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次元手机 >

第714部分

次元手机-第714部分

小说: 次元手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奘还在那里迟疑,不曾想被孙悟空一推,直接跌跌撞撞的来到了那无底渡船之上,摔了一身的泥水。

    还是那撑船人将玄奘一把拉起,站到了船上,其他人鱼贯而上。

    就在他们上了渡船的时候,只见上游忽然飘下来一具穿着袈裟的僧人尸体,其他人全部说道那是玄奘本人,让他不知如何是好。

    很快他们就坐着那无底渡船上了岸,玄奘也来不及考虑那个尸体到底是不是他的问题了,现在离灵山只有一步之遥了。

    到了这个距离,他们已经可以通过那肉眼看到雷音宝刹,那种非凡远远在当初遇到过的小雷音寺之上。

    好不容易通过步行来到了灵山之巅,只见雷音宝刹的山门前已经有很多僧人在那里侍立,以玄奘见佛就拜的本事,免不了上前施礼。

    要知道现在玄奘别看是肉眼凡胎,可是已经距离成就正果只差一步了,到时候就是一步登天的金蝉子,慌得他们这些优婆塞、优婆夷、比丘僧、比丘尼连忙阻止。

    第一次得到了仙神的尊敬让玄奘兴奋的有些不能自己,还是在孙悟空的提醒下,才来到了雷音宝刹的山门之外。

    这里有四大金刚守护,一个个金刚怒目,保卫灵山的安全。

    “圣僧来也?”

    “是弟子玄奘到了。”

    玄奘说完就打算进入,没有想到被热情的四大金刚阻拦了下来。

    “圣僧少待,容禀过再进。”

    玄奘无言,只能在山门之外等候。

    佛祖听闻玄奘终于来此,立刻召集八菩萨、四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蓝,两行排列,却传金旨,召唐僧进。

    玄奘终于进入了雷音寺的大雄宝殿之上,这一次可不是妖怪作祟,无尽的仙佛侍立在两旁,让玄奘有些失措,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对如来倒身下拜。拜罢,又向左右再拜。各各三匝已遍,复向佛祖长跪,将通关文牒奉上。(。)

第一千五十二章 取经() 
递交通关文牒证明自己的身份,这如果面对其他人还是有用的,可是面对的乃是如来佛祖,那就真是走一个过场了。om

    如来扫了一眼通关文牒,就将这身份证明交还给了玄奘。

    “弟子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旨意,遥诣宝山,拜求真经,以济众生。望我佛祖垂恩,早赐回国。”

    不得不说,玄奘西天取经已经成为了他的执念,因为他从东土大唐出发的目的就是如此,在没有成为金蝉子之前,凡人才是他最为真实的性格。

    西天取经并没有玄奘所想的那么简单,现在的东胜神州毫无疑问乃是道门的天下,根本没有佛门的多少发展余地。

    这一次的取经,乃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如果不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的人情,佛门恐怕连自己的本土西牛贺州都无法拿下。

    可是大话已经传出去了,若是不应付一下玄奘这个认真的凡人,佛门的策划就会成为一个笑话。

    于是如来开始讲述东胜神州的种种不是,无非就是贪婪、爱财、权势之类的话语,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可以说得通的大道理。

    最后才算是让玄奘松了一口气,如来说道了赐予的经书。

    “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

    “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汝等远来,待要全付与汝取去。”

    “阿傩、伽叶,你两个引他四众,到珍楼之下,先将斋食待他。om斋罢,开了宝阁,将我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检几卷与他,教他传流东土,永注洪恩。”

    玄奘谢过如来的好意,在阿傩、伽叶的带领下,出了大雄宝殿,前往珍楼,只见数不尽的奇珍异宝,各种罕见的珍果,随意享用。

    这样的大方也就是一次而已,玄奘一个凡人根本吃不了多少,只是便宜了猪八戒,好一番吃喝,让两位尊者都羡慕不已。

    款待过后,终于进入了珍楼之内,里面果然有数不尽的经书,让玄奘仿佛来到了天堂,对于一个高僧来说,没有比这么多深奥的经书更加有吸引力了。

    阿傩、伽叶带着玄奘看遍了所有的经书,让玄奘目不暇接,其中有很多是梵语原本,让玄奘恨不得全部诵读一番。

    紧接着就是取经书了,可是当玄奘动手的时候,被两位尊者阻拦。

    “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两位尊者对于玄奘有些漫不经心,根本没有在乎他金蝉子转世的身份。

    原本还是让玄奘敬仰的佛门尊者,下一刻就成为了索要好处的小吏,让玄奘一时间根本无法接受这个角色的转换。

    这里不是佛门吗?可是这两位尊者的表现无疑让玄奘不可置信到了极点,直到两位尊者再重复了一遍,才让玄奘没有听错。

    我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求取真经,不知道受了多少苦,糟了多少罪,现在你告诉我要人事?还要钱?

    “弟子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饶是玄奘的好脾气,这个时候的话语也是冰冷的。

    “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两位尊者没有任何的不好意思,反而在那里冷嘲热讽。

    “师父,我们去告如来,教他自家来把经与老孙也。”孙悟空当即大怒,他可是一个泼猴,最看不惯这些,让他对于佛门有些失望。

    听到孙悟空在一旁呵斥,就要动身前往去找佛祖,让两位尊者的面子上也有些放不下,这种事情可做说不得。

    “莫嚷!此是什么去处,你还撒野放刁!到这边来接着经。”两位尊者还是服软了,开始分发经书。

    既然可以得到经书,孙悟空也没有将事情闹大的意思,将一卷卷经书收起打包,最终带走。

    没有人想到,在西天取经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两个小小的尊者居然敢在这件事上动手,将经书全部换成了无字经书。

    可是这件事却是被燃灯古佛察觉,他可是知道这件事的影响,若真的让玄奘将无字经书给带回去,那么这将会成为佛门永久的笑柄。

    当即燃灯古佛让白雄尊者前往揭露此事,白熊尊者化为一只雄鹰,将经书猛然抢去,不等孙悟空动手,又将经书抛下,散落一地。

    被风一吹,哗啦啦的经书全部都是白纸,让取经人再也顾不上那只雄鹰,将眼睛放在了经书之上。

    “我东土人果是没福!似这般无字的空本,取去何用?怎么敢见唐王!诳君之罪,诚不容诛也!”玄奘被这样的事情给弄的六神无主,在那里哭泣。

    想他西天取经是得等的伟业,没有想到最终得到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如何不让心中悲苦。

    “师父,不消说了,这就是阿傩、伽叶那厮,问我要人事没有,故将此白纸本子与我们来了。快回去状告如来,问他求财作弊之罪。”

    好在他们没有走远,立刻返回大雷音寺,走到了山门,四大金刚似笑非笑。

    “圣僧是换经来的?”

    这一次四大金刚根本没有阻挡,将他们放了进去。

    “如来!我师徒们受了万蜇千魔,千辛万苦,自东土拜到此处,蒙如来吩咐传经,被阿傩、伽叶求财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将无字的白纸本儿教我们拿去,我们拿他去何用!望如来敕治!”孙悟空这一次可是怒发冲冠,也没有对佛祖的任何尊敬,在那里呵斥。

    “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

    说着如来将布金禅寺的典故说了一遍,根本没有任何怪罪阿傩、伽叶的意思,索性直接认下了无字经书,言道此乃东土无福。

    不过饶是如此,如来还是意思意思,让两位尊者给玄奘几部经书,打发他东去吧。

    连佛祖都是如此说,自然是玄奘没有了脾气,只能再一次前往了珍楼,这一次他奉上了紫金钵,求取真经。

    有了人事,虽然两位尊者依旧是那副小人的模样,可还是给予了有字经书。

    只不过这个所谓的西方极乐净土已经让玄奘心中生出了诸多的不满,头也不回的打算离去。

    果然当年金蝉子转世没有原因的,这样的佛门如何能够让玄奘心服口服。(。)

第一千五十三章 归来() 
不得不说,为了经书,玄奘可谓是憋屈了一把,原本还以为在找到了如来佛祖之后,可以好好的惩罚一下那两个尊者,可是如来的态度给了他极大的打击,因为如来根本就不想佛教东渡,敷衍到了极点。

    这让对于西方极乐净土向往到了极点的玄奘来说,有一种世界观破碎的感觉,这哪里是净土,分明就是红尘。

    玄奘想起了他在大唐寺庙,大唐的僧人固然没有苦行僧这么一说,可是也绝对不是欺世盗名之徒。

    因为有道教的竞争关系,和大唐律法的完善,让那里的僧人做到了真正的善德,其中的佼佼者,就是他自己了。

    或许因为妖怪的缘故,玄奘在取经路上看起来有些懦弱,可是这无法抹杀玄奘的那颗向佛之心。

    现在佛祖的形象在玄奘的心中破灭,让他一时间有种迷茫到了极点的感觉。

    但是佛祖可不会顾忌玄奘的心思,因为当年的金蝉子就是以轻慢佛法的缘故将他贬下凡尘,经历了十世轮回之苦。

    若是真的得到如来的喜爱,那么定然不会如此。

    玄奘从大唐出发,到西天灵山,光是一路走来就花费了十四年的时光,若是再一路走回,至少还需要十年。

    这么漫长的时间自然是不行的,于是在如来的吩咐下,八大金刚一路上将玄奘送回东土大唐。

    御风而行可是比行走不知道快了多少,就是白龙马也根本无法比拟,不过数天的时间,玄奘就从灵山回到了东土大唐。

    再一次看到了东土大唐的故乡景色,饶是玄奘的坚定,也不由的泪流满面,这可不是面对妖怪之时畏惧的泪水,而是感动。

    熟悉的建筑,熟悉的山河,熟悉的乡音,熟悉的寺庙,玄奘最终回到了养育他的金山寺中。

    这里是他起点,若不是金山寺长老将他从河中捡起,就没有他的今日。

    十四年过去了,当年还是青年的玄奘已经进入了中年,别看一路上玄奘风餐露宿,但是并没有显现出老态,依旧是那么的气宇轩昂,多了一分真正高僧的稳重。

    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玄奘再也不是当初只能以辩经的方式得到高僧名号的存在,对于佛经有了许多自己的理解,只要沉下心来积淀,定然可以成为宗师一样的人物。

    更何况他成功取经归来,携西游大势,足以立刻就开山立派。

    玄奘轻步走上了金山寺的山门,经历了十四年,这座熟悉的寺庙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依旧往昔如故。

    敲响了寺门,里面出来了一个小沙弥,明明小小的年纪,可是却有一番沉着的气度,手中握着扫把,看向了玄奘。

    从这个小沙弥的身上,玄奘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见过法师。”那个小沙弥对着玄奘双手合十,鞠了一躬,礼貌十足。

    “贫僧玄奘,乃当年金山寺僧人,终于取经归来,还请通知方丈。”玄奘并没有因为对方是一个小沙弥就有任何的不敬,这里毕竟是他当年长大的地方。

    “法师请进,我这就通知。”小沙弥一听这位有高僧气度的僧人过去曾在金山寺修行,就知道对方已经云游归来了。

    对于僧人来说,云游并不多见,也并不罕见,一般而言是高僧的专利,互相切磋对于经书的理解,共同进步。

    小沙弥快步的跑了进入,不一会,一个苍老的僧人快步走了出来,看到了中年的玄奘,感动了无以复加。

    玄奘也是同样如此,定定的看着对方,眼眶湿润。

    原来这位老和尚就是当年将他从河中捡起的法明和尚,现在已经是金山寺的方丈,同辈中寿命最长的一人。

    这位师父,对于玄奘来说,是真正的亦师亦父之人,就是对方将将他拉扯大,传授佛法,让他名动京师。

    当年玄奘踏上西天取经路的轰动,早就在岁月的流逝下被人给忘了个一干二净,就算是李世民也是如此。

    只有法明和尚还记得自己培养出来的玄奘,并苦苦等待着对方的归来,即使有万一的希望,也不愿意放弃。

    十四年过去了,他终于等到了玄奘的归来。

    玄奘归来的事情如风一般传遍了所有的寺庙,因为当年玄奘西天取经的事情在僧人中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现在取经归来,立刻就勾动了当年的记忆,那一次法会的僧人,现在都成为了寺庙中的中坚力量,拥有不一样的影响力。

    为了佛门的壮大,这些寺庙开始推动玄奘取经归来的影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玄奘再一次名动京师,甚至传入了李世民的耳朵里。

    对于当年的事情,李世民还有着依稀的记忆,毕竟那一次的发挥,观音降临,自己亲自命令玄奘西天取经。

    还以为当年的那个和尚已经死在了取经路上,没有想到居然还真是让他成功了。

    现在的金山寺已经成为天下最为轰动的寺庙,凡是听闻玄奘取经归来的僧人,都往这里聚集。

    玄奘的通关文牒已经在官员的传递下,来到了李世民的案头。

    而那五千零四十八卷的三藏经成为了玄奘最为重要的证明,而且还是梵语原本,需要广大僧人的翻译。

    轰轰烈烈的翻译活动在金山寺进行,凡是可是参加其中的,都是真正的高僧大德,甚至包括了一部分的道教人士。

    令人奇怪的是,在玄奘离开大唐的十四年中,小乘佛教得到了广大的传播,并且成立了属于自己的佛教体系,禅宗更是名扬天下。

    这些翻译佛经的人员中,禅宗更是最为主要的力量,其中以“即心是佛”、“见性成佛”为主要宗旨,开辟了一个新的佛教流派,成为佛教极为重要的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