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历史剧同人)汉后人 >

第40部分

(历史剧同人)汉后人-第40部分

小说: (历史剧同人)汉后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政君,她说过,她要让傅瑶体会自己前生的痛苦,让她的儿子更喜欢自己这个嫡母。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皇帝的想法,所以,她知道皇帝并不会给二皇子机会,他注定是个贤王,又何必上赶着去给自己抹黑,坏了布局呢。
  傅瑶做梦都想不到她能和自己的儿子亲密相处的时间只有孩子上学堂之前了,而且政君还打算对这个孩子好一些再好一些,宠的这个孩子和自己孩子一样。当小孩子意识到她能给他,他的母亲不能给他的东西的时候,这个天平就会一点一点的向自己这边倾斜,傅瑶可并不是个会和孩子谈心的细致的母亲,等她察觉,一切都会晚了。
  如果傅瑶以后还有别的孩子,没关系,有一个算一个,她会让这些孩子过的非常好的。
  傅瑶无端的哆嗦了一下,正好冷风刮过,她也没想太多。
  后来有大臣知道了皇帝给二皇子取的这个小名,还叹了句当今倒是个慈父,也不怕同等待遇给二皇子不切实际的幻想,将来如果有那么一天,难道不会后悔。
  这个大臣的父亲,拄着拐杖走过,大概因为之前也是个不低的官员,十分的有气势,听着儿子叹气,哼了一声“我看你的脑子也没怎么转。”
  大臣无端挨骂无辜的看着他爹“爹,你骂儿子干嘛,儿子这也就是个猜测不是,不妄议了就是。”
  老头恨铁不成钢,拿拐杖轻轻抽了抽大臣的腿“先生白教你了?你再把这小名念几遍就知道原因了,看来你的火候还差的远呢,老老实实的给我出去历练两年再回来吧”说完一步一步的就走了。
  留下大臣风中凌乱“福儿,福儿,福儿,扶儿,服儿,辅儿。”瞬间大臣感觉自己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呢,原来自己没有站错位置呀,大皇子,臣一定不会再犹豫了,请你快点长大吧。
  皇帝还不知道自己在二皇子的小名中的这点心思被人猜到了,他正要去金马殿看看,那毕竟有三个要给自己生儿育女的嫔妃,虽然没多喜欢,但是都是温柔的性格,倒也并不厌烦。
  皇帝来的时候,三个人正在窦氏这里聊天呢,也没想到皇帝会来。
  皇帝听到三个人都在的时候脚步一拐就去了侧殿窦氏那里,皇帝没让人同胞,三个人聊着正开心呢,突然看见皇帝,但又不好意思冷场,就穿插这把这尴尬劲给去了。
  你一句我一句的,还真的让皇帝觉得呆着挺舒服的。那种自在的气息也就在皇后那感受过,没想到这几个自己没怎么来看过但是幸运的怀孕的妃子还有这特点。
  皇帝除了赏下些补品,还每人赏了些小孩子的东西,三个月的时间说快也快,虽然已经有两个孩子了,不过皇家的孩子多多益善,他倒是真的希望这几个人里能有人给他生个女儿,他可还没有公主呢。他又不需要送亲生女儿和亲,皇室的公主自然是天之骄女,一想到会有女儿可以甜甜软软的,糯糯的叫他父皇,感觉就特别期待。
  看向三人肚子的眼神就特别的温和,不过好歹他还记得这宫里的女人都是想生儿子的,倒霉把自己盼着女儿的心让人看出来。
  三人自然是起来谢恩,说来也奇怪,都是怀孕,月份也差不多,但是俞氏的肚子就是比窦氏和冯媛大上两圈。太医也诊断过,还不止一个,有的说是双胎,有的说孩子比较大,但是不管怎样对母体的考验都很大。
  只不过俞氏还是很开心,哪怕真的遇到最糟糕的场面,她一定会选择自己的孩子。
  俞氏的肚子大,身体更沉。皇帝本来想说不用谢恩,结果这三个人都是小心惯了的,早就站了起来,不过后面就是宫女,皇帝也没怎么担心。
  可意外总是来的很突然,俞氏晃了晃,宫女么有扶住她的胳膊,只托住了她的手,结果这一沉,俞氏差点跌坐在凳子上。
  惊魂未定的俞氏也顾不得皇帝还在,抚了抚胸口,结果突然一僵,刚才似乎有地啊扭到腰,但是肚子怎么有点疼呢。

  第六十二章

  这里好几个人呢,俞氏刚开始觉得尴尬,自己也是学过宫规的老人了,没想到行个礼能扭了腰,平常也就算了,自己还怀着孩子呢。
  有点后怕,冯媛和窦氏同样的行礼也没怎么样啊,怎么自己就。
  俞氏坐下,肚子一抽一抽的,越演越烈。俞氏不得已,只能说出来“妾身恐怕得宣下太医了。”
  皇帝目光一凛“刚才扭到了?”
  俞氏眉眼低垂“妾身没掌握好力道,起的有点猛,好像抻着腰了,不知道是怎么,肚子却有些疼。”
  皇帝的表情不复刚才的轻松“宣太医。”
  太医虽然要经常过来给俞氏她们看诊,但是距离这里到底是有些工夫的。但是孕妇的事情那都是大事,紧赶慢赶的往这边跑,年纪也不小了,挺不容易的。
  不过因为要提前几个月就备好稳婆和挑选好奶娘,所以也有几个有经验的老人在这宫里。
  那嬷嬷摸了摸俞氏的肚子“这根据老身的经验,看着是双胎的样子,不过也有可能是一个孩子补的有点大,如果是双胎,身子就沉,如果没动的对劲,就容易动胎气。而且双胎很少能怀满十个月的,多数都早产,不过现在才七个月,这时间有点早,我看这位娘娘的情况,怕是要早产。”
  皇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双胞胎哪是那么好怀的,只不过他好不容易来看一次,没想到让妃嫔行个礼还能抻着腰早产,这口气出不去上不来的,咯的慌。
  挥挥手“赶紧准备着,皇嗣重要。”
  俞氏都快哭了,自己怀个孩子不容易,好不容易再等几个月就生了,不求皇帝多重视这孩子,能想起来照顾照顾也行,结果她这个当娘的不争气,弄了这么个开头,皇帝对着孩子哪能喜欢的起来,还在母腹就被自己耽误了。
  但是肚子越来越疼,扯的她神经都紧张了,也顾不得这些了,孩子得生下来才有未来,何况皇上就是再不喜欢,毕竟是皇嗣,皇后又向来公允,吃不了什么亏,只要孩子日后平平安安的长大,比什么都强。
  俞氏被扶进匆匆布置好的产房,皇帝就在这屋里坐着等,冯媛和窦氏想去看,但是又怕看了吓着,犹犹豫豫的,皇帝就让她们都坐着等等,一会回去休息。皇帝也知道她俩现在肯定是休息不住的。
  太医紧赶着过来,让医女去先把脉,自己根据脉象准备开药,产婆虽然刚来,但是能经过皇帝皇后两轮筛选应该也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就是这奶娘是个问题你,因为备好的只有一个刚生,其余的也都还没生呢。
  皇后听到俞氏早产的消息,安顿好孩子也匆匆过来了,给皇帝行了礼之后看见窦氏和冯媛也在“你们俩还不回去休息,都七个多月八个月的人,别长时间的坐着,回去等消息便是,刚开始发动,又是早产,没那么快生。”
  皇帝也点头,让她们回去,可冯媛一脸的担心。政君只好让人去里间铺两个软榻,让她们进去躺着等,困了就睡。
  俞氏因为是早产,并不会像正常生产那样一点点阵痛开宫口,撕裂般的疼痛让她恨不得蜷缩起来。但是为了孩子,她必须得坚持着。
  没一会俞氏的头上汗就下来了,因为稳婆的嘱咐,强忍着没喊出声音来。
  政君突然想起来,孕妇难产容易使不上力气,就让人回去取她上次生产的时候用了的那根山参,年份很久了,确实是提神的好物,切了几片,先给里面的俞氏熬些鸡汤来。
  皇帝虽然经过政君和傅瑶两次生产,但是不过都是在外面等,头一次知道女人生产要有这么多的步骤和准备,看见政君把这里指挥的有条不紊,还有闲心感叹下皇后的能干。
  其他人听说俞氏要生,分分过来要为俞氏守着。政君心里冷哼一声,什么为俞氏守着,平时怎么不见她们这么姐妹情深呢,不过是因为皇帝在罢了,都想用善良美好来和皇帝培养下感情罢了。
  人家在里面生孩子,你在这里想男人,这就是后宫里的女人。
  皇帝听到外面的声音,皱了皱眉头,招来陈安季“让她们都回去,俞氏生孩子,她们来凑什么热闹,能替着生还是能干嘛,要祈祷回去祈祷,别惊扰到俞氏。”
  政君乐得不用着急做恶人,只是安安稳稳的坐着。
  陈安季出去通知那些过来的妃嫔,一开始她们还不信,觉得是政君不让她们进去,后来陈安季耐心耗光,收起温和的老好人面具,冷着一张脸“诸位娘娘还是回去吧,俞良人生产着实不宜有过多人守着,陛下和皇后娘娘都在,陛下说,请诸位娘娘回去为俞良人腹中龙嗣祈祷。”
  转头就走,他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他如果不想给面子,谁能奈何他,只是平时守着礼,轻易不冷脸,还真觉得自己这个大太监好说话。
  被撂了冷脸,这些人讪讪的回去了。
  房间里听不到产房的声音,想来是俞氏为了节省力气并未喊叫出声。
  皇帝的脸色好了些,俞氏虽然有些愚笨吗,但到底是个慈母,既然这样,之前的事情就不再提了。
  俞氏喝了太医开的催产药,产道慢慢打开,但是孩子的胎位不是很正,产婆在肚子上按摩让孩子的胎位归正,俞氏终于没忍住喊了几声。又含了几片参片补充体力。
  俞氏清楚自己是尴尬的透明人,如果自己这次没有挺过去,那么孩子出生恐怕也得不到最好的照顾,哪怕是再疼,也听着产婆的指挥使力气。
  或许真的是感动了上天,胎位居然被产婆给揉正了,要知道这种事情哪怕是最有经验的产婆也得看运气。
  这胎位一旦正了,就好多了,又过了一个时辰,一声孩子的哭声从产房传出。
  皇帝登时坐不住了,看着门口,里面的窦氏和冯媛也走出来,捧着肚子望着外面。
  有个小宫女跑进来报喜“陛下,娘娘,俞良人生了个公主,产婆说,娘娘肚子里面还有一个,是双胎。”
  有一就有二,没一会第二个孩子也生出来了,也是个公主。
  皇帝笑的特开心,这下大公主二公主就都有了,前段时间他还想着要是生个公主就好了,凑成儿女双全,没想到这么快就愿望达成了。
  两儿两女凑成了两个好字。扬眉吐气啊,再也没人说皇帝不行了。就算别人比他生的早,有他这么有福气吗。
  政君见皇帝完全忘记了赏赐的事情,只能轻声喊着他,皇帝还在呢,这第一个赏赐下去的事情可不能由自己来做,任何细小的细节都不能有所疏忽。
  皇帝这才想起来刚才光顾着高兴了“俞氏产下两位公主,有功于皇室,赏珍宝若干,烟雨罗三匹,升为充衣,封号为禧。”
  伺候俞氏的人顿时下跪谢恩,哪怕是俞氏本人恐怕都是高兴不已的,珍宝还在其次,升位分才是最重要的,要知道如今宫内位分最高的除了皇后就是荣华,有了这个位分和两个孩子,任谁都不能再随便欺辱她了。
  皇帝封赏完才想起来,位分的事情应该和政君沟通下的,虽然他觉得自己封的并不过分,不过这是皇后的面子问题。
  政君见皇上回头看她,笑着说“陛下的封赏很合理,不过禧充衣听着并不是很顺口,历来妃嫔生双胎的几乎没有,陛下之前也没有公主,俞氏有功,升个荣华也是够的,两位公主降生,可是天大的喜事呢,还有金马殿本来就无主位,不如就让俞氏入住金马殿主殿。”
  俞氏和政君并无龃龉,既然是送人情,政君乐得多送点,两个公主,再吉祥,又能有什么呢,俞氏难道还会因此就改了性子得宠吗。
  皇帝一想也是,傅瑶生个次子升充衣,虽然在皇室更重视儿子,但是两个公主,俞氏的身份也比傅瑶高些,荣华就荣华。毕竟是皇长公主和二公主的生母。
  俞氏因为脱力昏睡过去,不知道自己已经变成了禧荣华,成功的成为了宫里高位分的妃嫔,但是此后她的宫人们鸡犬升天自然是喜气洋洋的。
  既然母女平安,皇帝也看过了公主,还有政务自然就不会在这里呆着了。
  留下俞氏的大宫女处理后续的事情,让人把冯媛和窦氏送了回去,只是悄悄让人和冯媛说了句安心待产,孩子出生之后自然会升位分,莫要心急。
  因为奶娘不够,只有一个还是刚刚生产不久,奶水怕是不多,政君只能赶紧挑选三个和之前那个一起送到金马殿,而且还让太医好好开了药膳的方子给俞氏和奶娘吃,两个公主都是早产,有些瘦弱,得精心照顾着。奶娘入口的东西就得谨慎着。
  早产的双生儿在民间百姓家或许是难养活的,但是这宫里又不缺好东西,如果没什么意外的事情,两个孩子应当可以平安长大。
  政君有些疲累的回了椒房殿,看了看平康,才去洗漱,前世俞氏可没生双胞胎,这事情的发展果然和前世大不一样了。
  不过,好像忘了什么事情,到底忘了什么呢。

  第六十三章

  觉得大概是什么不重要的事情,政君就抛到一边去了,任什么事情都没有她宝贝儿子重要,从金马殿回来,政君和皇帝先去看了看平康,小孩子扁着嘴睡的正香呢。
  俞氏的孩子生的再快,几个时辰一过去也是傍晚了,皇帝之前喝了一肚子茶,也饿了。政君就让人上了一桌好克化的吃食,金丝银耳粥,配上一些小菜,面饼也挺好吃的。政君陪着用了些,她连水都没怎么喝。吃饱喝足两个人才算是状态缓了过来。
  本来政君中途想让皇上回宣室殿等消息的,觉得应该还有不少的竹简需要批复。
  皇帝倒是不想回去“又不是之前傅氏生孩子那么晚,宣室殿那边其实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了,那些请安的奏折,看和不看没什么意思,满篇都是马屁,没几句有用的,朕都扔给丞相和御史大夫了,让他们找人把字迹去了,竹简留着新用。”
  政君哭笑不得,皇帝怎么和前世想必,政务也好,军务也好,哪怕是手段智商都有很大的变化,性格也是,除了腹黑,偶尔还犯傻。
  因为不喜欢别人吹捧拍马屁,让堂堂一国丞相去找人将竹简上的字都剃掉,宫里的小太监们被抢活了啊。
  不知道丞相会不会把下面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