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之宠七日常 >

第31部分

穿越之宠七日常-第31部分

小说: 穿越之宠七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珗源没料到妹妹突然会问这个问题,下意识便摇了头。

    苏寻见状,却是不依不饶,她边打量着二哥的神色,又迟疑道:“那……难道二哥是有喜欢的男子?”

    “噗……这个还真没有。”苏珗源这回有些哭笑不得,头更是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是真没有,还是不好意思说,二哥不管你喜欢谁,沅沅都支持你,可不许瞒着我。”苏寻有些不相信,她扯了扯苏珗源的衣袖,今儿个话都问出口了,索性就问个清楚,反正豁出去了。

    “你觉得二哥会瞒着你么?说没有就没有,再说了,若是二哥有意中人,那肯定也得让沅沅先过目,你喜欢了,我才喜欢呢。”苏珗源说得坦荡荡,不过说到最后,他忽然觉得身上一阵痒,还快速地蔓延开来,不消一会,脸上也开始痒了起来,他赶紧地伸手抓了抓。

    苏寻这会儿听得苏珗源这般说,心里正松了一口气,原本以为二哥也喜欢萧睿,目下瞧起来应是单方面的,那就好办多了……可一抬眸,却瞧见二哥脸上竟起满了小红点,不仅如此,还隐隐有肿胀的趋势,她愣了一下,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见二哥伸手在挠,立即拉住了他手,道:“二哥别挠,过三个时辰就不痒了。这是荀九送你的见面礼——猪头散。”下药捉弄人一向是荀九的乐趣之一。

    “什么?!”苏珗源一怔,面上生了恼意,心里也愈发不喜那荀九,竟然给他下了药,名字还叫“猪头散”。

    那女人还真是个毒妇!

    ……

    这厢,陶氏回了毓秀院,恰也遇上苏绍华回来,忙伺候着一脸疲倦的夫君更衣洗漱,待两人都沐浴完了躺在架子床上,苏绍华搂着陶氏,便与她说了下今晚的事。

    陶氏听闻徐王世子的事,颇感兴趣,她眉眼含笑道:“还真没瞧出来,徐王世子竟有如此胆色,妾身还一直觉得那孩子性格太过温顺呢。赶明儿,妾身可得找机会好好瞧一瞧那孩子。”

    苏绍华晓得妻子一直是把徐王世子当作未来女婿看待,这会儿,无论听到他做什么,都是夸赞,不免有些郁郁,再加上确实是累着,只淡淡应了一声,就阖了目。

    陶氏见夫君睡了,也不多言,静静地伏在胸前,可脑子里却不禁还在想着,不管如何,得赶在女儿及笄之前,就给女儿定下亲事,也省去一些麻烦事儿。

    毕竟,有前车之鉴……

    而,若是这个未来女婿便是徐王世子,就最好不过了。

第44章 忆纸鸢() 
过了二日,太后念着苏寻没来参加宫宴,没见着她,许是有些挂念了,又写了张帖子让正巧在寿康宫给自个配美容丸的荀九带给那丫头。

    而当荀九一脸悠哉,手持着宫贴出现在玉芙院时,苏寻正在交功课。

    今儿她着了一身淡粉色绣蔷薇儒裙,头上梳了丱发,未带一点首饰,瞧起来素净得很,这会儿那张明眸皓齿的脸蛋正一脸严肃,玉白的手一点点地在桌上摊开前几日便画好的桃花图——也就是上回黎先生布置的功课。

    这七年由着黎先生教导,都说名师出高徒,到她这,倒真是糟蹋了这学识,琴棋书画都只学得皮毛,若要说还能拿得出手的,可能便是这画了吧,不过,她家先生本身一手丹青就绘得极妙。而虽说黎先生是个温和之人,平时管教也不甚严,可这功课完成不好,也是会受罚的。

    是以,想想,心里难免有些忐忑。

    待画卷全部展开,苏寻用一双大眼眸儿小心地瞧了眼站在桌前,着一身绣有香山书院标识青袍,玉簪束发的女先生。

    这便是黎先生,她今年约莫三十余岁,眉眼清丽,从不冷脸,温和亲人,又因着才情极好,使得整个人气质脱俗,瞧起来便似个温润如玉的女君子。

    见她神色不变,正仔细瞧着画,苏寻也收回了眸光,准备安静地等着黎先生点评。

    偏当垂眸一刻,就见荀九晃悠着袖子,大大咧咧地走了进来。

    “哟,这是在赏七姑娘的画呢?”荀九见到里面这番光景,不由打趣道。荀九生活在荣国公几年,又是时常往玉芙院跑的,自然是认得黎先生的,也晓得那丫头平日里是怎么偷懒的。荀九脸上含笑,快步上前走到黎先生身边,装模作样地瞧了眼画,“是一副桃花图啊,还不错嘛~”说着,她又朝苏寻挤挤眼,道,“看样子,上回带你去赏花,还真是去对了。”

    苏寻一听,不由暗翻了个白眼儿,也没精力去反驳这话,她还记得前两日,荀九给二哥下了药,结果导致二哥成了个大猪头,足足过了一日才消肿的,那下手确实有些重了。

    可这般想着,目光却不禁落在了她手上拿的宫帖上,倒有几分猜出了荀九前来所谓何事。老实说,她也想入宫瞧瞧七公主呢,上回宫宴没去成,她正琢磨着找个时间进趟宫,毕竟真是有好些时候没见着七公主了,也有些想她了。

    可念着黎先生还在,苏寻一时也没出声,继续低了脑袋,作乖乖状。

    黎先生也是个通透的,哪里不晓得荀九手里的宫贴是谁写的,她微笑着与荀九打了声招呼,便俯身缓缓地卷了画,道,“苏七姑娘,我有事要先回书院去了,这画容我也带回书院去,过几日来了府上再与你点评一二。”语毕,黎先生利落地卷好画,便持着画卷,告辞离开了。

    苏寻低头恭敬地送黎先生走出屋子,才一转身,一张红色的宫贴就抵在了脑门上,一旁还传来荀九的声音:“七姑娘,现下拾掇拾掇,便随我入宫去吧。”

    荀九做事一向随性,这回做事这般积极也实在是“太后之命,烦不胜烦”,何况还收了那么些银子,若是再不把小丫头带进宫,恐是对太后就有些不好交代了。

    可苏寻前几日才惹了娘亲不开心,虽心里是极想去的,倒也不敢随随便便就跟着荀九走,便拿了宫贴,乖乖先去告知陶氏一声。

    到毓秀院的时候,正巧却见着大堂嫂梁氏与娘亲一起坐在绸榻上做绣活儿,两人说说笑笑着,相处融洽。

    梁氏嫁进荣国公府第三年,便生了一个儿子,过了两年,又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如今,她也是三个孩子的娘了,可整日为儿子们操心还不止,三年前,老荣国公将爵位传给大房的后,婆婆宁氏便开始让她学着主持家事,这每天忙着都有些晕了头,好不容易才得了空,便来找陶氏闲聊会。

    梁氏生得肤白嫩滑,一身芙蓉色散花如意云烟裙愈称得肤质极好,虽姿色比不得一旁的陶氏,可这年轻时本不出色的容貌,经岁月的沉淀,多了一分成熟的韵味,远远瞧着,就知是大家闺秀出身的。

    梁氏一双手也生得巧,芊芊玉指,这会儿,她绣了一副鸳鸯戏水图栩栩如生,连陶氏见了,也不由多瞧上几眼,甚至停下了手中的绣活儿,笑道:“瞧这绣得,若是这双鸳鸯绣上了眼睛,只怕就从锦帛上游下来了。”

    “三婶,可别取笑人家了,都好久没绣活儿,再过几日,恐怕这绣花针都快拿不住了。”梁氏羞赧一笑,她边绣着,似想起了什么,又不由感叹道,“前阵子我回娘家,见到静姝堂妹的绣活,那才叫一个精细,让我瞧着叹为观止。”

    “哦,可便是今年及笄的那个丫头?”陶氏对梁静姝倒也有几分印象,晓得那个姑娘性子温婉,以后定也是个贤妻,若是可以,做自己儿媳也不错,两个儿子年纪也都不小了,尤其是二子,可盼着他成了亲,娶个脾气好的,那性子也能沉稳些。自然了,她也晓得,这可能性有点小,先不说她不想去干涉两个儿子的婚事,单说这梁家,也准是不会嫁两个女儿进荣国公府的,毕竟传出去了,定会有人说闲话。

    “是呢,便是那个丫头,真是个贤惠温婉的人儿,也不知以后谁有那个福分娶了她。”梁氏答了句,又落了一针,才抬眸瞧向陶氏,可不经意地却见到那一抹瘦弱的身影翩然走近,不禁一乐,道,“若是能娶到这个的,那福分就真是上了天了。”

    陶氏听梁氏这么一说,哪里不晓得她在说谁,也顺着那目光望去,见到女儿那张俏丽却有些心不在焉的脸庞,微蹙眉头,不由心道:长相漂亮,脑子却不大好使,那美貌也就成了累赘,能算什么福分,以后啊,若是能嫁得个会疼人的,没有婆婆的夫婿,那才让人放心呢。而……若是能如愿嫁给徐王世子,也算是这丫头的福分。

    苏寻见娘亲、大堂嫂都望着自个,她立即眉眼一弯,边走至两人身旁,边叫道,“娘、大堂嫂。”

    梁氏应了一声,而陶氏见女儿这般模样,便知她准是有事,便轻叹了口气,道:“有何事,说吧。”

    苏寻也不迟疑,便直接垂眸将宫贴递给了陶氏。

    陶氏扫了一眼,自然晓得不能老是拂了太后的意思,便点头允了,只是在女儿退出前,对着跟在其身后的莲雾和水梨,吩咐道:“这回可得好好看住姑娘,若不然,可不是打手心的事了。”上回苏寻醉酒回府,陶氏气得不行,当场便责罚了两丫鬟,自然了,这责罚并不会过重,不过让女儿晓得自个连累了身边人受罚,好有个记性。

    莲雾和水梨听了立马垂首称是,至于苏寻也无奈撇撇嘴,心里嘟囔了一句:知道了,绝不再犯了。

    ……

    苏寻随荀九上了马车行至皇宫,在宫门前递了牌子,正要进去,抬眸望了望天,却遥遥看见空中飘着一只蓝色蝴蝶风筝。

    应是宫里的某位小公主在放着风筝玩,虽说目下已进入初夏,日头高照,天气渐热,可今儿风高气爽,确实是个放风筝的好日子。

    苏寻遥目见着这风筝,倒不由想起了七公主与大哥年前玩耍的一幕。那会儿正是腊月,她又怂恿了七公主出来玩,可大哥不知怎么想的,却是带着几人去放风筝。那外头天寒地冻不说,又无一丝风,自是无论如何也放飞不了风筝,最后瞧大哥手冻得通红不说,还有些遗憾地送七公主回了宫,而偏偏的,那次相处之后不久,大哥就随三皇子离了京都去兖州办事,算算日子,都快有小半年没回来了。

    到底还要不要媳妇了?

    唉,不仅如此,这七年来,就算两人相处,苏寻也看着着急,明明这相互喜欢旁人都感觉到了,可这两人偏偏就是你不说,我也不说,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但不管如何,目下大哥不在,也只能靠她时不时进宫陪伴七公主了。

    苏寻不由撇撇嘴,心想着过会去寿康宫见了太后,便去福芷宫找七公主。

    福芷宫是七公主目下住的宫殿,是她满了十三岁之后,嘉和帝见公主也大了,便特地给她独自安排了一个宫殿。这宫殿也离着雅妃的淑莲宫不远,毕竟小时候一直便是雅妃照顾七公主,如此安排,也以防七公主出了什么事,雅妃能及时照应。

    几人人了宫,行至一半,便兵分两路。

    荀九去了太医院说要拿些东西,苏寻便自个去了寿康宫。

    而进到了里面,苏寻一眼就瞥见太后身旁,正端端正正立着一个年轻男子,瞧那一袭蓝紫色锦袍的背影也真是分外的熟悉,以致她第一眼就认出来了。

    怎么……又是萧睿!

    这一刻,苏寻好想掉头就跑。

第45章 起争执() 
可自然不容许她这般做,目下,萧睿应是认不出她的,那若是表现得太过惊慌失措,反而会引起他的注意罢了。

    倒不如就当不认识一般,坦然面对,说不定萧睿就不拿正眼看她了,毕竟,他喜欢的可是男子啊……

    苏寻暗吸一口气,强作镇定地缓缓上前。

    今儿里面除了站着个萧睿,在太后的身旁,还坐着一位穿暗红云锦宫装的女子,她容貌秀美,光是这么瞧着顶多不过四十,可实际上已有五十余岁,且细细打量那张脸,唇角自然上翘,一副温和可亲的模样,让人不禁想起徐王。

    而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徐王的母妃——如今的栗太妃。

    栗太妃比太后小十来岁,入宫时,因年轻貌美,也算是先帝的宠妃。不过,从徐王身上,便能窥得这栗太妃的性子一、二,她从不恃宠而骄,也不喜争宠,为人和善,让人挑不出她的错,甚至太后病时,还曾衣带不解地在旁伺候,当真是待太后情如姐妹。自然了,这不能不说栗太妃太识时务,毕竟也正因如此,她才能在先帝驾崩后,在后宫安享晚年。

    萧睿来太后这便是随着栗太妃来的。

    栗太妃前些日子来找太后,晓得太后让荀九配美容丸,可有些配料却难得,她想兴许徐王有法子,便托着去办。没想到,不过二日,孙儿就将东西带来了,还说想亲自送到太后手上,便让他跟着来了。

    这会儿,刚把装有琼液雪莲、南海千年珍珠等物的锦盒放置好,栗太妃与太后正聊着,一抬眸,见一纤巧人儿进来,虽身量不足,可眉眼如画,仙姿佚貌,真是一个妙人儿,偏偏地,她停下身,又正好在孙儿身后不远处,一眼望去,这两人恍若站在一起,登对得很。

    而再瞧自个孙儿,似面不改色地,但栗太妃是什么眼力,一早就察觉那黝黑的眸子更亮了些,应是认识那姑娘,还很喜欢呢……

    这时,着一身暗色常服的太后见到苏寻来了,含了笑,自不当她是外人,和蔼可亲地便招手让她到身边坐,却不急着介绍她是谁。

    苏寻立在萧睿身后,给太后请了安,却没有上前,她垂下眸,乖巧道:“太后娘娘,现下您这有客人,沅沅不便打扰,可否让我先去找七公主?”

    苏寻晓得,她虽进宫多次,却都是去七公主的,宫里有好多人是未必认得她的,比方说,目下坐在太后身边的栗太妃是一次也没见过她的,而她就算识得,自是也只能装作不认识。可栗太妃那瞧着她的眼神实在柔和,让她不禁有些心惊胆战,何况,她也并不想萧睿瞧见自个,便不想留在这儿了。

    说完,她还小心地瞟了眼前面的萧睿,见他听见自己说话,依旧笔直立在那,这心里不由松了一口气。

    太后听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