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向胜利前进 >

第123部分

向胜利前进-第123部分

小说: 向胜利前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双膝顶在两边,伸出双手,一点一点地将这个同志翻转过来。

    很遗憾,这位同志额头左边被撞出一个洞……

    张青山不甘心,带着希望,伸出右手,从最上面那个同志的脖子边摸下去,摸到了中间这个同志的脖子大动脉。

    很遗憾,这位同志也永远长眠于此。

    张青山心头有些悲愤,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十分不甘的几乎趴在了最上面那个同志的身上,努力把右手继续向下摸去。

    这位同志也永远的倒在了这里。

    张青山真想用吼声来泄心中的愤怒:多好的战士啊!多好的同志啊!没牺牲在战火硝烟的战场上,却牺牲在了这里,虽然他知道这不可避免,但作为战友,对这样的事情,他感到了悲愤……可理智告诉他,不能这么做,因为不能影响士气,尤其是在这苦难重重,而且接下来会更加困难的时候,决不能意气用事——自己是连长,得对突击连一百多号人负责。

    一确定三位同志都牺牲了,张青山却触电般的猛地缩回了右手,虽然倒拐子碰到了冰墙,可他却没有丝毫感觉。就这么愣愣地看着,想着,沉默着。

    “老张,怎么样了?”

    “是啊,连长,你好歹回个话啊!”

    上面同志的询问,惊醒了张青山,却陡然现面颊有点冷,一模,居然是泪水。

    张青山用衣袖擦了下眼泪,用手为最上面那位紧闭着嘴,但双眼鼓起很大的战士合上了眼。嘴里喃喃自语:“对不起……对不起……”

    这一刻,他有千言万语要说,有无边的怒火要泄,胸中的悲愤如滔滔江水,可话到嘴边,却只化为三个字——“对不起!”

第一百九十章 残酷的现实() 
上面同志的同志们真是越等越焦躁,而且越等,那种不好的预感越强烈,尤其是见张青山到了那三个战友身边这么久,不仅没声,也没救人,这就让同志们越担忧。

    “拉我上去!”

    这四个字,如同一道炸雷,劈响在每一个听到这句话的人心口上,顿时齐齐变色,鸦雀无声中,让原本就低沉的气氛瞬间变得比寒冰还冷。

    这种气氛一直延续到张青山被拉了上来,有位同志忍不住内心的伤感,迫不及待的问道:“连长,怎么不把三位同志……把他们的遗体带上来?”

    张青山内心正悲愤了,听到这话,顿时狠狠地瞪了眼那个战士。上来后,解开绳子,见大家都看过来,他板着脸,沉声问道:“都看什么?还不动手,用雪把这三位的遗体掩埋好?”

    众人心头齐齐一惊,先前那个开口问的又忍不住惊呼道:“连长,就把他们三个埋在这儿?”

    “那你还想埋在哪?”张青山随手一指山顶,道:“难道要大家把这三位同志的遗体捞出来,抬到山上,然后竖个碑,这样才对得起他们三个。对吧?”

    虽然同志们心头确实是这么想的,而且听了张青山这‘反话’也确实心有怒气,可张青山的威望还是很足的,就算大家有怨气,也不敢出来。

    一见这种情况,胡英泽轻拉了一下张青山,在其耳边小声道:“老张,注意一下说话的方式方法,不要伤了同志们的心。”

    哪知,张青山反而更为动怒了。

    挥了下膀子,怒气冲天的叫道:“伤了他们的心?妈的,老子还伤心了。”

    “你们以为就你们感到心痛,老子就他妈的是铁石心肠?”右手食指连连指点着众人,咆哮道:“你们可别忘了,突击连是老子一手所建,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老子一个个亲自挑选的……”

    说着说着,张青山顿了下去,抓起一捧雪,死死地捏着,语气有些哽咽的叫着:“相处这么久,你们难道不知道老子是什么人吗?但凡有一点办法,你们以为老子就想将这三位战友的遗体这么草草地埋葬?以为老子不想将他们风光大葬?可咱们现在有这条件吗?老子是实在没办法啊!”

    最后一句话几乎是他用劲全身立即吼出来的。

    吼完,一屁股坐在地上。胡英泽赶紧去扶,却被他一把挥开,起身,低着头,走人。

    “老张!老张!”胡英泽叫了两声,见张青山没搭理,只得作罢。转身见同志们低着头,神色各异,有的还偷偷地瞄一眼过来,胡英泽叹了口气道:“各位同志,我和大家一样,对于失去这三位同志感到心痛,而对于如此处理这三位同志的遗体也感到愤怒,可是,大家得考虑现实……”

    事实上,张青山在给那位同志的遗体合上眼的时候,对于这个问题就已经拿定主意了:由于高原反应、长期行军的疲劳、营养跟不上等等原因,别看大家现在还能支撑得住,而且牺牲率也很少,但别忘了,这才翻了一座半雪山,后面还有三座半雪山等着大家去征服……光说眼前这事,从大家把那三位同志的遗体捞上来,然后抬到山顶,然后,在冰冷刺骨的寒风中,在冰硬的地面上凿开一个大坑,再埋葬。如此一系列下来,别说没有大半天的时间是绝对完不成的——光是在冰硬的地面上,凿一个足够安葬三人的大坑就得用几个小时。只说体力上,本就没什么体力的众人也绝对吃不消。就算勉强完成,到时候也累的要死,体力消耗过度,又没有个好好休息之所,大家还怎么下山?接下来的路还怎么走?绝对会有人冻死在这儿,如此一来,岂不是又要继续安葬?

    这可不是瞎编:中央红军翻越甸大雪山时,有两位同志牺牲了。当时大家没有经验,本着战友团结的精神,觉得必须好好安葬这两位战友的遗体,然后,派了一个班去执行这任务。结果,花了整整五个小时才挖出一个小坑,安葬了这两位战友的遗体。可转身就有一位同志累的一屁股坐到地上,就这么抱着铁铲,闭着眼,牺牲了。接下来,有位同志走出两百米左右,一头栽倒在雪地里,旁边两人去拉,却被一同卷进雪地,也牺牲了。快要到达山顶时,又有人累的要坐下,旁边的同志得出了经验,赶紧去拉,可大家都累坏了,加上高原反应,根本就没什么力气。两人走不动,旁边的同志就上去帮忙,最后,这个班十一位同志,连山顶都没到达,就全部牺牲在中甸大雪山上。

    所以,红二、六军团根据中央红军翻越雪山得出的经验后,虽然明知这么做确实对不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但为了能让更多的战友有体力走下去,活着走向胜利,才会在翻越雪山之前,然各师把连级及连级以上的干部全召集起来开会,就是为了这类事情做细致的交代。

    虽然大家回去后,对下面的同志也做了说明,可说明是一回事,当真正需要面对时又是另一回事了。

    “……没见你们连长争着下去,却哭着离开。你们跟了连长这么久,什么时候见他哭过?老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要不是他是真的伤心透了,会在大家面前哭吗?所以了,大家得理解,不是我们所有人狠心,而是为了胜利,我们必做出一些牺牲也是在所难免……再说,我相信这三位牺牲的同志在天有灵,也不希望大家为了掩埋他们的遗体而再出现伤亡……说实话,要是我那天牺牲在长征的路上,我就希望大家不要把精力放在我的后事上,有这精力,还不如用在接下来的长征路上。当然,在这里,我要你们所有人记住:哪怕我们突击连只剩下一个人,哪怕你已经离开了突击连,可一旦革命胜利了,都得给老子回来,在这里好好竖起一块丰碑,刻上牺牲同志的名字,让后人永远记住我们的付出,永远记住胜利是多么来之不易……”

    要不说这思想工作也不是谁都能做的。胡英泽这软硬兼施的一番话,说的众人服气,也清楚的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

    “好了,大家都别难过了,都打起精神来,为了今后能在这里给所有牺牲的战友立一块丰碑,大家一定要挥我们红军团结互助的精神,挥我们突击连奋勇向前的信念,将革命进行到底。”说到这儿,见同志们纷纷抬起头,士气恢复了。胡英泽却转身对这冰缝站直了身体,大叫:“全体都有,立正!向左向右转。”

    三排的战士们赶紧站直,各个面对着冰缝,神情肃穆。

    “脱帽!向牺牲的三位战友的遗体,敬礼!”

    众人脱下军帽,整齐划一的敬军礼。

    随即,胡英泽弯腰捧起一把雪,边对着冰缝撒下去边大叫:“三位同志,你们安心上路,我们一定会继承你们未完成的事业,誓将革命进行到底!”

    “誓将革命进行到底!”同志们纷纷捧起雪,边叫着边将雪撒向三位同志的遗体。

    这里的天气真是相当怪异,刚才还冰雹满天,可就这么一会儿,又是晴空万里了。

    张青山检查了一遍,见最严重的一位也就是被冰雹砸起几个包,没有想象中的鼻青脸肿那么惨,他放心了。来到一旁,蹲在地上,掏出一包烟,看了看,放了回去。却从内衣口袋里又掏出一包,抽出一根,点燃,默默地吸着——这包烟,是当初贺龙军长奖赏给他的,他格外珍惜,也只有每每到了关键口时,才会吸一根。

    看着胡英泽带着三排的战士在那里向冰缝里撒雪,他眼神十分复杂。

    而在他身边蹲着的彭鹏,同样默默看着那边,久久无语。

    也许,只有手中那冒起的丝丝青烟,在向苍天诉说着他们内心的悲愤和无奈吧!

    良久之后,张青山叹了口气,喃喃自语中又像是在自我安慰的说:“只要能让天下所有穷苦百姓吃上饱饭,就算老子丢了这条命,又算什么?”

    这话,恰好是他入党时,已经牺牲的老班长黄德宝问他为什么要入党的答复。

    “你说什么?”

    “我在想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有什么好想的,反正都这样了,就船到桥头自然直吧!只要还能走,就一定要走到陕北,将革命进行到底。”

    张青山点点头,没有再接话。

    老胡带着三排的同志安葬好战友的遗体,并用木棍在这冰缝边做了几个大大地十字架,已提醒后面的部队。

    来到张青山身前,张青山起身看着他,目光对视了一秒多后,张青山对胡英泽点点头,胡英泽也微微点头——虽无言,却一切尽在不言中!

    “同志们,接下来的路会更难走,遇到的困难会越来越多,你们怕不怕?”

    “不怕!”

    “好!不愧是我们突击连的人。出!”

    张青山却猛地高举右臂,大叫:“突击连!”

    众人一起大声回道:“奋勇向前!”

    声音震天,如同要打破这又开始灰暗起来的天空一般,气势如虹的继续前进,如同胜利在望。

    虽然谁都明白,接下来将面对更恶劣情况,但没有一个人畏缩,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种信念,一种誓将为天下穷苦百姓打天下的必胜信念。有这种信念在心中,他们自信!他们团结!他们勇敢!他们——无敌!

    ……

第一百九十一章 总算是翻过来了() 
有些外国人看到红军长征中爬雪山的影视书籍等资料,对于其中一个现象非常好奇:为什么明明自己冷的瑟瑟抖,却宁死也不剥下已经死去的战友的衣服来给自己御寒,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甚至认为这是十分愚蠢的行为和想法。对此,我只能用另一个问题来回应:在抗美援朝中,是什么支撑着志愿军在武器装备与联合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情况下,还能战胜联合?

    中国有位军事专家在其文章中一针见血的做出了最好的回应:中人为了祖国和战友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而某些国家的军人为了自己的生命可以不惜一切,包括祖国——这就是最好的回答,也是某国研究了几十年而不得其所的精髓所在。

    当然,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人死为大’的观念,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

    “指导员,你说这儿会不会就是外国了?”

    因为翻越雪山前,有人开玩笑的问雪山后面有什么,胡英泽听到这话就笑着回应说:翻过雪山就到了国外,大家都可以到国外去旅游了。

    现在,已经翻过中甸大雪山。因为气氛沉闷,不利于行军,因而,有的同志就小声的聊天。

    同志们哈哈一笑,可就这么点时间,四下突然狂风大起,冰雪乱舞,打的人头晕眼花。竹斗笠、斗篷、雨伞等都被打烂了。再加上空气稀薄、呼吸困难,部队又没地方躲,就是想停都不敢停下来——深恐这一停下来,又会有人倒下。更怕一不小心会陷入雪坑货冰缝中。

    “轰!轰!轰……”

    也就在这时候,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了猛地的炮击声。

    难道是国民党反动派追来了?他们也敢翻雪山——中央红军翻雪山时,国民党的军队可不敢追击。纷纷边走边扭头回看,却因为此时身处第二座雪山的背面,什么也看不见。

    不过,很快,冰雪就变成了风雨……几天后,大家才知道,原来,带着后续部队的军团长王政委就要到达中甸大雪山山顶,见冰雪过大,便下令用迫击炮以猛烈的火力朝天空齐射。(这可是真事,记录在县志中)

    中甸地区位于滇西北,属康藏高原,终年积雪,人烟稀少,当地居民大多数是藏族,语言不通,交通十分困难。

    大家忍饥挨饿,顶着风雪进驻海拔三千多米的中甸城,也就是云南最大的喇嘛寺——归花寺的所在地。

    这时,部队除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外,还特别规定三不准‘不准住经堂、不准毁坏经文、不准摸神像祭坛’。

    不得不说,他们得到了中央红军遗留下来的‘财富’。虽然语言不通,虽然大家看起来很是破落,但是,无论是当地的百姓还是喇嘛,只要一看到红军军帽中那颗五角红星,都会露出笑容,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接待红军。说实话,他们能拿出来的东西也不多,但对于已经疲惫至极的红军来说,绝对的雪中送炭。

    稍作休整后,部队离开云南,进入康定地区。群众送来了面和青稞粉,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