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向胜利前进 >

第367部分

向胜利前进-第367部分

小说: 向胜利前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田这话说的好。说白了,这就是杀一儆百!只有一举震慑住了那些墙头草,才能避免更多的人生出软骨头,调过头来为虎作伥,帮着小鬼子对付咱们自己同胞。所以,这只鸡不仅要杀,而且要公开的杀,这样才能起到宣传和震慑的效果。也好警告一些软骨头,就算他们想当汉奸二鬼子,日子也不会如他们想象的那样好过……说的直白点,咱们杀鸡儆猴,杀一儆百的作用,就是要警告那些幻想着给小鬼子当汉奸狗腿子的家伙们,出卖自己的同胞,帮着小鬼子祸害自己同胞的人,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咱们八路军可是睁大眼睛看着了。要让他们知道,咱们八路军,就是悬在这些汉奸二鬼子头上的一把刀!”

    “啪!啪!啪……”

    张青山的话音一落,田国忠带头鼓掌,瞬间就想起了热烈的掌声。就连先前顾虑的周宝玉,此时也是激动的面红耳赤的奋力鼓掌,显然,张青山和田国忠的这番话,得到了大家一致的高度认可。

    正好一营拍人来汇报,张青山让周宝玉赶紧派人去通知二营对于俘虏的处理办法,此事,就算有了结论……虽说对于二鬼子的问题,从个人角度上说,张青山说的没错,确实是快意恩仇了,可是,这跟八路军优待俘虏的政策相违背,事后必然没有张青山的好果子吃,但张青山就是这脾气。况且,他是团长,不是政委,所以,在胡英泽政委不在场的情况下,大家都鼓掌同意了,自然也就没有人反对或者多想。谁让胡英泽此时不在这里了?

    等张青山的命令一传到,早就对这帮二鬼子不耐烦的李红辉,二话不说立马严格执行:甄别,游街,公审,最后,伴随着一阵枪响,六十三个‘二进宫’的二鬼子的小命见了阎王……而这次,执行枪决任务的都是被特意挑选出来新兵。因为李红辉也认识到了没见过血的新兵跟见过血的新兵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所以,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就让他们来执行。

    这可是魏家码头有史以来,甚至是三桥县及其周边地区有史以来,一次性枪决犯人最多的一次,造成的轰动可想而知,加上有宣传队的大力宣传,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似的,一下子就传遍三桥县及其周边地区。一时间,八路军突击团和张青山的名声,真正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不管是私人想法还是政策军规,还是民间的流言蜚语,这次对于那帮‘二进宫’的二鬼子处理方式,却真正的起到了杀鸡儆猴的震慑效果,让很多墙头草在观望的时候,心里有了道坎,就算是那些汉奸二鬼子,也是时时刻刻的担心八路军找他们算账。更何况,在后来成立的专门对付汉奸的锄奸队的赫赫威名下,三桥县及其周边几个县,无论是汉奸还是二鬼子,相对而言,真的要比别的占领区要少很多,这就是铁与血的震慑。

    一营的情况比二营要好得多。

    一营在螺丝滩伏击鬼子,却也仅仅只是开打了五分钟左右,就以小鬼子主动撤退而结束。一营付出两死七伤的代价,估计打死二鬼子二三十个,至于小鬼子的伤亡,没有。

    小鬼子又不是傻子,自然明白趁夜救援的危险性,出来救援的时候早就盘算着万一半道被伏击的可能性。那么,有狗不用,却要让自己这个主人打前锋,那不是傻吗?所以,一营伏击的时候,直接面对的是开路的大批二鬼子。

    而开打之后,还没等小鬼子判断形势而做出战斗部署以及进入战场,就主动撤退了,所以,对于后面的小鬼子来说,他们没有伤亡。

    天黑,视线受阻,伏击一方自然是占了大便宜的。而那两死七伤的代价,还是后面小鬼子的炮兵用小钢炮炸的,要不然,以二鬼子一碰就跑的怕死性格,估计惊慌失措之下,连回击的枪口都不知道该不该瞄准点打,自然也就不会给一营造成什么伤亡。

    而小鬼子之所以在开打五分钟内就主动撤退,张青山分析,这是因为他们接到了从魏家码头撤出去的小鬼子的电报,知道魏家码头落到了突击团手里,此时再强行救援,意义不大,反而会付出不必要的惨痛损失,自然就主动撤退了……想到这儿,张青山心头就有些急躁:咱们哪怕是采取人海战术,利用树枝来传递消息,可就算如此,累死累活的也比不过小鬼子的一封电报快捷,哎~!咱们突击团居然连一台发报机都没有,真够让人郁闷的。

    反正在小鬼子眼里,别说八路军了,就是装备比八路军要好得多的**,也就那么回事。不敢跟他们正面较量,只知道从侧面和背后下手,就算魏家码头暂时被八路军夺回去,那也没什么,等大家修整一下,然后再杀向魏家码头,八路军自然不敢跟他们正面较量,自然得让出魏家码头,所以,没必要为一时之气而非要强行立马夺回魏家码头……此时的小鬼子就是这么狂妄,目空一切!

    突击团现有兵力已经达到了两千人,战前,张青山就想趁这次攻下魏家码头的机会,把一个团的兵力补充到满员。加上还要从魏家码头上采购粮食、盐巴等生活必需品,以及上次托彭老大暗中购买的药品也需要拉回来等等原因,注定了二营不可能如上次那样,打下魏家码头后就主动撤退,现在,必须在魏家码头停留几天。

    为了侧影魏家码头的安全,一营在县城和魏家码头之间唯一的一条道路上的任务就显而易见了:第一道安全防线。

    所以,对于一营现在的任务,张青山没有改变,依旧让他们在螺丝滩一带防御。只是把防御的地点稍稍往县城方向推进了一些而已,也算是稍稍做了点必要的调整吧。

    下达了命令后,在张青山等人看来,第二次攻打魏家码头的战斗算是结束了。大家总算是能稍稍放松了一些,张青山也懒得回家睡觉,干脆就在团部后面参谋们住宿的地方,将就着倒头就睡。

    睡的正酣,突然!房门被人推开,张青山本能的睁开眼睛,同时右手摸向枕头下面的盒子炮,摸到枪,心里才算踏实,这才定神看去,大喜:这不是胡英泽是谁?

    “老胡,你这家伙总算是回来了,可想死老子了。”

    “先不说别的,走,到前面开会,有重大任务。”

    对于军人来说,有重大任务,就是说有大仗要打了。这对于张青山来说可是求之不得:来到三桥县后,还没有亲自上阵跟小鬼子较量一番,不管是心里还是手心,早就痒痒的厉害了。

    兴奋的看着胡英泽,郑重的点点头后,张青山跟着胡英泽向前面的团指挥所走去……

    。

第六百五十四章 小鬼子的优势(上)() 
“老胡,再急也不急于这一时,看你这劳累样,肯定没怎么休息,要不,你先洗把脸,吃点东西再开会?”

    看着老搭档满脸倦意,眼珠子都泛起一些红丝,身上也有明显的尘土迹象,无不显示出风尘仆仆地胡英泽,这一路上肯定是急于赶回来传达师部的重要任务而没怎么休息。这让张青山既感动又钦佩,忍不住开口相劝。

    “算了,还是先开会,把师部的重要任务传达下去要紧。”胡英泽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后,笑道:“等下用热毛巾敷一下脸就是了,至于吃饭,火盆上不是烤着红薯吗?拿两个就是了。”

    看着胡英泽的背影,张青山张了张嘴,却始终说不出一个字来。

    到了团指挥所,张青山赶紧让人去打热水,他则亲自挑选了两个烤好的红薯,跟胡英泽一起吃——他也没好好地吃早饭,现在都到了中午,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了。

    田国忠和四营副营长彭鹏(四营营长罗英杰兼任情报处主任,现在正在四下活动,建立正规的情报网,不在青龙山,就只能由彭鹏代表四营来参加会议)见如此,也明白过来,今儿这个会,恐怕不会有正儿八经的形势。于是,两人也很自觉的围了过来,主动挑选两个红薯,也跟着吃了起来。

    就这样,四人边围着火盆吃红薯边以谈笑的形势开启会来。倒是一旁负责记录的小张,一边拿着纸笔一边等待着。

    既然是以这样的方式开会,大家就没必要一本正经,按中国人的习惯,自然也不可能一上来就说正事。

    等大家在闲聊中把手中的红薯吃完,张青山才笑着说:“老胡,这吃也吃了,聊也聊了,说吧,师部有什么重大的指示?”

    胡英泽却狐疑的看了四下一眼,问道:“老刘了?怎么不在团部?”

    田国忠刚要张嘴,可张青山现在急于想知道师部的命令,便想着这事一时半会说不清楚,还是等说完师部的命令再说这事,于是,抢先一步答道:“最近小鬼子不安分,我让老刘带着一营去四处转转,顺带锻炼一下一营的战士。”

    战争年代,这样的事很正常,胡英泽也没有怀疑,反而点点头后,道:“算了,这次师部的命令很重要,等下就得把团里连级以上的干部都要召集起来开大会,传达师部的指示。现在,咱们四个先开个通气会,也算是让你们心里有个准备。”

    彭鹏一听这话就笑了,眼里闪烁着兴奋的精光,张嘴问道:“老胡,你是说要打大仗了?”

    胡英泽正色的点点头后,转身从桌子上抓起自己的公包,从里面取出一份件递给张青山,对大家说:“件就一份,还没来得及抄,我先简单的说一下情况……组织上总结忻口会战的失败原因时发现,小鬼子的武器弹药一直很充足,也就是说,心口会战期间,小鬼子的后方运输补给线基本上就没有遭受到过大的,有决定性的破坏(平型关之类的胜利毕竟是少数几次,总体上,对于鬼子的运输补给线确实没有遭到后来如百团大战那样的巨大破坏)。所以,这次太原会战,上级就命令如我们突击团这样先期深入敌占区的部队,发动一切力量,发挥咱们八路军游击战的优良传统,既要做到保证自身的实力不受到过大的损失,又要给于鬼子补给线予以巨大而沉重的打击,从侧面支援太原会战……”

    胡英泽说完时,张青山也粗略的看完了件的内容,基本上跟胡英泽说的差不多。只不过,件上的任务中说的是‘必要时,不惜一切力量’,而不是胡英泽说的那样‘既要保存自身不受到巨大的损失,又要给于敌人沉重的打击’。但是,这个时候,张青山是绝对不会指出这一点,相信别人也一样,老话不是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吗?咱稍稍改动一下,也是从长远角度考虑嘛。

    便边件递给左边的田国忠边问胡英泽:“老胡,太原会战开打了?”

    胡英泽点一根烟,吸了口后,道:“算上今天,已经开打五天了。”

    张青山眼神一沉,沉默了一下后,问道:“小鬼子的战斗力如何?打到哪了?”

    “战斗一打响,我就奉命回来,所以,前方战事如何,我也不清楚。不过,说到小鬼子的战斗力,老张、老田、老彭,我给你们说个实话……”说到这儿,胡英泽微微左右扫了眼。可就是这样的动作,让张青山三人心里一沉:胡英泽这样的动作显然是不想把接下来的话让别人听见,也就是说,接下来的话肯定不会好听,要不然,怎么可能让胡英泽这样做?

    “武器方面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心里都清楚。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小鬼子不管是单兵素养还是整体配合,都要优于我们。”说到这儿,胡英泽拿起一个烤好的红薯,边剥红薯皮边等待着。可没听见有人发问,他疑惑的抬头看了眼大家,见大家各个都瞪大眼睛注视过来,他苦笑道:“你们别这么看我,我说的是实话。不信,我给你们说一个事。”

    “我们不是一直没有和小鬼子正面交过手吗?我就琢磨着去听听那些跟鬼子交过手的同志,他们对小鬼子的战斗力是个怎样的评价……在师部开会的空挡,我特意跑了几次医院,其中有一个战士跟我说起了他第一次跟小鬼子交手的情况。”说到这儿,胡英泽想起了什么,停顿了一下,叹了口气后,道:“他几乎是哭着跟我说他的经历的。他是腹部被小鬼子的刺刀刺伤,可他却一边捂着肚子,忍着痛,一边跟我哭这说。哎~!你们不知道,当时我心里看真的是五味杂陈,很不好受。”

    张青山三人虽然人人都皱起了眉头,却几乎是整齐划一的点头,又都是仅仅闭嘴,直勾勾地看着胡英杰,等待着听那悲壮的故事。

    此人名叫周波,是八路军一二零师某团二营的一个副班长。

    该营负责阻击鬼子,为主力赢得部署时间。

    战斗一开始,小鬼子密集的火炮不间断的覆盖射击就让他们知道了这一仗很难打。可是,因为八路军的前身中国工农红军以前在跟老蒋打仗时,也经常被老蒋仗着武器先进而挨炸,早就得出了一些躲避炮弹的经验。所以,对于小鬼子的炮火打击,虽然比老蒋的要密集得多,时间也长得多,可大家心里早就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虽然感觉到小鬼子难打,却也没有多少心里负担,老认为等你们炮火过后,你们总要派兵冲锋吧?到那时,咱们再好好地见个真章。

    然而,炮火刚一停,小鬼子就嗷嗷叫的蜂拥冲上来。

    双方一开枪,他们立马就被小鬼子的单兵素养给吓了一跳……用周波的评价就是‘小鬼子反应能力很强,枪法很好’——八路军的新兵想实弹射击,却苦于没子弹。而小鬼子的新兵在实弹射击时,想偷个懒都不行,不打满规定的弹药量,是要受到重罚的,而且,打不准也是要受到严惩。两相对比,在射击的整体层面上,优劣一目了然(本人尽量公正的还原真实情况,而不会如神剧那般胡编乱造,那是害人,对国人的未来很不利,也是不尊重历史)。

    别看小鬼子蜂拥冲来,看似混乱,可你仔细观察就会惊讶的发现,小鬼子在相互配合上,做的真的很到位:他们三五成群,既能增加一定的攻击力,又能相互支援。

    好在二营这边也全是经过长期战火考验的一水的老兵,经过一番激战,打退了小鬼子的第一波攻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