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历史剧同人)汉后人 >

第22部分

(历史剧同人)汉后人-第22部分

小说: (历史剧同人)汉后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去的原则呢,何况一国皇后,是国母,这也是前世那人再厌恶自己却也不敢废后的原因。现在自己只要不是无子或者篡位这种阴谋,地位就丝毫不需要担心。
  只不过皇帝的真心有几分尚不好说,她也想让傅瑶品尝品尝她前世求不得之苦或者从高处跌落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感觉,否则仇恨永远不能从她的心中消失。
  政君让人撤下宫中所有红色橘色等鲜艳颜色的东西包括帐幕,还有各色器具,衣服自然也是。云姝得知消息的时候就已经把承慧院所有鲜艳颜色的东西都收了起来,将素服,和浅色衣衫拿出来,还通知了其他后院的人,别在这个时候捅娄子,御史的眼睛这个时候比什么都亮。
  国丧,民间百姓尚且要停止婚嫁半年,宫里先帝妃嫔人人皆需素衣素食,为先皇祈祷,后院那些人则还要手抄道经,哭灵。
  后宫这些人多数娇生惯养,这个时节哭灵简直备受折磨,但是被太子接连送去了两个先皇的美人去陵寝等着给先皇守陵之后,就都老老实实的了,再怎么难受也都忍了。
  张美人和陈美人跪在妃嫔中,张美人是真的伤心,她对先皇是真的有几分感情的,只不过比不上她对荣华富贵的热爱,先皇去了,她也不过是个美人,之前越是得宠,日后的日子就越难过,不着痕迹的看了看跪在后方的傅瑶,眼里是不容错辨的提醒,傅瑶碍于周围的人,也只能仅仅点了个头。
  陈美人像个木头一样,说不上开心也说不上悲伤,她本身存在的意义更像一个工具,偶尔几天没有交代事情的日子才是她最快活的时候,如今,她已经失去了价值,没有办法吹枕头风,现在皇帝的后宫她是不可以呆的,要么和其他的先皇妃嫔在一个大院子里凑活,要么就只能去给先皇守陵,其他的出路实在是太难,自己也不值得背后之人相保,难免悲哀,倒让冯顺常有了几分兔死狐悲之感。
  有些不受宠的妃嫔着实是哭不出来,偷偷抹着姜汁,政君也只能当做看不见,总之,一代帝王就在这或真或假的哭泣中放进棺杶,就等着太常计算的适宜日子。
  没有了丝竹舞乐,没有了姹紫嫣红,整个皇宫显得格外寡淡。
  新帝在先帝驾崩当天的继位是事急从权,必须得有个正式的登基之礼,在翻遍了礼仪典籍后,流程就这么定下来了。
  至于政君的封后仪式则放在了皇帝登基的七天后举行,在这之前,政君的分位是昭仪,掌内宫。其他后院的人的册封则要等到皇帝下葬之后才有空去弄,这就是妻和妾的区别。
  先皇的妃嫔已经提前整理东西搬出自己所在的宫殿,住进了长乐宫和长信宫的后殿,这两个宫殿历来是太后,太皇太后的处所,后殿住的基本都是先皇的妃嫔,少了些鲜活气,多了几分肃穆感觉。
  政君走进椒房殿,这座历代皇后的寝宫,尊贵典雅,花椒和泥涂墙寓意多子,本来是历代皇后地位的证明,自己前世却把这里变得和冷宫一样,再华美的装饰也是空洞苍白的,这次她要这里成为后宫最显眼的存在。
  云姝和红丹,鸢蓝前前后后把宫殿的里里外外检查了好几遍,就差没把家具刨开看看里面是不是藏了东西,这后宫中藏污纳垢的地方太多了,都不知道会在哪里中招,这里自然是重中之重,确定没问题了才开始一件一件的把东西搬进来,皇帝的东西自有人搬去宣室殿。椒房殿和宣室殿的距离还不算远,大概也就是兰林殿能更近点,不过这里除了宠妃以外,一般更是公主或者是诸侯的翁主们进宫的居所,所以也是空置了很久。
  林宝林暂居含德殿,奉顺常居侧殿。王宝林和宁顺常居玉堂殿,冯顺常被政君以宫殿居住人数不宜过多为由,安排在了摇光阁,名字很好听,位置却比较古怪,殿后是个水池,有点深,临近明光殿。窦顺常和俞顺常,难得看起来比较老实本分,政君就给安排了个稍好的位置,金马殿,这个殿的位置虽然在西宫,但是却有个景色很好看,一到冬天,腊梅开的比较热烈,院子里会飘着香气,难得的好住处。
  傅瑶看着恶心却不能不安排,还不能太远,做戏也得让外人看,就安排到了承风殿瑶雪楼,算是偏殿,大小合适,就是承风殿多高台,夏天比较凉快,冬天若是暖气足还好,若是不足,冻手冻脚就不能怪她了,景色可是很好呢,而且若是夏天皇上还是很乐意过来看看的,只不过傅瑶只能咬牙捏着鼻子说安排的实在太好了,她非常喜欢。

  第三十四章

  皇帝死了,可日子该过还是得过,一国的帝后显然是不能像平民百姓那样可以放下一切事情为父母守灵致哀,也不能像大臣那样要回去守孝。严格来说,皇帝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自由的人,不论是吃饭睡觉出门,永远没有秘密,皇后是这个世界上要求演技最高的人,因为你要把你自己伪装成他人心目中要求的国母的形象。
  民间百姓死了父母要守孝二十七个月,皇帝却只要二十七天,但是这守孝也仅限于不能食荤,不能宠幸妃嫔,但是该登基登基,该处理朝政处理朝政,幸好皇帝之前就已经开始上朝了,这一次倒是轻车熟路,只不过地位不同,面对的事情也有所不同,就算以前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拍板做的决定,但是上面毕竟还是有人在为自己把关,现在自己成了做最终决定的人,多少有些仿徨。
  也有些大臣倚老卖老,觉得皇帝刚登基有些可欺,说话做事难免放肆,有时候甚至还会扯上政君,说什么身份不够高,应另选身份高贵的国母,就差没说我家女儿年方豆蔻,贤淑貌美,家世甚好,配做皇后了。
  皇帝是个倔脾气,还真就不是这一世的事情。他缺点明显,不过优点也不是没有,重情,念旧。前世的他被先皇保护的太好,没经历过什么残酷的教育就得到了皇位,一切来的那么容易,所以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上阴谋诡计才是最可怕的,大臣们顺着他的意思来都是听话的,却没想过那是不是有可能是个糖衣炮弹。
  然而这一世,政君的重生让某些事情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先皇比前世更早的注意到了皇帝的性格问题,处事问题,以及能力问题,手把手的将这些漏洞补上了大半,只要皇帝不是那么蠢,总会弥补上另一些,成为一个有别于前世的帝王。
  所以他非常愤怒,除了现在先皇才死不到五天,这些大臣们就开始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如此丑陋的嘴脸,也因为这些大臣的轻视,即使他刚继位,也是这个大汉王朝的主人,几个臣子竟然想把他当做傀儡。还有他的皇后,家人子本身就是为皇帝和皇子们选妃而进宫的,哪里称得上地位卑贱,何况他和政君相遇是上天的缘分,又是先皇的赐婚,说政君位卑岂不是说先皇识人不明。政君温柔聪慧,打理后庭井井有条,又能知他心意,从不像那些妾室一般只知道从他身上拿好处,这样的妻子哪里是什么高贵小姐比得上的,休妻另娶这种事情要真是让这些老臣们如意了,恐怕自己也只剩下笑话可言了。
  他看着下面几张嘴皮子吵的快把棚顶掀翻了,心中的怒火终于烧到了顶,抓住手边的砚台掷了出去,砚台毕竟坚硬,在地面上只是磕碎了一角,不过那一角四散的碎片也打到附近的几个大臣。
  大臣们吵到了兴头,谁也没想到皇帝居然甩下个砚台来,头脑冷却了下后,脊背上冒出一圈冷汗来,登基才几天又怎么样,那到底是皇上,是先皇从小手把手教大的太子,不是刚上朝的娃娃王爷。他们竟然刚才将他忽略自顾自的去讨论事情,简直是目无尊上,如果皇上借题发挥,怎么处置他们,他们都说不出什么来。
  皇上虽然愤怒却尚有些理智,知道不能真的按他的想法处置了这批倚老卖老的老臣,不过敲打一番肯定是要的,借此谋求些主动权才是,否则让他们无视这么半天,真把自己当病猫了。
  内心冷哼一声,面上阴沉如墨水。声音发寒“吵啊,接着吵,朕怎么觉得这是菜市口呢,怎么觉得这满屋子的都是市井摊贩呢。朕怎么不知道朕要做什么还得你们批准,朕的妻子是先皇为朕决定的,你们口口声声说她不够高贵,是不是觉得你们比刘姓还要高贵啊。恩?”
  这质问声一处,没谁还敢站着了,就算他们觉得皇上刚登基不会处置他们这群老臣,但是朝堂争辩和藐视皇家罪名可截然不同,尤其是闹的最欢,吵着皇后不够尊贵的那几个老臣,更是让其他人给瞪出了花,要不是你们几个,皇上哪来这么大的火,可不是谁家都有女儿想送入宫博富贵的。
  更何况,武帝之母还是二嫁呢,谁敢说历届的皇后都是高门大户出来的?家人子为什么和宫女不同不就在于是后妃的储备之人么。猪队友,以后可得离远点。
  你想死,早点死,别拖累我。
  这就是人性,刚才争吵可没谁想这些,现在知道皇帝暴怒了,就开始推脱,死道友不死贫道嘛。
  皇帝在上面看在眼里,却恨极了法不责众。
  “朕初登基,先帝去才五天,虽按制只需守二十七天,但先皇为朕殚精竭虑,朕甚为悲伤,决定守丧三月,以示孝顺之意。朕尚需熟悉政务,所以事情不必由丞相简略过后再送来,无论大小,朕总不能只看大事,等熟悉了之后再劳烦丞相。另外,朕登基大典之后便是封后大典,还往诸位不要出差错,皇后出身清正,聪慧贤淑,持身端正,无不妥之处,甚得先皇赞许,且先皇病重,侍疾甚是辛苦,如今先皇祭礼也大多亲力亲为,皇后入宫不过一年,能做到这些实为女子表率,朕意已决。”
  大臣们互相对视一眼,刚才没参与进来旁观的都是眼明心静的人,他们才是聪明人,这些人年龄还都不大,没有那些老臣们为家里抢夺利益的那种急切,所以刚才仅仅是退后不参与,现在看其他人都吓的浑身颤抖指不定怎么在心里嘲笑呢。
  其实这帮老臣经历的多,若是平常,未必会这么急切,只是时机太好,利益太大,尤其是皇后之位,皇后本身给先帝侍疾送终就够资格了,若是再过段时间生下皇子,除非谋反,就再也动不得了,让他们怎么不着急呢。
  政君虽然在后宫,然而并不是前朝的消息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这个时候还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说法,远一点的吕后,窦太后,近一点的先皇之母都曾经垂帘听政,甚至吕后说话比皇帝说话都管用。所以知道些前朝消息并没有那么难,她也不需要去冒险在皇帝身边安插什么人手,自有皇帝身边的小黄门来禀报。
  知道前朝那些老臣么说的话政君还没有怎么样,云姝她们先炸了。云姝的脾气温婉,红丹稳重,鸢蓝就有些活泼,所以,鸢蓝猛的一跺脚“这些人,吃饱了撑着了?娘娘是家人子出身,最是正经清白了,那些下贱的歌舞女都能入宫,家人子怎么倒成了身份卑贱?就好像他们发家之前不是泥腿子出身似的,一个一个的倒是人模人样了。”
  眼看着说的越来越不像话,虽然这椒房殿内殿她们几个都是可靠之人,这话也太不敬了,若是被皇上知道了,责罚也是必然的,云姝盲轻轻拧了下鸢蓝的胳膊“就你生气啊,你若是纠结这身份地位问题,岂不是承认了娘娘是他们嘴里说的吗。”
  鸢蓝愣了下,瞪了瞪圆圆的眼睛“咦,好像是哎,不愧是云姝姐姐,懂的就是比我多。”
  云姝哭笑不得,点了点鸢蓝的鼻子“你哦,怎么这个时候还能东想一下西想一下呢,这件事我们说什么都没有用的,前朝的事情我们插不上手,但是后庭的事情确是娘娘的事情,娘娘无论是和陛下的情分,出身,贤淑都没有问题,陛下不会让那些人得偿所愿的。”因为陛下不是愿意做个傀儡皇帝的人。
  最后这句话说起来有点惊世骇俗,云姝默默的吞掉。
  政君倒是诧异的看了眼云姝,虽然话没说完,不过意思倒是能听得出来,看来她这个宫女并不是个只看得到眼前的女子,只是做个贴身宫女未免屈才,前世到底是没注意到这方面,倒是没让云姝有发挥的地方。以这种聪明悟性,做个女官绰绰有余,贴身的宫女还能培养,这样一个女官能在后宫里发挥的作用政君太明白了,而且又是忠心于自己的,更是好上加好。
  虽然有培养云姝的打算,但是还有个贴身侍女没有找到,身边一时半刻离不得人。
  “这件事情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要相信陛下才是,让苏胜打听打听就是了,在这种时候更要谨言慎行,莫给其他人留有口舌的机会。”政君让红丹去找苏胜,这种消息她听了不派人去探听探听才是不正常的,不过她倒不担心那位会妥协,人有的时候说脾性难改并不是一句假话,皇帝或许很多的地方都被先皇改了过来,不过你越逼他他越往反方向来的这个性格倒是一点都没改,那些人越说她出身不够高贵,他就越要抬自己的出身。更何况和一群快要退出朝堂的致仕老臣计较没什么意思,说不定他们鞋底下都是一团烂泥,根本经不起查呢。

  第三十五章

  苏胜难得有发挥能力的时候,打听消息很是卖力。没一会各种小道消息就都出来了,什么谢大人的孙女年方二八貌美如花,什么王大人的女儿豆蔻年华,却稳重大方之类的消息地下的宫女太监们有的在偷偷谈论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云姝担心的看看政君,马上封后大典就要举行了,现在却总有其他女子贤淑堪为后这种流言,一个后戚的名头当真能让人们赌上一把吗?
  政君确实生气,生气的却不是这些流言,流言若是清除,只需更大的流言或者是任何能盖住的事情都可以。朝中的老臣们虽然有想架空皇帝的,却也不是没有忠心皇室的,即使为了朝政平稳过渡要稳住那些人,皇帝也不会拿一个皇后之位来填塞他们庞大的胃口,那些女子进宫之后帮的是娘家还是夫家简直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就连政君这个时候都在庆幸,因为之前的事情,军中的势力倒是看皇帝顺眼的很,而且武将多是粗人,也一根筋,皇位坐着谁自然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