的价值,听你说一万块钱拿的,那就不亏了啊,卖个三四万不是问题吧。”

    听到江叔的估价,家豪暗自松了一口气,虽然不能赚很多钱,但能赚就行,就算是一种锻炼吧。

    他们正说话间,服务员突然领进来了一个人,那是一个西装革履穿着很体面的中年男子,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像是一个学者。

    “黄先生,您来了?!”

    见到走进来的顾客时,江叔连忙起身打招呼,表现得恭恭敬敬的。

    看样子那男子不是个简答的人物!

    家豪也随即留意到了,江叔这里来了客人,他也就准备拿着东西离开了,现在瓷器江叔帮他鉴定了,也就去了一件事了。

    “那是青花大罐?!”那中年男子一走过来就注意到了家豪摆放在桌上的那只大罐,他脸色似乎有所变化,好像是想到了什么。

    “对。”江叔笑盈盈地搭话道,“初步估计,那是明朝成化年间的一件民窑jing品,可惜不带款,很难让人吃准。东西是那位家豪老弟收来的。家豪老弟,这是黄先生,收藏界的一位大家!”

    “您好,黄先生。”家豪彬彬有礼地问了一声好。

    “你好。”黄先生客气道,“家豪老弟,我能看一下你那东西吗?”

    “当然可以!”家豪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道,“黄先生,您请随便看。”

    “谢谢。”黄先生便拿出放大镜走过来细致入微地察看起来了。

    他在察看的时候,家豪注意着他的神色变化,看他是个什么反应,只见对方越看脸色变化越明显,仿佛那件大罐深深地触动到了他。

    “黄先生,这东西是成化的吧?”

    见黄先生抬起头来收起放大镜时,江叔不由问了一句。

    “江师傅,”黄先生抿了抿嘴说道,“差不多。家豪老弟,你这东西多少钱收来的?”

    “一万块钱。”家豪想也没想地说道。

    “要不这样,我给你十万,你把东西让给我!”黄先生语气有点激动地说道。

    一时间,家豪他们都是一阵惊诧。

    “……”当黄先生开出十万的价钱来的时候,家豪和江叔互相看了一眼,眼神中均有惊异之色。

    这情况大大地出乎家豪的意料,没想到突如其来的黄先生竟然有兴趣收购那件瓷器,还出一个比较高的价钱。

    十万元虽然不是很多,但是相对于瓷器的原价来说已经很不低了,一万块钱的东西转眼之间卖出了十万的高价,这对于家豪来说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他赚到了!

    “家豪老弟,怎么样??”黄先生郑重其辞地说道,他见家豪陷入犹豫不决之中,神情似乎开始有些着急,看样子他很看好那只青花罐。

    “哦,不好意思,黄先生。”家豪笑了笑,回答道,“我这件瓷器还没考虑好要不要转让。请让我好好考虑一下吧。”

    “当然,你考虑好之后再说。”黄先生连忙点头答应道,随后他再仔细地看了一遍大罐,看完后可见他一脸的若有所思之状,但谁也不知道他心里面在琢磨些什么。

    稍后,黄先生向家豪道了一声别,并和江叔走去一边谈事情去了。

    黄先生一开口就出价10万,家豪自然不会就这么答应对方了,他需要一个缓冲的时间,东西一旦卖出去了那后悔也来不及了,万一东西是个大漏,不止这个价钱呢。

    所以家豪事先得想好,他打算上网查询有关信息,或者再和江叔他们讨论一下,总之不能草率做出决定。

    反正现在他也不急用钱了,东西迟点转手也无碍了。

    “家豪老弟,想好了没有?”约莫过了十分钟,黄先生和江叔掉头走回来了,黄先生笑盈盈地问道。

    家豪回答道:“请容我再好好想想。”

    “嗯,那你先想好。想好了请记得给我打电话,这是我的电话号码。”黄先生一边说一边将一张名片递给家豪,家豪好生接过,并下意识地往名片上扫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着:“鼎泰鉴定中心总经理,黄洪林。”

    原来是鉴定机构的老总,难怪看上去显得那么气派!

    再和家豪他们寒暄了一阵之后,黄洪林就道别离去了。

    “江叔,这件瓷器依你看最高能卖多少?”黄洪林走开后,家豪神色凝重地问道。

    江叔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沉声说道:“家豪老弟,这件东西怕是不简单,你先别急着出手。我看我的老师邓老有没有时间过来看看,我请他过来看看。黄先生是一位大收藏家,过去也是市博物馆的一名老研究员,研究文物几十年,他眼力非常好,一般的东西他可看不上,刚才他之所以那么看重你这件瓷器,肯定是他的道理的!”

    “嗯,我知道!”家豪重重地一点头道,“江叔,那有劳您请邓老帮忙掌眼,就是不知道他有没有空。”

    “我试试,先打电话问问。”江叔说道,说罢他就掏出手机来“鉴宝斋”的真正的大掌柜邓老打电话了。

    他随后给家豪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说道:“家豪老弟,邓老有时间,他说他马上过来一趟。”

    “谢谢江叔!!!那就太好了!!”家豪欣喜道。

    其实等不到半个小时,邓老就闲庭信步地走进店来了,当见到德高望重的邓老的时候,家豪感觉特别紧张,毕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老专家,有些无所适从的样子。

    “老师,家豪老弟的这只大罐刚才黄先生,鼎泰的黄洪林已给看过了,他出价十万。依您看?”邓老走近后,江叔在他耳边低声介绍道。

    邓老的目光很快被那只青花罐给吸引住了,他先是认认真真地察看着,一言不发,也很难从他表情上读出什么信息来。

    末了,他抬起头来,转头看向江叔,轻声说道:“家豪啊,这东西非比寻常!你说它只是一件民窑瓷器,它还真是,或许在一般人的眼里它没什么收藏价值,在古董市场上经济价值并不高,但是在某些人手里那它就是真真的宝贝了,价值不菲啊!”

    “哦?!”江叔大感惊诧道,“老师,怎么说?难道这东西不是宣德的民窑瓷器?他有什么特殊来历吗?”

    “过去我们讲明朝的瓷器,指的就是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这八个时期的,但你也知道明朝一共是十六个皇帝,其中有三个皇帝正统、景泰、天顺当朝了三十年,明朝差点就从这儿改朝换代,嘿,真就差那么一点儿灭亡了,因此这三朝是没有官窑的。据考证,当时官窑全部停烧,无任何官款瓷器传世,因此也就没有了官窑的标准物,历史上称这三十年为‘黑暗期’,也叫‘空白期’。但民间肯定还是在生产,不可能那三十年老百姓不用瓷了,但器物上没有具体的年号。”邓老一五一十地解说了起来。

    只听他继续说道:“在没有进行空白期瓷器研究之前,人们遇到把握不准的器物时或把它往前靠——宣德,或把它往后靠——成化或者嘉靖——都有可能。虽然空白期的瓷器从工艺上、质量上都算不得上乘,但从学术角度上讲它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它填补了一个空白。我估计黄先生他们是很眼红贺老弟这只大罐的,不久前我听说市博物馆正在征集明朝各代瓷器,空白期的青花瓷大罐是他们一个大难题吧。贺老弟不愿意转让的话,他们还真找不到这么开门的空白期瓷器……。”

    “我懂了!原来是空白期的青花大罐,哎,我也犯了一个习惯性的错误,把它看作是宣德时期的青花瓷了。”江叔恍然大悟地说道,“那您认为这东西十万块钱合不合适?家豪老弟是小窦的朋友,又是我们的老熟客,我们应该给他一点建议。”

    邓老郑重其辞地回答道:“这个不好说。东西就这么一件,而市博物馆又急需,我料定陈勤他们很快就会找上门来,他们会以国家的名义收购,十万块钱是卖,几百万也是卖,就看家豪你怎么应对和取舍了。如果他认为收国家的钱不好,那就便宜点卖。但如果他非得卖几百万,陈勤他们也没任何办法,东西又不是来历不明的文物,那可是民间收藏品,你博物馆可没权利勒令人家便宜卖给你!”

    23

第三百六十六章() 
人性漠不关心,情意也不例外。苏轼很有幸在这段经历中长大,让她学会坚强,同时也学会了珍惜。她没有父母,每天都在做。即使有很多不公正,她仍然保持着她的童年善良和纯真。

    “苏强来了。”阿姨的声音打断了苏轼沉默的气氛,也让每个人都转过身来。

    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走了进来,他们的手指紧紧地抱在一起,他们笑了起来。他们后面是一个十一岁的男孩。她有一双大眼睛,看着她面前的这些人。这就像好奇和寻找东西。

    苏轼和严听到声音,很快从房子里走出来。他一离开房间,就看到继母问候她,伸出自己的手:“你好,兄弟!”

    哥哥?

    她超过十岁,竟然称他为他的二哥?这也可以称为出口,更不用说,她为什么叫他的兄弟?苏问号?但在看到同一只手前,她没有时间张开嘴,“你好”

    两个不和谐的双手合在一起,亲密的外表就像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如果不是苏轼的知识,这是他们第二次见面。苏轼的怀疑是许多年前继母认识他。

    然而,爸爸并没有觉得不妥,反而站在一旁微微笑着。更是让苏芸摸不着头脑了,她怎么看怎么奇怪,便绕过正在客套的两个人,走到爸爸身边碰了碰他:“他们什么成了兄妹的?”

    “你妈妈是他的妹妹,她作为我的女人,你们的妈妈,自然也应该叫他二哥了。”爸爸微微一笑,还自豪的挺了挺胸。对于后妈与舅舅的愉快的相处,他觉得那是后妈的能力,更是庆幸自己找了一个好媳妇。

    对此,他洋洋自得,根本就没有看到苏芸的脸色变了又变,直接黑着一张脸走出了房门,一个人在大冬天的站在外面吹风。她实在是气得不轻,这分明就是鸠占鹊巢嘛。

    占用了妈妈的身份,占用了妈妈的男人,妈妈的家。还要坐享其成,做个便宜妈妈,只要坐在那里,就可以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就要让两个孩子来尽孝,也太便宜了吧。

    “姐姐,你怎么不进去呢?”弟弟不知道何时跟了出来,眨巴着大眼睛,拉了拉苏芸的冻僵的手。

    苏芸本是一肚子火没出发,看到弟弟的样子,就算有再大的火,她也可以在瞬间消退。她可以在哪里都是个孩子,只有在弟弟面前,她是个大人。她是一个姐姐,却更像一个母亲的大人。总会有一种本性,让她想要去呵护弟弟。

    乌云密布的脸上,也能露出笑容:“屋里人太多了,我想要一个人出来看看,好久没有来这个地方了,变化了很多。”

    “是啊,我也就去年来了一次,以前都没来过,我都不知道我的外婆居然就在这里呢。”弟弟很开心,他不知道自己的外婆住在哪里,也不知道外婆家里,还有好几个舅舅。只因妈妈去世之后,去年之前,他就没有见过他们。

    在妈妈去世之前,他是见过他们的。可那时候太小,根本就没有记事,就算有点印象,也是非常模糊的。这才让苏龙觉得,自己小时候没有外婆和舅舅他们,他们是突然之间出来的,而他,是突然之间多了几个亲戚,多了这一大家的长辈,觉得自己不再孤独。

    小小年纪,哪知道苏芸心里的心酸啊。这些不过是一个家庭组成最常见的部分了,在弟弟的眼里,她是那么珍贵,只因为没有感受到而已。她轻轻地摸着弟弟的头,却不知道说什么。

    “苏芸,苏龙,吃饭了。”舅舅的声音像是命令一样,从屋里直接传进了姐弟俩的耳朵。

    “知道了。”苏芸应声,拉着弟弟:“走,吃饭去。”

    两姐弟刚一进屋,后妈一把抓过弟弟的手,使劲一拉。弟弟一个趔趄,直接扑进了后妈怀里。与此同时,后妈的声音也在人群中炸响:“这么冷的天,你跑外面去干什么,不知道外面冷吗?赶紧把手给我靠暖和了吃饭。”

    她是个外地人,说话有点不伦不类的,特殊的音调,让人无法忽视。何况她声音尖锐,一边说话还一边把弟弟的手抓着放在火上烤:“你要是感冒了,我才要你好看。这么多人都在屋里,你跑外面去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

    “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