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秦时明月同人)秦时明月倾心一言与君说 >

第15部分

(秦时明月同人)秦时明月倾心一言与君说-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路又将酒重新温上,没一会儿酒香又溢满了整个房间,这次商橒没再喝了,只有颜路一人独饮,颜路笑她是一个小孩子,个性还偏又执拗。商橒很想扭转这一观点,无奈她的确说不出更有说服力的话。
  

  ☆、十八、阿橒可愿

  孟冬之月,祭祀先祖。这是商橒继端午祭祀之后所见的第二个极为隆重祭祀,也就是在这一天,乌凌为她打造那柄腰刀也送来了小圣贤庄,商橒将早已画好的画托转运之人带去给乌凌,希望他能喜欢——那是她花了许多心思画的御马图,一笔一划皆勾勒出她对草原的向往。
  乌凌送的是一柄极为精巧的刀,刀上还镶嵌了一些兽骨,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商橒兴冲冲地拿给颜路看,颜路端详了一会儿,说这柄刀是用草原独有的方法锻铸,能削铁如泥。商橒听后更是兴奋,她说:“书上说草原人的智慧皆来源于草原狼,这刀弯弯的倒还真像狼的獠牙……先生,难道你不觉得其实他们的作战方法也跟狼群很像么?”
  颜路为商橒披上一顶白色的披风,他自己则披上了黑色的,商橒被披风上的绒毛弄的痒痒,就用手去压了压,想不到她来这里第一次收到的礼物竟是乌凌所赠,如果可以,她倒是很希望是眼前的男子。不过……这应该是一种奢望罢?
  颜路并没有回答商橒的问题,倒是张良推门而入问了一句:“阿橒难不成对兵法也有研究?”
  商橒对着张良眨眨眼睛,嘻嘻笑着说:“你猜呀,猜对了我就告诉你。”
  不得不说商橒的胆子还是很肥的,也不想想站在她面前的可是未来的谋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他又怎会窥不破匈奴的战术?眼看祭祀的时辰就快到了,张良只笑笑说:“幸而是被我听见了,若是被韩信听见,恐怕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你。”
  商橒瞪大了眼睛,“韩信?”
  颜路从没见她如此诧异,遂问道:“你认识?”
  商橒摇头,说了句不认识。一想到之后开始祭祀的繁琐礼仪她就头大,本来身为女子她是可以不用去的,终归是她自己多事,想要看看眼界,颜路耐不住她磨人,便答应了。教了她一个星期的礼仪,如今总算是勉勉强强入得了眼。不过令颜路颇为讶异的是,掌门伏念并未对此有过多的反对,似乎对商橒,他总是能将底线放得宽一些。
  祭祀开始时儒家的三位当家自然是主祭,商橒因为礼仪不熟便自己去了队伍的末端,她不过是想看看这盛大的场面,其实并不是很感兴趣。行礼时,心里除了敬畏她再找不出另一个词,这样的祭祀,的确是可以给人心灵上的告慰的。
  如果秦始皇也能够儒法并举,那该有多好?这是一个多么强盛的帝国啊……短短十五年,在历史的长河里如流星划破夜空般璀璨,但与那转瞬的灿烂不同,它的光芒则是笼罩了整整两千年,万代皆续秦法。
  号角的起落声在耳边回荡,商橒忽然想到了在秦国崛起路上的那位至关重要的人物——商鞅。商鞅虽死,秦法不灭。极心无二志,尽公不顾私。倘若当年的魏惠王听公叔痤一言,托国政于卫鞅,那么卫鞅不入秦,是否今日之局又会是另一番模样……?
  这场祭祀为商橒所带来的,又岂止只是盛大能形容?那是一种对先贤的怀念,对往日的追思。祭祀结束时空中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她伸手轻轻接住一片,冰凉的感觉立刻浸入了心里,看着雪在掌中化为水,再由冰冷变为温暖,接着是另一只手覆上,她抬眼,眼中笼上薄雾般的泪。
  “阿橒。”
  她听着,他说:“阿橒,你又想家了么?”
  商橒的脸上交错出一闪而逝的笑,笑得是那样的绝望,她的语声极轻地问:“无繇……你说我是不是一个贪心的人?我想回家,又想待在你的身边。”灰扑扑的天空沉闷闷的,四周是祭祀过后的繁华,唯有她觉得是那么的孤寂,茫茫天地,似乎再也无以为家。倘若身边没有他,那么她又将会如何?是沦为奴隶,还是……早已死去?
  她说:“可是世上哪里有如此两全其美的事情?”
  颜路低垂着眼睑,为她将披风的帽子拉紧,“所以……你才要送我玉么?”
  商橒沉吟了一会儿,换上了另一种表情,那是一个女子面对自己心上人的表情。她语声轻轻的,就像在梦里一样,生怕稍微大声一点儿就会打破这样的美好。脸上渐渐染上暮云四合的嫣红,牵着那双温暖的手,她说:“可是我却想重新送你一块玉,你……会不会不要?”
  颜路低低一笑:“为何?”
  商橒顿了一下,酝酿了一会儿勇气,反正对着颜路表白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大不了这次说完她就借口闭关抄书,想好之后她正色说:“因为这次是真的定情!”
  颜路脸上笑意不减,商橒已随着他走在了一处不知名的地方,这里开满了梅花,欺霜傲雪,还有淡淡的梅香,盈盈满袖。
  为她拂去肩上白雪,这个姑娘一直用着她独特的方式在喜欢着他,时喜时忧,时笑时哭,还记得那日她拿着二胡对他说:“先生,我拉一首曲子给你听罢?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曲子,可能比不上那些名曲,但是……我很喜欢。”
  自第一个音从弦上飞出时,颜路就知道那是她自己创作的,因为她曾说倘若她有一个喜欢的人,一定会将自己倾诉与他听,都说未将心事付瑶琴,她说她不会瑶琴,只付胡音。一首残曲,道尽她不长的年华。
  指尖有微凉的触感,商橒抬手,掌中是一枚古朴的玉璧,背面是大篆刻的“颜”字,她看看玉璧,再看看颜路,觉得这一定又是打开的方式不对,于是她做了一个让颜路哭笑不得的举动,她把玉璧又放回颜路手中,及其认真的说:“你再送一次……”
  “……”
  三年后的一场春雪里,商橒已不再是那时的小姑娘,似乎待在小圣贤庄越久,她的性子也慢慢变得越来越沉静。有时甚至连颜路也觉得她似乎是沉静过头了,而她自己的解释是“近墨者黑”。
  张良第一次听这话的时候被哽了许久都没说出话来,颜路则是淡然一笑,这样才是他的商橒,能在不经意之中瞬间将人秒杀。
  蜃楼经三年建造,也在前日竣工。当初去建蜃楼时是八百人,如今回来的,却不足四百。伏念看着这些回来的弟子,眼中流露出痛惜的神色,背在背后的双手紧紧捏成了拳头,面上却依旧不露声色。商橒在一旁看着都觉得心疼,她对身旁的颜路说:“或许掌门才是心里压力最大的那一个。”
  颜路知道她想要表达的意思,张良总是认为伏念一味恪守儒家礼教是愚忠,与《孟子》所载的儒家思想是背道而驰的,是以只要是他和伏念在一起,没说几句话就会引发一场儒学的辩论。从私心里说,商橒其实喜闻乐见,听他们辩论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就是不能听得太入神,否则会无故躺枪。
  三年前颜路送她的那块玉商橒一直带在身上,从没有拿下来过。她极为珍视的模样让颜路有些隐隐心疼,那日她握着他的手说:“无繇,我喜欢你,想一辈子和你在一起。咳……当然这个前提是你要愿意。如果哪天我莫名的消失了,不要难过,也许是我又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家。那么……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如果喜欢上了别的姑娘,还是不要告诉我了,否则……我会吃醋的。”
  说完这句话之后她的的唇边渐渐展开了笑,如寒冬腊梅盛开般绚烂。周身围绕着的是凌寒独自开的梅,鼻端是淡淡的梅香,耳旁是她轻轻的吟唱。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是啊,此心安处是吾乡。商橒也正如她所唱的那首词一样,将这里当做了她的故乡,她不再是被动地去接受,而是主动地去学习。曾经她五谷不分,现在她已然识得大半,曾经她说儒家什么都好,就是礼节太多;现在她已不会再说出这样的话,她本就有一些底子,学起来也没有废多少力。
  也只有商橒自己知道,当年是怎么高考的,现在就是在用那种精神在学。在大学里放养了半年的她本来已经渐渐懒散了,却不曾想会来到这样一个冷兵器时代。这里的一切都是她熟悉而又陌生的,曾经她觉得这样的感觉很微妙,其实只是她自己不愿去适应而已,总是不自觉地将自己与这个时代隔离,总是不经意地隔了一层纱去看世事万千。
  张良曾说商橒可算是处变不惊了。似乎没有什么事能让她稍微焦急一下,商橒调笑着说:“不尽然,如果哪天颜先生不理我了,我会哭死的。”
  张良笑着摇摇头,商橒就是商橒,不管再过多少个三年,她的性子永远是那么的出乎人的意料。说不定在下一句话的转角处就能把人噎死。
  夜晚掌灯时,商橒还在藏书阁看《孟子》,颜路提着一盏灯,推开了藏书阁的门,初春的寒气一下子就逼了进来。炭盆里飞出几点火光,一阵阴暗明灭之后发出几声噼啪声,商橒捂着嘴咳了一下,抬头看了看眼前的白衣男子,她笑着说:“掌门真是太看得起我了,你看……他今天教了我好多,如果不赶快复习完,明天又得去面壁思过了。”
  藏书阁内灯火通明,将颜路手里的微弱灯光掩盖了去。他转身将门关上挡去一夜春寒,不一会儿室内又渐渐温暖起来。抚着商橒的肩,他说:“阿橒,其实你不用这么努力。”
  商橒头也没抬,看着竹简上繁复华丽的小篆,“不努力怎么行?我可不想当一个文盲啊……无繇,难道你喜欢不通诗书的女子?”
  将毛笔从商橒手中拿开,她这才将目光定在他的身上,由于抬头说话有些费力,她示意颜路坐下。颜路看了看她抄写的竹简,良久之后他的眸光在烛火里有些深邃,商橒以为他会有话想要对自己说,可是等得她都快睡着了他也没说一个字。
  于是她又想提笔开始写,颜路的手却在此时覆上了她的手。商橒有些微的错愕,刚想问“怎么了”时,却被颜路拉进怀里——那是她一刻也不想离开的怀抱。
  “阿橒。”
  商橒在他的怀中抬眼,她很喜欢听颜路喊她的名字,很温柔,让人觉得如果能将时间永远停止在这一刻,用什么去换都是值得的。他看着她的眼说:“阿橒,为我学这些,很辛苦罢?”
  商橒扑哧一笑,眼光流转,她不知道自己在颜路心里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反正……应该不是很好?用手圈着他的脖子,在他耳边说:“无繇怎么会这么说呢?一点也不幸苦,我啊……觉得这样很好很好。”
  “哦?”颜路低笑,“那为何不要我教你,偏要去师兄那里?”
  商橒稍稍退开了一点,脸上有让人不易察觉的微红,“因为……呃,因为……如果是你教的话我哪里有心思学?”
  “为何我教就没心思?”颜路眼里又升起了商橒熟悉的戏谑,被看穿心思总是有那么一点难为情的,纵使商橒自诩脸皮有城墙的厚度,也抵不过颜路的一两句话。
  商橒又将脸埋进他的白衣里,闷闷地说:“你总是取笑我!”
  “呵呵……不逗你了,跟你说一件正经事。”颜路抚着她的背,她在他怀中坐直了身子,充满好奇地问,“什么事?”
  颜路虽然才说了不逗她,可是眸子里一点也没有不逗的意思,他没有正面回答商橒的问题,反而反问道:“阿橒,难道你都不想嫁给我么?”
  “……”
  商橒觉得自己老脸能跟人类的某位近亲的屁股相媲美,其实她一直想得很简单,就是能陪着他,能天天看见他就心满意足了。至于嫁给他……貌似她还真没这个包天的色胆。也许是观念太过根深蒂固,她总认为这个时代是不会允许有这样逾矩的行为,或许就连掌门伏念那一关都过不了。
  商橒的脸由红转白让颜路觉得有些奇怪,他抬起她的脸问她怎么了,商橒说:“无繇,你连我家是做什么的,都有什么人都不知道,甚至……甚至你还没有见过我的父母,按照《周礼》,不是还有一套繁琐的程序么?难道这些你都可以不在乎……?”
  相对于商橒的忐忑,颜路倒颇为平静,他既然能说要娶她,就一定不会太去在意礼教。他脸上依旧保持着那淡淡的笑意,他问怀中的女子:“阿橒,如果是你,你会在乎么?”
  商橒没弄懂,“什么如果是我?”
  颜路解释说:“可还记得上次就在这个藏书阁……你和掌门师兄辩论何为‘诗言志’?你说诗不仅言志,还应该缘情,所谓‘诗缘情而绮靡’。”
  屋内烛火噼啪一声,炸出几点火星,商橒吓了一跳,颜路抚着她已长得很长的头发继续说:“先祖孔子曾说诗可以兴观群怨,然而你却说诗缘情……你知道,这是多么尖锐的对立?”
  商橒其实很后悔上次那么说,毕竟时代不同,文学观点总会因时代的进步而进步,倘若伏念也生活在陆机所处的魏晋南北朝,或许他也会赞同甚至是提出这样的观点。如今秦才一统不久,战国文风犹存,虽也是一个民族融合的时代,又怎能与魏晋相比?
  所以商橒最后还是去了伏念的居所向他道歉,然而伏念却望着院外的那株梅树对她说:“商橒,你说梅欺霜傲雪,不与百花争春,但换一个角度,它又何尝不是孤芳自赏?儒家秉承先贤遗志,又怎能只学寒梅气节,而忘了天下苍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本就是——儒家立世的宗旨。为这个乱世奔走呼号,即便周游列国,遍尝世间心酸又有何妨?严辞陈于堂上,王顾左右而言他,痛心疾首的,不仅仅是堂下的那个人。乱世争雄,王道不行,如今天下一统,却以吏为师。儒家该何去何从,伏念只给了商橒一句话——儒家可以不成一家,但儒学不能止于这个时代。
  商橒又坐回自己的原位继续抄写起《孟子》,她不敢看颜路的眼睛,只看着毛笔在烛火的映村下拉出一条长长的影子,她的心又莫名地乱了起来,嗓音里是抑制不住的颤抖,她说:“先生,阿橒要想一想,好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