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历史剧同人)汉后人 >

第12部分

(历史剧同人)汉后人-第12部分

小说: (历史剧同人)汉后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秘药,流产,杀人,好嘛,这宫里真是什么妖魔鬼怪都有了。
  顿了顿,太子难得严肃的和政君嘱咐“你让人在这里守着,不要动院中的任何东西,其余所有人,迁往旁边的云涛阁,不得外出,我这就去安排人手,我倒是要看看,这皇宫还有什么古怪。”说完就带着太医和郑严离开。
  政君顿了顿,也颇为厌恶呆在这里,让人安排林宝林和奉顺常去收拾收拾细软住到云涛阁去,其余的东西,等查清楚了再搬过去。毕竟事情没查清楚,谁都有嫌疑,尤其是和陈顺常在一个院落里的奉顺常。
  奉顺常没看到政君看了她一眼,低下头和贴身宫女如意嘀咕“你说这人,自己怀孕不老实呆着非得出来晃,好好的皇嗣晃没了,人也送掉了一条命,何苦呢,有些事还真不能钻牛角尖,不是自己的,争也正不来。”
  如意不过是个宫女只能低声回了句“娘娘,慎言。”
  奉顺常撇撇嘴,却果然不说了。
  太子本来想去宣室殿找皇帝,却想起来都这么晚了,父皇一定早就睡了,想了想还是去了书房,先把人手安排了下去,然后等宫女铺了床之后上去休息,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没等太子去禀告这件事皇上就已经知道了,脸色阴沉的和墨汁一样,身边的所有人都轻手轻脚唯恐惹得帝王把火发到自己身上来。
  下朝回来,太子被皇帝叫到了宣室殿,皇帝挥手屏退众人,只留下跟了他几十年的贴身太监在身边伺候。
  “看看吧,这是暗卫查到的消息。”皇帝从案几下抽出一本折子,让贴身太监荣安递给太子。
  太子从融安手里接过折子,打开看。眉头渐渐紧锁。看完,合上折子,默然不语。
  “知道朕为什么让你看这个折子吗。”皇帝手指敲了敲御案。观察着太子的反应。
  太子顿了顿,涩然“是儿臣愚昧,竟被一女子欺瞒至此,甚至行事还多有不端,儿臣知错。”
  太子的手指攥着奏折很用力,有些发白,脑子里除了机械的说着认错,都是诧异,愤怒,后怕。他从来没想过,司马良娣竟然是那样一个人,他从来没有这么觉得曾经的枕边人现在感觉好像厉鬼一样。这上面所描绘的人,简直就像是另一个人一样,什么背地里偷偷给其他人吃避孕的药物,好防止别人在她前面生下孩子来,借陪伴他为借口,窥视他行迹,和宫外有联络,实际上背后有人指使,再联想到曾经那些自认为是潇洒的风花雪月事,脸上火辣辣的。
  皇上见太子一副羞愧的模样,缓了缓口气“好了,像什么样子,不过是个居心叵测的女人罢了,这也就是死了,否则朕绝饶不了她。你知道为什么你的后院这么不稳吗,这和太子妃没什么关系,你这些事情都是陈芝麻烂谷子,非今日之事。”
  不等太子回答“是因为你太过优柔寡断,对待女子也过于付出信任,当初朕不同意你纳司马良娣,你却执意要纳,说什么冰雪一样剔透的女子?结果呢。太子妃提醒过你宣明殿有漏洞,你可有深究?当时看不见的危机你就毫不在意,只觉得清除了那些眼线,宣明殿就彻底固若金汤了是不是?真正隐藏的人会因为你的搜查就落网吗,天真。”
  “你是朕的太子,未来的国君,为君者,忌不察,不明,不识,作为上位者,你不是要多会处理事情,知道国内所有的事情,那些自有臣下去做,否则,朝庭养大臣是做什么的,你要做的,是知道你身边,你用着的,都是什么人,他们有什么才能品行,适合什么位置,平衡局势,勤政爱民,这样的帝王才能稳稳的坐着。你的后院,以后你的后宫,自然是你的妻子来管理,只要她没有犯错,你就轻易不要插手,哪怕你宠爱什么人,只要她挑衅了正妻的尊严,怎么惩罚都不为过,决不能心软,否则就会在后宫生波澜,□□不稳,朝堂就乱,并不是两个完全无关系的个体。咳咳。”
  说罢皇帝一阵咳嗽,组织了太子和荣安打算叫太医来的举动,揉了揉头“朕的身体朕知道,有些事情必须得现在教,太子,你年岁也不小了,朕也未必能扶持你多久了,朕绝不希望你撑不起这个大汉,你明白吗。”
  太子忙跪下扣头“父皇,儿臣之前太不成熟,累的父皇为儿臣操碎了心,是儿臣的过错,以后儿臣一定不再只看表面,也知道父皇是想告诉儿臣,自己家里的事情都管不好,又怎能管好天下事,父皇的苦心,儿臣一定谨记在心。”
  想了想“父皇,不知是哪个人,竟然能做司马良娣的幕后之人,想必所图非小,也不会仅有司马良娣这一枚棋子,还请父皇多加小心。”
  皇帝听见太子还能想到这人必定在宫中还有后手,总算是开了点窍,知道应该提起警惕,还算不错,到底是元后嫡子,他只要能上进,其他的总会有方法的。
  等太子出去之后,皇帝才叹了口气“荣安,你说朕对太子是不是不够严厉,太子从小跟在朕身边,因为皇后不再,朕生怕他也有个万一,都是朕亲自带的他,其他的几个皇子哪有一个有这样的待遇,但是太子没经历过什么风雨,耳根子有点软,朕是生怕有人带歪了太子,如今有太子妃劝着太子上进,但是总有些话太子妃是不能说的,朕来说,百年之后,才能放心太子啊。”
  荣安只是安静的听着,皇帝说完之后,荣安只说了句“没有人比您更了解太子殿下了。”荣安话少,但是句句都是精辟。
  太子从宣室殿出来之后,回到了书房,坐在椅子上,越想越觉得憋屈,抬眼正好看到之前司马良娣很喜欢的岁寒三友笔筒,抬手就甩在地上,毛笔散了一地,马上就被郑严给收拾好了“这书房,包括整个宣明殿正殿,所有关于司马良娣的东西都给孤堆到司礼监去,好好的查,还有什么没想到的。”
  等书房里的东西都过了一遍之后,太子的眉头才松了些。
  想了想,太子出去,去了御花园。其实深秋了,也没什么景色能看,只不过太子想散散自己的心情罢了。
  这边冯顺常打听到太子的去向,稍微打扮了一下,从另一条路去御花园,偶遇这种桥段俗,可是她的目标本来就不是太子的宠爱。现在宫中的气氛顿时就紧了,司礼监更是抓了不少人进去,大家都有些紧张。这次她是打算来场偶遇,当个解语花,本来她虽然是宫外那位大人的人,但是对于上面安排的大多都是能推则推,但是终归那位大人对她的速度不够满意,太子妃虽然现在是麻烦缠身,但是看的出来,地位却并没有多大的动摇,朝中叫嚣的不过是没什么根基的,好把自己女儿亲戚送进宫,她虽然暂时没打算背叛幕后之人,但是能在太子面前走上那么一走,倒也不错,殊不知自己已经落在了政君的眼里。
  太子到了御花园,之间树木都已经光秃秃的,花也都搬走了,院中假山巨石无不精致,却有几分萧索之意。冯顺常把自己打扮的温和柔顺,在某个游廊和太子遇上了。
  冯顺常果然遇到了太子。小心的掩去脸上的惊疑之处,好像没想太子会经过这里一样,有些错愕。
  太子确实没想到冯顺常居然也来这里,两人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冯顺常本来想安慰一下太子,毕竟如果太子开心了,她自然有好处。
  只不过太子被皇上一番话说的,正打算好好想想事情,她说了几句到底没有得到太子的回应,也就不说了,老老实实陪着太子在池塘走了一圈,太子直到要到书房了,才想起来,刚才拉着冯顺常走了那么一段路,什么也没说就回来了,结果冯顺常只不过是去御花园走了一圈就回来了。
  想了想,太子让小太监给冯顺常赏了只珍珠贝钗,冯顺常进院子的时候被曾宝林冷笑了声“跑去御花园又能有什么结果,你以为你是太子妃么。”
  冯顺常也不在乎,她现在想的是,要怎么才能利用好陈顺常的死让太子妃栽个跟头,只可惜,直到太子查到了一些眉目之后,她都没有找到机会。
  不光她着急,陈美人也着急,只不过政君现在对东宫管的很严,说法就是为了彻查此事,现在出去和她见一面很困难,所以轻易不敢浪费机会,只等她摸清政君再出手。

  第十九章

  事情查的自然不会这么快,应该说哪怕是有一点线索也不会马上报给政君和太子,要顺着线索查下去,毕竟线索这东西时时刻刻都能找到新的,还真不要小瞧皇家暗地里的力量,有些事,不过是他们不想知道,真想查,能隐瞒住的倒也不多。
  但是司马良娣那里倒是查出了一些相当有意思的东西。
  司马良娣的死是在她幕后之人的意料之外,谁能想到一个妙龄的女子毫无预兆,说死了就死了,如此的迅速,根本没有给她幕后之人布局的机会,尽管她幕后之人在接到她重病的消息之后立刻就安排了人,甚至听到太子选妃的时候还以为机会来了,结果半路被政君给截了位置,现在正在暗中等待着,打算再次送入东宫。
  司马良娣的东西多数都已经处理掉了,一个死人的东西少有人会留着,而且那些有故事的东西,更是毁的彻底。但是凡事总有例外,太子这里的东西他们是伸手不及,甚至他们其实是想让这些东西继续发挥作用的,就那么一两件小东西,都是夹杂着进去的,说实话除了司马良娣,其他人未必知道哪个是司马良娣送的,太子也不例外。只不过太子有个不算习惯的习惯,他喜欢把人送给自己的东西留个单子记录,因为他身边记忆再好的人也不可能记得所有的东西的出处,他这个太子的身边更是不能有来历不明的东西,所以才有单子一说,倒是给内侍收拢东西提供了不少方便。
  司马良娣送过太子自己绣的荷包,腰带,和一些香料等等,其他的东西都没什么问题,但是那个荷包的丝线浸过蜜香粉,一个金饰烛台的灯油也掺有蜜香粉。这个蜜香粉本身确实有震惊安神的功效,但是唯独不能喝山茶花放到一处,两个如果掺在一起,不但有催情的功效,还有致人虚弱,慢慢精神萎靡,直至死亡,而且半点不留痕迹,算得上是杀人于无形之中了。
  过来报消息的小太监跪在地上尽量的缩小自己的存在感,还有些颤抖,谁看了这东西能不知道严重之处呢。
  太子的心里已经是怒火滔天了,但是表面上确是丁点未显。太子这个人,他要是明明白白的把火气发出来倒还好,说明没什么严重的,他要是不支声,这件事情就在他心里生根了,他的手段就绝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了。
  而且“你的意思是,东西查出来有问题,帮这个贱婢运东西进来的人也都查到了,但是人都死了?线索断了?你们是吃干饭的吗?”太子语气很是平静,可小太监的后背都已经汗湿了。
  太子也知道,一个送消息的小太监能知道什么,不过是说说而已,真正的问题在司礼监呢,那帮老太监,都是没后的人,都是皇帝倚重才有些权势,但是他们也明白自己的身份容易被人诟病,所以也够忠心。这关系到现任太子未来皇帝的事情自然是用心再用心,恨不得马上就查个底朝天,只不过这幕后之人的手段也不一般,竟然到现在还没有摸出个头绪来。
  太子心里憋气,自然不会让别人多舒服,政君他舍不得迁怒,其他的妾室又在装鹌鹑,都躲的要多远有多远,只能把火发到已经死了的陈顺常。但是人死了还能有什么折腾的,太子怎么说也是读圣贤书的,过分的事情也做不到,就只是让人削了她顺常的位分,随便找个地方葬了便是。
  政君也听到了这个消息,随后也就不在意了,一个顺常而已,这就是她的悲哀,天家无情,她又死的比较蹊跷,如果她有司马良娣那样的手段,也不至于这么惨。但是这宫里本来就是成王败寇,永巷中永远不缺女人。
  虽然线索是断了,但是也不是一点有用的都没有,采买的那个小太监,有个弟弟还在宫外,娶的妻子是某个大官家放出来的婢女,这个大官曾经在成王的领地做过官,虽然那个婢女很快就死了,但是这不是查不出来的,只不过越好查,这些太监的心里就越怀疑,这么一条线,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成王和皇帝的关系说不上远,堂弟而已,但是比起皇子,身份到底有些尴尬,他不过是因为父亲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才能继续袭王爵,否则的话,应该是变成侯爵的。天高皇帝远的,对这些王爷们肯定是监管有漏洞的,怎么说也是皇家人,不是他们那些官员说管就能管的。何况也不能一天到晚的盯着人家不放,人家反咬一口,反倒无处脱身了。
  成王和皇帝的关系一般,但是他和另一个王爷濂王的关系不错,父辈就是关系好的,自然就延续到儿子这一辈了,其他人的关系就一般了。涉及到了王爷,他们这帮太监也不敢擅自往下查了。
  东西送到皇帝案头,皇帝也不镇定了,怎么还扯出外封的王爷来了,成王虽然只是堂弟,但是素来老实,每日就喜欢读书,还喜欢收藏金玉古玩。这再普通人家可能说是不求上进,玩物尚志,但是在皇家这就是大大的优点啊,王爷的俸禄那么多,还有封地的税收,别说只是喜欢金玉古玩,就是喜欢美女姬妾养上一群也不是问题。所以皇帝是万万没想到这事情能扯上成王,随后又看到了濂王的影子,忽然冒出了个古怪的念头,当年濂王的父亲差点做了太子,莫非濂王是想要继承父志?只是不知道成王到底知不知情,有没有掺合其中。
  皇帝如果怀疑你了,那你基本上就什么秘密都没有了,虽然事情并不绝对,但是有方向和没方向完全是两个样的。而且皇帝还特意派了不少好手,因为如果真的蓄谋造反,绝不可能是表面上露出的那点实力,派去的人不求拿到真凭实据,只求知道是不是有这样的可能,毕竟是王爷,不能捕风捉影的就给查了,何况谁知道人家的实力怎么样,万一来个鱼死网破,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
  皇上是个难得知道民间疾苦的皇帝,所以一边等待着消息,一边开始练兵,虽然太平日子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